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让思绪找到她栖息的地方  
网络日志正文
我的一位黑人女学生 2011-10-21 00:28:59

我的一位黑人女学生

这学期我有一位黑人女学生,是一个令我印象不能不深刻的人。

在我的种族与族群课上,有少数族裔学生选课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这门课需要有白人和少数族裔的人一起,而且要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比例,才能得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现实是,课室里总是白人占大多数,在讲到一些种族歧视的敏感话题时,往往少数族裔学生不太吭气,沉默寡言,却把课室变成白人学生“控诉”少数族裔的“战场”,任你再理性,再学术,白人学生开始的心平气和会被后面难以自控的愤愤不平的情绪代替。这门课,总是充满了挑战,可以说下课前你总是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出现什么样的提问、评论和看似轻松其实诡异的“种族情绪发泄”。我的神经经常被刺激,刺激总是有好的,也有不那么好的。也许这就是“命”!我常觉得教社会学的人很“命苦”,尤其是种族社会学的。

那么回到这个黑人女生,我本来是心里暗喜有她来这个课的。但是我感觉出来,她对我一些问题(通常就是请同学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而已)的反应有些古怪,不直截了当地说自己的经历,却要用很多个重句;或想半天说一两个字之后就突然停止,表情怪诘,继而选择沉默下去,使人摸不着头脑。总之,不是很合作,态度有些傲慢。

少数族裔有自己独特的自尊心,这一点,我作为少数族裔一分子,何尝不了解?我试着理解她的古怪举止。

后来,我发现她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黑人,一般意义的黑人是什么呢?就是来自较为贫苦的劳工家庭,想通过上college改变生活,找一份薪水较满意的工作。而且多数学生与老师是坦率交往、乐于合作的,至少这是我一贯的亲身经验。

她其实已经拿到了前苹果总裁乔布斯退学的那家私立liberal art school的英语major的学士学位,来这个学校选我这门课只是为了满足去上一个公立大学硕士学位所要求的diversity方面的课。这是她在一份作业里比较巧妙地告诉我的,她倒不是想炫耀什么,只不过是我知道后有点吃惊罢了。按理她不必来上这个相当于本科二年级的课。因为乔布斯也说了,那所学校因为其学费昂贵得可以和斯坦福大学媲美,所以乔不得不退学。而她,来自一个非洲裔美国人的家庭,可以上完这个学位,可见家庭经济实力雄厚。

她在那份作业里也说了,她的不同一般的阶级/阶层出身,令她难以融入同种族的人去。她是一个什么都喜欢以书为依据的人,是书虫,这点也令其他非裔同学不喜欢了。有一个关于非裔/黑人的stereotype是,黑人不爱学习,不爱读书,如果你爱读书,爱学习,说话很清楚流畅的话,那你可就“太白了”(too white)。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但是的而且确,是有这个stereotype的存在。

因此她的朋友多数是白人,因此她对自己的种族竟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

在作业中,她说在高中她就自己做了很多黑人的研究,对种族是社会制造出来的一个迷思(myth),种族根本没有生物学方面的依据等知识,早就耳熟能详。所以,一般学生在这个阶段觉得新鲜的知识,在她这儿早就了解了。

这样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对于这门课讲的很多信息性的内容,她已经知道了;或者我要求学生看的书,她自己能理解,而我上课除讨论外,有时候还是要解释书中的内容,因为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限的。但是对于她,却可能是“浪费她的时间”了。我是从有一次发现她上课看小说而引起我这样的想法的。

那天课堂上,我看到她在看小说。我没有说什么。但是我觉得这样不行,我应该提醒她,在课堂上不要分心。于是第二天上课前,我请她到课室外,说我看到你昨天看的书不是我们课本,与我们的课有关吗?她一愣,马上很快地说:“下次我不会这样做的。”

我强调了一下上课要专注的套话,她眼睛直视着我,鼻子里哼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可是,只好了两天,她在课堂上开始做数学了。把数学课本压在我们课本下面,在习题纸上演算着。

第一次测验,她考了全班第一,应该说我的题目并不难,全是多项选择和对错判断题。但是还是有好些个学生才考70来分。只要上课认真记录,回家看书,就应该会考好。我的考核不止是这种测验,这种测验就一次。别的作业她目前完成得都不错。她是英文专业毕业的,写起东西来洋洋洒洒,用词冷辟,文笔犀利,对事情的理解也是到位的。其实作为一个少数族裔,只要你用心去观察这个社会,你会发现社会学就是你最好的发出声音和呼唤正义的地方!只要你到一定年龄,不太迟钝和有领悟力,你就会理解那些理论。更何况是一向对种族问题很关心的人。所以她在我这门课估计会拿很好的成绩。

但是,她在课堂上在我眼皮底下做数学。而且她承诺了“我不会再这样做。”还这样做?

我从其他老师的谈话中知道,他们不在乎某一个学生不来上课,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这个学生来,天天来,因为她不想失去参与讨论的credit。我觉得没有在成绩里加一个“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的指标是我的大意,我以为这个班是二年级的,不需要再用那种一年级概论课用的“小孩子气”的考察方法。但是下学期看来我还是要记得加上这一条。这条还是能看出一些差别的。

我想她对种族issue懂得的应该比我还多,对种族的体验比我应该还深刻得多。她的家族来美国已经200多年了,而我们全家人每个人的来美年数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四十年。她可以不喜欢听我讲课,可以不耐烦听一些自己认为已经全懂、靠勤奋自学而得来的知识。但是我怎样接受这个上课做别的科目作业的事实?她并不是一个能守住诺言的人,再找她谈话没有意义。

今天的一件小事, 使我有写下这篇小文的冲动。上课前,我看见她把手机放在皮包上面,我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请她把手机放回包里。她眉毛一挑很不高兴地说:“我不会看手机的”。

“你不会看也不能把它放在外面,这样会影响别的同学,他们看到你的手机,就会联想自己的手机。这就分心了。而且,这是我们开学初就要签的classroom procedure的协定之一啊。”我好言好语。

“坐在这里才是分心。”她又来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坐在包上,它也会分心吗?”她自己给自己加了一句话。我觉得她话中有话, 但是俺还是不想多心去揣摩什么了。

“你要是不同意,你不用签啊”,我又说了一句。她如果再顶嘴, 下一句我就要说了:"如果不同意这个规矩,其实开始你就不用选这门课了"。因为关于手机对课堂气氛之干扰,在老师们中早已是一个深有同感的话题, 就不废话了。

“我不是不同意,但我只是……”她作出一副我不再与你理论,你是老师总是有理的架势来,把手机放回了书包里。

我让学生签的课堂秩序协议里,有一条,如果让我看见你的手机放在书包以外的公共地方两次,你半个学期的attendance就会为零。

这样的学生,能令人印象不深刻吗?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上课做别的吗?我一下子,真的没有什么好主意。

其实,她在白人学生“控诉”少数族裔时,很少出声。而另外一个Native American,却很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她只是对一些racial 笑话,一些娱乐性节目中的racial stereotype,肆无忌惮地大笑,对真正该参与讨论的“white privilege”、机会平等还是不平等、在生活中遭遇的种族歧视实例,她却总是不应该地沉默,或轻描淡写避将开去。我猜测,也许她出身较富有,就不想去面对这些话题吧。

所以,她是否真的学得好,是成绩好还是更高层次的会用批评性的思维去看问题,去启示别的学生,尽到一个已经拿了名牌大学本科学位的人的社会义务,我还是再等等看再说吧。

另外,我想到的是,让少数族裔的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并非易事。有的学生好说话,坦然得很;有的,则过分防备,生怕被失去了什么,就像这位,出身上中产的阶级/阶层,看起来就保守(reserved)得多了,而且好像是刻意为之的保守,并不是生性如此。

我的课堂,其实还是有意思的。这里就像一个万花筒,照出这个复杂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

 

2011年10月21日

 

 

 

 

 

 

 

 

浏览(9541) (0) 评论(5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3-03-26 22:49:10
飞星,
谢谢你提供的连接。时间关系我只看了第一个连接,由于屏幕所限,它只显示不完全的每一行,我也没有时间去猜了。但大致知道了这篇文章的意思。

