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垮台之后,美国曾一度认为中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自由国家。在21世纪前夕,美国曾带着这份乐观在经济上向中国敞开大门,带着中国进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前任政府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希望自由之风能蔓延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而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希望中共能够对完整的人权概念重拾尊重,包括传统的自由主义原则、私人财产、个人自由和宗教自由等等。但美国的希望均告落空。自由依然是中国人民遥不可及的一场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完整的人权概念:包括传统的自由主义原则、私人财产、个人自由和宗教自由等”。也就是说,中国人压根儿、根本就不知、不懂神马叫自由。从哲学、逻辑思维角度看,中国人对“人权”概念的理解不完整。这牵涉到逻辑学中有关“概念”的定义。概念:不加修饰的单一名词。而“人权”并非单一名词。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流氓政府、中国人对“人权”概念的理解完全错误,甚至背道而驰。中国只是一头倔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时不时的还要尥蹶子、干嚎几声……最后结果依然是转着圈儿的拉磨。 世界进入川普时代,强硬与灵活是主旋律。中共党国进入“返祖,装好人、装孙子”时期,中国又有了新的形象代言:【军队的骡子】。 川普总统表示,“如果我不对中国采取任何行动,我的股票市场——我们的股票市场——将比现在高出10,000点。但有人不得不这样做(对抗中国),对我而言,这比经济更为重要。有人不得不这样做。我们不得不处理中国问题。这必须要完成。” 知名地产大亨泽尔用【军队的骡子】比喻与中共打交道:你怎么能得到军队骡子的注意?首先,你得敲打它的头。“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正在处理的问题。换句话说,你知道,中国人非常擅长不接受任何事情,所以你必须先打击它们,我认为这就是川普正在做的事情。”有很多东西需要纠正,他认为早日面对比让后人面对现实更好,我想我们最终会得到的解决方案比我们现在的要好得多。美国50年来一直都是在关注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但一份真正的协议也是可以达成的。” 自7月底以来,美中在上海谈判没有进展后,双方不仅未有会面,且贸易战持续升级。9月4日,美中同意在未来几周内举行新一轮谈判。美方拥有多个筹码,应对贸易战的压力低。 《政治》网站报导,即使新一轮美中贸易会谈已经排上日程,川普仍明确表示,他会坚持与中方达成“真正的协议”。川普政府一名外部顾问表示,如果北京无法满足美国要求,美方有更多方法可以升级贸易战。
【美国可以取消中企在美上市的豁免条件】 这可能包括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中国公司若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美方可以取消所需审计和财务披露要求的豁免。这将导致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中国大公司潜在退市,以此向北京施加压力。 【打击中国国家冠军公司的举措】 会让中方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根据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统计,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有159家,总市值为1.1万亿美元。 如果中方准备接受5月协议草案中北京承诺的保护知识产权,并终止迫使美国公司交出有价值技术的政策,有可能达成协议。但其他观察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接近谈判的一位消息人士说,川普目前要达成协议的可能非常弱。 【美中经济一上一下】 财经电视台CNBC的名嘴克莱默表示,因为美中经济发展正在一上一下,让总统川普有资本继续在对华贸易上采取强硬立场。他说,中方比我们更需要贸易协议。 
川普对华强硬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与中国经济遭受的拖累相比,美国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减弱迹象。 9月4日,中、美官方分别证实,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钦与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等通话,双方同意“未来几周”(中方说10月初、美方未证实)在华盛顿DC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而工作组会议将在9月中旬召开,为部长级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准备。 “中方比我们更需要贸易协议,”克莱默说,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9月5日公布的每周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仅略有上升,同时8月份ADP私人就业报告远好于预期。 最让人吃惊的是美国消费仍然保持非常强劲的势头,未受到美中贸易战和双方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 克莱默还驳斥了贸易战以及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制造业放缓的看法。“制造业衰退在美国已经有好多年了,”他说,并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多担心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八月份数据。该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三年来首次出现收缩。 相比之下,因美中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的压力加大、加上中国国内需求依然低迷,中国8月工厂活动连续第四个月萎缩,表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在进一步放缓。 中共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5,低于市场预测值(49.7),再次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 由于外贸业务前景不明朗,中国国内工厂继续在8月裁员,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出口订单分类指数更是连续第15个月低于荣枯线,虽比上月上升0.3,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47.2)。 同时,中国国内需求依然疲软,不足以填补国际需求下滑的空间。 美中互征的最新一轮关税于9月1日生效,美国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中的三分之一加征15%的关税。 这是回应中方同日对价值750亿美元美国商品中的一部分执行报复关税,中共对这些商品加征5%至10%的关税。而双方将对上榜的余下商品在12月15日加征额外关税。 高盛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提高关税之前,对美国的提前出口可支持中国的贸易和整体活动增长,但这种影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