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这是一个厥阴伤寒。为什么?因为仲师在厥阴篇讲它,同时摸病人的脉,为迟,阳虚血弱则脉迟。这个病得了六七天了,医者不知其为阴证寒证,反用黄芩汤泄其热,为什么会这样?厥阴伤寒证也有阳气博击邪气的时候,就像上一条所讲,厥阴伤寒之时,厥阴中气少阳奋起抗邪,身体发热,手足发冷是也。眼下,这个医者,未经细辨,便草草开方黄芩汤以去其热,结果呢?脉迟为寒,这本是一个寒证,当温阳也,今反以黄芩汤复除其热,那么寒上加寒,腹中应冷,当不能食。然而,患者表现却是能吃,这便是胃气大败,回光返照之相,此证名,古人叫为“除中”,必死。 2021/9/14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这一条,是讲厥阴伤寒,阳气来复太过而导致的变证。 前边,我们讲过,厥阴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会两极转换,阴极生阳,阳气来复。这,在三阴病中是其独特的一面,当记清。前边,我们讲过一条(332条)厥阴病阳气来复太过而致体表发痈脓。 这一条,是讲厥阴阳气来复太过,而导致的在上、在下部位的变证,在上曰喉痹,在下则便脓血。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 厥阴伤寒,先厥是说病人手足先发冷,大家知道,厥,手足冷,有三个层次:一是脾的问题,二是肾的问题,三是厥阴的问题。脾主四脚,脾阳虚会手足冷;肾主管一身之阳气,四肢为阳气之末节,如果肾阳有虚,四肢手足会发冷;厥阴肝主疏泄之机,如疏泄不利而郁滞,阳气不得四达,四肢手足会发冷。那么,其间的区别在哪里呢?要看兼证。若是脾虚所致的厥证,必得有脾虚的兼证;若是肾阳虚导致的厥证,必得有肾阳虚的兼证;当然若是厥阴导致的厥证,也必得有厥阴之兼证也。上边,我们讲过,厥阴病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阳气回复的机转。这,在脾肾“二家”都不具备。 这一条,这个病人,厥阴伤寒,手足发冷了,可不大久阳气来复,又发起热来。厥阴最喜热来,如果热来,手足不厥逆,病就会自愈,因着厥逆之时导致的下利,也必定会自止。 “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厥阴之厥证,阳气来复,证候自愈当然好,然也会因为阳气回复太过,阳逼阴液外泄而反汗出,阳热往上走,致咽中痛,肝经循喉咙之后,因之成喉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 如果阳复,发热,而没有汗出,说明阳不过,刚刚好,那么病就会了,则利必自止。 “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如果阳复太过,往下行,灼伤阴络,则利不止,便脓血。如果便脓血,其喉不痹,太过之阳往下行去了,则上边喉不痹。 2021/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