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在最后。
我们(北美华文作家湖南采风团)到了英雄的、胜利的与和平的城市芷江了!
芷江到处可以感受到胜利的自豪感于对和平的珍视和赞美。
芷江㵲水河畔侗族风格的建筑。 侗族龙津风雨桥
㵲水河河畔的妈祖天后宫, 是两百七十年前福建人在这里建造的。当时福建人从芷江一带运走桐油。
天后宫里的闽南花卉:日日春、海棠等。
风雨桥内,
有一位侗族阿婆在唱歌。
广场上许多人在跳舞。这次在湖南,到处可见广场舞,男男女女很自然地随歌起舞,显示内地民众幸福指数不低?
走出龙津风雨桥。
广场上的侗族鼓楼。
来了,看到飞虎队的牌子了。
飞虎队群雕
飞虎队当时的指挥楼。
陈纳德将军塑像
飞机以鲨鱼为样式,做出吓人的样子。
当时的报纸。
多么可爱的以群士兵,即便伤了拄着拐杖,也面带灿烂的微笑。
飞虎队全体名单。(应该是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才搜集完全的。)
飞虎队员打仗的间歇期间搞点海味尝鲜。
和中国孩子亲密接触。
中国民众用来修建芷江机场用的巨大轮子。
芷江是日本首次正式投降处,它也为后来的南京受降做了必要准备工作。
受降纪念坊,做成“血”字样,代表八年浴血奋战。芷江会战最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告终。
底下是我为这一次的采风写的文章,是夜间赶出来的,刊登侨报: 国际和平城 — 芷江
芷江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她对和平的珍视、信心和渴求。从机场到高铁站,从旅馆到旅馆内的摆设、信笺,到处是鸽影和韵。 哦,怀化芷江,我们满怀敬仰地来了。芷江以她清醒的历史意识提醒人们,这里发生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场会战:芷江保卫战。当时日寇企摧毁芷江机场,进而直扑重庆,在战争末期做最后一博。由于芷江有利的地势,更因了抗战阵营的坚强反击,这场由日本发起进攻的会战,以中国人民的完胜结束。芷江,成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日本的投降地。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湖南芷江县七里桥境中,内有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怀化芷江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更成了中华民族与强敌血战到底精神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
我们还参观了飞虎队纪念馆,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陈纳德及其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陈纳德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对湘西会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他还在芷江组建航空学校。观看芷江飞虎队纪念馆里的许多展品,让我联想起章东磐 《国家记忆》一书里有关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许多珍贵图片。它们共同见证了中美曾经有过的真诚友谊;这友谊引导人们展望两国未来互动的积极格局。
中国人民痛恨战争。“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核心。当我们的目光越过近代,远眺上古,我们看到了一座闪烁着古老中国文明之光的城市。怀化,古称五溪,自古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宋代以“怀柔归化”之意设怀化砦,怀化之名由此得来。地形上,怀化是山的海洋,水的乐园。怀化属下的芷江,亦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祥和的地方。二战的洗礼,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和平的力量。芷江人豪迈而质朴,他们自豪地称自己的家乡为幸运之地,“国际和平之城”。
离开纪念馆时,我看到草坪上一群雪白的鸽子,安然嘻戏,让我想起纪念馆里的那幅鸽子图。芷江,深深理解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的份量;芷江,用她强有力的双手,将美丽迷人的和平鸽高高托起。我们祝福芷江,愿残酷的战争早日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2016湖南行(四) 凤凰古城,沈从文的故乡
由于技术、时间、内容等种种原因,此次湖南行的前两集没有传到其他网站,就做个链接吧,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查看:
2016湖南行(一) 2016湖南行 (二) 图说深秋与几十位作家相逢湖南、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