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中華文明在戰國之後,一直在一步一步脫離其光華與精粹,望其背面行。這是統治階級的心思與無良知識分子的投其所好導致的。孔子的理想社會並不在未來,而是復周禮。 84、孤島生活,10多年了,雖然不是真的在孤島上,但鄰居們是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敝人喜歡這樣的生活,一片竹子就隱居起來,如果不是為了一把米,幾本都不跟人來往,挺好的。 85、敝人不大願意跟人打交道,40歲之前,風風火火與人打交道傷透了心。厭倦人間事,看透世人心。不就是為了兩張嘴,在那裡虛耗才力與精神嗎,但我告訴你們,不會吃會得病,不會玩會遭害。 86、每個年齡段,相信一件事,哪怕騙一下自己,也是生活之必要,比如愛情呀、抱負呀、情懷呀,之類的吧!现在想想,不就是生活麼,哪有恁多事。 87、列子,中我心者。莊子太賘,老子太孤,列子在世俗御風而行 88、佛教看到了死,講輪迴;道教看到了化,講生生不息。還是落在一個「相」字上。佛教徒眼中是有「相」的,故他們在生的路上會求富貴。道教是無「相」的,厚味、美服、好色,只是生生之趣。到莊子,他不覺得那有趣他就可以不要的,可以灰頭土臉。佛门弟子眼中最初是有相,眼中看到相破,才去不著相、悟死生。 89、道,一開始就認為天地長生。宇宙不滅,如環無端,週而復始。道家是看到了化。化,不是變,是生變、變生,永遠不變。這種力量,有待人類發現、用。 90、故鄉的土都是香的、莊稼都是有味道的。剛才我似乎睡著了一會,就聞到這種味道。土的味道、莊稼的味道,坐在地頭,熱氣騰騰! 91、做飯的事,敝人不會請人來做。別人做的飯,我吃不好。庭院護理已經請老墨工人幫忙做了,內子又給我商量請保潔阿姨來家整理房間,我在考慮。一些事情自己不做,會少很多樂趣!當然在國內我從來不做家務,在外邊吃飯,搞壞了身體,才想到回家開始自己做飯。真正畫竹子,也是從養竹子開始的。現在不整理庭院了,後院我都很少去,竹子也就看得少、畫得少了去!我估計我不會放棄做飯,但飯做好後,拍照顯擺就匆忙,我不會放棄做飯,不會,我吃不了別人做的東西!我對我說,放心吧! 92、我真得是擔心我會離開微信。離開微信,我就與中文寫作告別了去。內子一直反對我干中文寫作這種事情!女兒完全交給我帶,就是她要讓我沒有時間干這些她一直認為是無聊的事!她真有可能徹底勸動我。看看吧! 93、做好吃的、陪寫作業、背《傷寒論》,親愛的女兒還是精力滿滿,她不睡覺我就填不好那個詞。沒有可玩得,我靈機一動就讓她在我頭上辮辮子。辮好後,她拍照,笑個不停。我的天! 94、辛词之小令中调好,茅檐低下,多么有情趣;苏词则是长调好,卷起千堆雪,多么有气势。 95、我们读小说,学各国小说家的小说,要有一个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抓住要害即可。比如学俄国小说,要学到大场面+细节,学日本小说,要学到气氛的营造,学北欧小说,要学到发现风景等等之类的;我们学医,亦是如此,那么多经典,那么多医家,我们如果陷进去,那学不出来,也须要有剔肤见骨的读书本领,学到他们的重点,或者叫特色,比如仲景辨证的思路,东垣的用药方法,灵胎的兵法用于医家,青主的巧思妙构等。 96、我们学医,最终是要落在疗效上,也正是因为疗效,可以让我们这些卑微的学医人有了信心与勇气!我们可以在权威面前,在强大的潮流面前,直起来腰板。与之相比,我常常腹诽文学,文学各说各话,这本是也好,我们相信读者,可有些品质,读者或许并不买账。怎么办?相信时间,让作品来证实。 97、搞文学,不要去热闹,不要去取悦当下,更要蔑视那些权威,要当个孤勇者;学医要有下里巴人之心,要服从当下,惟有对当下有慈悲心,才能体察病情,治好当下人之病。 98、傅山對女性生理與病理的認識有獨到、別致之處,我們學經典就要挑出來這些「筋」。學古人不泥古,每個醫家就有那麼一二處閃光點,我們要抓住它! 99、解决腐败的前提是,要讲公平;解决公平问题的前提是,要有监督的机制;解决监督机制不灵的关键是,民主;民主的核心价值是,礼让。礼让,须着悲悯心;悲悯,须有良知。良知,须得觉悟;觉悟,须自觉。说到底,素质很重要。素质并不神秘,人人皆有素质,是谓天性。那么为什么看起来中国人素质那么的差?教育。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来,是有权人在办或者是为有权人服务而办。 100、其实,也仅是在我上微信,或者填罢词,随机敲出一行日期处,敝人才知今夕是何夕。