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2017年2月27日
我的印度同事阿叔克在旅行中结实了一些华裔朋友,并且一直保持着联系。不久前,他和他的马来西亚华裔朋友一家再度结伴出游,碰到了一件他认为是非常令人惊艳的事情。
他们在挪威时,他的素食妻子找不到一家素食西餐厅。刚好他的马来西亚同游想吃中国菜,于是几个人开始寻找。结果居然给他们找到了一家中国餐厅。中餐老板特地为这位远道而来的印度客人专门开小灶做了一份中式素餐。不仅如此,阿叔克的华裔朋友竟然和那位老板用广东话聊了起来。 是的,这是多么美丽而温馨的故事。挪威,离中国多远啊!一个印度人,结识了一个马来西亚中国人,在北欧的冰天雪地里际遇了另一个中国人,并且用他们共同的母语交谈…… 我在想,从广东到挪威,那家餐厅的老板(或他的祖辈)淌过多少水,走过多少路,经历多少艰辛……
中国人和犹太人有类似的地方。几百年来,由于种种的原因,原本十分恋家守土的中国人,主要是沿海的中国人,离乡背井,漂洋过海,或谋生,或寻找新路。不管到了哪里,他们都带着故乡的“一把泥土”。这把沃土包含:自己的母语和习俗,自己故乡的信仰 (观音菩萨,关公,妈祖等等),还有,对自己祖国一份永远无法分割的心。
我一位白人同事的妻子,是一位漂洋过海的潮州人的后代。上次部门年终聚会,她跟着丈夫一起出席。我们自然而然地挨着坐,交谈了起来。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我叫‘凤’,是我爸爸给我起的名字。”她爸爸告诉她:“‘凤’在中文里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子的名字。”“明年是鸡年,对吗?”她问我。我说是的。“我爸爸说,鸡年就好像是凤的年。” 她又说。 哦,她的父亲,还真的满有中国文化的素养。 天下华人一家亲。
中华文明是世界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国本土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向心力以及华裔对本民族文化习俗的坚守,在世界上也是出类拔萃的。这两个方面合乎逻辑地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出属性。
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的普遍传扬和植入人心,民族的隔阂与界限也有消融的趋势。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民族以及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完全消失?果真会,那应该就是所谓的大同世界了吧。在那样一个世界里,许多美好的族裔间概念都将因为不再需要而消失:团结,融合,理解,包容等等。
反过来讲,在民族和文化的不同仍然存在的今天,珍惜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热爱我们的故土,并不表示我们就不能去实践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流以及互相的包容和欣赏。我和阿叔克之间有过许多交流。我和他分享了中国的玄奘一千多年前到印度去取经的故事,他也跟我分享了许多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从交流中我才知道,孙悟空这个形象其实源自印度古老的一个威力无比的神明。阿叔克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羡慕中国现代的飞速发展和繁荣。他经常通过特别订购的电视频道观看和中国有关的电影和报道。有一次我回国,他特别请我帮他带回一个中国的小工艺品。到了苏州,在七里山塘街上,我买了一尊搪瓷的少林小僧侣。这个礼物我算是买对了。阿叔克见了是爱不释手!而就是那一次的挪威行,阿叔克回送了我一尊挪威小工艺,是当地民间信仰中的福神小雕像。
那尊挪威福神小雕像一直在我的工作台上放着,一方面,它代表着我对同事情谊的记念,另一方面,也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印度人以及那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度之间的心灵连接。
不管民族和文化有多么的不同,我们都住在地球上,互相联系着,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