我也是从学生的课堂交谈中不断确认黑人学生中的"Acting White" stigma的,我开始也是非常不解。

现在我是这样看的,这种现象还是一个racism被黑人学生(取笑那种成绩好的黑人)内化以后在行为上的表现。这一方面是默认只要是一些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如成绩好,有进取心motivation,那就是白人了。这还是重复过去历史传承的白人种族优越论。还有一部分黑人认为和白人社会没有可能有真正的平等,所以拒绝一切和白人类似的素质和行为,宁愿自我隔离,而且想以军事行动改变现状。也会有这样的取笑一个成绩好的同种族学生。

我同意你说的,这是一种民族心理的纠结,这只能说明社会离那个种族主义的过去真的还不是太远,美国历史不长,任何东西都可以说和历史还是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我看的一篇文章里的观点,不是我自己的观点:)。

亚裔学生没有被说成acting white吗?我听到过白人说亚裔就是taken as white, 我看到社会学的文章说道亚裔是被当成honary white.也就是说被当成白人看待。但是我认为这一切还是在印证白人才是主流群体,所以一切少数族裔都要接受过滤,光从naming就可以看出来了。

”如今亚裔在美国学校里成绩独占鳌头,应该改作“Acting Asian"了吧?"----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可以看看是否发生,我想开玩笑这样说这句话,应该早就有了。我就听到过高中生们类似的说法。当然还要做研究才能说结论。

“你这社会学大拿该有些独到精辟的见解吧?"----我们讨论问题,拿这种帽子压人好像有点走题了吧。能找到这个链接去对这个问题有如此深入思考的人,是否倒是一个不愿真人露相的什么大拿呢?:)再说我只是一个愿意亮明自己学科训练的人,万维上人才济济,大拿离俺太遥远。

”在中国,少数民族有没有这种现象?”----我没有研究过或者看过中国少数民族对抗主流群体歧视的任何文章,个人猜测大概要到中国那种类似美国的integrated school去观察了。

谢谢你的系列问题,回答得不精辟也不独到,还请您包涵。
回复 | 0
作者:飞星 留言时间:2013-03-19 00:35:45
黑人学生中的"Acting White" stigma是个很令人不解的怪现象。
找来两个links,读来觉得很有意思,可以更深入了解美国黑人的某种民族心理纠结:

1) http://educationnext.org/actingwhite/
“Acting White”
The social price paid by the best and brightest minority students
By ROLAND G. FRYER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ing_white

奇怪的是“Acting White” stigma似乎只在黑裔墨裔学生中存在,在亚裔里没听说过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枪打出头鸟?弱势族群在强势族群面前的一种自卑表现?有趣的是,根据Fryer的研究,这种黑人现象在纯黑学校中或私立学校中都不存在,只存在于黑白混合的学校里。你这社会学大拿该有些独到精辟的见解吧?
如今亚裔在美国学校里成绩独占鳌头,应该改作“Acting Asian"了吧?
在中国,少数民族有没有这种现象?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1-23 23:05:52
愚叟,
谢谢你的中肯建议。我正是此意。都是有色人种,不等于都能成为朋友或互相尊重。这是一个太棘手、太复杂的话题,一言难尽。

多谢!
回复 | 0
作者:愚叟 留言时间:2011-11-17 19:57:43
既不同又不和,干脆相忘于江湖,拉倒。

沉舟侧畔千帆过。彼此,彼此。她有她的,你有你的——方向。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1-07 21:23:28
香椿树,
谢谢您的评论。我怎么会删除,这篇拙文得到的评论好丑都将保留。更何况您是肺腑之言。而且经过了许多日子再来留言,一定是想说点什么的。我会珍惜。

您也是老师?可以告诉是教什么学科吗?倒不是想打听隐私,而是我观察到教不同学科的老师,与学生的“竞技”(如果我们一定要用这么一个词来描述师生关系的话)处境可以是天上地下。许多教工程、科学类的老师,常常整学生,这是这里的网友评论中透露的,我也看到不同学科老师受到学生不同程度的尊敬。我是教社会学的,是第一代中国美国人,对这里的文化、种族的issues,在常识层面比很多学生是处于下风的。只是在概念、理论上有一点点社会学意识而已。所以我的课堂是一个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坦然交流自己经历和对学术概念看法的地方。我的学生告诉我,在别的老师的课堂里(这些老师是白人,我学校里只有白人同行老师),他们没有过这么多“真正的讨论”(他们的原话)。真正的讨论其实有时候对老师是不利的,因为你会听到很多挑战你或理论的东西。照本宣科总是比展开讨论容易。但是也许是性格,我愿意去邀请听到不同的声音。

我说课堂如战场,有时候是指许多白人学生对于种族的概念很抗拒,他们那种ethnocentrism的心态是不少见的,在这种时候,真是一场心与智的战场。有时候是指与学生confront,让他们停止chatting时那种有点紧张的气氛,课堂并不总是那么easy的地方,还是那句话,看你教什么学科。

这位黑人学生现在与我的关系已经默默地改善了,我没有多做什么,只是非常赞赏她越来越多的参加讨论的行动。她是聪明人,从我对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中我给回去的反应,她能感受到我的立场。我不是好好先生,在必要的时候我是会不客气的指出学生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种族主义思想的。这是否就是我的“实力”。

"中国人骨子里的种族歧视比白人严重, 需要克服心理障碍"----这话隐含了我有这种骨子里的歧视,对这种主观判断我是洗耳恭听滴。我还相信有心理障碍的人一般不爱揭自己的短写我这种文章。

言归正传,对您这句话,如果方便希望你可以写文章来阐述。我部分同意你的观察,但是先不说这句话本身就有stereotype的倾向,我还更想知道,如果中国人是这样的,你的观察来自对什么中国人的观察?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因素造成这样。有了命题,还希望能以事实证明一下。

与学生交朋友,应该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如果我被学生不尊重,还若无其事,我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我曾奢望在学校工作而常浏览万维的人,可以不吝时间,写写自己的课堂经历。只有说出具体的场景才能形成交流的平台。也许我这样说会令你不快,我没有更多的意思,只是觉得我看到的歌舞升平的东西太多,而有批评意识(即有点硝烟味)的文章太少了。如果有人可以写一下怎样与不尊重人的学生打交道;与思想型学生交朋友,其实是对我这种后进分子(我是不折不扣的后进分子)很好的学习机会。:)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 留言时间:2011-11-07 07:17:17
早就看过您的帖子, 您谈的这种问题在我们教师中应该有普遍性。 从某些角度考虑, 同意您说的课堂也是战场。 但是, 这个战场并不是通常意义,你死我活的战场, 而是更象一个竞技场。 并且, 这个竞技场并不是一个平衡公平的竞技场。
学生是不是有意挑战教师的权威? 当然又这种成份? 但是,赛场上的对手可以成为知心朋友, 当然也可以成为美国花样滑冰场运动员那样的生死对手, 而这个主动权是掌握在老师手上的。 所以, 在您动用其他权力降伏对手的时候, 请慎重。 并且, 更具介绍的情况判断,这是一个思考型的学生, 推上对抗之路说不定很难缠, 但是,如果能用实力征服对手, 也许是不错的朋友。
但是, 中国人骨子里的种族歧视比白人严重, 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如果觉得说的不好, 看过之后删掉。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7 17:19:08
偶灯,
你分析得非常在理。她是要用一生去debunk人们对黑人刻板印象的人,鹤立鸡群是自然而然也是她刻意要保持的形象。这些都可以理解。

其实一个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作为老师是看得比较清楚的。她是有挑衅的意思,看你能拿我怎么样。来自富有的家庭,就认为可以轻视老师和别的来社区学院读书的同学?那这里其实有class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所以这个事情并不像听起来的那么简单。其实很多人一旦在一个高一点的位子,就认为可以轻视别的人。所以难怪阶级阶层是一个永远都存在的东西,因为人需要这玩意儿来证明自己比人高一筹。就是少数族裔也难以例外。

当一个人心里有一种傲慢的态度,即使你和她交谈多少次,但是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礼的时候,是不可能交朋友的。朋友是两个个性之间自然的吸引,我不会再刻意为之了。

我想,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生。她让我认识到刻板印象之外的真实的个体,这就是价值了。谢谢偶灯的长评!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7 17:03:43
Ottewell,
你好!谢谢你的赞许!

