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藏象论 感悟第九 经曰: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这一节,是论脏象,当然采用的写作方法,还是黄帝问歧伯答,下边我们来分析。 “帝曰:脏象何如?” 黄帝问道:“脏象是怎么一回事呀?” 歧伯的回答,是全文的重点,是讲四时五脏阴阳相通,并五脏功能之表现,有机地将将五脏与时空联系到一起,我们还是逐句解读: 一、“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五脏若朝廷,心为君主之官,是生命的主宰,心主神,是神之居处,心为火脏,其性上扬,火心之光华映照于面,察面可知心之状况,心主血脉,宗气奉心化赤,是故心充养着血脉,心在胸中,胸相对于腹来讲,胸为阳,腹为阴,心居其中,当然属于阳,又因心性上扬,心火上炎,心就像一把火炬,如日行中天,是谓阳中之太阳。夏天为五季之阳中之太阳,所以,心通于夏。 二、“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此一句之“阳中之太阴”之“太阴”,据《新校正》应为“少阴”。肺司呼吸,气之根本,魄之居处,肺主皮毛,肺气润泽皮肤,因肺居于胸,胸为阳,肺也为阳,又因肺主肃降,肃降相对升发来讲,属阴,再者降不若沉藏,是故肺为阳中之少阴。秋气降,其性相通于肺,故肺通于秋气。 三、“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蛰”者,冬眠的虫子。此句中之“阴中之少阴”之“少阴”,据《新校正》当为“太阴”。肾主藏,冬天的虫子藏起来不动,所以说,肾主蛰,是封藏的根本,肾藏肾精,为精之居处,精容发,肾之光华现于发,肾主骨,滋养骨骼,肾居于腹,腹为阴,肾主藏,藏为太阴,故肺为阴中之太阴,冬也为阴中之太阴,故二气相通也。 四、“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罢”者,通“疲”,“罢极”,即为疲劳之极。此句中的“阳中之少阳”之“阳中”,据《新校正》当为“阴中”。肝藏血,生命活动需血输送营养,血不足,人就无力疲乏,故肝为疲极之根本,肝藏魂,为魂之居处,爪者,筋之余也,肝主筋,肝血充足,指甲润明,肝血不足,指甲枯白,其味酸,肝为春木,其色苍青,因为肝居腹中,腹为阴,肝气上扬,为春生之气是故肝为少阳,二者结合起来看,肝即为阴中之少阳也,肝主木,木发于春,肝木通于春气也。 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这一句,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腑与脾脏结合起来谈,是因为前五脏有功能与脾相当,都是主受纳与运化水谷精微者也。脾居于中,从阳至阴必经之中枢,脾属土,大地为万物之受纳处,就像谷仓一样,所以说,脾为仓廪之官,营者为营气,也可以称为营养物质,脾就像一个器物一样盛着这些营气(或者叫营养物质),脾还主运化,将水谷不能化生精微物质的变成糟粕,将饮食五味化成营养或粪便吸收或排泄出去,脾主唇,其华在唇四白,四白,即唇四周的意思,脾主肌肉,其味甘,土为黄色,脾性通土,其色黄,脾与其它那五腑皆为从阳至阴这一类,它们与脾一样都通于土气。 六、“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十一藏”,为五脏六腑也。“胆”,这里代指少阳之气。一年之始在于春,一日之始在于晨,春与晨皆为少阳气,少阳升发,万物复苏,人的这五脏六腑之活动,也是从少阳气生发才开始的,所以说,这十一基层,皆取决于胆也。 2017年4月24日星期一,磨砚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