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這是2009年我出《情愛夢想征戰》時父親為我作的序:
明路的第二部文學作品集即將出版,要我給她寫一篇卷首語之類的文字。我明白,遠在雲山阻隔千萬里之外的他鄉異國,她盼望着親人能與她的書結伴同行。
明路從小愛讀書,愛寫作。在國內,她受過十分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她深深地鍾愛着她浸淫其中的中國千年的優秀文化;到了美國,她又受到基督教西方文化的薰陶洗禮。八年前,我讀到她在美國寫的長詩《劫後之魂》,並應約寫了一篇短文,有幾句寫道:“明路接受過中國的東方文明又濡染着美國的西方文化。《劫後之魂》,既見其捨生取義、九死未悔的痛苦追求,亦見其閃現基督精神——西方文明的奠基石的寬恕和博愛。明路的詩作,走到了東西文化的聚焦點。”(《明路之路》)
明路的作品,詩歌、散文,小說,愛,是永遠不變的主題。愛家,愛家鄉,愛國,愛故國,這是明路鏤刻於心矢志不移的感情。 明路的作品,詩歌、散文,小說,無不見她的探索,追求,追求,探索,從未駐足觀望,猶豫退宿。 明路作品的語言,讀之,不像是文學語言,而是從她至真、至情、至愛心裡流溢出來的言語。 明路筆下的文字,行雲流水,寫情繪景,讓人如親臨其境,感同身受。文字爐火純青,又返璞歸真的語界,應該說,得力於深厚中西文化學養的融合營造之功。 明路的文學之路,一路艱辛跋涉,一路追求探索,一路探幽問勝,卻也一路風光無限!
我的文學路,其他作家、評論家的評論: 虔謙的海外短篇小說精選,不論在故事取材、敘事風格,和人物定位上,都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收在這個集子中的《街心舞女》《一個聖誕節的雨夜奇遇》《跨狗婚姻》《牆》等等,從美國技術職場的不同側面切入,聚焦於人心和人際關係的返璞歸真,構成了一軸東西文化衝突與融合的文學畫卷。 在這本不厚的小說裡,作者為讀者展現的世界,體現了在異國文化的薰陶和衝突中一個移民的視角。她跨越了文化的藩籬,跳躍進入了中西文化和諧共處而又不能互相取代,只能互相妥協的現實境地。是窘境,也是一種更符合世界潮流的新的境界。虔謙的短篇小說,篇幅不長,卻融匯了兩種文化的差異,幾種性格的衝突。以小見大,下筆之處優柔細膩,人物性格躍然紙上,難能可貴。——洛杉磯華文作協會長葉周《萬家燈火序:難得的質樸和慈悲》 《天使車聲》中的李宇錫與林桑在河邊天使街的一段巧遇,沒有曲折複雜的故事,卻在平凡小事中表現出人際間一種質樸、真摯的友善情緣。在從容不迫、娓娓動聽的敘事中,我仿佛感覺到那位敘述者,一位睿智的女性就站在小說背後。她有着中西雙重的人生閱歷,受到東西文化的薰染,兼容基督“博愛至善”與中國“和平寬容”的精神,她滲融於作品中一種濃郁的悲憫情懷。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江少川《萬家燈火序:咫尺畫幅,詩浪奔涌》 《萬家燈火》既充滿詩意又直指人心。作者以靈動的筆法,不着痕跡的浮世情懷,探詢人性深處的奧秘。一方面,虔謙繼續向母體歷史文化中去吸取滋養與靈感;另一方面,又延續了短篇小說寫作的優秀傳統,小中見大,顯示了對複雜經驗精準而開闊的把握能力和乾淨利落的敘事技巧。從某種意義上說,虔謙是一位新生活的有心人,是跨文化的審視者,是世態人情的探測者。—— 莊偉傑評語(華僑大學文學院教授) 以北美為場景,多元族群為角色,從日常生活取材,虔謙以行雲流水的文筆,娓娓道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職場的悲歡,婚姻的離合,文化的衝擊,下一代的教養,等等。不同種族的人在此交會,呈現了普遍的人性。作者以奇詭的想像,編織出人意表的情節,題材多元而不重複。字裡行間流露的恕道與宗教情懷,使得最陰暗的題材,讀來也不致過於沉重,這是作者最成功的地方。 ——姚嘉為評語(北美華文作協副會長) 虔謙是學院派出身的才女,但她最令我欽佩還是那一股為文學飛蛾撲火般的激情。她的筆早已超越了個人的痛苦與歡樂,能夠俯瞰萬家燈火,進入到悲憫世界的大情懷。虔謙小說的力量,來自於文化深處對人性的考驗,她在紅塵滾滾之中孤獨而深情,用自己溫暖的血肉之軀,向人類的本質靠近。——陳瑞琳評語(文學評論家) 才氣橫溢的美女作家虔謙的性格中,無疑具有惠安女性的特性。不過,在閱讀過她的作品之後,我發現,她的身上,更多的似乎是有着一種與生俱來的、鋒芒閃現的、光澤熠熠的詩人氣質。這是一種不可替代的人格內在力度。 虔謙的作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一點,做為與她同樣生活在南加州的我,有着極為強烈的感受。而她能夠將正面生活描寫得如此生動,顯見其精湛的文學功力。 她的文筆有着敏銳的感受力和如岩石一樣的滄桑感,筆下總是隱含着一股悲天憫人,終極關懷的心理暗流。她說,“我用詩,寫下了我這詩歌喪失的人生桑田滄海”。 尤其難得的是,她的作品兼有着女性的嫵媚,細膩,以及鬚眉的豪放,粗獷。——秦無衣評語(作家)
《血界》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