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网上转载的纽约时报的一则消息,说哈佛大学将于明年开始实施一个新方案,被录取的新生如果家庭收入低于
18万美元,将会享受学费降低的待遇,原则上其所付学费不会高于家庭收入的10%;这是继两年前哈佛实行对家庭收入低于六万美元的学生进行学费全免以后的又一举措,将受惠降低学费的学生扩大到了传统意义上的中上层阶级。也就是说,如果新生的家庭收入在8万 美元,他/她需要付的学费最多不超过8千美元,相比哈佛大学正常的学费水平(3万多一年),这个优惠实在不是小数。据说宾大和杜克也会步其后尘,降低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的学费。据估计,这项举措将使几乎半数的哈佛本科生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 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还是哈佛财大气粗啊。要知道,最近几年美国高校因为经费紧张,很多学校不得不涨学费来缓解压力。以我们州的伊利诺大学为例,这两年每年学费都上涨
10% ,即便如此,州立学校的学费还是不能和哈佛这些私立大学同日而语。哈佛大学的学费虽然很高,但它的财政并不完全依赖学费,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各种捐款,包括显赫的校友捐款,和社会上一些财团的慷慨捐赠,所以对哈佛来讲,对一小部分新生大幅度降低学费,对其财政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有多少学校可以有这样的气势,那就很难说了。 从原则上讲,我对这样的举措是支持的,虽然像我们这样的所谓中上收入阶层并不能因此得到实惠
(当然,前提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有那个造化,能考上这些精英学校的话,呵呵),但总的来说,这样的措施可以让更多以前根本不敢考虑哈佛的孩子实现进入这些“精英”学府的梦想,是值得推崇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一向认为教育是让人进入社会更高的层次的一个最有效的渠道。相对其他一些可以降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入这些学府的门槛的措施
(比如给低收入或者有色人种背景的学生降低入学标准),我觉得降低学费是一个更公平有效的措施。而且,像上面已经提到的,这个举措的受惠者并不仅仅局限在低收入家庭,而是扩大到了中产阶级和中上层阶级家庭(要知道,美国家庭收入的中点2006年只有4万八千美元,所以收入在六万的家庭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阶层,收入在十几万的家庭当然就更谈不上“低收入”了,但正因为如此,这些家庭所受的限制最多,交税的比例最高(因为他们不能像真正富有的家庭那样有各种不同的渠道减税),而得到subsidy的可能性最低。所谓“middle class squeeze”,针对的就是这个阶层。 当然,有人会说,即便如此,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不可能跟有钱人家庭的孩子公平竞争啊?后者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可以自由选择上私立学校,前者则一般只能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因此能够考上哈佛的可能性小得多。这当然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哈佛自从对年家庭收入低于
$60,000 的学生实行免学费以来,其学生人口中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年年上升。比如,据哈佛前校长报告,2006年入学的新生中,家庭收入低于六万的,比2005年新生中此类学生比例高24%,2007年的新生中,此类学生又比2006 年高出10%。哈佛的Fact Book 没有公布学生家庭收入的分布,但2005年一项对美国最selective 的大学的新生家庭背景调查的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新生中家庭收入低于全国中点收入(当年水平在四万五千美元)的比例在10%左右。那么,假设家庭收入在$60,000 以下的新生占哈佛2005年的新生比例在1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而哈佛每年的本科新生人数基本上在1500 到1700 之间,所以假设2005年家庭收入低于六万的有250人,按上面提到的增长率计算,2006年这个数字则达到了310,2007年更有341。也就是说,这个收入阶层的学生占所有新生人数的比例在两年中从16% 上升到了21%,增加的幅度还是很大的。所以,虽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能没有富有家庭的孩子享受的“特权”带来的学业上的优势,但他们面临的更大的“门槛”应该还是哈佛这类名校让人望而生畏的高费用,而当这个门槛被降低甚至去掉后,他们的机会将会大大地增加。我认为这样的举措比降低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的录取 标准要高明得多,因为这样既能扩大其学生来源,又不会以牺牲录取标准的代价来提高学生的多元化。 当然了,哈佛毕竟有超过
$30 billion 的endowment,能够望其项背的学校是凤毛麟角。但至少,哈佛的这一举措表现出来的远见和社会责任感是很明显的。相比中国一些“精英”大学的招生人员公开宣称“清华北大就是给有钱人上的”,哈佛的举动当然要高明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