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昭君的博客
  我思故我在
网络日志正文
精英教育的误区 (ZT) 2010-02-22 16:07:57

最近万维有好些关于教育主题的文章,比如对中美文科教育的比较(伊萍: 中国文科教育的缺失),对文科教育意义的探讨(枫苑梦客:人文科学究竟有没有用),和好学校 vs 差学校, 好学区vs 差学区这些对中国家长来说“永恒”的话题。正好前天老朋友给我发来一篇耶鲁大学英文教授Dr. William Deresiewicz  写的关于“精英教育”的误区的文章,看了以后很有感触(有些观点可能让人感觉很偏激, 但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批判和反思)。这里就将吴万伟的中文译转贴(网友浪宽提供),权作加入讨论吧。篇幅很长,抱歉

精英教育的误区

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精英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揭露了精英教育疏远人性、鼓吹虚假的自我价值、提供平庸和安全的诱惑、消磨欣赏孤独的能力等劣势,指出大学的宗旨是塑造灵魂而不是培养就业能力。

我到了三十五岁时才突然认识到我的教育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我刚刚买了房子,需要安装水管,请来的管子工就站在我的厨房。他个子矮小、结实健壮,留着山羊胡,戴一顶红色棒球帽,说话操着浓浓的波士顿口音,我突然意识到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给人家讲话。在我看来,他的经历是如此陌生,他的价值观是如此难以预测,他的语言怪异难懂,在他开始干活前,连和他闲聊几句都不可能。我十四年的大学教育和在几所常春藤大学工作的经历使得我傻乎乎站在那里,笨拙不堪,尴尬不已。有个朋友称这种现象为“常春藤错位”。我可以用外语和其他国家的人侃侃而谈,却无法和站在我家里的人说两句话。

我花费这么长时间才发现教育的错误程度并不让人吃惊,因为精英教育绝不可能让你认识到它自身的缺陷。正如在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二十多年的经验显示的,名牌学校不断地鼓励学生为能到这些地方上学而自豪,不断夸耀名牌大学经历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精英教育的优势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你至少在某些方式上学会思考,还可以建立一些日后开创事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获得让世人羡慕的富裕生活或其他报答。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如果认为它创造了一些机会,却丧失了其他机会,培养了有些能力,却其削弱了其他能力,不仅是大逆不道的而且是不可思议的。

我不是在谈论课程设置或者文化战争、美国思想的开放或者关闭、政治正确或者准则塑造或任何你拥有的东西,我是在讨论出现这些偏颇的整个体制。不仅是常春藤学校或者其他大学,而且包括让你获得优越地位的整个机制:私立或富裕的公立“填鸭式”学校、越来越泛滥的辅导老师、备考课程和辅导班等准机构、导致录取与否的招生疯狂。像通常情况一样,信息就是媒介。精英大学课堂之前、之后、和周围都在集中灌输着价值观。随着全球化加剧经济不安全感,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都越来越指望获得教育优势的整个机制。既然有这么多资源投入到精英教育的事业中,有这么多人来争夺向上阶梯的有限空间,我们有必要问一下最后你到底能得到什么,我们整体能得到了什么,因为正如大学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的,当今的精英学生是未来的领袖。我们这些最好的大学已经忘记了存在的理由是塑造灵魂而不是创造职业。

正如我在厨房认识到的,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劣势是它让你无法和与你不同的人进行交流。精英大学常常夸耀自己的多元化,但是这种多元化几乎总是限于种族和民族的范畴。说到阶级,这些学校基本上越来越多地趋同化。如果你到我们伟大国家的任何一所名牌大学看看,就会惊讶地发现白人商贾名流和专业人士的子女和黑人、亚裔、拉丁裔商贾名流和专业人士的子女一起学习和玩耍的温馨场景。与此同时,因为这些学校培养自由态度,所以让这些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他们愿意为工农阶层代言,却无法与来自这些阶层的人进行简单交流。让我们回顾一下上次民主党的两个总统提名候选人戈尔和克里的情景吧。他们一个来自哈佛,一个来自耶鲁,两人都是真诚、体面和富有智慧的人,但他们都根本无法和选民沟通交流。

但是这不仅仅是阶级问题。我的教育让我相信没有进入常春藤大学或者其他名牌大学的人是不值得交谈的,不管他出身于什么阶级。我得到的教育清清楚楚显示这些人低我一等。正如名牌大学喜欢宣扬的,我们是“最好的、最聪明的人”,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与我们不同:没我们好,没我们聪明。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上的学校不那么有名气,我学会了表示理解地点点头,表现出些微同情地说“啊,”(如果我上了哈佛,有人问我在哪上学时,我学会了说“在波士顿”)。我根本不知道没有上名牌大学的人中也有聪明人,实际上他们没能到那里常常正是因为阶级原因。我根本不知道还有很多聪明人根本就没有上过大学。

我也了解到有些聪明人并不“聪明”。智慧形式多样性的存在已经是个常识,但是不管精英大学多么喜欢夸耀新生班级里面有几个演员或者小提琴手,他们挑选和培养的智慧形式只是分析能力。虽然这对于所有大学都可以说是真实的,但是精英大学恰恰因为学生(包括老师和管理者)在这方面的智慧程度如此之高,所以很容易忽略其他智慧形式的价值。人们夸耀自己最擅长,最能给自己带来优势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是社会智慧和感情智慧以及创造能力等在教育精英中的分配并不占优势(仅提出这三种智慧形式)。“最优秀者”只是在狭隘意义上的最聪明者而已,人们要摆脱教育精英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那么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聪明的人如何呢?我有个朋友从典型的普通公立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常春藤大学。她说,进入这种学校的价值之一是它教给你如何与不聪明的人相处。有人在精英大学的意义上聪明,有人在其他方面聪明,有人根本就不聪明。如果与人交谈是了解他们的唯一真正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谈就是让人尴尬的事。名牌大学应该提供了人道主义教育,但是人性的第一个原则是古罗马戏剧家泰伦斯(Terence)的原则“只要与人有关的事我都不陌生”。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劣势就是它让你疏远了众多人性特征。

第二个劣势隐含在我一直在讲的观点里,那就是精英教育灌输了一种虚假的自我价值。考上名牌大学,在名牌大学上学,毕业于名牌大学都取决于分数排名(如大学入学考试(SAT)平均分(GPA)、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你学会了用那些分数来评价自己。分数不仅放大了你的命运,而且放大了你的身份,不仅放大了你的身份,而且放大了你的价值。人们一直说那些考试真正检验的是你的考试能力,但是即使它们确实测量出真实的内容,也不过是真实情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问题开始于你鼓励学生忘掉这个真理时刻,功课方面的优秀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优秀时,“在某方面出色”变成了“出色”时。

对自己的智慧或者知识感到自豪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问题出现在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进入家门的时刻起,是名牌大学所纵容的沾沾自喜和自我吹捧。这些明确无误的信息贯穿于从大学入学教育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体现在每个人的音调、头脑的倾斜、传统名校宣传、学生报纸的每篇文章、院长的每篇演说中。这个信息就是你来了,欢迎加入这个俱乐部。必然结果也同样明白无误:

你理应得到因为你到了这里而能得到的一切东西。当人们说名牌大学学生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他们的意思是这些学生认为他们因为分数比别人高所以理应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在耶鲁,毫无疑问其他地方也一样,这个信息被让人尴尬的字面术语来强化。该大学的物质形式,也就是四方院和住宿学院连同临街的建在围墙里的紧锁的哥特式石头、熟铁大门。每个人携带的身份证决定了他可以从哪个门进入。换句话说,这门就是控制性的比喻,因为大学的社会形式就是用同样方式构成的,每个名牌大学都是如此。名牌大学都是被锁着的大门围起来的堡垒,只对经过挑选符合要求的人开放。学生吸收这个教训的能力体现在他们在这些门里竖立起更多门槛的渴望,成立更加排他性的特殊团体,在耶鲁有著名的秘密社团,或者应该被称为公开的秘密社团,因为真正秘密的话将破坏他们的目的。除非人们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了,否则排他性又有什么意义呢?

精英教育的重大劣势之一是它教给你认为智慧和学术功课的测量标准是道德上或者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标准,但实际上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并不比愚蠢的人、不聪明的人、甚至懒惰的人更有价值。他们的痛苦并不比他人更痛苦,他们的灵魂并不更重要。如果我是信徒,我会说上帝并不爱他们更多。政治上的隐含意义是清晰的。正如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曾经对老精英说,当你用脑子的力量而不是用拳头的力量抓住你能得到的东西,并不说明你的邪恶就更少些。罗斯金说“必须有人工作,也必须有工头,但是在成为工头和从工作中牟利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

政治上的隐含意义不仅仅止于此。精英教育不仅预示着你进入上层社会,一旦进入那里后,还训练你适应那里的生活。我以前不知道这些,后来我对比了我和我的同学的经历以及进入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朋友的经历开始明白了。在耶鲁大学有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和考勤规定,但是没有人认真对待,如果请求可以申请推迟,如果旷课减少学分的威胁从来没有认真执行过。换句话说,在耶鲁这样的大学,学生们有数不清的第二次机会。但是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就没有。我的朋友有一门本来一直成绩很好的课却得了很低的分数,因为她当班做侍应生的缘故迟交论文了一个小时。

这或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在精英大学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可思议的是,她根本没有申诉的机会。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的学生们不像耶鲁的学生有一群顾问、辅导老师和系主任帮他们写作业晚交的情况说明,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额外帮助,在跌倒的时候把他们扶起来。他们得到的是来自冷漠官僚体制的批发性教育,不是由满脸笑容的工作人员把精心包装的包裹亲手交给他们。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我的学生们经常接触的上层联系,比如来访的权力掮客演讲,和外国代表一起吃饭等。他们也很少有机会得到各种特别基金资助,在耶鲁这样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基金资助,比如旅行补贴、研究奖学金、演出奖励等。每年我所在的耶鲁英语系有几十种现金奖励,内容从新生作文到毕业设计五花八门。今年,这些奖励已经达到九万美元,还是仅仅在一个系里。

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这样的大学的学生也不可能仅仅做了作业就可以得优。最近有很多文章谈到分数膨胀的问题,这是丑闻,但是最丑陋的地方在于它是多么地不平衡。四十年前,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平均分(GPA)是2.6,仍然接近传统的(B-/C+)曲线。从那时起,它在任何地方都开始上升,但是上涨的幅度不同。公立大学的平均分是3.0或者B,在私立大学是3.3,很少B+。在多数常春藤大学,这个数字已经接近3.4。但是总有学生不做作业或者上专业课之外的课程(不管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学分)或者根本就达不到标准的情况(比如运动员或者校友子女)。但是在耶鲁这样的学校,只要来上课,努力学习就可以期待得到(A-)在大部分时候,他们确实得到了这个成绩。

简而言之,学生在大学被对待的方式训练了他们一旦走出校门后获得的社会岗位的对待方式。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这样的学校,学生们接受的培训是担任阶级体系中的中间位置,处于官僚机构中的底层。他们已经被训练过很少有二次机会的生活,没有推迟宽限,很少有资助,很少有机会,要在服从、接受监督和控制下生活,赶最后期限,不是制定指导原则的生活。在耶鲁这样的地方,当然正好相反。精英喜欢把自己归入管理阶层,但是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进入大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旦进去了,你做了几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被赶出来。不管是最绝望的课程不及格,还是最可恶的抄袭劣行,甚至对其他同学的身体伤害的威胁等都不会被开除,这三种情况我都听说过。上帝啊,感觉就是它不公平,换句话说,老同学关系网的自我保护,虽然现在也包括了女生。精英学校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也培养我认识的一个从前的耶鲁毕业生所说的“有资格的平庸”。A是出类拔萃的标记,而A-是“有资格的平庸”的标记。这是另外一个比喻的例子,不仅是分数或者承诺。它意味着,别担心,我们会照顾你的。你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已经足够好了。

这里,大学也反映了成人世界的运行方式(除了它是另外的方向)。对于精英,总有另一个宽限、不追究、赦免、恢复期等,总有众多的关系网、特别的薪金、乡村俱乐部、会议、年终奖、分红等。如果戈尔和克里代表精英教育的一个典型产品的话,乔治·布什就代表另一个典型。我们的现任总统是有资格的平庸的化身,他进入耶鲁决非碰巧的事情。有资格的平庸实际上是其政府的运行原则,但是正如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和其他网络公司丑闻所显示的,也是公司化美国的运行原则。那些表现不佳的公司高管的丰厚薪水就是成人世界的A-分数。任何记得感到委屈的伪善者安然公司头目肯尼斯·莱恩(Kenneth Lay)都明白其中涉及的心态。此人回应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指控时说,一旦你进入了一个俱乐部,你就有了上帝给予的权利永远留在这个俱乐部内。但是你没有必要记住肯尼斯·莱恩,因为同样的故事去年发生在另一个耶鲁人斯科特·利比(Scooter Libby)身上。

如果精英教育的劣势之一是它提供平庸的诱惑,另一个劣势是它提供安全的诱惑。当家长解释为什么他们如此卖力地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时,他们毫无例外地说因为它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但是它关闭了什么机会呢?精英教育给予你发财的机会,这毕竟是你在谈论的东西,但是它也剥夺了不发财的机会。不发财的机会实际上是每个年轻美国人一直被给予的最好机会之一。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它这么富裕完全可以为或许在其他国家存在(或者从前曾经存在的)的处于贫困边缘的人或者至少处于丧失尊严的边缘的人提供体面的生活。你作为中学老师、社区组织者、民权律师、艺术家可以在美国生活地很舒服,不管按任何有道理的舒服的定义来判断。你得居住在普通公寓里而不是曼哈顿的豪宅或者洛杉矶官邸里。你得开本田车,而不是宝马或者悍马(Hummer),你得在弗罗里达度假而不是在巴巴多斯或者巴黎。但是这些损失如果和你有机会做自己信任的工作,做你适合的工作,你喜爱的工作,你的日常生活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但这正是精英教育剥夺了的机会。我怎么能去做一名中学教师呢,那不是浪费了我昂贵的教育吗?难道不是挥霍掉了父母花费这么大代价为我提供的好教育了么?我的朋友们该怎么看待我呢?二十年后同学再相聚,我怎么有脸见那些成为大律师或者纽约名流的同学呢?所有这些问题背后的问题是:这不是委屈了我么?所以可能性的整个世界都关闭了,你错过了你可能真正喜欢的职业。