这里是一个平台,我喜欢看真实的文章,自己也喜欢写真实的生活。所以我这里经常有这类文章。课堂有时候也如战场,没有硝烟但是是战场。这与我讲的概念相关,不是我这个人多么喜欢战场式的课堂。其实思想的交锋,本身是值得enjoy的,只是一切还是应该在civility的前提下进行。把握礼貌和思想交锋之间的平衡,这是一门艺术,不容易。

很遗憾的是,我也希望人们可以说说自己的课堂里真实的动态而不是一些泛泛而谈,但是还没有见到多少。也许大家都是很成功的。谢谢你的鼓励。
回复 | 0
作者:偶灯斯陋 留言时间:2011-10-27 13:09:33
椰子好!因为在课堂上与这个学生有了不太愉快的言语来往,心中比较烦恼,可以理解。
因为自己当学生时也有过上甲课做乙事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太在意学生是否在一心一意听课;再者,他们自己交大笔学费来听课,不认真听的话,是他们自己的损失;所以除非他扰乱了我的思路,除非是在考试场上,我才会提出批评,阻止学生课堂违纪。
再回头看看这位学生。她似乎有些鹤立鸡群?有些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全班所有学生都是本科生,而她其实已经拿到学士学位,在学位上领先他人,且还来自有名的学校;她来上这门课,并非出于发自内心的兴趣,而是某工作的要求,不得不学的,这就有些俯尊屈就;这门课的内容又是在讨论一个她已经做过些研究,有一些心得的课题,况且还与她自身紧密相关,自己处于时刻有可能被当成标本被人解剖的地位,你说她还能轻松自在吗?这个学生不是你的那种average苦大仇深的黑人学生,不是那些freshman, sophormore,
她是特殊的“这一个”黑人学生。她也许耽着心害怕别人用刻板印象把她看成苦大仇深受歧视受迫害的少数族裔,所以她时刻提防着警惕着,言语中就缺乏友善了。使我联想到在北欧游学期间,人家一见Maya Lin的中国脸就问她家是开洗衣店还是中餐馆,让她啼笑皆非。刻板印象这玩艺,没人能欣赏。

想到John Ogbu描述过黑人如果学习好会被同伴称为acting white,这些人被边缘化,在夹缝中求生存,也大不易。是吧?你们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可以试着课后聊聊,说不定又交一个朋友,所谓不打不相识?
回复 | 0
作者:Ottewell 留言时间:2011-10-26 18:14:47
椰子,

很有意思的一个讨论!对你能在这里把工作中的感受说出来,也很敬佩!做为老师们,尤其是第一代移民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个贴子是一个很好的探讨平台,大家心平气和地参加讨论,并引出更深层的一些思考,很有价值。谢谢你的分享!!!也谢谢大家的评论!!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5 23:05:41
识字而已,
我在上课时,是讨论过白人群体对少数族裔的歧视,也讨论过少数族裔对白人的偏见与歧视(其实就这后者我看就有老师不敢讨论的),妙的是这位学生在前者不出声,后者倒是积极表态,所以造成白人的委屈情绪一边倒,白人学生还有后盾的现象。我不是说不能这样,只是这种现象同样令人寻味罢了。

value free 是很高的境界,而且主要是指在做研究时,要保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要对所做的题目造成干扰。用于课堂讨论,就要看情形了。本来这门课,就是讲种族议题,要做到value free几乎不可能,因为种族问题与平等相关,平等本身就是价值。我认为minority group这个概念的存在本身就说明自由、平等这种价值没有在社会层面实现,所以这里是两个范畴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你的建议还是好的,我会注意的。

当你说韦伯是社会学第一牛人的时候,这也不是value free了,说Parsons是天才的时候,也有value 在其中。所以我说这是一件容易说不容易做的事情。

学生理性讨论很好,顶撞老师就不对,这时候不是value free的应用场所,否则令课室成为为所欲为的地方,伤害的却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对你对我的指称某群体个别人的善意提醒我深表感谢,你早说不完了:)。
回复 | 0
作者:识字而已 留言时间:2011-10-24 12:00:16
我理解你对这个学生态度的忿忿不平。
但我还是要从社会学value free 的角度在说一下,忍耐一下。
你教的这门课是种族与族群课,你提到
“她在白人学生“控诉”少数族裔时,很少出声。而另外一个Native American,却很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她只是对一些racial 笑话,一些娱乐性节目中的racial stereotype,肆无忌惮地大笑,对真正该参与讨论的“white privilege”、机会平等还是不平等、在生活中遭遇的种族歧视实例,她却总是不应该地沉默,或轻描淡写避将开去。我猜测,也许她出身较富有,就不想去面对这些话题吧。”
种族与族群间的偏见与歧视是多维,是相互的,从你的文章中不止一处有体现,这是我指出的一处。你上课引导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点。
“我承认“一般意义的黑人”这句话在文章中这样出现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反感,你有你正当的理由。“
我的理由是,我在生活中有一个认识的人,在这样的系做行政工作,因类似的言语不当,被人写抗议信,公开道歉,被迫提前退休。我知道你想表达,但你是教社会学,这种错误是不能犯的,可大,可小。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3 23:24:12
枫苑,
还是你的命好,不是吗?你的学生遵守校规,使你没有看见他们用手机,那就不会有顶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是觉得,课堂上开小差只要不影响别人我都打算就不追究了,但是事情会升级,顶嘴就是一个形式,下面是什么?不让她知道她已经过分会还有下面的,我是认为要分清事情的不同程度来酌情处理。

谢谢你分享你的学校的政策,有一半的A那还叫A吗?其实我发现我们学校倒是挺难拿到那么多A的,所以这给我对我们学校的mixed feeling,我们学校不是门槛学校,是两年制的college而已。

谢谢你!祝教学愉快!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3 23:19:06
庄锐,
我真希望哪天你能写写你观察到的教授们玩“阴”的种种,我想,那是很有意义的。

谢谢你的点拨。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3 23:17:13
Pearl,
谢谢你的意见。还是看破红尘过得较为自在,我当尽力学会看破红尘。

争论都没有问题,只要是civility的,都是很好的。没有争论的课堂是不正常的,学生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我是指社会科学这一类的课堂里。

也抱抱你,祝你工作生活愉快!
回复 | 0
作者:枫苑梦客 留言时间:2011-10-23 15:40:52
椰子,

我有点同意庄锐和昭君的观点。在syllabus 上可以规定奖惩条例,但是执行时应该尽量灵活,别太较真,以减少冲突。我在课上从来没有见到有学生用手机,我想学校有关部门在入学Orientation 时已经把要求告诉学生了,学生也知道上课时做别的事甚至打手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美国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的学生分数呈现通胀 (inflation) 情况,在一些学校,一半以上的学生成绩得 A, 这是前所未有的。A 的意思是 Excellent,假如大部分学生都得 A,评分就失去了意义。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有一个Bell Curve 政策,老师在打分时必须遵守,最多不能超过25%的学生得A; A 和B 相加不能超过 75%。因为我原来的背景,所以一开始很不适应,打分很严,学生也有抱怨,现在慢慢学会入乡随俗了,但是还是感到别扭。
回复 | 0
作者:庄锐 留言时间:2011-10-23 05:33:18
最坏的情形,我玩过一次(记不记得我说过之前在5所公立当过客座)。查一查大学的有关规定,教授有权请出疑似有冲突的学生。有个学生说我评分太严了(其实我先紧后松),我就正式填写了相关表格请他调班。他却找了系主任说了我不少好话,说情要留在我的班上。这不就结了,后来这位服帖的很。

教学在美国部分是服务性质(特别是地方或者社区大学),教学中间的评分在美国却是教授的专权。教授的评分相当于法官的判决,非经相当复查的程序不可更改。你也可用这一点“暗示”(做法在乎你,比如“失误”把她的评分搞错了等她费时间找你再改回)学生们特别是她,评分是你的专权。反正她的行为值得你玩玩政治手段,玩政治有时要学会装聋作哑甚至装疯做傻。我观察过不少教授们玩的“阴”手段。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22:25:03
我的同事听了我陈述我这个学生的情况后,几位老师都表示这是很棘手的情况。一位历史学老师(男性)说他是不允许学生用手机的,看见后要提醒学生放进书包。

一位心理学老师(男性)的反应是:“有的学生要靠分心才能专心听你讲。你这个学生是否这种情况?”

