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中在一位网友的空间里听到了刀郎演唱的《十送红军》,叫我着实浮想联翩。 《十送红军》是江西民歌。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不得不撤离江西根据地,开始历史上著名的两万五千里征程。《十送红军》唱的就是红军临别赣闽根据地时百姓依依相送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 我最早是从姑姑那里听到《十送红军》的。赣闽毗邻,闽西当时也是老革命根据地。江西民歌传到福建是很自然的。那时姑姑经常唱,这首歌又有一定的章法,易学,所以我也就这么学会了。事实上,我喜欢这首歌的词和曲,喜欢它的韵律和内在情怀,出国多年后,我还时不时会哼唱甚至高唱起这首歌。有趣的是,由于从姑姑那里学得,“介支个”三个字我一直按“介自个”发,就是中间的字发为非卷舌音。这应该是比较真切地反映了江西民歌的原发音。 刀郎的男声独唱兼女生伴唱还是不错的。我后来又搜寻了一下,发现包括许多著名歌手都唱过这歌。让我惊讶的是台湾歌手费玉清也唱这歌!我暗暗替费捏把汗:台湾歌手,唱《十送红军》,碰到“敏感字眼”,多尴尬啊!费玉清也的确是很巧妙地避开了那些实在“敏感”的歌词歌节。但是这也已经是非常大胆,非常了不起了,不由得让我想起来龙应台的《<红灯记> 在台北》。 我想,也许费玉清有把中国民歌唱透透的雄心,所以豁出去了,不在乎什么敏感不敏感。这个好,这个是艺术对政治的超越和制服。 想来,这么多年了,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唱《十送红军》也好,唱李铁梅也好,其实历史背景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历史歌曲里反映出来的普遍人性的那些内涵。《十送红军》唱出了人间最普遍的哀伤:别离;当然在哀伤的另一面也闪耀一些希望的光芒。《红灯记》里李铁梅的许多歌,则唱出了一个人的单纯、勇敢和坚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不同。文学家应该能够从具体的历史因素中超脱出来,能够从普遍的人文高度来审视历史中的人类遗产。能够做到这一点,人应该就不会过于“敏感”了吧。这一点,从我接触的情况看,台湾人比大陆人要进步一些,更要勇敢一些。 再回到这首歌,听来听去,我没有听到一式满意的,不是太过现代化,就是有些太过靡靡无力。还就是刀郎的那一唱较好些,至少它比较平实。 附:十送红军歌词 (江西民歌)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孩子就这么从车门里摔下来! 中篇小说 情尽向阳坡 十 几样珍藏 (图) 精品推荐:一个叫芦花的女人的故事 这个母亲节 (图) 玫瑰微博:为何忧伤成了罪过(图) 内幕: 一個吊櫃 虔谦散文将入编中文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