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兰性德词传》里有这个说法—— 有次她(容若的妻子卢氏)问,你说,你识得的这许多字里,最悲伤的字是哪个? 容若一愣,这个问题真是很怪。 他想了想,问道,是“情”么? 她摇头,这个字还是你名字中的一个字呢。 容若仍是不解。她轻声道,是“若”。 容若怔住。 她解释,世人常道,这件事若能这般这般,这次意外若能如何如何,该多好;将来若能怎样怎样,我必将如何如何。 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已对某人某事无能为力。 这个字,是失意者的自欺欺人,不是将幸福寄托在老朽腐烂、灰飞烟灭的过去,就是期望于深不可测、形迹可疑的未来。 当现实无可挽回,任何行动均属浪费,只能在语言中实现憧憬,但无论你的话在语言逻辑上如何天衣无缝,现实总是用超越逻辑的方式证明给你看它有多残酷。(转自 纳兰红豆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51013) 感恩节文 董太太 写给我的小而然 (外一首 图) 长篇小说 刁兵张晓峰 (十五) 天堂无爱情 - 一段尘封的文字 ·民以性为天? 放下奢侈,今夜让我拥有你的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