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371条,有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这一条,是讲厥阴热利的证治。 大家知道,厥阴有热利,也有寒利。一、这个热是从何来的?在《伤寒论》中,凡热皆是从寒来,寒邪入里化热;二、肝主风,邪气入肝后,因风之作用,使邪之性变乱,风则乱也,风一吹,是“尘”是“烟”一时难辨,并且病情复杂,传变很快,这便是毒。这一条之邪,可以是热,也可以是毒。寒变热,热+风成为毒。以前,我们多次讲过,若寒邪入里能化热者,一般情况是,体内必湿。寒入湿里,为湿所蒙,则寒邪化热,因此,热离不开湿。另外,凡热邪必伤阴,阴为寒,寒与热是一对“死对头”,寒必伤热,热必伤寒也。总之,凡是有热邪的问题,我们要兼顾到湿与伤阴,即遣药组方时要从湿上着一眼,也要从伤阴上多一层考虑。下边,我们看这一条—— “热利下重者”,这是一个热利,厥阴热利。为什么是厥阴,这是厥阴篇的内容,这个下利即是从厥阴处来,厥阴受寒,体内有湿,寒邪化热,热伤厥阴,肝疏泄不利,(肝之风内乱也可化“毒”,故用白头翁),肝处热邪伤脾也犯肾,伤脾有湿出,犯肾伤肾之阴阳,伤肾阳,阳气不固则下利,伤脾阳,脾阳不力则湿重,故热利下重,这是明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字句以外的意思,即这个热邪在伤脾阳之时,也伤中焦之阴,在伤肾阳之时,也伤肾阴,也就是说,它会伤阴的。这一点,也须明白。当然,上边刮号里,咱们也谈了,凡邪入肝,肝主风,风乱邪气便成毒,从肝之邪易成毒,这是首选白头翁入汤药的理由之一个。那么,这个热利下重怎么治?仲师曰:“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这个方子之所以叫白头翁汤,就是因为汤药中有白头翁这味药,这个药清热,清毒热效果很好,“善治毒痢,是治毒热痢疾的专药”(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用量虽然相对来讲较轻,但是作用大,是专药。白头翁入胃、大肠经,其性味苦寒,善治胃、大肠之热毒。上边,我们说过,这个热邪是从肝的,也就是从厥阴而起,因肝之风的作用,使其邪性更烈,传变更快,到胃、大肠成一热毒之邪,故采用白头翁治之。黄柏寒以清热,苦以燥湿,同时有养肾阴之效;黄连寒以清热,苦也燥湿,同时有厚胃肠之力;秦皮入肝胆经,寒以清肝胆之热,苦也能燥湿,同时其味为涩可收敛肝血之用也。 202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