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二阳併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鬱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鬱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知也。 读伤寒,我们一定要从细处入手。不细致,就不可能深味到仲景之意。比如“合”与“并”的区别。前番我们在第三十二、三十三条学到过“太阳与阳明合病”,这一条出现了“二阳并病”,其中的“合”与“并”是不同的。有什么不同?”合“者,《说文解字》云:”三口相同是为合”也即三个人一个口声,咱们讲过,是附合,帮腔之意。你说话,别人说相同的话,就是给你帮腔,附合你。所以,当时咱们讲第三十二、三十三条那个“太阳与阳明合病”时,是说太阳抗邪不力,阳明合之,阳明起来帮助抗邪之意,动用阳明之阳气之意,因此治方是葛根汤,疾病的主体在太阳,阳明的“责任”可有可无,是处于次要的地位。举一个例子,如两个人犯罪,太阳是主犯,阳明只是一个从犯,罪责很轻。呵呵。“并”者,《说文解字》云:“相从也”,就是跟从,一块儿,并在一起的意思。二阳并病,就是太阳病了,阳明跟着也病了。如果举例来说的话,就是两个罪犯是同伙,一块实施的犯罪,只不过是太阳先挑起的,阳明跟着就上了的意思。就是合伙犯罪,一个人先挑头,另一个人跟着就上,罪责并不轻的。这是并。再者,你要深入理解此条,你得有仲景的路线图。只有领有仲景认识疾病及发展并疾病之间关系的路线图了,你的脑筋才不糊涂。否则,你会云里雾里,摸不着东西。上两条,咱们讲了什么?四十六条讲的是体之太阳表证的自衄作解;四十七条讲的是经之太阳表证的自衄作解。为什么会自衄?都是因为寒邪重,体内“阳重之故”也。重者,chong也。总之,二者都是在太阳病这一层面上的体内正气击破侵袭寒邪,衄血自解了。如果不能击破,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条,就是仲景师的答案。 “二阳并病”。哪二阳?太阳与阳明呀,下边仲景有说的;并,即跟从也。这四字也是说太阳病了,阳明跟从着也病了,大家一看便知,就是说的疾病之间的关系了,即病之传变。一说到病之传变,诸君皆知,那是仲景学说之大关目,老师在上边,在谈过中风证与伤寒证时,也即伤寒论第四、第五条时就一一说过病之传变。简单地说,第四条讲的体之太阳表证的传变,第五条讲的是经之太阳表证的传变路线图。大家不妨回顾一下: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为传也;第五条:太阳病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者为不传。历代注家多将这二条搞到一起讲,说是仲景重复,讲的是一回事,其实是现在我们早知道了,那是不明仲景之意,误会咱老师了。咱们以前说过,今不再赘述了。总之是一个说的体之太阳表证的传变路线,一个说的是经之太阳表证的传变路线。在这里,在这一条,仲景是深一步解释之。诸君您看,仲景之笔墨,真是比雪芹一点都不差,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也。真真如王肯堂评曰:”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然“也!这一条,就是仲景对上二条的进一步解释,即也是分体之太阳表证与经之太阳表证二方面情况来论说的。 一、体之太阳表证的传变。 “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 太阳初得病时,也就是伤寒乍起,没有到六天,”伤于阴者,六日愈“,这个没到自愈期,这个病号找医生看了,医生给他开了麻黄汤发汗,但寒邪势力大,一时病重药轻,发汗不透,也即病邪没出透,他这个伤寒病表证就往里传了,因转属阳明,”转“者,改变方向也,提示病邪改变”留恋于太阳”,“属”,归属之意,归属到阳明上了。您看仲景用词真是有史家之功力也,比左丘明不差,一字千钧也。
“转属”二字连用,一是提示疾病传变的方向,二是提示太阳病仍在,“转”嘛,并没有全“属”,什么症状呢?大家知道,“阳明病,法多汗”,这个时候,这个病是一部分病邪仍在太阳(转),一部份病邪到阳明上了(属),所以他是“微汗出”。注意,仲景此处用一“续自”,即继续自己往外出汗的意思,也就是提醒你,这个汗是病法,不是喝罢麻黄汤出的药汗也。你看看仲景用字,真真是讲究啊。续自有汗出,病邪到了阳明上了,阳明病,法多汗嘛。仲景还担心你将此时病汗,当成药汗,又紧跟提醒你,问诊一下,他不恶寒也。他不怕冷了,中风伤寒都恶寒,他现在不怕冷了,说明病邪已属阳明也。仲景师用心之细,可见一斑,得遇此良师,真乃中医人之大幸哉!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有时候真得是伯牙与子期的关系,相互说话,要深味其妙也。偶虽一介游民,在仲景师跟前,还是能语言自如的,甚至敢放言也。仲景师若在,他也会会心一笑。说实在,鄙人遇人无话,就是许多废话都对古来先贤们天天说尽了。哈哈。你说,我天天以圣贤为伴,鄙人偶一说话,凡夫俗子就来诘问,你怎么能这样讲话?其实,我这样讲就是内心里话,我讲出来,他们听着不附合他们的语境,也真真是没办法的事了。
二、经之太阳表证的传变。 “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 这一句讲的是在太阳经表的寒邪,转属到阳明经表上来了。大家知道,阳明经循行于面部,寒邪到阳明经表,正邪二气交争于人面部,面色就发红了。 太阳病已“转属阳明”,怎么办呢?其实仲景师都在上边说过了,咱们得空再来谈。
三、相关治法。
