秋兴
之一
羊令野
昨夜裸浴在水一般凉的月光里
每一寸皮肤
可以闻及天河汩汩的流动
想必欧阳修怎么也赋不出的秋声
就和血印在红叶的脉络上
短制的鬼魅处
前些天,与国内某出版商网络聊天,劈口就要小长篇,并说中短篇小说集子不好卖,言外之意,好像惟有长篇好出版、有市场。初闻,甚觉怪异。按理说,现在国内经济发展,人们一头扑进经济生活中,大略很少有时间去读长篇说部的。仔细分析来,却也是在理。试想,在国内到底是哪一部分人在读书?一部分学生,一部分失意的文人,一部分就是略有闲钱、但也多是失业在家的。因此,郭与韩火。至于,失意的文人或失业在家的略有钱者,统归于当下生活的边缘人。当下文学的边缘化,是因为它们的读者决定的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当然是由当下国内的社会发展现状决定的。国内的大部分人群皆在追求或过度追求物质,因为以往穷怕了,政策一松动,人人渴望富贵。在不规范的法制或社会环境中,能得到更多“物”的,一定是丛林法则下的那些动物性颇强的人,即越流氓越牛逼,不流氓不牛逼。这些有钱或得了权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本身经历已经够复杂或叫精彩,根本就不会去看当下那些文学界人士编织的虚假的故事的。那么,国内的文学出路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唐朝。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大家虽然还忙,但精神一定会去托寄到某一精神产品之上的,短制的诗,便在那时候火了。
现在微博火,也是这个道理;任志强们写诗,也有这个原因在里边。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末来几年,中国的诗歌,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至于什么样的诗会有发展,我说一句不大惹某些朋友爱听的话,一定不是那些脏的丑的或书写脏的丑的生活的诗歌。这些个诗歌,也许会在诗歌史上有那么一笔,但绝不会像“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样为国人所接受。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该怎样书写中国的短制诗歌?
以往我的几篇文章中有分析道,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一定造就了属于中国人的汉诗特点。我也说过,当下惟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人的汉诗特点在哪里?一定是在传统里。只有很好的继承了传统,再在传统的基础上汲取西诗的菁华与技巧,将传统的汉诗与西诗接轨,才是“中国制造,世界受享”的优秀精神产品。
在这里,我们赏读一下台湾诗人羊令野的《秋兴之一》这一短诗。
凡了解羊令野的朋友皆知,羊令野先生是一位国学底子很是深厚的人。先生15岁便师从左杏邨先生习诗词,21岁从书法家许成堯作翰墨游,兼修诗学。曾有评家论先生诗:“从传统中粲然走出,汲取古典的诗华,作为自身的汲养,——深得个中三昧。”
《秋兴》这诗,单就诗题,便觉古风扑面。
文字旧一些,精雅一些,不是缺点,相反,该是好的传统。(我曾有文《用精致的汉语写诗》,这里不再赘述。)“昨夜裸浴在水一般凉的月光里/每一寸皮肤/可以闻及天河汩汩的流动”这三句诗,意象与用词用字皆有古典意味,比如“水一般凉的月光”便是化古诗而来。众所周知,月光如水这一比拟可谓是很中国的,如唐代赵嘏诗句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又如宋朝梅尧臣“月光如水来向人”的句子,等。“一寸”、“天河”、“汩”也皆是从古诗句中来,然而这些字句组织在一起颇得西诗“技法”。 “每一寸皮肤/可以闻及天河汩汩的流动”可谓现代意识极强,单就这句来言,灵活转变的视觉想象,神速而奇妙的元素嫁接,正是很有毕加索的画风。接着又题诗句“想必欧阳修怎么也赋不出的秋声”马上又将欧阳修的《秋声赋》灌注入诗中,此诗便有了更为广驳的内涵,真是“壶里乾坤”深得道家之妙;“就和血印在红叶的脉络上”,一“秋声”、一“血”,是音色,音是秋声,色是血红,听觉视觉叠加一处,一并“印”在“红叶”的“脉络”上,是汲取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总而言之,又是一句古典意象与现代技法的完美结合。整首诗作来看,动静结合,色彩古典又鲜亮,极像一桢既有中国水墨又有西方现代手法的画作,且颇似林风眠的画风。说到这儿,不禁要多说一句了——中国画坛那些大家或多或少一直承继著古典,为什么当下诗坛就不能?!
2012-5-21,洛杉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