他对那句sitting here is a distraction很感冒,他说这说明她知道自己的种族身份,她自己嘲笑自己坐在这里对别的(白人)学生就是分心!

我的社会学同事(同事)对这位学生顶嘴十分震惊,说,“你要对她说,我们必须谈谈。你可以在我办公室时间来见我,如果不行,你说一个你的时间,我看我行不行。我们必须谈谈,你才能回来上下一次的课。你不能在上课前或上课后的那一点时间去谈这样的事情,你要让她知道,你们要好好谈一次。”

这三位老师全是白人。看起来,我还没有我那位女同事那么认真。
回复 | 0
作者:pearl 留言时间:2011-10-22 22:13:50
椰子,不管怎么样,先抱一下。感觉好点儿了吗? :)

你真是一个好人,一个认真的好人。:)在认真这点上,我和你有点像,也因此吃了很多苦。所以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我没做过老师,但是因为工作中要领导团队,也碰到过不听话,偷懒,顶撞上级的下属,大概这些经历是相似的。说起来也有很多故事呢。

我想说的是,亲爱的椰子,放松点。我觉得,学生们,大面上过得去就可以了,小节不要太往心里去。那个黑人女生,她带手机进教室不是什么大事,放在外边也不无不可,只要她上课不打就行了。至于在课上干别的,也就算了,只要她没干扰别的学生上课也就罢了,让它过去吧。你想想,一个班里坐那么多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认真听讲,不开小查,不干私活,根本不可能。我想我的原则是,只要你别影响别人就可以了。否则你太累了。

举个例子,我的下级们,当然也不可能八个小时都认真干活,我都亲眼看见过有一位把家里的帐单拿到公司来写,至于上班时间上网的,和别人聊大天的,干自己的私活的,吃特长时间午饭的,等等,我都不管。是真的不在乎。我也希望他们放松点。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要你出活的时候,到了要meet deadline的时候,到要求工作质量,不能出错的时候,那就没什么可含糊的,我很严格。

我的体会是,抓大放小。否则我要累死了,气死了。他们也要烦死了,会受不了。然后就是大家关系紧张。最后就是说你是微观管理。:)

椰子,放松点。大面上过得去就得了。于人轻松,于你轻松。有些时候不要太敏感了。学生和老师交锋也是正常的,讨论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不同意见。我还和老板交锋呢,激烈到我老板都拍桌子了。也可以写故事了。

说来说去,追求快乐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的。你你共勉!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21:55:03
识字而已,

谢谢你的再次留言。

我承认“一般意义的黑人”这句话在文章中这样出现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反感,你有你正当的理由。我的意思是这不是一个stereotypical意义的黑人。这是你的评论迫使我反思的地方。谢谢!还有,马丁路德金是社会学学士,神学博士,这里也更正一下。

其他的,我看还是学美国人的一个说法,I agree to disagree 。各持己见,不用再争论什么了。祝你研究社会学愉快。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21:02:02
Coody,
你说得很有道理,美国学生不想被束缚。不过,这些个条条框框是我的tenure committee一位教了30年书的同行推荐给我,说这个管用;而且因为我看到许多不是同专业但都是社会科学的老师也要学生签类似教室协议,有感于一些课堂行为的concern,我照抄了许多那位同行的“条框”,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小有改动。

所以很明显这种条框不是我的发明。倒是一部分美国老师的发明呢。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无奈为之,为了换得一个更好的课堂整体学习氛围,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一些规范是必要的。说实在的,在中国我根本不需要签这类的东西,所以自由这个词,从来都是相对的。自由与责任感相联。这也许是自由的真谛。

中国老师怎么了,也不必太妄自菲薄,中国的好东西如果能给美国人学到,那就造化了。这是我的看法,我们各持己见吧。
回复 | 0
作者:识字而已 留言时间:2011-10-22 20:05:06
我爱社会学,爱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
首先,我不可能成老师,老师(特别是中国的语文和政治老师)是我心中的痛,我也是老师心中之恶。我们相互作用,相互折磨。他给我伤害,我给他破坏。
“你这么说是假设这个学生因来自富裕家庭而没有什么受偏见与歧视的经历可以说说的,但是非也,这个学生在作业里说了,她做过大量美国黑人受歧视的研究。她要一生为克服美国社会对黑人偏见而战斗。她只是课堂上有些古怪举止而已,她的思想和她的课堂行为不匹配,这才是更有意思的地方。”
我还是要说,她可能有观点,但她不尊敬你是事实。我不认为她这个学生因来自富裕家庭而没有什么受偏见与歧视的经历可以说说的,而是她采取的态度,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是我的话,我会不在乎,我就是我,我不会因为,偏见和歧视,而停止不前,你的偏见是你的,我的生活不取决你的想法,而是我的做法。
你是学社会学,从事社会学方面教学工作的,说“一般意义的黑人”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并定义就更是错误,j就是从事人类学的也不会用“一般意义的黑人”的说法进行定义。
我爱社会学,我没正式学过
“发出声音和呼唤正义”这更多的与法学,政治学,人权运动有关。学社会学的人可能更有正义感。但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更讲究value free。Martin Luther King, Jr.,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Jane Addams,不可否认社会学对他们的影响,但他们不只是社会学家(Martin Luther King, Jr.,不是社会学家。)
社会不公的研究自资本主义萌芽起就一直在研究,社会运动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社会学的领域是称collec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movement,目前很火,但不要用“提倡的一个思潮和做法”这种说法。collec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movement 在社会学里强调的是研究对象,3K,TEA PARTY,都是研究对象,不要用“提倡的一个思潮和做法”,记住社会学第一牛人MAX WEBER的话value free。
public sociology是上世纪90开始的,理论和方法还在努力,目前没有确切结论,还在辩论中,离社会实践还远。
社会学中有保守力量(Tacott Parsons 是代表人物),强调不要试图改变社会,这是对Tacott Parsons的粗暴理解,我认为你曲解了结构功能主义,他可从来没有“强调不要试图改变社会”,他强调的是如何更有效的改变社会,如何做,Adaptation, Goal Attainment, Integration, Latency――A.G.I.L,他是个天才。
我爱社会学,没心得体会,不会特别撰文,只是爱读书,爱思考,保持一颗开放的心。
回复 | 0
作者:coody 留言时间:2011-10-22 19:35:31
从你的谈吐中, 很有一些在中国的教学方试。 美国的大学不是这样的。 学生是不习惯被束缚的, 他们喜欢开放。 你应入乡随俗, 少设立一些条条框框。
回复 | 0
作者:芹菜 留言时间:2011-10-22 19:12:52
http://nation.foxnews.com/lawrence-odonnell/2011/10/10/o-donnell-called-out-own-panelist-over-cain-interview

以上两个clips,不知你看完有何感想。

我读书的时候经历过类似情形,不同的是那是个韩国老师。他跟你方法蛮像的,当时我(刚从国内来)没觉得有啥不正常,但我的美国同学课下议论,说他是“control freak”。真事。

仅供参考,不想冒犯。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16:36:27
识字而已,
谢谢你的lecture,很高兴你对社会学很感兴趣而且很有想法,对我高标准严要求,我洗耳恭听,不过也容我说说我对你的看法的看法。

“我认为这个学生和你,只是相互不喜欢。”----你如果是一位老师,我觉得你会很怕学生,因为你好像不愿去区分某些行为是“只是相互不喜欢”还是学生已经顶撞老师?或者学生可不可以无礼?什么是classroom incivility?

