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集:送走卜村长往回走的路上,石子英突然看到紫屏就在路旁的大石头上坐着。 “紫屏姑娘,你怎么在这里?”石子英问。)
长篇小说 《一天就够》 卷一 如歌行板
五 前仆 “看看你们还要不要过河去。”紫屏回答,从石头上站了起来。 “哦,谢谢你!”坤云说,没想到这姑娘心这么细,心生感动。“不用了,今天我们不出去了。明天你会在河边上吗?” “会,我每天都要送人过河。那,我先回去了,还要去接一波人。” “姑娘辛苦,你家住哪里?”坤云关切地问。 “下坡就是。” “那你也早点回家休息,明天见。”两个年轻人同声说。 “哎。” 紫屏走了。时近黄昏,坤云和子英两人站在高地,远远的能看见紫屏划着长长的竹篙朝着对岸徐徐而去,天边晚霞斑斓。和紫屏的相遇,使两人觉得宽慰和踏实。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也能预见故人般的朋友。 两人回到屋里,发现房子的门没有门闩,关不牢。这是个淳朴的山村,门锁不锁大概也无所谓了。 他们开始审视起这间房来。房子底部是很粗糙的青砖和石头砌起来的,上部是木头结构,多处破损。一张单人床,一张裂开了几条缝的桌子,上头堆着一摞摞东西。一翻才知道是课本和作业本。其中一本作业本翻到一半,邵老师似乎是改到一半。坤云展开本子的封面,只见上头很端正地写着“苏紫顺”三个字。 坤云手抚着那改到一半的本子,久久看着上头孩子的和邵老师的笔迹。 书和本子的最底下压着一个方方的本子,坤云凭直觉就知道那是个日记本。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开了一页。 “大哥,你看邵老师的日记啊?”子英问。 “我们不读,也就没有别的人读了。”坤云说着,低头细看,那页日记上写着:“三周淫雨后,天终于放晴了,不过青河的水还是很急。今天班上只缺席一冬和白花两个孩子。多亏紫屏,把孩子们安全地送过了河,又安全地接回了家……青河上要能有座桥,该多好啊!” “真是个好老师。这位紫屏,也真是位好姑娘。”子英一旁赞叹。 “青河桥……”坤云若有所思。 桌上还有些旧杂志和报纸,一个空罐头壳里插着一枝钢笔,两枝圆珠笔和几支铅笔。桌子底下有盏煤油提灯。 离床不远有个炉子,台上还放着几个碗碟和杯子。 坤云走到炉子边,拿起那个粗粗的碗来,又看了看那个布满茶锈的杯子,他一阵心酸,竟两眼泛潮。 沉默了半晌,刘坤云不禁走出房间,走到了门外,在台阶上坐了下来。 他掏出烟来想抽一支,想了想,又放回了衣兜里。 天色已暗,天边只剩下一抹金黄。 石子英脸色肃穆,也跟了出来。他看见刘坤云坐在那里的样子,知道他心里不平。“看样子邵老师孤军作战,撑得很艰苦。”他说。 是啊,撑得很苦,孤立无援,死了也默默无闻。也许孩子们还记得他,也许家长们还记得他,村长还记得他的抽屉里有几根蜡烛,他的人生,也就是这些了。 可人生又为什么要计较这么多呢? 刘坤云的眼睛凝视着天边那线光芒。看看那些作业本,那些作文里,那些歪正不齐的字里行间后面的一颗颗小小心灵,一个山村老师的生命 就在那里延续了;就像父母的爱,在孩子们的生命里延续一样。 再显赫辉煌的人生,假如没有这种在他人生命里的光芒和延续,有什么意义呢? 刘坤云想。 天边最后的夕晖终于消失了,两人重新步回了那个砖屑连着蛛网,旧木退色,有着许多洞口向着外面敞开的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