这并不是说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决不会追求风险大或者利润少的职业,不过即使他们选了这些职业,也比他人更容易很快放弃。(我们甚至不讨论某些特权阶级的孩子根本不上大学的可能性,或者推迟好几年入学,因为不管这种选择有时候显得多么合适,刻板的教育心态已经把他们排斥在可能性世界之外,有很多孩子像梦游一般来到大学,根本就不知道上大学的理由)。这似乎是不合情理的,因为精英大学的学生倾向于毕业时不用背很多债,也更容易靠家庭资助度过一段时间。我以前不知道有这种现象,后来从我们系的几个研究生那里听说这事,一个来自耶鲁,一个来自哈佛的两学生在讨论写诗歌,他们的大学朋友说一两年之内肯定洗手不干了,而他们认识的来自普通大学的学生仍然还在坚持。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名牌大学学生期待成功,期待立刻就成功。从定义上看,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别的东西,他们的自我意识就是建立在成功的能力基础上的。不成功的想法让他们感到恐惧、让他们无所适从、让他们一蹶不振。他们的整个人生一直被失败的恐惧所驱动,往往最开始起因于父母对失败的恐惧。我第一次考试不理想,走出教室后觉得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第二次考试失败就好受多了,我已经明白失败并非世界末日。

但是如果你害怕失败,你就害怕冒险,这就解释了精英教育的最终的最具破坏性的劣势:它在本质上是反智主义的。这似乎和本能相反。难道精英大学里的孩子至少在狭窄的功课意义上不是最聪明的吗?他们不是学习最刻苦的吗?不是比前几代的学生都更刻苦吗?是的,他们确实如此。但是成为知识分子和成为聪明人不是一回事。成为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做功课。

如果这么多孩子在上大学的时候还认识不到这一点,这没有什么希奇。他们是体制的产物,很少思考下一次作业以外的问题。这种教育体制忘了教会他们在沿着道路进入名牌大学找到待遇丰厚的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功是无法通过一封推荐信或者分数或者校名来衡量的。它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塑造灵魂,不是培养就业能力。

成为知识分子意味着首先对思想充满激情,不是为一个个学期,为了讨老师的欢心,或者取得好成绩。一个在康涅狄格大学教书的朋友曾经向我抱怨说他的学生不会自己思考。我说,耶鲁学生会自己思考,但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希望他们这样做。我在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过很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他们头脑清晰、善于思考、富于创造性,与他们交谈和学习确实是个享受。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似乎只满足于教育为他们划的线之内的颜色。只有很少一部分把教育看作更大的智慧探索旅程的一部分,用朝圣者的心情阅读思想著作。这些少数人很容易感觉到和他人格格不入,因为从大学本身得到的支持太少了。正如其中一个对我说的,像耶鲁这样的地方根本不适合探索者。

耶鲁这样的地方根本不是帮助学生提出大问题的地方。我认为在美国的大学里根本就没有智慧主义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十九世纪学生至少曾有机会在教堂里、或者校园里蓬勃发展的文学社团、辩论俱乐部里听到有人提出这种问题。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随着美国大学里人文主义理想的增长,学生或许在具有强烈教学使命感的教授课堂里遭遇过大问题。那样的教授在这个国家仍然还存在,但是学术专业化越来越可怕的关键时刻已经让他们成为名牌大学里的快要灭绝的物种。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教授评价完全靠学术成果的质量来衡量,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完全是浪费。如果学生想体会谈话的经验,最好到文科学院。

当精英大学夸耀他们教学生如何思考时,他们的意思是讲授在法律、医药、科学、商业等方面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分析和修辞技能。但是文科教育应该意味着更多的东西,他们刚入学时听过几场向他们提出大问题的报告,毕业的时候听几场提出大问题的报告。在两者之间,他们花费四年时间上课,老师训练他们提出小问题,由专业化的教授对专业化的学生讲授的专业化的课程。虽然广泛的概念在文科教育思想本身是隐含性的,但录取过程越来越多地挑选那些已经使用专业化术语思考未来的学生,如未来的记者、即将的宇航员、语言天才等。甚至在精英大学的我们也陷入大肆夸耀的职业教育泥坑。

实际上,这些似乎恰恰是学校希望的东西。精英大学说他们要培养领袖,而不是思想家,要培养权力的拥有者而不是权力的批评家,这是有理由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与任何联盟无缘,精英大学的大部分预算来自校友捐助,所以花费大量精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忠诚。正如三代耶鲁人的一个朋友说的,耶鲁大学的目的就是生产耶鲁校友。当然,为了让体制能够工作,那些校友需要钱。耶鲁当局长期以来对学生从人文学科和基础科学专业转向比如计算机和经济学之类实用性学科的倾向一直冷漠地怂恿。大学就业办公室很少鼓励对法律、医药、商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不做任何事情去减弱毕业生大量涌进华尔街的热情。实际上,他们在向学生指明这条道路。文科大学正在变成公司大学,它的重心已经转向技术领域,学术专长能够成功地变成利润丰厚的商业机会。

难怪对思想充满热情的学生发现自己感到孤立和困惑。去年我曾经和其中一个学生交谈,他对于德国浪漫主义观点“灵魂塑造”(bildung)感兴趣。但是,他已经是大四学生了,周围的人都在忙着推销自己的时候,你很难塑造灵魂啊。

但思想生活有一个维度位于思想热情之上,虽然我们的文化已经这么彻底地消毒了,如果它让那些最警惕的学生也抓不住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因为知识分子的概念出现在十八世纪,曾经有个时期包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承诺。成为知识分子意味着提出办法实现通向美好社会的前景,然后向当权者讲真话去实现这个理想。它意味着进入精神的放逐,意味着坚决放弃你对上帝、对国家、对耶鲁的忠诚,享受孤独的自由。它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想象力和勇气。乔伊斯小说中的青年学生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说“我不怕犯错误、大错误、遗憾终身的错误、甚至永恒的错误。”