“从社会学观点来说,你应该知道在同一族群中社会分层的影响,在同一个族群,不同的社会阶层,思想差异是非常大的。”----你这么说是假设这个学生因来自富裕家庭而没有什么受偏见与歧视的经历可以说说的,但是非也,这个学生在作业里说了,她做过大量美国黑人受歧视的研究。她要一生为克服美国社会对黑人偏见而战斗。她只是课堂上有些古怪举止而已,她的思想和她的课堂行为不匹配,这才是更有意思的地方。

“‘我发现她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黑人’。。。你是学社会学,从事社会学方面工作的,这样分析族群是否太不严谨。----至今黑人的收入中位值还是白人一半多些,所以才有我说的一般意义上的黑人,那你来个严谨的说法我学习一下?我这里也是说我所教过的黑人学生的一般情况,但是相信这与全国的情况并不相悖。

“社会学据我所知好像不是这样用的。‘发出声音和呼唤正义’与社会运动和社会不公研究相关,社会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层次很深,非常严谨。
别人可以滥用社会学,但你是学这个的,又是这方面的老师,谈到社会学相关事时,我个人觉得你方法不严谨,理论不全面。”

----你说得不错,发出声音呼唤正义是与社会运动相关,而那正是社会学的一部分,而且是目前很提倡的一个思潮和做法。你一定知道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是社会学博士毕业的。你也听过W.E.D.DuBois?成立NAACP组织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哈佛社会学博士毕业。还有Jane Adams,因创立在芝加哥的Hull-House而得到诺贝尔和平奖(这是社会学家唯一得到这个奖的),他们都是鼎鼎有名的社会学家。社会运动和社会不公研究就是他们的课题和他们的实践,这不是滥用社会学,这就是社会学的正宗之一。

这些是已经去世的社会学家了,说点近期的,你听过public sociology吗?Applied sociology? "Many sociologists have called for a more 'public sociology', a sociology that is engaged in the community, the society, and the world. Thestudy of American race relations will, for many people, stimulate an impulse to address social problems directly and personally"(Hoseph Healey,in Race,Ethnicity and Class"

同意你说的,社会学是范围很广,层次很深,非常严谨,我这只是课堂经历的文章,不是学术文章,但是我相信有社会学的信息在这篇小文里头,看你能否体会了。

许多少数族裔都认为社会学empower了他们,说社会学是呼唤正义的地方是我的立场,你不同意完全没有问题。社会学中有保守力量(Tacott Parsons 是代表人物),强调不要试图改变社会,他也有很多追随者的。

学术本来就是应该有平等、坦诚的讨论才能进步的。我对社会学也是知道皮毛,你如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望撰文,我定拜读。我只希望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学。社会学的思想是很多社会运动的启蒙力量,同时其研究方法、理论也被很多别的学科拿去用于自己的研究,如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等。还是不要低估了社会学。

花很多时间写这个回复,希望已经够“严谨、全面”。请勿苛求。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15:12:01
挑挑拣拣,
谢谢你提供了一个很有含义、令人回味无穷的个案。黑人认为自己是白人?听起来可笑,但是却是真的。对黑人对自己identity的认同,的确受到他们自己阶级身份的夹入而复杂化。所以少数族裔都要有两层皮,一层是自己原色,一层是向主流靠拢,想尽量变成白色的色彩。有一个概念叫double consciousness of the minority groups,指称这种现象。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社会白色是norm,才会造成在高级场所长大的黑人认为自己是白人啊。说真的,你说的个案很开眼哦,还有黑人常送女儿去伦敦学芭蕾的。题外话一句,多少华人目前能做到这种“中产”阶级水准的?所以我是想说,中产是一个太大的帽子,谁都可以拿来戴上,但是看看你这个黑人朋友的例子,就知道中产之中,又有多少分层啊!

我觉得是该多了解自己肤色之外的群体过着怎样的生活。希望多些华人看到你这个评论,想想那种以为黑人都应该和贫穷、犯罪、ghetto沾边,这是多少华人仍然以为的stereotype啊。感谢你的评论!你的评论是我写此小文的意外收获。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14:59:05
绿园,
所言至善。你的建议中,有佛的禅意,我能领会你话面之外的意思,谢谢!

每一个人都用他/她的为人的态度、文字、说话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不可强求的东西,说了一次就够了。作为一个老师,这是职业令我认识人间百态的一个通道罢了。认识过了,自己该怎样还怎样。谢谢绿园,祝好!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14:54:32
rednose,
你的主意很好,适当时候我可以问一问。谢谢你的建议!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14:52:14
雨露,
看来你是好说话的老师,学生顶嘴也是好学生吗?这个学生没有受过三座大山的压迫?我已经在回复几位网友的评论中说过了,她写的东西说明她很知道那些压迫何在。就不再重复了,请见给蛮夷、叶子、昭君等的回复。

我的课上,一个学生3.8和3.7的差别不大,但是一个4.0(满分)我是比较在意是否真的达到这个满分的要求的。学习成绩是一方面,态度和对课堂的contribution,也是一方面。也许这是社会学这个学科特点决定的吧。或者是我个人的看法。这个学生具体如何,我还是拭目以待,不想早下结论。