1、体之太阳表证转属阳明的治法。 “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 这一句话,咱们似曾相识是吧,对啦,它就是以前我们讲过的那三个小汗法,即是这样的,小发其汗。当时我们讲过,那是因为在表的寒邪,因为势力大,人体一时抗邪不力,一部分寒邪就突破在表的防线,攻入体内,寒邪是很聪明的,我们知道,如果敌人不狡猾,就显不出我师仲景的高明了,是吧,呵呵。咱们说过,他知道人体三部阳气之所在,这些寒邪就会进攻人体的阳气,其一肺,其二胃,其三肾也。这,咱们以前都讲过。咱们还说过一般得伤寒证的人,正气比较足,寒邪势力再大,它一般攻不到动用肾这一个阶层上去,一般到胃,还有的到不到胃上,只在肺那一个层面。我们都讲过。分情况,我们分别采用麻桂各半汤、麻二桂一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因为寒邪只是一部分“属”阳明,也就是跑到阳明那儿去了,还有一部分在表,这时候,人体正气也不虚时,不可下,下之为逆。这是一个治疗原则。这,我们也一再讲过,此处不多赘述了。
2、经之太阳表证转属阳明的治法。 “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 面色缘缘正赤,说明正邪二气交争于人面部,人面部是阳明经循行之处,提示寒邪已转属到阳明经了。这是一个太阳经与阳明经并病的问题。这些个症状,特别是面色正赤, 这个主要症状,就是说明经的问题。以前我们讲过,“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那一条,是讲的太阳与阳明合病,合病与并病,症状相类同,(因人而异表现也有不同),虽然二者病机是不大一样的,但症状相同,有是证也可用是方,即用葛根汤解之。 在此,我想我们有必要再强调一下,第三十二条,即“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这个合病,与眼前这个太阳与阳明经并病之病机上的区别。 先说“并病”,我们昨天才讲过,它就是太阳经病了,阳明经跟着也病了,是太阳经与阳明经并病;是太阳经表证“转属”到阳明经表上来了。注意,这个转属二字,我们昨天也讲过其深意,诸位再掂量,须认清也。
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太阳经的表证与阳明经的表证的“并”病,阳明经表证的主症就是面色缘缘正赤,这在《医宗金鉴》上有详论,治法也是葛根汤。但是,在病机上,这个病与第三十二条那个太阳与阳明合病,是两回来。第三十二条那个,我们讲过,是太阳经病了,抗邪不力了,阳明经阳气动起来助邪的,合助抗邪的意思,此时的阳明经是助力的,不是犯罪同伙,所以你看仲景的治方里是以发汗解太阳经表邪为重,也就是葛根汤原方。虽然它有主症下利,也是用的解太阳经表证的方子,葛根汤。当然,你也可以理解葛根本身有助阳明的功效也。 但是你须明白其中微妙的变法。这个变法,是大机关,是须下心才得以体会到的。也是疾病转属之关目也。
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些微妙的变法,你就读不懂仲景。你去看胡希恕,刘渡舟这二位老先生,他们都是糊涂的。为什么?他们就是没有辩识清楚其中的不同,一锅粥。我们说过,你看人体是复杂的,但是是各行其道,井然有序的。真正的魔道,也是法度森严的——这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问题的,读佛的朋友会有深切体味。呵呵。芥豆之中有须弥山,这些思维,你都得必须有,一层一层的,非庖丁无以解牛也。
四:二阳并病不治的后果及原因。
1、体之二阳并病不治的后果及原因。体之二阳并病不去及时治疗的后果,当然会导致人体不舒服了,呵呵,在这里仲景师是为了强调他认识疾疾的路线图,所以将二阳并病的病机提到前边讲了,是为了突出太阳表证往阳明表证转属的这一个病机,病机治法讲完之后,在文末提到了二阳并病的症状表现。当然这些症状表现,张老师是合在一起讲了,他是讲给明白人看到,他刻字麻烦呀,就刻在一起了,因为他在前边已经将体之二阳并病与经之二阳并病分别讲清楚了,他想后晚者一定会明白。呵呵。然,就有些人不明白了,老师混刻在了一起,他们脑筋糊涂分不开。我们要将这些症状区分开,区别对待。“其人躁煩”“其人短氣但坐”这二句话,是讲的体之二阳并病的主要症状。病机我们就不再分析了,我们要学张老师,不要那么多废话了。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即病因什么呢?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太阳表证未解时,转属阳明了,我们也不再一一赘述了,前边都讲过。
2、经之二阳并病不治的后果及原因。 “陽氣怫鬱不得越”“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这两句话,就是经之二阳并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第一句阳气拂郁不得越,要说成病因病机也可以,它导致的症状就是面色缘缘正赤。后一句,是因手足阳明循行四肢与腹中,阳明经病,故痛顺行处不定也。为什么会按之不得?因为此时这个阳明病是虚证。也就提示了太阳表证能很快转属到阳明经上,说明这病人的阳明本身是虚弱的,的有是胃虚,有的是阳明经阳气不足导致邪入阳明了。
但你要清楚, 这个虚是相对而言,并不是说这个病号就虚脱脱的,瓤巴巴的,不是那种,是阳明胃有些虚。这一点,我们前边讲小汗法时也讲过,不再赘语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仲景在这一条所言的这个涩脉,可不是濒湖脉象中所说的那个涩脉,这一点,你也要记清。这个涩提示脉缓意,摸起来流得不是那么畅快,是有些缓的。它还没到涩脉那个程度,即荣血不足那个程度。如果是荣血不足的那个涩脉,张老师一般情况下就不再用汗法了。这一点,你也要清楚。 2019/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