成为知识分子开始于你的思维方式,摆脱你的假设和强制这些假设的体制。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恰恰是那些在体制内学得最好的人,所以让他们超越体制看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根本看不到体制的存在。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很久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世界一流的俯首帖耳、讨好老师的小爬虫,在每门课上都得优秀成绩,不管他们觉得这个老师多么乏味,不管他觉得这门课多么没有意义。他们也尽力积累八到十个课外活动,不管多么想用这些时间做别的事情。矛盾的是,这种情形在二流的学校反而更好些,尤其是在文科学院比在最好的大学还好些。有些学生最后来到二流学校,因为他们和哈佛和耶鲁的学生一样,只不过才华稍逊或者没有那么强的动机。但是有些人到了那里是因为他们有更独立的精神,他们没有得全优是因为懒得在每堂课上尽一切努力,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意义的内容上,进行一个特别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或者去做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与有利于大学申请无关的项目,或者他们只是坐在房间里看很多书或者写文章。这些是一类孩子,一旦进入大学后,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人性精神而不是学校精神,思考在大学毕业时要带着的问题,而不是带着求职简历。

我在耶鲁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每个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你很难看到嬉皮士、朋克或者艺术学生的类型,在八十年代著名的被称为同性恋常春藤的学校,很少是女同性恋者,没有男同性恋者。另类学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追逐时尚的学生热衷的是朴素的优雅。三十二种风味里全是香子兰。大部分精英大学已经都成为思想狭隘、让人窒息的常态王国。每个人都感受到要保持一种伴随成功形象和效果的压力。(成功的服装,成功的药物治疗)我从长期担任顾问的经验中得知,不是每个耶鲁学生都合适这里的学习或者学会适应它的,可他们都是一样的表现,这正是让我感到担忧的地方。常态的暴政在他们的生活中肯定非常强烈,其中一个后果是那些功课跟不上的学生(他们倾向于来自贫穷的家庭背景)常常表现出相反方向的两个极端,要么疏远要么自暴自弃。但是还有一个后果与能够跟上功课的大部分学生有关。

几年前我讲授了一门关于友谊的文学课。有一天我们在讨论弗吉尼亚·沃尔夫(Virginia Wolf)跟踪一群从儿童到中年的友谊的小说《海浪》。在高中,其中一个男孩爱上了另一个,他想,“我能向谁展示我自己激情的紧迫性呢?一个也没有。这里灰色的拱门、呜咽的鸽子、欢快的游戏、传统习俗和竞赛,所有这些被巧妙地组织起来避免让人感到孤独”。这是对名牌大学校园生活的绝佳描述,包括从来不允许感到孤独的部分。我很想知道我的学生对此是怎么想的?在一个你从来不感到孤独的大学上学意味着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啊,如果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我确实感到不自在。即使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也是在朋友的房间里完成的。碰巧的是,同一天,另一个学生做了关于爱默生论友谊的发言。他汇报说,爱默生说友谊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你有能力承受孤独。正如我在问学生他们觉得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其中一个打断我的话说,请等一下,你首先为什么需要孤独?你独自能做什么和朋友一起不能做的事情吗?

这就是他们:一个是丧失了品尝孤独滋味的年轻人,另一个是没有看到孤独意义的年轻人。最近常常有人讨论隐私的丧失,但是同样可怕的是它的必然结果---孤独的丧失。从前指的是你不能总是和朋友在一起,即使你想这么做。现在是学生能随时随地通过电子手段联系,要找到对方没有一点儿困难。但他们的强迫性社交似乎不能让他们产生深刻的友谊。“我能向谁展示我激情的紧迫性?”我的学生可以在朋友的房间里写论文,却无法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她可能没有时间,实际上其他学生告诉我,他们发现同伴们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办法培养亲密关系。

当繁忙和社交占据了孤独的所有空间后会发生什么呢?我那天向学生指出,具备反思和回顾的能力是知识分子生活的前提,而反思的前提就是孤独。他们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接着有学生似乎有点自我认识的意识,他说“你认为我们都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一种人?”啊,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实明白思想者的生活是在单独进行的:孤独的、怀疑的、坚韧的思想。培养这种品格的最好地方不是在精英教育体制内,因为其真正目的是重新创造一个集体系统。

产生了约翰·克里和乔治·布什的世界正在为我们培养下一代领导人。在高中时进修大学课程的学生或者大学里修双学位的同时还编辑三种校园出版物的学生,那些每个大学或法学院都想要,课堂上谁都不想要的学生,那些忙得连呼吸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要说思考了的学生将很快管理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政府。她可能有很多成就,但是经验很少,可能有很多成功,但是远景很少。精英教育的劣势是培养出来的精英过去现在一个样。

作者简介:威廉·德莱斯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1998年到2008年在耶鲁大学教英语。

Original link: http://theamericanscholar.org/su08/elite-deresiewicz.html

相关文章:

也谈名校

有感哈佛降低学费

浏览(5469) (0) 评论(3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4 14:46:43
twocentsworth:
I'm not a "master of moderation", only trying to be:). Of course I know Dr. D is over generalizing based on his experiences and views, and there are many exceptions. But it seems that even you agree the system can be "污泥", and only the ones who can sepa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re the "heros"?

Thanks for the discussion as always:).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4 14:16:55
昭君,
“精英对社会大众的“鄙视”和脱离,以及他们的entitlement mentality”?Aren't we tarring everybody with the same brush here? I personally know of many exceptions. 昭君,as a master in the art of moderation, this is a big generalization (exactly what Prof. Deresiewicz is doing in his piece). Smacks of class warfare to me. 能出于污泥而不染者,皆英雄也!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4 09:29:07
coolboy:
Looks like you are also an educator - hand shake hand shake:). Sorry I skipped your comment earlier - I was caught in the exchanges regarding the copyright ownership of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wocentsworth and Lang Kuan:).

I think many Chinese do not understand or respect the "universalism" of the social rules in the west, and hence try to "play the system" at times. Sometimes they do succeed, which gives them even more reasons to "use their smart" this way. I personally do not agree with such behavior, and think respecting and following the social rules and norms is indeed a sign of the maturity of a society.

椰子:
谢谢你的鼓励!你居然说我“人小鬼大” -- 有点“依老卖老”的嫌疑哟 - 咱不是
差不多大么?

我也觉得这位教授的反思其实是很有意义的,虽然他的 可能会让人反感 -- 这也可
以理解。毕竟精英教育是许多人心目中进入“上层社会”的必经之路,让他说得这
么不堪,怎么可以接受呢。如上面指出的,我更看重他提出的一些观点,而不是对
精英教育的基本否定,比如你指出的对真正知识分子的定义和目前教育制度在这方
面的欠缺(这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欠缺,而不只是精英教育的问题;但他的逻辑我是认
同的),和精英对社会大众的“鄙视”和脱离,以及他们的entitlement mentality等
等。

twocentsworth:
Thanks. That kind of reinforced my impression.

By the way, I'd like to discuss something with you in private setting. Since you don't have a blog here, there's no way I can leave a private message for you. I do have an email address that I use for correspondence offline with my online friends. If you don't mind, could you drop me a line there? Of course, if you just want to keep our conversations in the blog space, I totally understand.

jzdreamweaver@gmail.com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4 00:45:20
昭君,
Of the two views about life in Canada which you described I tend towards the second one as being more typical. Personally (I think most Canadians would agree with me) I think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anada in somewhat better than in the U.S., if money and material enjoyment are not too heavily weighted in the equation. Life is more gentile in Canada. The academia is less “cut throat”. “Free”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pre-university) factor in a lot of the considerations. Taxes are higher but not by much, certainly not when viewed against the services rendered.