谢谢你的关心。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22 14:46:17
百草,
谢谢你的评论,也许应该改成“当社会学老师不错,可观芸芸众生”,斗胆问一句,有哪个别的学科的老师遇到过像我那么多棘手的学生么?至少在万维上,我没有看到哪个当老师的把自己这类经历拿出来晒过。也许学科原因,人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有这种经历。我与白人种族主义学生的斗智斗勇、与同性恋学生的唇枪舌战和善意和解,与打瞌睡学生的哈哈一乐。。。。。。嘿,连我自己都感叹,怎么就我事情多,不过我不会后悔写这些所谓的阴暗面,其实这也是社会学从业者的一个特点:还是面对现实的好,现实中阴暗面是常态,回避阴暗面才是懦夫。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椰子
注册日期: 2008-02-25
访问总量: 5,060,43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帮助宣传中国功夫网站 wushuw.com
最新发布
· 哥哥的毕业典礼
· 这也是美国:一个中国学生受到的
· 原住民陈尸街头引发社区愤怒:记
· 十九天:回国感悟
· 《谁杀害了陈果仁?》精彩影评
· 给我钟爱的电影 La La Land
· 2016年回国感受:卖粽人
友好链接
· 叶子:却道天凉好个秋
· 别煮啦:别煮的博客
· Ottewell:Ottewell的博客
· 偶灯斯陋:偶灯斯陋的博客
· 秋秋:海阔天空
· 北雁高飞:北雁高飞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又一蛮夷:又一蛮夷
· 怡然:怡然博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转悠:没事瞎转悠
· 晓竹:晓竹之家
· 百草园:百草园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夏天的雾:夏天的雾
· 立青:立青的博客
· 熊小熊:熊小熊的小小天空
· 名子:名子的博客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笑咪咪:我思故我在-自由的心
· Rondo:Rondo的博客
· 楚梅小居:楚梅小居的博客
分类目录
【2016年回国记录】
· 2016年回国感受:卖粽人
· 2016年回国感受:见老同学
· 2016回国感受:回家
【随笔(3)】
· 十九天:回国感悟
· 一月二十一日全美“女性与社会全
· 想给林丹写几句话
·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test)
· 纪念小铃铛(Bruno)
【随笔(2)】
· 谢谢张贤亮
· 三藩的风
· 乡情同学情:聚散两依依
· 令人难忘的美国青少年羽毛球比赛
· 云也温柔
· 2013春晚的女性掌权特点
· 我看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感言
【思考(2)】
· 这也是美国:一个中国学生受到的
· 这是2016年还是1916年?在自己的
· 少暴露亚裔特质就能被名校录取?
· 给“种族苦情者”标签的主人识字而
· 谈种族不该是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的
· 高等教育中的亚裔与太平洋裔APAH
· 简谈目前美国的制度性歧视
· 社会学对我的影响
【我的小猫咪】
· 昨夜
· 家有小猫咪(照片)
【思考】
· 《谁杀害了陈果仁?》精彩影评
· 陈果仁后美国人怎样看“模范族裔”
· 陈果仁后美国人怎样看“模范族裔”
· 从“对毒品宣战”到今天Ferguson黑
· 一位在港居住的朋友对于小童小便
· 培育社会学想象力的三个思维方式
· 像社会学家一样去思考 (译文系列
· SCA-5是配额制度所以违背“平权法
· 由于ABC事件:推荐一本讲述排华
· 看李春燕面对CNN采访华人抗议游
【小诗】
· 给我钟爱的电影 La La Land
· 你的拉赫玛尼诺夫
· 幸福在海边存着 (外一首)
· 黑与白:无限延伸的旋律
· 写给一个精神病人的时代
· 握手我的对手我永远的朋友:写给
· 人生最初的爱恋(诗)
· 音乐如月光
【蛇年2013】
· 除夕夜归辩论队:手机短信
【我看枪支控制】
· 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对枪支控制的
· 与学生讨论枪支控制的问题
【社区学院二三事】
· 《谁杀害了陈果仁?》精彩影评
· “我也不愿被称为白人呢”
· 有一个人被杀害以后
· 几位美国青年对交换配偶的看法
· 无语!!!康州小学枪击!!!
· 我的欣赏和感谢:给我的学生
· 向你致敬,我的学生志愿者!
【家有芦花鸡】
· 给我的母鸡peachy
· 纪念我的好鸡Berry
· 窗外的惊悚:老鹰抓鸡
【2012回国随笔】
· 那天我们去神龙潭:山顶农家饭
· 那天我们去神龙潭:竹林,竹林
· 人生双轨线
【学会生活】
· 春花烂漫的六月八日(组图)
· 粽子和芍药
· 一个可爱的纪念日
【偶尔随笔】
· 后院花红
· 从中国好歌曲里看新中国人的崛起
· 今年的第二场雪
· 月亮是文学的母亲
· 马路上动人的一幕
· 我记忆中的一位大学少女
· 今天是“dead day”
· 费翔费翔,重见费翔
· 龙来了:春节有感
· 这样的午后
【二人世界(3)】
· 谢谢你,我的爱人
· 青春的回眸(3):重访918房
· 青春的回眸(2):怀念研宿918房
· 青春的回眸(1):我们的20年
【教学日记(3)】
· 你学到了什么?社会学概论课学生
· 种族主义的另外两种逻辑谬误(续
· 种族主义合法性谬误和门面主义谬
· 种族主义的五种逻辑谬误:个人主
· 种族不平等是“依代际来积累的”(
· 21世纪美国的种族主义:一个癌症
· 21世纪美国的种族主义:一个癌症
· 网友评论“真爱究竟是什么?”辑录
· 真爱究竟是什么?对爱情的探讨
· Who Killed Vincent Chin? ?(
【季节的收获(2)】
· 夏日盛开的玫瑰
· 今年孩子们刻的南瓜 (独家图片
· 平安夜的惊喜:鸡下蛋了!(微博
· 秋叶私语
· 我的小花园
· 谢谢五彩教做鲜肉月饼
【做妈妈做爸爸(2)】
· “他们不太懂得这里的文化…”
· 女儿对“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的回
· 女儿是我的行为监察人
· 写给儿子的十八岁生日
· 我爱Valentine’s Day
· 圣诞礼物中的细心
· 孩子们写给父母的圣诞信
· 家有少男:“你们讲话不要那么大
· 女儿病中感悟
· 写给儿子的15岁生日
【了解美国(1)】
· 原住民陈尸街头引发社区愤怒:记
· 今晚Open House: 儿子的高三老师
· 亚裔美国人在入学申请时受歧视吗
· NRA (国家来福枪协会)对12/14
· 一位受害者姐姐写给总统的信
· 我看到了20个孩子美丽的照片
· 值得感谢的几个人
· 一个不容错过的NPR关于种族主义
· 给儿子高中的辩论比赛当裁判
· 一位华裔美国士兵之死
【我的母亲父亲】
· 我的奶奶(二)
· 我的奶奶(二)
· 我的奶奶
· 妈妈写的生日祝贺信
【生活点滴(10)】
· 芦花鸡与直升飞机:奇谈怪论笔录
· 来到了青少年地区羽毛球超级比赛
· 一个美丽的“错误”
· 我们家的两只芦花鸡
· 小提琴老师和她的儿子
【孩子的作文(3)】
· 哥哥的毕业典礼
· 牛牛的中文诗“风”
· 小作文:儿子写给雨果的一封信
· 女儿的作文:冬天
· 儿子作文:辩论比赛
· 儿子作文“我的初中的最后一天”
· 女儿作文“我们家的小花园”
【读与听的笔记(2)】
· 纪念陈果仁被害30周年
· 张维迎教授谈《语言腐败导致道德
· 英国和美国街头暴乱的互相借镜:
· 浅议时代周刊《欧洲的终结》一文
· 由健康保险法挺过了联邦第一轮法
· 美国经济衰退与婚姻不再传统有关
【影视欣赏(2)】
· 进藏女兵的诗意爱情(2)
【深深的感动(2)】
· 小猫“小铃铛”
· “我们一生都会有做老师的时候”
· 中国远征军:永不陨落的灵魂
· 校巴站边的母亲和她的小孩
· 儿子八年级毕业典礼
【短文】
· 请教关于申请大学的两个具体问题
· 与叶子惜别 (微博)
· 为名子写点儿什么
· 清华毕业的千万富翁《一虎一夕谈
· 儿子学武术后(微博三则)
· 初中毕业快乐,儿子!(短文)
【女友(2)】
· 我的漂亮女友(2):咱们的江姐
· 我的漂亮女友(1):美的解读者
【灵机一动写的东西】
· 今夜有雪
· 琼海高铁站的那抹绿
· 生活气息
· 给珍惜亲情的朋友们
· "我不再背15万的挎包了”(微
· 谁才可能随遇而安?
· 充满阳光的屋子
【我看人生】
· 一位海归的来信
· 海归海不归:何妨就让我们互相羡
· 谈谈海归和爱情的转化
【海南的回忆(1)】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4:木薯、木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3): 玩捉迷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2):四岁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我们住的平
【椰公专栏(9)】
· 椰公:“毛泽东是当今中国的一面
· 椰公:占领运动的国际视野
· 椰公:俄国总统说“打羽毛球的人
· 椰公:同中国亲友通电话和电子邮
· 椰公:通用核心课程----美国中小
【杂文(6)】
· 五年博客路
· 生活本身就是在跳舞
· 开博三周年:也谈从网络攻击看人
· 网事如烟,随烟而逝
· 我看Amy Chua的《为什么中国妈妈
【深深的感动(1)】
· 赞聪敏勇敢的大雁儿(北雁高飞)
· 你是我深深的感动
· 不仅仅是眼泪和感动:纪念Tuscon
· 博友联名平安夜快乐
· Life is too beautiful to skip
【2010年回中国点滴(4)】
【2010年回中国点滴(3)】
