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一天就够》 卷一 如歌行板
二十八 紫屏的心事
(前集:大青伯的儿子永溪,长得一副憨相,小伙子从小和紫屏一起长大,心里一直偷偷地喜欢着紫屏。碰上农忙,见紫屏今年种了晚稻,就常常帮她挑水浇稻田,在田里还常找机会和紫屏搭腔。 大青伯知道儿子的心思,可也看出桐乡小学复学后紫屏对坤云的关照不一般,就常劝儿子:长点心眼,堂妹心里有人。 “那刘老师,他能在咱桐乡久留么?”永溪说,“等他们走了,紫屏不还是一人。” “傻小子,人家不会把紫屏带到北边去啊。”大青伯回说。) 白天忙完了,姐弟俩回到家里,随便做点吃的后,紫顺就拿出书包来做老师留下来的暑假作业,紫屏就在一旁给紫顺补衣服鞋袜。 “哥今天有信来。”紫屏一边缝补着一边跟弟弟说。 “哥快回来了吧?”紫顺很兴奋。 紫屏遥遥头,脸上露出很失望的表情,“哥说今年特别忙,年都不回来过了。” 紫顺一听,放下了笔,心里烦躁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脸上突然又绽出了笑:“姐姐,你说,今年过年刘老师他们会不会留下来和咱一起过呀?” “姐也不知道,他们都有自己的家。”紫屏说着,继续缝她的针线。一边缝,心里却没闲着。 哥紫建肯定很辛苦很累,要不然不会连过年都不回来。只要他平平安安的就好,紫屏想。 他们的父母双逝得早。母亲走的时候紫屏七岁,弟弟紫顺还不到一岁。哥哥比紫屏大六岁,当时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紫屏记得小时候常常是揪着紫建的衣角,跟着他上山下水。 紫建十五岁那年,父亲也走了,从此他就成了这三个孩子之家的一家之主。 说到一家之主,苏家其实还有位一家之主,那就是大青伯。紫屏父亲临终前把三个孩子都交托给了这位堂兄,说是任他处置使用,只要把他们拉扯成人就行。那以后,大青伯不光兼任起苏家三兄妹的一家之主,还实在是这三兄妹的恩人。他照看紫屏和紫顺,把紫建及时解放了出来。紫建就单独到桐州市去补上了两年高中,后来紫屏也补了三年小学和两年初中。 这大青伯是个懂情明理的人。虽然知道儿子心仪堂妹紫屏,这桩婚事要能成也是亲上加亲,一家人更能互相照应。但是,一来总还是觉得同姓通婚不是特别合时宜,二来也是觉得孩子们都还小。 永溪和紫屏同岁,大青伯一直到了去年,就是两个孩子十八岁的时候,才问紫屏:你觉得永溪怎么样? 紫屏从小跟着哥哥,哥哥是她心目中的标准男孩。永溪比起紫建来,总有点软软的、粘粘的感觉。紫屏对永溪实在没有多少感觉。 大青伯眼看从小听话的紫屏低头不语,脸无情绪的样子,心里也明白了大半,也就不再追问强求。 后来,刘坤云和石子英来了,不知为什么,刘坤云总让紫屏联想起自己的哥哥紫建。坤云像哥哥一样,沉着、内敛,不拖泥带水,温存、叫人觉得可靠;坤云总给她一种熟悉的和亲切的感觉。除了她对桐乡小学一向的支持外,她对坤云的亲近是那样的自然而然。 也是因为是那样自然的亲近和喜欢,她也没有着意想更多,或者说,她自己不愿想更多;下意识里她告诉自己,刘坤云是大城市来的大学生,他终究要回去的,他不会带着自己回去的。也许是因为父母早逝,独立生活提前到来、她必须要学会简单生活的缘故,她一直都不是一个心思重、爱烦恼的姑娘。几年来永溪一直尾随着自己的时候,她也没有想太多,因为下意识里她清楚永溪和自己不合适。 不过,坤云他们一回了城,她的心思却开始浮现了出来。每天起床,她都有一种空空的感觉。撑筏、上山、下园或是做家务的时候,她都会想起坤云来。她不断地回想着坤云临别前对自己的感情表露,他的眼光、动作,他帮自己锄地,他,他还抓紧了自己的手! 想到这里,紫屏的手不自觉动了一下,针差点没扎着自己。坤云不仅抓着自己的手,还跟她说他会想她的。紫屏的思绪继续走着:不知他这会儿在哪里,是不是也正在想着自己。 突然,她耳边响起了永溪说过的话。那天在山上,永溪突然告诉她,听说城里人都有很多对象的,坤云在城里肯定早就有对象了。 也许永溪是对的。不管坤云对自己怎么表示,他终究是要回城的,他会和城里的姑娘结婚的。 紫屏的身体抖了一下,叹出了一口气。 血热水醒:有感于龙应台女士的北大演讲 -------------------------------------------------------- 《一天就够》,将以她淳朴质美的语言和境界,她的激情、仁爱、悲伤和希望,她挑战人性极限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震撼您的心魂。欢迎您顺着连接重温或补阅前面的章节。 上一集连接: 《一天就够》 二十七 朱利娅,堂兄永溪 下一集连接: 《一天就够》 二十九 碗碎心忧 山音风彩 (仁者爱山) 盒中之鳖,瓮中之鳖,井底之蛙 关于儿子的散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