On the other hand (and this a personal view – and I know it will get me in trouble with many compatriots) Canadians tend to be a smug and self-satisfied lot. I just don’t think there is the same drive and competitive spirit as in the U.S. and China. Many hard-driving Chinese immigrants find life in Canada boring. I think my characterization fits in with the view expressed by your second friend.

I am not sure what your first friend means by “bureaucratic system”, but my sense is that bureaucracy certainly exists (it does in the U.S. too), but the system generally does work, and government services are acceptably efficient (even courteous). In all my life here I honestly have not found it wanting – and I am NOT a smug person. Again I think language proficiency (or the lack of it) determines one’s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se issues.

COOLBOY:
You’re absolutely right! We Canadians are living off our natural resources. We need to plan more for the future.
As for people trying to 钻漏洞,right again! It’s deplorable that many immigrants have learnt to take (often unfair) advantage of Canada’s generosity very quickly after arriving.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2-23 20:09:57
昭君,
我非常赞同这位教授的看法。他最难为的地方是作为在耶鲁大学的英语教授,能够看到精英教育使人无法看到“精英”们自己的平常人的地方。任何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精英们有多少能真的这样去想和做,是一个可思考的事情。能从和一个水管工没有话讲,作出这样深刻而真诚的反省,实属难能可贵,也由此,让人对他肃然起敬!再者,精英学校出来的人多少有点因为是名校毕业而自命不凡的态度,这从在中国名校本科毕业的人身上可见,从美国名校博士毕业的人身上也可见。天之骄子们很难跳出来看自己是什么回事。

另外我认为他说的“成为知识分子首先意味着首先对思想充满激情”,我完全赞同并感谢有人这样指出什么才是知识分子。的确考分高的学生不一定对思想有激情。而这个世界需要多少真正的知识分子呢?恐怕这才是一个问题。这个世界(那些有权力的大人物们)更鼓励人们不要会思想,而是会跟从,难道不是吗?

昭君,谢谢你的ZT,也谢谢你贴的陈萨的钢琴,很美的play,非常动人。也谢谢你的职场心得,真是人小“鬼”大,“前辈”多智慧啊!:)
回复 | 0
作者:coolboy 留言时间:2010-02-23 20:03:40
The quasi-socialism system like Canada and Norway has very high taxes and high benefits with few loopholes. Such a system cannot last for a very long time unless it is for a country with small population and/or large natural resources. There are always many loopholes (in tax system or others) in a country with lots of freedom, which makes the smart, hard working, or active people living far above the average. I twice received calls from total (Chinese) strangers who came from Canada to USA for job interviews who found my name from university phone book and asked me how the (financial or living) system worked here. Well, they were all convinced (at least on the phone) that in Canada you got what you saw or were told whereas in USA you can get (legally) far more than what you were told have.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19:23:50
twocentsworth:

Without revealing too much details, I can tell you that she was basically following her husband's career to Canada. He is a very successful academian, both in the states and in Canada, but I guess he was attracted by the very generous offer made by the school in Canada and the freedom he was guaranteed there. What she meant by Canada's socialism system was mostly i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 the government and services it provides. So her case is probably not a very "typical"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at country.
I have another friend who lived in Canada for many years (got her Ph.D. from an "elite" Canadian school), and then got a job at a university in the states. Her husband and son still live in Canada and she commutes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rder a few days a week to go to work. I asked why they didn't just move to the states, considering that her husband was a free agent and could work from anywhere. She told me it was because her husband liked the "slower pace and social security provided by the Canadian system" - so there, you have two different views from two Chinese immigrants who have similar backgrounds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But I think the second one is probably more typical. Am I right?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17:58:34
Sorry, I meant to say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17:55:16
昭君,
Just to pick up on the earlier thread,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know what your friend meant by Canadian "socialism" and which aspects of Canada's "socialism" she found disagreeable. Ironically many immigrants beat a path to Canada's door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generous social benefits Canada has to offer. It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provide "cradle to grave" social services.
(This is a factual statement, not an endorsement or objection on my part.) The only other country I can think of in the same category is Norway, but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immigrate to Norway.
It would also be interested to know why your friend chose to come to Canada, and whether that initial presumption was ultimately fulfilled (although from the way it sounds, I suspect not).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17:50:45
浪宽:
网络文章的版权问题,我还真不是太清楚。不过如果我转别人的文章(很少,这大概
是第三次),或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别人文中的内容,我都会注明出处,大概是职业病
吧,呵呵。你说的这些可能出现的争端,我倒还真没想过呢。

伊萍:

谢谢评论。嗯,这个问题,的确是见仁见智。我觉得他指出的问题还是有一些代表
性的。他批评的主要问题,并不完全是精英和“劳动人民”没有共同语言这一点,
而是精英体制所灌输and nurture的entitlement (这可能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群体的共性)。当然这正是精英之成其为精英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群,by definition。
回复 | 0
作者:伊萍 留言时间:2010-02-23 17:44:27
文章实在太长,没读完。不过觉得这个人有点像以前的中国共产党,把劳动人民提到太高的位置。与修水管的人没话讲,有时并不是坏事,一个国家的人人人都street smart未必是好事,就是该有人street smart,有人book smart。他曾经觉得因为从精英学校毕业就比人高一等,不是学校的错,是他自己自以为是。
回复 | 0
作者:浪宽 留言时间:2010-02-23 16:38:25
昭君:

真不敢相信你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还纳闷呢?

你的文章是否有受害,我不知道,但我知道Rondo的文章有过,以前红妆的文章有过。我甚至记得万维的网管把Rondo的大作从别的地方搬回来,真是有意思的很。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特点。你想去追究版权?赶紧打消这个念头。

说个故事吧。莫个网站一位博主文章很受欢迎,他的文章就被别的博主搬过去了,一点转载的说辞都没有,而且还被另外那家网站的编辑放到首页。他就有些气愤,写信给那边的网管理论。你知道那边的网管说什么?他们说:“你说你是原创作者,你能证明给我看看吗?”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谁也不能轻易的证明任何一篇文章的原始作者是自己。当然如果用非常特殊的手段也许可以。

有人说了,看看发表的时间就清楚了。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

第一,发表时间有东部和西部这分,中国和美国更是不一样。

第二,由于博客里的文章都是可以修改的,你大可以把别人的文章搬到你的老博文中,这样,发表时间就提前了。

也许还有其它我没有想到的办法。所以说,想要剽窃是有办法的。我现在对于网络上的东西的所谓版权是很糊涂的。也许哪位高人可以帮我解这个谜。

下面是最近热播的Rondo的文章,去下面的这些链接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全当是娱乐吧。

