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2009年我出《情爱梦想征战》时父亲为我作的序:
明路的第二部文学作品集即将出版,要我给她写一篇卷首语之类的文字。我明白,远在云山阻隔千万里之外的他乡异国,她盼望着亲人能与她的书结伴同行。
明路从小爱读书,爱写作。在国内,她受过十分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她深深地钟爱着她浸淫其中的中国千年的优秀文化;到了美国,她又受到基督教西方文化的熏陶洗礼。八年前,我读到她在美国写的长诗《劫后之魂》,并应约写了一篇短文,有几句写道:“明路接受过中国的东方文明又濡染着美国的西方文化。《劫后之魂》,既见其舍生取义、九死未悔的痛苦追求,亦见其闪现基督精神——西方文明的奠基石的宽恕和博爱。明路的诗作,走到了东西文化的聚焦点。”(《明路之路》)
明路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爱,是永远不变的主题。爱家,爱家乡,爱国,爱故国,这是明路镂刻于心矢志不移的感情。 明路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无不见她的探索,追求,追求,探索,从未驻足观望,犹豫退宿。 明路作品的语言,读之,不像是文学语言,而是从她至真、至情、至爱心里流溢出来的言语。 明路笔下的文字,行云流水,写情绘景,让人如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文字炉火纯青,又返璞归真的语界,应该说,得力于深厚中西文化学养的融合营造之功。 明路的文学之路,一路艰辛跋涉,一路追求探索,一路探幽问胜,却也一路风光无限!
我的文学路,其他作家、评论家的评论: 虔谦的海外短篇小说精选,不论在故事取材、叙事风格,和人物定位上,都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收在这个集子中的《街心舞女》《一个圣诞节的雨夜奇遇》《跨狗婚姻》《墙》等等,从美国技术职场的不同侧面切入,聚焦于人心和人际关系的返璞归真,构成了一轴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文学画卷。 在这本不厚的小说裡,作者为读者展现的世界,体现了在异国文化的熏陶和冲突中一个移民的视角。她跨越了文化的藩篱,跳跃进入了中西文化和谐共处而又不能互相取代,只能互相妥协的现实境地。是窘境,也是一种更符合世界潮流的新的境界。虔谦的短篇小说,篇幅不长,却融汇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几种性格的冲突。以小见大,下笔之处优柔细腻,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难能可贵。——洛杉矶华文作协会长叶周《万家灯火序:难得的质朴和慈悲》 《天使车声》中的李宇锡与林桑在河边天使街的一段巧遇,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却在平凡小事中表现出人际间一种质朴、真挚的友善情缘。在从容不迫、娓娓动听的叙事中,我仿佛感觉到那位叙述者,一位睿智的女性就站在小说背后。她有着中西双重的人生阅历,受到东西文化的熏染,兼容基督“博爱至善”与中国“和平宽容”的精神,她渗融于作品中一种浓郁的悲悯情怀。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少川《万家灯火序:咫尺画幅,诗浪奔涌》 《万家灯火》既充满诗意又直指人心。作者以灵动的笔法,不着痕迹的浮世情怀,探询人性深处的奥秘。一方面,虔谦继续向母体历史文化中去吸取滋养与灵感;另一方面,又延续了短篇小说写作的优秀传统,小中见大,显示了对复杂经验精准而开阔的把握能力和干净利落的叙事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虔谦是一位新生活的有心人,是跨文化的审视者,是世态人情的探测者。—— 庄伟杰评语(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 以北美为场景,多元族群为角色,从日常生活取材,虔谦以行云流水的文笔,娓娓道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职场的悲欢,婚姻的离合,文化的冲击,下一代的教养,等等。不同种族的人在此交会,呈现了普遍的人性。作者以奇诡的想像,编织出人意表的情节,题材多元而不重复。字里行间流露的恕道与宗教情怀,使得最阴暗的题材,读来也不致过于沉重,这是作者最成功的地方。 ——姚嘉为评语(北美华文作协副会长) 虔谦是学院派出身的才女,但她最令我钦佩还是那一股为文学飞蛾扑火般的激情。她的笔早已超越了个人的痛苦与欢乐,能够俯瞰万家灯火,进入到悲悯世界的大情怀。虔谦小说的力量,来自于文化深处对人性的考验,她在红尘滚滚之中孤独而深情,用自己温暖的血肉之躯,向人类的本质靠近。——陈瑞琳评语(文学评论家) 才气横溢的美女作家虔谦的性格中,无疑具有惠安女性的特性。不过,在阅读过她的作品之后,我发现,她的身上,更多的似乎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锋芒闪现的、光泽熠熠的诗人气质。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格内在力度。 虔谦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点,做为与她同样生活在南加州的我,有着极为强烈的感受。而她能够将正面生活描写得如此生动,显见其精湛的文学功力。 她的文笔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和如岩石一样的沧桑感,笔下总是隐含着一股悲天悯人,终极关怀的心理暗流。她说,“我用诗,写下了我这诗歌丧失的人生桑田沧海”。 尤其难得的是,她的作品兼有着女性的妩媚,细腻,以及须眉的豪放,粗犷。——秦无衣评语(作家)
《血界》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