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认识一个叫咪咪的越南裔美容师。咪咪当过十三年的护士。她告诉我,那个时候,每天看着一个个人进来,又看着一个个人出去 ------ 有的还好,是欢欢喜喜回家转,可有好多,是去到太平间的。时间久了,她感觉自己神经快要崩溃掉。干了十三年后她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便离开了医院,改做美容。 毕淑敏本人是内科主治医师,她还在西藏阿里高原当了十一年的兵。这个独特的人生经历,给毕淑敏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肉体和生死烙印。我案头的这本《毕淑敏自选精品集》封面上列出的九部中短篇小说中,居然篇篇写到有人死,篇篇的主题都和生死有关!不仅如此,女医师作家的笔端还常触及死人和垂死的人体形的异样和皮囊内外,把生命的血肉载体连同它不甚美的、不甚强的那些方面赤裸裸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无法不正视生命脆弱无常的物质本性。当然,作家笔触的重心还是生命的价值、尊严、美丽和生命之爱的珍贵美好。 那一篇篇作品,有的可以看出是作者的再创作,有的风格上却非常写实。虽然说生死面前没有男女之别,但还是可以感到女作家特有的敏感、多愁、细腻和温柔。《在陵园的台阶上吃糖》写的是一群女兵如何为一位在边境战事中牺牲的年轻班长整理遗容的故事。如同作者的其他几部作品一样,这部小中篇非常细致地描写到了血和死者形体的改变,写到恐怖的伤口,还写到从死者身上携带的风湿膏推测年轻的班长生前可能犯有高原通病关节炎等等。不过最有震撼力的,还是女兵们在他的裤兜里发现了三块糖!作者写道: “看着那三块糖,我突然热泪盈眶。在这之前我一直无法把死去的班长当成一个曾经活过的人,尽管他在我身边,我仍然觉得他是幻影,一点都不真实。但这一瞬,我明白他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像我一样爱吃糖。我被刻骨的悲伤击中。” “在高原上,凡是外出,可能遭遇种种意外……外想生存下去,你必须要有热量。糖就是最好的能量 ……” “这几块糖,是班长临出发的时候,装入口袋的……糖,是高原的护身符,班长放入这糖的时候,一定是满怀生的渴望……” 够了女作家,读到这里,我已然也被刻骨的悲伤击中!毕淑敏在该书序言中说:“我愿用我的书握住你的手。用力。紧紧。”此时,我真的有和作者远握的感觉。 后来,小说中的“我”偷偷把那三颗糖放回殉难班长的右裤兜里,让它们陪着年轻的班长同赴另一端…… 这部小说描写很平和,却能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我想,这种震撼力是来自作者真实的经历;而这平和,也源自生活,它来自作者在经历了种种生死洗礼后的淡定。 中篇小说《生生不已》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夫妇的孩子因犯不治之症而去世。孩子的母亲几近疯狂。为了挽救生者,医生给孩子她爸建议再生一胎。二度怀孕果然带给母亲新的欣喜和希望。不幸分娩难产,母亲危在旦夕。弥留之际,她要求医生把孩子抱到她跟前,她把最后的生命力逼到两目之间盯着孩子看。后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孩子的眼光就像他母亲!这部小说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细节生动而入木三分。读到最后我感到所谓的母爱父爱,其中天然的一个成素,就是人对自己生命延续的渴望。 其他几部作品《术者》,《阿里》等,也叫人读了心潮起伏,难以释怀。 毕淑敏的作品描写了对生命本性及其价值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在生死的严酷现实和逼真细节面前展现了一位女性天然的温柔、单纯和仁爱,这仁爱不单薄也不怯懦,它是饱满宽厚的,勇敢坚强的。 毕淑敏说:“写作是命运的延续。”我还想到,写作是生命和仁爱的延续 ------ 不仅仅是作者生命的延续,它也是作者笔下那些真实人物的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作者的仁爱,它也激发了读者人性中最善良祥和的那些东西,引领读者回归生命的基本层面。 中篇小说《阿葱寻妹》 七 不忌讳说“死” 刁兵张晓峰 42 叔叔,我等你回来! 刁兵张晓峰 四十一 贞 中篇小说《阿葱寻妹》五 女人心弯 “韩寒”“方舟”遐想 悲悯致远,点评阿麦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