春节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或者春节的热闹惟有在屏前,电脑一关,我什么都没有。 101、微信,是敝人通向你们的通道,你们多是敝人的文朋诗友,仅有几个人,算是在日常中常碰到,细想也仅就一个人,就是敝人的女弟子,她在这个微信好友中。其他的朋友,多属神交之类的,也就是说,我生活的周遭很少有人知道我还在写文学,这是蛮妙的一个处境,也是敝人有意无意为之所得。敝人喜欢这种感觉,像谈恋爱,与文学一直有种隐秘甜美的互动。 102、敝人不大愿将文学带入生活中,也就是说,敝人认为文学不能当作生活。我知道,你们多是将文学当作生活的,我十分害怕这种状态,一直在逃避这种状态出现,这也是我绝少,或者根本不参与文学活动的原因。请好朋友们谅解。如果我太熟悉文学,没有陌生感,我知道下一步,我就会放弃。或许,我就会很快老去。因为,祖母去世以后,文学一直以来,是我精神的支柱。 103、物质的东西会让人迷乱,文学一直应该做减法。如果文学做加法,至少对于我个人,一切精神的疾病就会出现,比如焦虑证,忧郁证,妄想证等等。 104、宇宙的形狀 ,類似胎兒在子宮內的形狀。胎兒的形成、變化過程,即是宇宙形成、變化的過程。宇宙的中心,在人中。人中的位置,是胎兒在子宮團縮时身体的中心。 105、一個人的命宮,是這個人虛歲的四柱決定。受精卵碰撞產生的那一剎那之天相佈局,影響決定了你的生命之形與神。形即星相,神即星性。性是能量,它比光的速度要快得多,為相包裹透出來的一部分能量形成光。光,是性中最遲鈍的能量表現。因此,人行世間,但憑眼光看人與物是不行的,要憑藉神看。 106、《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包括外因病與不內外内病也皆如是。正氣虛,缺失判斷,就會促成外因病与不内外内病的產生。《甲乙針灸經》告訴我們,五臟六腑的大小堅脆厚薄是先天條件決定的,《紫微斗數》說明,是星的廟旺陷平不同能量導致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不內外内病,可以說是缺失判斷造成的!而判斷缺失,也應該是一個人正氣虛的表現。 107、中華文明的整體思維,即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是現人類的終極思維模式。何也?整體。就不是局部。局部產生速度。速度越快,時空越仄逼。也就是說,我們獲取速度的方式就是將時空壓縮。局部產生科技。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是科技發展的結果,不是科學。科學是整體的關照。越接近整體思維,越科學。中醫學是建立在整體觀念之上的一種理論,因此它最接近科學。 108、人類文明的起點基本相同。西方文明的起點有2,一是上帝,二是求知。求知是希臘哲學的源頭,上帝是希伯來宗教的源頭。中華之道認為,道生一。一個宇宙的出現,是道之所生。道之為物,謂之恍惚。這可以看作是上帝創造世界。中華之易學,就是求知的結果。——我們可否這樣說!顯然《易經》是中華哲學(或者統稱學問)的基礎。 109、文明,是世俗的;文明的背面,是非世俗的。比如道德就是世俗的,無論西方有錢人,或是東方有權人,他們都叫人有狹義的道德;而德道,哪怕是狹義的,他們也不去多宣講!狹義的道德,就是你按照我的道走,你會有所得;狹義的德道是,我有德,就應該有一條自己的道。那是他們害怕的! 110、人過五十,是真正做事的年齡。以前是歷練,如果在世間;在山中,那是在修煉。人過五十,沒事情做,是人生之大悲。 111、活著的意義,如果有意義的話,就是有趣。這是對自己、也是對人類負責。有趣的人生,首先需要的是勇氣。然後需要節制與體諒。因為趣味是平衡的感覺與狀態,無論從哪個角度或方面來看待,都是如此。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平衡的狀態,一個人是無法體會到趣味的。比如身體。如果身體失去平衡狀態,人得了病了,怎麼會有趣味,是不是?而世界的平衡狀態,說到底是需要人的節制與體諒。這就是自覺與覺人的素質要求。 112、一個人不停思考與寫作說明他在內心還沒達到他需要的透徹。或者是人類不明白他的透徹,他想說明白一些。第二種情況是絕對存在,也基本上是多餘的。敝人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正真層面上的寫作,一定是在「半」,而非「一」。