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在二十九岁以前结婚 (长篇小说)
24
向日葵的事彭惠伤了大心了. 她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为什么文杰连这一点点廉价的快乐都不肯给她. 留那花开几天对谁都没有伤害啊!
记起了谁说过的 --- 好象是小施 ---- 男人会为他所爱的女人去摘月亮. 摘月亮和那株向日葵, 简直就不能同日而语. 文杰爱她吗? 文杰不爱自己. 这就是她的结论.
她哼了一声, 轻轻说了句: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摘月亮."
其实爱不爱还在其次, 更重要的是他不尊重自己; 他轻视自己. 一段时间以来他对自己的态度, 对自己在家务事上的苛求, 实在让她受不了. 细细想来, 其实有些东西很早, 还在大学时就有端倪, 只是自己没注意. 出了国, 特别是有了女儿以后, 这些东西渐渐清晰, 浮出了水面.
那么, 自己爱他吗? 这是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从来没有这样冷峻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快三十岁了, 才第一次这样问. 这个问题使她一下子感到迷失: 假如自己不爱文杰, 那么, 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样的?
两人之间慢慢冷了起来. 这冷借着女儿的中介迅速发展. 常常是一个人逗着孩子玩, 另一个人就呆一边. 虽然没敌意, 不吵架, 但是也没有什么亲热劲.
慢慢的, 好象家里还没有工作的地方有劲. 每天一走出家门, 她就有一种释放的感觉. 她为这种感觉而感到惭愧, 不安, 甚至负罪. 有一次她刚一出门, 猛地听到天然在哭. 她马上折回来看个究竟. "然然怎么哭了?" 她问被保姆抱着哄着的女儿. "熊熊...." 女儿说. 哦, 原来她找不着了自己的贴身玩具. 彭惠猛地记起来她昨晚把玩具拿去洗忘了拿回来给女儿了. 那天到学校时, 她显得没有往常精神, 她分着心想着女儿....
孩子长得快, 转眼就九岁了。文杰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女儿身上。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和课外课程。加上他自己公司里的事情日益繁杂,他和彭惠每天说的话竟然可以掰着指头算! 彭惠呢,也越来越投入她的中文教学中心。她已经成了中心里的资深骨干。
中文教学中心里来了一位特别的学生, 是全校年纪最大的, 28岁的唐豫彼得. “你的名字怎么有四个字?” 彭惠很奇怪. “因为…我爸爸是中国河…河…” 唐豫的中文没撑上几句就连接不下去了, 只好改用英文和她说. 他的父亲是早期来的中国人, 老家河南. 母亲是白人基督教徒. 两人在给孩子起名字上有过分歧. 一个要刻意中国根, 另一个要体现基督信仰. 妥协磨合了一下, 就起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还是母亲占了上风. 彼得是他的正名, 而豫只是中间名.
想不到唐豫父母有这样的磨合经历, 彭惠听了心里暗想着, 看来夫妻关系都不那么顺畅.....他父母是跨国结婚, 文化背景太不相同, 而自己和文杰不仅同文同种, 还是四年同窗, 应该更容易沟通才是....也不知从哪天起, 怎么开始的, 自己和文杰之间就起了疙瘩.
都说混血儿漂亮, 真不假. 唐豫有一头棕里透黑的头发, 高鼻梁, 深而大的眼睛, 适中的嘴唇. 他的皮肤基本上偏向东方, 所以彭惠看起来还满有亲切感. “你这名字的由来太有意思了,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中国文化和西方的信仰有这样的结合法.” “是, 不说朋友, 我自己都觉得满有意思. 我挺喜欢这名字的.” “那你是基督教徒吗?” “是. 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妈妈去教堂受了洗.”
彭惠认真地看了一眼唐豫, 想体会一下教徒究竟有什么不同于人的地方. 特别是那么小就能决定自己的信仰, 真不简单. “你怎么会想起来学中文的?” 她心里满是好奇. “我越来越觉得对中国有一种自然的感情和向往, 想了解她, 接触她. 一切和中国文化历史有关系的我都感兴趣, 或者说, 喜欢.” 唐豫说. “那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学?” 彭惠又问. 唐豫说他刚好大学毕业工作期间. 觉得这个中文教学中心挺不错的, 他来了好几次了, 才作的决定. 等再去攻读硕士时, 他应该就有比较坚实的中文基础了.
报名的时候唐豫问能不能把他分到彭惠班上. “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能照顾的我们尽量兼顾.” 负责人说. “我喜欢她的口音, 还有, 她班上的学生年纪大些, 不会显得我很滑稽.”
唐豫学习非常认真用功. 他从来没有迟到过. 作业也完成得很出色. 每次下了课以后, 还要拉着彭惠问半天. “你学得真快.” 彭惠由衷地夸他. “那是你教得好.” “你自己很用功.” “因为很有兴趣. 那些古代的寓言神话故事非常好, 你讲的很好.” “故事本身就好.” “有讲得不好的, 听起来感觉两个样.”
还在国内时外国留学生们就很喜欢听彭惠的课. 到了美国, 有美国成年学生夸赞自己讲的好, 真是另一种鼓舞. 彭惠心里很高兴, 也打心眼里喜欢自己的这位新学生.
回到家里, 彭惠就和文杰说起了唐豫. 讲他的身世, 他名字的由来和他学中文的热情. “他进步快极了. 都开始能写短文了.” “这有什么, 二十八岁, 又年轻又有理解力. 不好才奇怪呢.” 文杰冷冷地说. “我是觉得他一个美国出生的年轻人有这份寻根热情也不容易.” “那也没什么, 不是有黑人到非洲去寻根吗?” 文杰还是不怎么以为然.
晚上吃饭的时候, 文杰就说: “要不你还是呆家里?” “为什么?” 彭惠很惊讶, “我在那里做得好好的.” . “你看, 你的工资, 扣掉补习班费,扣掉税,也就没什么了。孩子么,还是多和母亲在一起的好。 我也放心些.” “我自己带那会儿, 你也没怎么放心啊. 你也没觉得我做得好啊. 你也没觉得我那也是一份工...” 彭惠说. “行行," 文杰打断她的话: "我只说说我的看法. 哪来那么多事! 你要留恋学校那地方, 你就还干着吧. 其实家里不需要你赚这个钱.” “不是留恋, 也不是需不需我赚这个钱. 在那里自己的才能能多发挥出来, 还能学到些新东西, 跟社会也是个接触, 不然将来真要落伍的.”
彭惠比较自己在家里时的情形和在工作上的情形, 觉得在工作上更能看到自己的价值, 更有成就感, 也更受鼓励. 唯一不足的是女儿. 女儿么, 每天回来就能看到. 她在补习班也学到很多. 没有理由放弃工作呆在家里.
文杰难道不理解这点? 不知为什么他要自己回到家里? 他真为自己好还是另有什么想法? 彭惠想不明白, 也不想了. 该去和女儿作作伴了.....
上一集: ...不要在二十九岁以前结婚 (23)
下一集: ...不要在二十九岁以前结婚 (25)
在路上 (一) 厦门思明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