====


1. 从黑皮肤中国女孩娄婧的遭遇谈起_评论_环球网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9月17日 ... 最近一位黑皮肤的中国女孩在网络上遭到无情的谩骂和攻击。起因是这位名为娄婧的女孩在参加选 ... 娄婧的遭遇让我想起了一个英国小男孩安德鲁的故事。 ...
opinion.huanqiu.com/roll/2009-09/579863.html - Cached
2.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_长春吧_百度贴吧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 post - 1 author - Last post: 2 days ago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每个国家都有种族问题,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又有早年的奴役的封建残留意识,所以尽管现在从法律上讲已经是人人平等, ...
tieba.baidu.com/f?kz=716524856 - Cached
3.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_黑人吧_百度贴吧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2 posts - 6 authors - Last post: yesterday
而且这不是哪个非洲国家的孩子去中国生活,而是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一个普通的黄皮肤的中国母亲生养出来的女孩,一个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女孩。 ...
tieba.baidu.com/f?kz=716043863 - Cached
4. 天涯来吧- 天涯观光团-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 post - Last post: 2 days ago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 去年在国内看过许多电视节目,半年之后的今天,唯一依然记忆犹新的节目,就是那位黑皮肤的上海女孩,在电视节目上表演的越剧 ...
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27145&tid...ref... - Cached
5.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 中德新闻- 萍聚社区德国|环保|节能|留学|女性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10年2月20日 ... 萍聚社区2010-02-19 08:36:59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每个国家都有种族问题,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又有早年的奴役的封建残留意识,所以尽管现在 ...
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1101170&extra...1 - Cached
6. 一个不知道父亲是谁的黑皮肤的中国女孩(图) |三明- 雅虎论坛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 post - 1 author - Last post: 16 hours ago
每个国家都有种族问题,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又有早年的奴役的封建残留意识,所以尽管现在从法律上讲已经是人人平等,但在不少人的心底深处, ...
bbs.yahoo.cn/read.php?tid=624821&page=e&fpage=1 - 20 hours ago
7. Rondo的博客- 万维读者网博客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10年2月19日 ...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 • •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土耳其的挑战 • • 如果没有六四,中国会怎么样? • 善哉,美国监狱中还设让犯人行夫妻 ...
blog.creaders.net/rondo/user_blog_diary.php?did=55740 - Cached
8. 郑和部下的后裔?肯尼亚遭遇黑皮肤“中国女孩”
- [ Translate this page ]


http://tieba.baidu.com/f?kz=716524856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477608&r=0&v=0


不知道父亲是谁——一个黑皮肤的上海女孩

信源:蓉都博客|编辑:2010-02-20|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请注意:《八阕----广角新闻》首页(http://www.popyard.org)的左上方,有一个红色的剪纸“花虎:恭贺新春”,在其下方 有个“视频:春晚2010”链接。点击这个链接,可以看到当前收集到的春晚节目。 这个链接标示后端的数字“X”标示着当前收集到的节目序号——每当你看到这个数字增大,就意味着又有新的节目视频上线;所以,请注意这个数字,及时分享中华民族的喜庆“年味儿”。


http://my.backchina.com/space-202905-do-blog-id-59775.html


« 返回上一页
大西洋人的日志
大西洋人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阳光女孩
热12 2010-02-20 10:51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27145&tid=2720273519688491420&ref=regulartopics
sheep乖 在2010年2月21日 19:21说 ,
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女孩


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1101170&extra=page%3D1&page=1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13:28:43
浪宽:
我中午试验了一下古狗,真没找到这篇译文呢。后来才发现我用的是英文输入,当
然不会找到中文译文了。已经把你提供的译文作者加在原文中了。谢谢。网上的确
是有文章传来传去的问题,不过俺还没有怎么成为“受害者”,可能因为咱的文章
没有你的那些那么吸引眼球吧,呵呵

twocentsworth:
I think Lang Kuan was just trying to help. Not everyone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urces of articles published on the web these days, but of course, it's always helpful to include the sources, if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credit to whoever did the original work.
回复 | 0
作者:浪宽 留言时间:2010-02-23 13:22:03
twocentsworth:

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已经做了解释。你应当先问一问我,我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现这个译文的?有的人就是想当然,用自己的逻辑去解释一切现象,却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可能是错误的。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12:37:53
With respect, Mr. Lang Kuan I think you should have disclosed the author and the source of this Chinese translation right at the start (since you clearly had that information). This forum can only work if everyone operates on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honesty.
回复 | 0
作者:浪宽 留言时间:2010-02-23 11:52:10
如果是我翻译的,我就不会贴在这儿了。用Google很容易就找到,为啥还要我来提供呀。

从文章来源看是吴万伟 译的,希望这是正确的。现在网上的东西转来转去,也不知道谁是原作者了。比如我的文章也常被万维网从别的管道转过来,大多没有我的名字的,想必很多人多有类似的经历。

我本来也没有去深究谁是原始译者,现在仔细Google一下,应当是

吴万伟译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7/03/content_800199.htm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10:36:39
I am pleased that Mr. Lang Kuan has decided to render his great service and translated the Deresiewicz article into Chinese. If I could have expressed myself as eloquently as Mr. Lang Kuan did I certainly would have used Chinese to respond in this forum.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 am thankful that 昭君 has decided to give those of us with somewhat less proficiency in the languag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 chance to be heard. That is exactly what “education”, “democracy” and “civilization” are about. I do wish I might one day have the same command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s Mr. Lang Kuan, and be able to 引经据典. Who knows, maybe someday I will.
回复 | 0
作者:coolboy 留言时间:2010-02-23 10:33:02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a science issue and a social issue is that one or I cannot take a side in a debate on a social issue. Both 昭君 and twocentsworth are nice and their points are reasonable too (and I am sure they are both very beautiful as well) if one reads it separately. I will continue to keep quiet and watch ...... :)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10:26:22
浪宽:
刚把原文改成你提供的中文了。希望不介意。谢谢。如果不是您翻译的,请提供翻
译者的名字,否则我会有“侵权”的嫌疑。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10:01:48
Beaubien2010:
Forgive me, I re-read your original comment and twocentsworth’s comments, as well as my responses, but still can’t figure out how I appeared “arrogant”, and how my comments could have hurt you. Please help me. I apologize for not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is article in the post, but the author’s name and affilia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in the first post (perhaps I should have hightlighted to avoid confusion). I also pointed out it’s an article “shared by my friend”, not written by her, so I don’t know where the confusion could have originated from?
Plus, I have said several times, that the fact I posted this article here does not mean I agree or endorse the author’s opinions on “elite education”, but just think his ideas might stir some meaningful discussions (as it has done two years ago among many “elite” people and the like, as twocentsworth pointed out). That’s my only intention. And from what happened here, I guess at least that’s partially achieved.

One more thing: I never consider myself as an elite (as a matter of fact, I’m not a “product” of the elite system), and that’s why I said if I wrote something like this as twocentsworth suggested, it would be seen as someone who are “sour grapes”. It’s only meant to be a joke.

