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下 第三篇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这一段,共分三小段,分别是谈白带的治法并治剂与其方义分析。我们还是分解之—— 一、是治法。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总体来讲,白带的治法是:补脾胃+舒肝。为什么要补脾?傅青主在下边有交待,即“脾气健而湿气消”;为什么要舒肝?傅青主也在下边给出了答案,即“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下”。总之,舒肝能使肝气不郁结,从而使脾的功能好转,能很好地运化水湿,升腾清阳;当然健脾能更好地祛湿,从而使治愈白带。中医之理,乃天人合一;自然之道,即为医道。试想一片树林,枝节披离,纠结在一起,郁郁丛丛的,下边的土地当然湿气大,清阳不得升。同理,风木肝郁,自然会使脾土清阳不升,湿滞不去了。白带总归是湿症,要祛湿,青主云:“稍佐以舒肝之品”也。 二、是治方。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这个方子,以健脾祛湿为主,以四君子汤为底方+舒肝之品。 大家知道,四君子汤忠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这方里+苍术,是为强化白术的健脾燥湿功用,同时白术与苍术也入胃经,同健脾胃也。而弃茯苓不用,反+车前子,这是因茯苓利脾之湿,而车前子是利小肠膀胱之湿,青主认为带即为脾之湿余下阴门也,故弃茯苓不用,而换作车前子。山药当然是补脾之需。柴胡+白芍,为调肝药对,用于调肝之郁; 同时,柴胡+黑芥穗,也是调肝。方中+陈皮,为理气用。肝郁必致胃气滞,陈皮入脾胃经,理脾胃之气滞。同时,脾湿也气滞,加陈皮五分,是为理气也。总之,这个方子的用药,体现了青主之于白带的治法,即补脾胃+舒肝。 三、是方义。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这个方子,是脾胃肝三经同治。用药特点是:“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并且更进一步讲了方中用舒肝之品的意义,即为:“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同时,又强调了补脾的重要性,即为:“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还说明了,补胃的作用,即为:“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这些,我们在上边大概做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了。 2017/12/1,磨砚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