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视剧《沂蒙》是2009年岁末黄金档大戏,而我只是到了2012年岁末才在海外接触到。这个周末回家,打开了多年未亲近的华语频道,结果看到了《沂蒙》。只看了两集,就被感动。 据说导演为了真实起见,起用的大多是不知名或不那么知名的演员。难怪,刚看的时候,画面的灰暗,华北农村的苍凉景象,人物的衣着和表现……一切都那么逼真,有一阵我甚至问自己:这到底是电影还是文献纪录?不管知名不知名,这些演员们,特别是女演员们,不负众望,成功地塑造了剧中一个个妇女形象。我只看两集,她们就深深印入我的脑海,再也忘不了。 电视剧播放的过程中没有放任何广告,看完一集,我期盼着还有第二集。果然,放了一段广告后,电视剧回来了,这次,我看到了片头语: “谨以此片献给我们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们。” 一看这一行字,我的眼睛就开始发湿,我完全明白了。《沂蒙》是沂蒙山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女性在上个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辛酸、英勇和光荣的史诗。 心爱的新婚之夜,丈夫逃婚,她不仅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直守候着婆家,后来还主动要求照顾抛弃了自己的继长和他的新女人生的孩子。心地极善,忘我奉献的心爱是那个孩子最合适最好的妈妈。 大妮(李月)嫁给孙旺,备受凌辱殴打之苦。她逃回娘家,娘家奶奶却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劝她回去,要她接受女人自古的宿命:逆来顺受,一直熬到生命的尽头。奶奶说:只有享不起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不过奶奶的话不正确,因为大妮的确是熬不下去了,所以她选择出逃。她投靠了在沂蒙一带已经闻名了的八路军。等大妮再回村时,她对紧追不舍的婆家说:我现在不是许家的人,也不是李家的人,我现在是八路军的人,你们要闹,就找八路军那儿闹去吧。内向刚烈的李月,为自己找到了命运的堡垒,踏上了属于她自己的路。 从古到今,女人的一切似乎都是围着男人转:男人是女人一切行为的原因。几近文盲的心甜,为了博得丈夫的喜爱,不仅参加了民兵,还硬着头皮自告奋勇当了排长。为了一次民兵会的发言她准备了一夜,结果临时还是台词全忘。手足无措的她站在“讲台”上当场哭了起来。 心甜的艰苦努力未能牵住丈夫的心。她后来得到的竟然是一纸离婚协议。而善良的她,最终还是接纳了病入膏肓的丈夫。心甜的故事陌生吗? 剧中那些女主人公们(包括于大娘)原来基本都没有名字。“大娘”、“他大嫂”、“屋里的”、数字加“妮”…… 就是她们的名字。可就是这些卑微的、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的女人们,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里,以她们上天赐予的母性,上演了一幕幕温情的、壮烈的、舍生忘死的历史剧。在与女人的千年命运抗争之后,她们又勇敢地与入侵家园的凶恶敌人抗争。“沂蒙”也因此成了最动人美丽的中国女性的代名词。 饰演于宝珍的演员演得非常好,质朴,天然,深入。于宝珍(他大嫂)生了六个儿女。六个儿女连同他们的配偶后来大都投身了革命,有的牺牲了,有的伤残了。李家(于宝珍的夫家)于是让我想起了杨家(将)。被一身破旧冗长棉褂掩盖了一切女性外在美的于宝珍,和《槐树庄》里的郭大娘,《李双双》里的李双双等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定了格:她们是这个世界的原生动力;“凝望女人艰难站起来的身影”(逢春阶语),我心中充满了谦卑、崇敬和爱。 2011年《沂蒙》荣获中国长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 电视剧《沂蒙》剧照,转自: http://blog.sina.com.cn/dianshijuyimeng 于大娘于宝珍 于宝珍“大媳妇”(被弃后认为女儿)心爱 二媳妇心甜 大妮 (李月) 二妮李阳 有关《沂蒙》的介绍: http://www.iqilu.com/html/play/weishi/2010/0223/186208.html 月光路 --- by 孩子他爸 女人 (外两首) 交通灯也遭抱怨 短篇小说 天使车声(下) 今天的日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