這樣說吧,山頂其實是山的一半。 113、病人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坐在诊室,多想静一会儿。我想到,我能做到的,最多是阻断疾病发展、变化的流程,再多一些就是帮助病人提振正气以驱邪。真正的健康,还得需要他们改变致病的生活习惯。 114、AI可以取代故事,取代不了小说。小说要有光,这是当年李佩甫先生说的,光,来源于小说作者,是作家的气质体现。这一点,AI做不到。AI也不可能取代中医师,中医师诊断,望诊是用神在看、也是在看神。 115、一個人是否健康,有時候要看他「安定」下來之後的身體狀況;一部作品是否有價值,有時候要等一切人為的喧囂落定之後的力量。 116、生活欺騙我們,文學再來欺騙我們,至少我是不接受的。敝人常作此想。 117、一個人活著,要聽從自然秩序,不要跟著名頭跑,也不要跟著權威跑,他們都是一時間適應了世俗的人間秩序而換來的地位与声望。 118、讀者的生活閱歷、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作家的話,實際上這樣的作家是不存在的,如果沒有動人的情感。 119、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去中心化日益成為現實,一部作品要打通人心,想像力、哲學、甚至自以為是(其實是很愚蠢)的技巧都已經是無能為力,唯一可能的是,打動人心。這就是很樸素的情感。是的,是樸素的、情感! 120、愛,是不需要技巧的,當需要技巧的時候,實質是挽回愛。文學亦如此。精神、靈魂層面的交往,不要技巧,技巧只能得意一時,當卑微的我们曉通的時候,羞辱與欺騙感是你們对我们造成的無法承擔的後果。真誠一些吧,哪怕人間誤解!当然,方式不等同於技巧。方式也不應該是技巧的體現,而是尊重與體諒的選擇。然而,大家看,技巧的態度是傲慢與鄙視。 121、如果我不堕落,那么我必坠落;如果我不同流,那么我必被污。怎么办?先贤有云,道之不存,漂洋过海。 122、不要抱怨人间抛弃。总不能需要我的时候,向我示好;不需要我的时候,对我清高。人间交往的法则是,对方可以利用你,但不能让他使用你。 123、话,只须一遍,能悟者,自然悟;能行者,自然行。一着力,便不美。 124、一個家庭是否溫暖,是不是有問題,看孩子是否願意跟我們生活在一起。小對家事,大到國事,皆可同法考察。 125、投其所好,這不是創作,是製作,無論對刊物、讀者、批評家,他們多喜歡作家那樣,一個作家若如此,就失去了靈魂,或者是出賣了靈魂。這,是無疑的! 126、文學,沒有標準,惟有時間。一切獎勵都是世俗的喧嘩,唯有時間的獎勵,才決定生死。 127、你們不需要聽他們耳提面命,當然也無需聽我侃侃而談。有時候,話愈多,觀點愈偏激,亦會愈無益處!怎麼辦?生活、讀書、思考、提煉、行動。 128、得到愈多,愈怕失去。活在世上,戰戰兢兢,就沒有力量。生命,就如藤條、螻蟻,唯有依附,不能獨立,這無疑是悲傷的處境! 129、世人喜歡的是寵物,不是貓狗。當然,貓狗一旦被人們喜歡,捷徑是變成寵物,失去鋒利和自我生活的能力。他們巴不得呀! 130、人,是一個奇怪的動物。對養他命的,常常熟視無睹,不以為然,比如空氣、水、廚師、保潔阿姨。然而,我們常常自以為是,頭昂得很高,對他們。真是不知馬王爺爺三只眼,分分秒秒要你命、要你健康! 131、好廚師,自是理家、治國之能手。在野,可以調人間百味。 132、取財,是取人間財;悟道,是悟世外道。道如河流,流淌不息。人間秩序有時如畫舫、有時如橋樑、有時如搭建於河床之上的違建,是曰適道者、通道者與悖道者。智者不可不察,不可不有所取、有所不取! 133、權貴的本性是剝奪別人之權利,財閥的本性是掠奪別人之財富。何也?世界本是平均的。平均是自然法則。如若不平均,就會雷電雨雪、山崩地裂之平均手段,以使其平衡。一些人的貪婪遮蔽了他們的智慧,不知道有一天他們會灰飛煙滅! 134、不要忽視黯淡的光。或許他更有力量,只是離我們遙遠。 135、敝人會在你天命之內,扶你健康,斷不助你長壽。知命、認命,不會改命。請諒解。 136、如果你有錢,你希望和平;如果你沒錢,你希望變革。這種較量,就是目前世界局勢。 137、守中而顧左右,非但是敝人治病、也是敝人處世的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敝人眼中,左派右派都是利益派,唯有中間派是良知派。 138、寫詩,擇字是第一功夫;扎針,取穴是第一功夫。擇字要對情境,取穴當然須對證候。