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诗,看仲景论治痉证之“一波三折”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几条论述痉病诊治的条文,综合起来解读,其“一波三折”之程度,不亚于李白《秦女休行》这首诗。不信么?且听笔者道来——】 《秦女休行》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李白这首古行体诗,讲述了一位烈女痛杀仇家后,扬长而去,被官吏拦截下狱,获判死罪之际,遇天下大敕被释放,并赢得世人美赞的一波三折的经历。其描写,可谓环环相扣,起伏有致,引人入胜。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几条论述痉病诊治的条文,结合起来解读,其“一波三折”之程度,亦不亚于李白上边这首诗。 不信么?且来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以下条文—— 第7条:“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第8条:“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第9条:“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第10条:“痉病有灸疮,难治。” 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第13条:“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下边,我们来分析之: 第7条,我们已经知道,这条文中所述病证,原是一个麻黄汤证,转而变证为葛根汤证,到后演变成一个独头动摇、卒口噤、角弓反张的痉病。这一条之描述,若与李白《秦女休行》对照来看,假若我们戏谑一点,将“病证”看作秦氏女,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诗中秦氏女,原是一个“秀色如琼花”的女子,不想下边笔锋一转,“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就成了一个“杀手”,接着又见她“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大义凛然,英勇不让须眉,“直上西山去”。仲景第7条之证,原是一个极易治疗的太阳伤寒,不料下边症状一变,加上“颈项强急”就成了一个“葛根汤证”,接着又见症状加剧“时头热,面赤目赤”,并且进一步演变成“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真是一步一变,令人错愕。二者运笔写变化,何其相似也! 第8条,是承接上条来的,既然已知上边之证为刚痉,当然治以葛根汤。喝罢葛根汤,发汗后,“其脉如蛇”,蛇者,言其脉柔,脉曲弯之意,也就是说这患者喝罢葛根汤以后,脉由原来的紧弦转变得柔软,不那么紧了。——这提示热退,津液下降,不再往上冲。“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津液下降,降至腹,腹部胀大,这是病证将要痊愈了。“脉如故,反伏弦者,痉”,若脉象如故,反而更加沉弦,还是痉。这一条,若与李诗“关吏相邀遮”“身被诏狱加”“不畏落爪牙”等诗句结合来看,竟又是十分相像。——这病证若喝罢葛根汤,脉已经变软,说明病证欲解;若不欲解,脉象如故,还是痉证。这一条所写之病证,不正像秦女休一样吗?秦女休杀人后,被官家擒获下狱,就像证候被医家诊断出来,施药以葛根汤;秦休女若在狱中招供就处死;“病证”若治之以葛根汤则病去。然而,李诗笔锋一转,秦休女“不畏落爪牙”,硬是不屈服;仲景师论病证也话头一转,“脉如故,反伏弦”,病证仍然不变,脉如故,反而更加沉弦!秦休女还是原来那个秦休女,病证亦然,还是痉。 第9条:“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啊,这痉证之脉啊,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此处痉证脉象,“倔强不屈”,“耿直不弯”,真仿佛李诗中秦女休之“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啊!特别是再加上第10条:“痉病有灸疮,难治。”即痉病有灸疮的,更是难以治疗!说明这个痉证很是“顽固”,不轻易被“治服”!这一点,犹似李诗中秦氏女之宁死不屈也!当然,在此我们还是得分析一下“痉病有灸疮,难治”的原因。因为有灸疮,提示其人亡血、亡津液,又因灸,提示内有热。大家知道,治痉二法,一是汗,即瓜蒌桂枝汤、葛根汤;二是下法,即承气汤类。此时这个病人,亡血亡津液,又里有热,是汗也不得,下也不行,当然难治。 李白诗《秦女休行》最后四句诗为: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这四句讲的是,秦氏妇忽得大敕,被释放出狱,获得民众美誉。第11条、12条、13条《金匮》经文,则是仲景以痉之分类和性质不同,分别施治以瓜蒌桂枝汤、葛根汤和承气汤,使痉病得以彻治。——若我们将这三条经文与李诗后四句对照读,李诗是说秦女休被“拯救”,彰显人间正义之力;经文是说痉病被“救治”,突现仲师杏林之功。二者在这一点上,又可谓契合!——只不过,李诗是以秦女休获誉作结,而仲景经文则是以痉病得治为终。 总之,笔者在此对照仲景书与李白诗,是真真切切发现仲景之医文与中国传统诗歌间的一些丝丝缕缕的联系,故不揣粗略论出,以待方家就此关注,“抛砖引玉”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