· 中国变了吗?回国行十二篇
· 上海的城市性格与历史的关联:回
· 在西安遭遇了这样一位司机:回国
· 我的公公婆婆:回国行第九篇
【2010年回中国点滴(2)】
· 庐山的个性,庐山的美丽
· 一个明星女孩:回国行第七篇
· 绿茄子的感悟:回国行第六篇
· 在广州看专科医生:回国行第五篇
【2010年回中国点滴(1)】
· 拥挤的广州拥挤的办证中心:回国
· 广州东山湖公园:回国行第三篇
· 女儿的苦恼:回国行第二篇
· 我回来了:2010年中国行之第一篇
【杂文(5)】
· 我是一个不愿苟且的人:陈凯歌在
· 想念不再在这里写东西的几个人
· 深深地感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
· 我的小小声明
【生活点滴(9)】
· 女儿学会游泳对我的启发
· 生活中的谈话(1)
· 儿子对什么是幸福的理解
· 一件小事:对父母说话夹英文
【社会学思考(5)】
· 万维网站导读有倾向性是好事还是
· 爱就是一切吗?戈尔夫妇40年的婚
· 关于成功和不成功
· 英语啊英语,做你自己
【做妈妈做爸爸】
· 樱花散落里的母亲节
· 我和儿子的一场暴风式谈话
· 和我的儿子谈性教育
· 儿子要cool不要再练piano
· 一个“四脚并用”的妈妈:卡通分享
· 爱的日记:母亲节
【20年后来相会(2)】
· “你还没有换老婆?太落伍了!”
· 往国内网站放文章遭遇“敏感词”实
【小小衣橱(1)】
· 我在广州买衣服之二:三川之外
· 我在广州买衣服(图示):2010冬
【生活点滴(8)】
· 妈妈,我永远记得你那句叮咛
· 女儿的第一次钢琴评审
· 给儿子13岁生日的一封信
· 孩子们写给奶奶的生日信(图)
【椰公专栏(8)】
· 椰公:农村老家的变化
· 椰公:从“恋爱自由”到“言论自由”
· 椰公:学校有色人种教师的活动
· 椰公:温家宝,奥巴马,美国主流
【怀旧一点点(2)】
· Ottewell的《也聊豆汁儿》带给我
· 何妨就让我们互相羡慕?
· 由连环画《伤逝》想起的
【社会学思考(4)】
· 校园社会运动:马赛克
· 从“我”到“我们”:少数族裔,走到
· 学生所理解的反向歧视---与高天
· 当我问了当地精英学校的教授一个
【我的性别视角(1)】
· 聊聊女性要不要工作的话题
· 妈妈织毛衣、女性的传统与现代
· 温柔地杀我们: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性别是“做出来”的
【20年后来相会(1)】
· 相见:20年同学聚会散记1
· 同学聚会是一场“成人游戏”
· “如果你们不出国,现在会怎么样
· 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姐妹
【椰公专栏(7)】
· 椰公:西藏,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 椰公:一位美国CEO对中国经济的
· 椰公:“误导”,谷歌的商业模式
· 椰公:秋天的晚上
【二人世界(2)】
· 因为有爱 (重贴一首诗)
· 关于爱情:我的新年感悟
· 小雨中的你
· 我和我的老公
【教学日记(2)】
· 苏醒(1):一个学生从课堂里带
· 同性恋学生给我出了道难题
· 1963年9月15日,Birmingham Sund
· 终于等到了让我动容的Re-do:对
【自己笑自己(2)】
· 漏斗如我
· 自己笑自己:咱怎样应付上课打盹
【杂文(4)】
· 答各位网友评论的信:出国已经不
· 谢谢新天地:心底的乡情
· 一场改变误解的平权法案Affirmat
· 一跳解千愁吗?想起我读研时也有
【在美国的中国人(1)】
· 在美国的中国人:朋友的幸福农场
· 她:“我这辈子已经完了”(国人百
【小诗系列(2)】
· 多年以前和现在(外一首)
· 我爱你,中国
【Reading Journals(2)】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结束文革的时
· Obama 明天会说什么?
【论坛(2)】
· 目前最严厉的移民法案可能在Alab
· 看温家宝总理答记者招待会印象
· “消费主义与精神成人”:夏中义演
【杂文(3)】
· 我和孩子一起学中文(续)
· 母子同写:孩子怎样学中文
· 小议“中国妈妈”
· 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写博客?
【孩子的作文(2)】
· 少年对《双城记》两段的翻译
· Rosie作文:秋天
· 牛牛黄石公园日记(驼鹿 Moose)
· 牛牛黄石公园日记(熊)
· 孩子的作文:怪石城堡(另一篇)
【椰公专栏(6)】
· 椰公:学生们怎么看医疗改革
· 椰公:海外华人学者应该具备更强
· 椰公:中国人在美国生根、开花、
· 椰公:新疆7.5和拉萨3.14
【季节的收获】
· 今年感恩节爬梯的几个菜:谢谢欧
· 请北雁高飞和叶子指教窝头做法
· 火鸡节的火鸡:请欧阳峰检验
· 樱桃红了(图)
【Reading journals】
· 一个戴着种族面具的警察滥权案?
· 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有多黑?
· 新医改:一个两党严重分歧的健康
· 资本主义危机、全球化与道德危机
【生活点滴(7)】
· 小小的背影(带图)
· 静静的哥伦比亚河(图)
· 哭Lucile
· 想念爸爸
【孩子的画】
· 全家来画一只猫(组图)
· 我们家的群体画像
· 女儿(6岁)的画:2009
· 儿子的画:2009
【杂文(2)】
· 新疆7.5事件引起的一点思索
· 把青春进行到底
· 我在台湾看到的一些民运人士
· 在六四的镜子前照照自己
【爱的日记(1)】
· 爱的日记:修养
【说说女人吧(2)】
· 喜欢陈蓉
· 喜欢陈果
· 我独爱潘虹
· 女人有中间的路可以走吗?
· 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母亲
【小诗系列(1)】
· 上学了:写给孩子们开学的第一天
· 巴黎,我梦中的爱人
· 想起了你
· 哦,西雅图的春天!
【教学日记】
· 种族主义学生作业后面的故事(续
· 令我倒吸凉气的两份种族主义学生
· 教学日记2: 结婚一分钟,学位要
· 教学日记:离婚文化和言论自由
【椰公专栏(5)】
· 椰公:一个俄罗斯人评6.4.
· 椰公:我在6.4中的所见所闻(二
· 椰公:我在6.4中的所见所闻(一
· 椰公:拉萨
【种族话题】
· 在美国的中国人是美国人吗??(
· 在美国的中国人是美国人吗??(
· 在美国的中国人是美国人吗??(
· 小孩与种族环境、种族歧视
【《大家》论坛(1)】
· 韩美林的大实话(真理)
· 别了,我热爱的《大家》栏目!
· 文化大家余光中:乡愁,无尽的乡
· 《大家》系列1:物理学家丁肇中
【诗天地(7)】
· 你是一条河:给爸爸
· 每天我们一起去上学(外两首)
· 春节是什么 (另:09春晚印象)
· 今夜的美国星光灿烂
【社会学思考(4)】
· 第一代中国人在美国自我感觉是主
· 万维博客还是像一家人:从昭君回
· 口音
· 一件小事:我遇到了种族歧视吗?
【香港,美丽的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致2013新生欢迎
· 我在香港买衣服(4):薰衣草In
· 我在香港买衣服(3):惊鸿一瞥
· 我在香港买衣服之二:乡村风格La
· 香港,香港,我在香港买衣服 (1
【生活点滴(6)】
· 意外收获:在西雅图美美地蹭了一
· 那两颗钉子也扎在了我心上
· 自己笑自己:骑单车不会停车,等
· 难忘的2008女儿生日party
【旧日的小文】
· 熒屏上的郎朗印象
【杂文(1)】
· 中年是一杯浓茶
· 想想:是做家庭主妇还是工作妈妈
· 患得患失的我
· 谁才是真正的土包子?
【孩子的作文(1)】
· Seattle动物园;Seattle的植物
· 女儿Rosie的诗:小星和小月
· 姨姨来美国
· 哥哥妹妹的小作文:我的小白鱼
【怀旧一点点】
· 心动
· 中文大学的杜鹃花
· 你好,我是86级
· 部队出来的孩子:初中生活拾零
【诗天地(6)】
· 下大雪啦!(图片与小诗)
· 你是我梦中的江南
· 有一辆梦中的旧单车
· 所有的苦难
【女友】
· 我的漂亮女友 (1):结缘
· 在九楼重病房门口的感悟
· 女友之二:相忘还是不相忘?
· 好朋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社会学思考(3)】
· 奥巴马多大程度上代表了黑人的利
· 现代种族主义是真的吗?Is Moder
· 奥巴马当选表示种族主义被扔进了
· 美国的历史在今夜被改写
【葛人葛事】
· 葛人葛事之四:搞笑夫妻
· 葛人葛事之三:论文答辩?好“恶
· 葛人葛事之二: (儿童不宜啊)
· 葛人葛事之一: 大摆乌龙的王医
【自己笑自己】
· 世界上最短的笑话博客:雪就是钱
· 自己笑自己之三:因为英文不好而
· 自己笑自己之二:专找有“眼睛”的
· 自己笑自己:我在加油站给自己“
【生活点滴(5)】
· 她是一位真正的美人
· 今天的家长会:一个天赋学校老师
· 我爱你,女儿,你启发了我
· 悄悄地请悄悄话作者吃一顿
【难以分类1】
· 不知你能否打开悄悄话和写悄悄话
· 谢谢编辑工作,博文失而复得
· 你发文章或诗会乱套吗?
· 朋友,一路走好
【随感1】
· 邮局里的圣诞气氛
· 因为孤独而写博
· 其实我们都喜欢看到别人说实话
· 我喜欢出名前的人
【椰公专栏(4)】
· 椰公:裁员 – 大学也吃紧了
· 椰公:我和宁铂的关联
【孩子的世界(3)】
· 女儿的四幅画和儿子的五虎上将图
· 暑假最后一天了:马和蝴蝶
· 儿童世界----兄妹俩的画:牛牛和
· Rosie 的画和中文字
【孩子的世界(2)】
· 宝贝,你们真的长大了(亲子日记
· 儿子懂事了:向四川灾区捐款
· 牛牛的画
· 牛牛作文二:城市的秋叶
【诗天地(5)】
· 如果生活总是充满了阳光
· 我斜对面的房子要卖了
· 夕阳,我想去看你
· 五月我们在马丁街的最后一夜(附
【诗天地(4)】
· “有一种纯粹的喜悦……”
· 今夜 中国微笑着入眠
· 爱您,爸爸 (再试一次)
· 父亲,一个温情脉脉的名字
【诗天地(3)】
· 你可以总是静静地思念一个人(三