然而二者最要緊的區別是,寫詩擇字須著眼一個穩,扎針取穴須留意一個變。 139、寫詩擇字,是穩中求變;扎針取穴,是變中求穩。也就是說,我們寫詩,字要擇得放在那里穩穩當當,然而整行詩看來,是動感十足,是變的。但是扎針取穴就須留意氣血變化,扎下针,穩定病情是第一要务。 140、敝人現在初步能做到將學問打通,做不到將經營與學問打通。這,或許來自敝人一直以來對經營之事不以為然的緣故吧。 141、彼得.蒂尔的理论,與敝人一貫認為的國家是當下人類災難的源頭、知識分子是未來社會的主宰者,頗有相似處!科技加速主義主導建造,人文加速主義主導未來社會的設計。離開人文的科技是魔鬼。 142、如果初病是麻黃湯證或麻黃湯體質,我們考慮肺部問題;如果初病是桂枝湯証或桂枝湯體質,我們在之後的一段時間不必考慮肺部問題,哪怕有肺部症狀表現,我們治療也無需著眼肺,而要解決脾胃問題,何也?肺經起於中焦也! 143、中醫最大的困境是,當下社會西醫的治療環境。也就是說,看西醫與看中醫,很多患者的心態是不一樣的。看中醫,一個個象審判者,一針一藥要立馬有效,大病要幾天就好,一次診療費不過2百就驚呼,這麼貴!看西醫,這些統統不存在,哪怕有,也很多不表現。怎麼辦?我的方法是,一律當作病來看。 144、珍视你自由说话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一到达自由表达的环境中,就开始怀恋起那不自由的状态,这听起来好笑,其实现实中常见此况。比如病。一个人因为吃了某些食物,他得了病,医生治他病,让他远离这些食品,他一时间做得到,病即好了,病好了之后,他就开始怀恋起那些致他病的食物来了去。 145、敝人喜欢文化,对文明就下小心,这种心态,如同见到花,也就是说,敝人喜欢野花,看到盆景,它们的美丽总就有那么一点心惊肉跳的。 146、敝人喜欢孔学,不大喜欢儒教;喜欢老子学说,不多喜欢道教;其实,敝人发现,人们多数喜欢与天性的人打交道,比如大多都喜欢孩子。当然,敝人亦如此。喜欢跟孩子一样具备天性的人物,不喜欢那些大善人,或者是恶人。也就是说,这个人特别好,我有些顾忌。特别恶,我当然会远离。 147、不要以为许多文学的奖赏是鼓励,其实很多是误导。我为什么喜欢在网络上发现作品,其次是出版?因为我不相信那些人的眼光,规敝那些不必的程序。让我的作品更完美地呈现,野花一样的存在。 148、中国人喜欢被骗,当然也在自觉与不自觉骗人。这是没办法的事。真相往往是冰冷的,没有多少感情的,国人爱温暖,又是感性族群,因此对真相,就普遍存疑心。反之,当然就大行其道了去。 149、如果我們不戰鬥?我們試驗過逃避、歸隱、飄洋過海,這些先賢交給我們的方法。在當下,都不再是方法。你退他進,欺騙自我與忽視也已經沒有餘地!怎麼辦?反擊,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150、原來你認為他們是一群土雞,你是仙鶴;孰料你才是他們眼中的土雞,他們是利用了你的品質取得、達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享受果實,你被安放在一個位置,只是嗅到一縷香火氣,這已經是好的了! 151、東方的權貴,剝奪我們做人的權利;西方的權貴,壓榨我們活人的才福,怎麼辦?學他們,拿下他們,建立自己的秩序。 152、真的,不需要再柔軟了。他們在你這裡享受柔軟的福利,你在他們心中,還是傻子! 153、他們給你標籤,然後將你固定在某一個他們需要的極其便宜的面上,開始索取你、壓榨你,讓你在恍惚的精神愉悅中擇取你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然後拋棄你,是他們的主意。 154、朋友們,如果你擺脫不了他們的強大。那麼,我們的底線應該是,你可以利用我,但不能使用我! 155、不要跟著起哄,呀呀呀,呀呀又不是你的,你著什麼急,你住着百十平米的板樓,離煌煌宮殿的距離遠得很! 156、不要講感情、不要讓感情、不要讓感情,出了事,他們是不會給你我講感情的! 157、一些人定義的一切「美好」的品質,在世間,多是他們拿來欺騙你的手段,你早一天聽進我的話,你早一天不受他們欺負! 158、文人处境多么可悲,天不明就起床,天很黑了还没睡,在写作,作品写出来,还是看主编脸色、看读者脸色,书买不出去,所得有限,这已经是很好的了;有的还要自费出书,弄一大堆放在家里,有什么意思!出门吧,锻炼身体;回家吧,抱养孙子;呕心沥血,一无所获,洗洗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