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那會兒,沒有一次性尿片,也沒有什麼尿不濕,統統都穿開襠褲!那時候的孩子,只要不是超人,開襠褲大致都要穿到兩、三歲;情況接近阿甘的,大概要穿到四歲或者……穿着開襠褲,可想而知,尿,常常是隨地撒的。撒就撒,不用馬上換褲子;那水分都進地里去了。
我在美國當過保姆,照顧一個兩歲男孩。兩歲,正是訓練不要隨時尿、要上廁所的年齡。我當時自己還沒有孩子,沒有訓練孩子“文明尿尿”的經驗,有時候不免顯得仁慈。孩子的母親說:你幹嗎猶猶豫豫的?他尿褲了,就往他屁股上抽巴掌,這樣他才能有印象,能記得下次不再犯。
說真的,我不記得當時奶奶如何訓練我,但肯定不是抽巴掌。不管怎麼樣,我們都順利過來了,有一天,我們都告別了開襠褲。
省人事了以後,在華南,在華北,我都看到過大人,特別是爺爺奶奶輩的,當眾讓小孩子撒尿的情況。我的眼睛並沒有圓睜,我的眉頭也沒緊皺。究其原因,除了因為我穿過開襠褲外,還有我對“童子尿”的一番認識。聽大人說,也看書上說,童子尿(狹義地說是小男孩的尿;廣義地說是所有小孩子的尿)不僅乾淨,而且還有相當的藥用價值。大概因為這第一個原因,我常見隔壁四鄰的人拿小孩子的尿澆花草;因為這第二個原因,我的確聽說過誰誰喝過童子尿。
童子當眾撒清尿,好像也不是中國特有,甚至不是中國最為著名,最為著名的要屬比利時。我們都知道布魯塞爾有尊小於連撒尿像,特別可愛。那尊雕像有兩個傳說,其中之一竟然是看着小於連當眾尿尿使得比利時軍隊士氣大振!
看樣子這個小孩(我們以五歲以下為界限)和大人之間有關尿尿的默契,不僅在神州的歷史上,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都曾經是一段美好的自然過程。(這裡我要強調“自然”,以提醒大家人類現在已經文明得離各種各樣的自然都非常遙遠了,回不去了。)如今,那一段美好的自然過程顯然已經終結。我們閩南人,廣東人,四川人……不僅要入地隨俗,更要與時俱進。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除非我們都樂意再去當山頂洞人。
反過來說,我講這段“過去的事情”,也是想提供給我們的新新人類參考:由於許多父母經歷過和我相類的過去,他們會有稍微長一點的“進化”和適應過程。如果你們在幫助他們“進化”的同時,講究一點方式方法,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愛心和寬容,那麼你們的功德就相當的高啦,你們的素養就相當的過人啦!
最後還有一件事要說。美國是一個多族群多文化的國度,包容度偉大得不得了。不過在美國,還是常會有人抱怨自己被歧視。其實歧視也好,輕視也罷,是人常會犯的一個錯誤。什麼北方佬啦,美國佬啦等等,都是帶有歧視性的字眼。人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因為種族、性別、年齡、職業、學位、宗教信仰、身體狀況等等,就歧視或輕視別人。現在,大陸人在外國、外區域的形象似乎不是太好,常被斥:素質差!平心而論,我也有過一些看法。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內地一些同胞因為財大而氣粗。所謂“氣粗”這裡的意思就是傲慢、目中無人。不過2012年我和內地同胞旅遊團一起游美東,我驚訝並高興:那一次的旅遊,我所有的內地同伴們都非常的文明和有禮貌。有一次,隔壁一對浙江夫妻跟我們借茶壺煮水。而後簡直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給了我們禮物不說,後來有機會再來美,還沒有忘了不辭辛苦來看望我們,把我們視為好友。
看着那些口水仗、那些亂飛的帽子,說一句題外也題內的話:人,能不能多一些自然,少一些綱常? 能不能多一些感念,少一些觀念?我們這一代所謂的海華、港澳台華……歸根結底,都是吃那一片土、喝那一江水長大的。還是那句話,還是那份情,那一種心態:成長中的中國和中國人,需要我們鞭笞,更需要我們的情義、耐心和寬容。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素質又高在哪裡呢?!
和內地遊客同行有感 (全)
聖誕小於連 (轉自維基百科,鳴謝!)
出國入教帶給我的思想珍存
哪國人?……
生死善惡
我在 WorldJB 的一段旅程
復活節的百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