Twocentsworth:
Thanks for the “heavy lifting”. I expected this article will cause some controversy, but by no means expected the target to be me – it probably is another example of how language sometimes can be unclear, which leads to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communication. I hope you can enlighten me and let me know what I’m missing here.
Anyway, your explanation of the Canadian educational system is very helpful. I know for a fact that Canada’s system, like its entire social institutions, are very much “equalized”, which is what many Americans don’t like about it. The friend who recommended this article to me actually lived in the states for many years before moving to Canada, and she hated the “Socialism” system there for the first few years at least. I know there’s merit of each system, and as usual, I would love to see some kind of “happy middle ground” between them. But even in the Canadian system, there is still some fashion of “stratification”, even though all the universities are supposed to be at the same level, as you have so clearly pointed out. So it’s an unavoidable human nature to stratify the society into “classes”, or “mainstream” versus “side streams” as has been discussed and debated here at other times. So maybe there’s no need to reflect on the “disadvantages” of “elite education”, because it is a way of life and it is what everyone wants to be part of. Maybe it’s just like what Jack Welch wanted for GE: Every unit has to be the top 1 or 2 in its industry, or it will be sold or divested. Granted, there is only one No. 1 and one No. 2 in each industry, but it is at least worth the try. And if every business is striving to become the No. 1, then we can expect that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will indeed go up. The question becomes then, is being part of the “elite” an end in itself, as suggested by Dr. D?

哈哈,浪宽兄, 这是你现翻的?还是用什么软件或者网上本来就有译文?昨天本来
想这样做来着,可是实在篇幅太长,不想花那个功夫。谢谢你的时间!!!

我回复读者的原则:如果原评论是英文,我一般会回英文。反之亦然。所以才有这
么多英文来回。当然贴的原文是英文,也许用英文评论更方便些。不过真的谢谢你
的译文,这样也许有利于更多更好的讨论:)。
回复 | 0
作者:浪宽 留言时间:2010-02-23 09:04:21
奇怪,怎么都在这儿显摆起英文来了。俺的英文不好,来点中国字的,这样对那些爱看中国方块字的人也公平一些。昭君这个题目不错,鼓励一下。


精英教育的弊端


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精英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揭露了精英教育疏远人性、鼓吹虚假的自我价值、提供平庸和安全的诱惑、消磨欣赏孤独的能力等劣势,指出大学的宗旨是塑造灵魂而不是培养就业能力。

我到了三十五岁时才突然认识到我的教育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我刚刚买了房子,需要安装水管,请来的管子工就站在我的厨房。他个子矮小、结实健壮,留着山羊胡,戴一顶红色棒球帽,说话操着浓浓的波士顿口音,我突然意识到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给人家讲话。在我看来,他的经历是如此陌生,他的价值观是如此难以预测,他的语言怪异难懂,在他开始干活前,连和他闲聊几句都不可能。我十四年的大学教育和在几所常春藤大学工作的经历使得我傻乎乎站在那里,笨拙不堪,尴尬不已。有个朋友称这种现象为“常春藤错位”。我可以用外语和其他国家的人侃侃而谈,却无法和站在我家里的人说两句话。

我花费这么长时间才发现教育的错误程度并不让人吃惊,因为精英教育绝不可能让你认识到它自身的缺陷。正如在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二十多年的经验显示的,名牌学校不断地鼓励学生为能到这些地方上学而自豪,不断夸耀名牌大学经历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精英教育的优势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你至少在某些方式上学会思考,还可以建立一些日后开创事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获得让世人羡慕的富裕生活或其他报答。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如果认为它创造了一些机会,却丧失了其他机会,培养了有些能力,却其削弱了其他能力,不仅是大逆不道的而且是不可思议的。

我不是在谈论课程设置或者文化战争、美国思想的开放或者关闭、政治正确或者准则塑造或任何你拥有的东西,我是在讨论出现这些偏颇的整个体制。不仅是常春藤学校或者其他大学,而且包括让你获得优越地位的整个机制:私立或富裕的公立“填鸭式”学校、越来越泛滥的辅导老师、备考课程和辅导班等准机构、导致录取与否的招生疯狂。像通常情况一样,信息就是媒介。精英大学课堂之前、之后、和周围都在集中灌输着价值观。随着全球化加剧经济不安全感,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都越来越指望获得教育优势的整个机制。既然有这么多资源投入到精英教育的事业中,有这么多人来争夺向上阶梯的有限空间,我们有必要问一下最后你到底能得到什么,我们整体能得到了什么,因为正如大学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的,当今的精英学生是未来的领袖。我们这些最好的大学已经忘记了存在的理由是塑造灵魂而不是创造职业。

正如我在厨房认识到的,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劣势是它让你无法和与你不同的人进行交流。精英大学常常夸耀自己的多元化,但是这种多元化几乎总是限于种族和民族的范畴。说到阶级,这些学校基本上越来越多地趋同化。如果你到我们伟大国家的任何一所名牌大学看看,就会惊讶地发现白人商贾名流和专业人士的子女和黑人、亚裔、拉丁裔商贾名流和专业人士的子女一起学习和玩耍的温馨场景。与此同时,因为这些学校培养自由态度,所以让这些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他们愿意为工农阶层代言,却无法与来自这些阶层的人进行简单交流。让我们回顾一下上次民主党的两个总统提名候选人戈尔和克里的情景吧。他们一个来自哈佛,一个来自耶鲁,两人都是真诚、体面和富有智慧的人,但他们都根本无法和选民沟通交流。

但是这不仅仅是阶级问题。我的教育让我相信没有进入常春藤大学或者其他名牌大学的人是不值得交谈的,不管他出身于什么阶级。我得到的教育清清楚楚显示这些人低我一等。正如名牌大学喜欢宣扬的,我们是“最好的、最聪明的人”,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与我们不同:没我们好,没我们聪明。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上的学校不那么有名气,我学会了表示理解地点点头,表现出些微同情地说“啊,”(如果我上了哈佛,有人问我在哪上学时,我学会了说“在波士顿”)。我根本不知道没有上名牌大学的人中也有聪明人,实际上他们没能到那里常常正是因为阶级原因。我根本不知道还有很多聪明人根本就没有上过大学。

我也了解到有些聪明人并不“聪明”。智慧形式多样性的存在已经是个常识,但是不管精英大学多么喜欢夸耀新生班级里面有几个演员或者小提琴手,他们挑选和培养的智慧形式只是分析能力。虽然这对于所有大学都可以说是真实的,但是精英大学恰恰因为学生(包括老师和管理者)在这方面的智慧程度如此之高,所以很容易忽略其他智慧形式的价值。人们夸耀自己最擅长,最能给自己带来优势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是社会智慧和感情智慧以及创造能力等在教育精英中的分配并不占优势(仅提出这三种智慧形式)。“最优秀者”只是在狭隘意义上的最聪明者而已,人们要摆脱教育精英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那么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聪明的人如何呢?我有个朋友从典型的普通公立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常春藤大学。她说,进入这种学校的价值之一是它教给你如何与不聪明的人相处。有人在精英大学的意义上聪明,有人在其他方面聪明,有人根本就不聪明。如果与人交谈是了解他们的唯一真正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谈就是让人尴尬的事。名牌大学应该提供了人道主义教育,但是人性的第一个原则是古罗马戏剧家泰伦斯(Terence)的原则“只要与人有关的事我都不陌生”。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劣势就是它让你疏远了众多人性特征。