· 暂别可以,不要永别:有感于近来
· 为了心中的同一首歌
· 你是最美丽的人民教师:给袁文婷
【诗天地(2)】
· 心系四川灾区
· 妈妈,好想你
· 永恒的爱 (Sweet Home Alabama
· 生日快乐,宁!(外一首)
【社会学思考(2)】
· English only?一场关于English
· 婚姻与家庭课上的一对曾经的“小
· 我的几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学生
· 一场交锋:大学里的奥林匹克运动
【生活点滴(4)】
· 鸡蛋花和人生:也写给晓竹
· 亲情日记:女儿上学第一天(另三
· 我们的新家照片
· Austin郊外的晚餐
【生活点滴(3)】
· 难忘的河边走 Unforgettable Riv
· 回复《因上网而闹的笑话》的朋友
· 关于我上网而闹的笑话
· 知足、惜福:我和妈妈星期四通电
【2008夏天的中国(3)】
· 成都女子:悠闲是一种平衡
【2008夏天的中国(2)】
· 回乡记:四川结语 这里是成都
· 回乡记:四川女人厉害,男人趴耳
· 都江堰受灾的一组照片(续)
· 2008回乡记:走进都江堰:触目惊
【椰公专栏(3)】
· 椰公回拉萨(4):拉萨3.14的痕
· 椰公回拉萨(3):拉萨街头
· 椰公回拉萨(2):初到拉萨(照片
· 椰公回拉萨(1):飞往拉萨的飞机
【椰公专栏(2)】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八----结束语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七----胡耀邦西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六----我的藏族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五----我的藏族
【生活点滴(2)】
· 想念衣服
· 流浪汉对我们那么一笑
· 兩地之秋
· 椰子的自白:兼回笑眯眯评论
【2008夏天的中国(1)】
· 2008回乡记之三:可亲可爱的成都
· 2008回乡记之二:美丽深情的杜甫
· 2008回乡记之一:成都印象
· 回来的感觉真好:兼椰子回国系列
【人在旅途】
· “人不留人天留人”:意外得来的两
· 转眼开博已一年
· 只要同行就别说再见:给我的万维
· 我怎么哭了:参观Austin的 L. B.
【说说女人吧】
· 有这样一位美丽的伊朗主妇
· 又见杨澜
· 做精致女人还是做真实女人?
· 女人四十
【电影欣赏】
· 进藏女兵的诗意爱情(1)
· 在监视别人的时候发现了他的“自
· 推荐一部十分独特的电影:鸟巢
· 生命的重生:不可不看的南非电影
【椰公专栏(1)】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四----拉萨生活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三--七十年代
· 椰公的"西藏生活回忆----进
· 椰公的“西藏生活回忆----进藏原
【诗天地(1)】
· 一个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初春的傍晚 (诗)
· 无名小站 (诗)
· 看了对3月14日拉萨事件的报道我
【感谢生活】
· 感谢生活(写在一、二后面的话)
· 今宵难忘:给万维的朋友们
· 感谢生活 (二)
· 感谢生活 (一)
【好文共赏】
· (ZT)"Model Minority&quo
· 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ZT)
· 柴静和王安忆演讲摘录
·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电影“返老
· "有一窝野蜂就够了"(Z
· 言传身教 (转贴)
· 读看家狗的“婆婆”
【平凡而难忘的人】
· 想起了我们所里的老范
· 我那遥远的梁公公
· 平凡而难忘的人:我的附小班主任
· 平凡而难忘的人:卖玉女子
【社会学思考(1)】
· 校园枪声犹然在耳:一个永远的问
· 婚姻与家庭课堂趣事之一
· Michelle Kwan (关颖珊)是美国
· 一场关于种族歧视的争论
【二人世界】
· 你是……
· 秋天象征了爱情的颜色
· 二十年间的两首诗:1988 和 2008
· 一句爱的至理名言:Juno观感
【孩子的世界(1)】
· 儿子的中文作文“我与画画” (外
· 儿子丰收和女儿的空篮子:Easter
· 牛牛的画:全班第一名
· 儿子没获选参加钢琴演奏(Recita
【文化比较】
· 中美学生与老师关系的文化比较:
· 一场无意中涉及了政治的晚餐谈话
· “三十五个夏天”
· 你要对自己好一点
【生活点滴(1)】
· 一切都是赘肉……
· 亲情日记:女儿的一声“妈妈”
· 儿子没获选参加钢琴演奏(Recita
· 两个孩子争一个鸡头的故事
存档目录
2019-08-01 - 2019-08-01
2018-01-03 - 2018-01-24
2017-12-13 - 2017-12-13
2017-02-10 - 2017-02-27
2017-01-23 - 2017-01-23
2016-12-01 - 2016-12-01
2016-11-18 - 2016-11-18
2016-10-05 - 2016-10-09
2016-04-18 - 2016-04-18
2016-02-15 - 2016-02-20
2015-10-05 - 2015-10-05
2015-09-09 - 2015-09-15
2015-07-23 - 2015-07-29
2015-04-26 - 2015-04-26
2015-03-26 - 2015-03-26
2015-02-15 - 2015-02-15
2015-01-31 - 2015-01-31
2014-12-07 - 2014-12-26
2014-11-02 - 2014-11-27
2014-10-28 - 2014-10-28
2014-09-28 - 2014-09-28
2014-05-05 - 2014-05-05
2014-04-12 - 2014-04-30
2014-03-16 - 2014-03-20
2014-02-05 - 2014-02-25
2014-01-03 - 2014-01-28
2013-12-05 - 2013-12-22
2013-11-03 - 2013-11-29
2013-10-06 - 2013-10-06
2013-08-10 - 2013-08-21
2013-07-09 - 2013-07-28
2013-06-07 - 2013-06-13
2013-05-01 - 2013-05-12
2013-04-01 - 2013-04-28
2013-03-03 - 2013-03-17
2013-02-09 - 2013-02-25
2013-01-09 - 2013-01-29
2012-12-08 - 2012-12-25
2012-11-11 - 2012-11-22
2012-10-04 - 2012-10-29
2012-09-03 - 2012-09-25
2012-08-31 - 2012-08-31
2012-07-03 - 2012-07-25
2012-06-10 - 2012-06-23
2012-05-13 - 2012-05-29
2012-04-01 - 2012-04-23
2012-03-04 - 2012-03-26
2012-02-02 - 2012-02-14
2012-01-01 - 2012-01-26
2011-12-02 - 2011-12-29
2011-11-01 - 2011-11-21
2011-10-05 - 2011-10-28
2011-09-02 - 2011-09-30
2011-08-06 - 2011-08-22
2011-07-03 - 2011-07-31
2011-06-02 - 2011-06-30
2011-05-07 - 2011-05-23
2011-04-02 - 2011-04-16
2011-03-17 - 2011-03-30
2011-02-05 - 2011-02-28
2011-01-01 - 2011-01-29
2010-12-08 - 2010-12-26
2010-11-14 - 2010-11-30
2010-10-17 - 2010-10-31
2010-09-06 - 2010-09-23
2010-08-24 - 2010-08-31
2010-06-01 - 2010-06-25
2010-05-07 - 2010-05-28
2010-04-06 - 2010-04-25
2010-03-01 - 2010-03-25
2010-02-02 - 2010-02-28
2010-01-22 - 2010-01-31
2009-12-06 - 2009-12-13
2009-11-07 - 2009-11-29
2009-10-01 - 2009-10-31
2009-09-02 - 2009-09-28
2009-08-01 - 2009-08-27
2009-07-04 - 2009-07-31
2009-06-01 - 2009-06-29
2009-05-02 - 2009-05-31
2009-04-02 - 2009-04-26
2009-03-01 - 2009-03-31
2009-02-01 - 2009-02-27
2009-01-12 - 2009-01-25
2008-12-05 - 2008-12-29
2008-11-01 - 2008-11-29
2008-10-03 - 2008-10-17
2008-09-01 - 2008-09-30
2008-08-23 - 2008-08-30
2008-06-01 - 2008-06-19
2008-05-02 - 2008-05-31
2008-04-04 - 2008-04-29
2008-03-02 - 2008-03-27
2008-02-26 - 2008-02-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