第二个劣势隐含在我一直在讲的观点里,那就是精英教育灌输了一种虚假的自我价值。考上名牌大学,在名牌大学上学,毕业于名牌大学都取决于分数排名(如大学入学考试(SAT)平均分(GPA)、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你学会了用那些分数来评价自己。分数不仅放大了你的命运,而且放大了你的身份,不仅放大了你的身份,而且放大了你的价值。人们一直说那些考试真正检验的是你的考试能力,但是即使它们确实测量出真实的内容,也不过是真实情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问题开始于你鼓励学生忘掉这个真理时刻,功课方面的优秀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优秀时,“在某方面出色”变成了“出色”时。

对自己的智慧或者知识感到自豪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问题出现在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进入家门的时刻起,是名牌大学所纵容的沾沾自喜和自我吹捧。这些明确无误的信息贯穿于从大学入学教育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体现在每个人的音调、头脑的倾斜、传统名校宣传、学生报纸的每篇文章、院长的每篇演说中。这个信息就是你来了,欢迎加入这个俱乐部。必然结果也同样明白无误:

你理应得到因为你到了这里而能得到的一切东西。当人们说名牌大学学生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他们的意思是这些学生认为他们因为分数比别人高所以理应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在耶鲁,毫无疑问其他地方也一样,这个信息被让人尴尬的字面术语来强化。该大学的物质形式,也就是四方院和住宿学院连同临街的建在围墙里的紧锁的哥特式石头、熟铁大门。每个人携带的身份证决定了他可以从哪个门进入。换句话说,这门就是控制性的比喻,因为大学的社会形式就是用同样方式构成的,每个名牌大学都是如此。名牌大学都是被锁着的大门围起来的堡垒,只对经过挑选符合要求的人开放。学生吸收这个教训的能力体现在他们在这些门里竖立起更多门槛的渴望,成立更加排他性的特殊团体,在耶鲁有著名的秘密社团,或者应该被称为公开的秘密社团,因为真正秘密的话将破坏他们的目的。除非人们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了,否则排他性又有什么意义呢?

精英教育的重大劣势之一是它教给你认为智慧和学术功课的测量标准是道德上或者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标准,但实际上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并不比愚蠢的人、不聪明的人、甚至懒惰的人更有价值。他们的痛苦并不比他人更痛苦,他们的灵魂并不更重要。如果我是信徒,我会说上帝并不爱他们更多。政治上的隐含意义是清晰的。正如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曾经对老精英说,当你用脑子的力量而不是用拳头的力量抓住你能得到的东西,并不说明你的邪恶就更少些。罗斯金说“必须有人工作,也必须有工头,但是在成为工头和从工作中牟利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

政治上的隐含意义不仅仅止于此。精英教育不仅预示着你进入上层社会,一旦进入那里后,还训练你适应那里的生活。我以前不知道这些,后来我对比了我和我的同学的经历以及进入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朋友的经历开始明白了。在耶鲁大学有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和考勤规定,但是没有人认真对待,如果请求可以申请推迟,如果旷课减少学分的威胁从来没有认真执行过。换句话说,在耶鲁这样的大学,学生们有数不清的第二次机会。但是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就没有。我的朋友有一门本来一直成绩很好的课却得了很低的分数,因为她当班做侍应生的缘故迟交论文了一个小时。

这或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在精英大学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可思议的是,她根本没有申诉的机会。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的学生们不像耶鲁的学生有一群顾问、辅导老师和系主任帮他们写作业晚交的情况说明,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额外帮助,在跌倒的时候把他们扶起来。他们得到的是来自冷漠官僚体制的批发性教育,不是由满脸笑容的工作人员把精心包装的包裹亲手交给他们。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我的学生们经常接触的上层联系,比如来访的权力掮客演讲,和外国代表一起吃饭等。他们也很少有机会得到各种特别基金资助,在耶鲁这样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基金资助,比如旅行补贴、研究奖学金、演出奖励等。每年我所在的耶鲁英语系有几十种现金奖励,内容从新生作文到毕业设计五花八门。今年,这些奖励已经达到九万美元,还是仅仅在一个系里。

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这样的大学的学生也不可能仅仅做了作业就可以得优。最近有很多文章谈到分数膨胀的问题,这是丑闻,但是最丑陋的地方在于它是多么地不平衡。四十年前,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平均分(GPA)是2.6,仍然接近传统的(B-/C+)曲线。从那时起,它在任何地方都开始上升,但是上涨的幅度不同。公立大学的平均分是3.0或者B,在私立大学是3.3,很少B+。在多数常春藤大学,这个数字已经接近3.4。但是总有学生不做作业或者上专业课之外的课程(不管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学分)或者根本就达不到标准的情况(比如运动员或者校友子女)。但是在耶鲁这样的学校,只要来上课,努力学习就可以期待得到(A-)在大部分时候,他们确实得到了这个成绩。

简而言之,学生在大学被对待的方式训练了他们一旦走出校门后获得的社会岗位的对待方式。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这样的学校,学生们接受的培训是担任阶级体系中的中间位置,处于官僚机构中的底层。他们已经被训练过很少有二次机会的生活,没有推迟宽限,很少有资助,很少有机会,要在服从、接受监督和控制下生活,赶最后期限,不是制定指导原则的生活。在耶鲁这样的地方,当然正好相反。精英喜欢把自己归入管理阶层,但是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进入大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旦进去了,你做了几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被赶出来。不管是最绝望的课程不及格,还是最可恶的抄袭劣行,甚至对其他同学的身体伤害的威胁等都不会被开除,这三种情况我都听说过。上帝啊,感觉就是它不公平,换句话说,老同学关系网的自我保护,虽然现在也包括了女生。精英学校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也培养我认识的一个从前的耶鲁毕业生所说的“有资格的平庸”。A是出类拔萃的标记,而A-是“有资格的平庸”的标记。这是另外一个比喻的例子,不仅是分数或者承诺。它意味着,别担心,我们会照顾你的。你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已经足够好了。

这里,大学也反映了成人世界的运行方式(除了它是另外的方向)。对于精英,总有另一个宽限、不追究、赦免、恢复期等,总有众多的关系网、特别的薪金、乡村俱乐部、会议、年终奖、分红等。如果戈尔和克里代表精英教育的一个典型产品的话,乔治·布什就代表另一个典型。我们的现任总统是有资格的平庸的化身,他进入耶鲁决非碰巧的事情。有资格的平庸实际上是其政府的运行原则,但是正如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和其他网络公司丑闻所显示的,也是公司化美国的运行原则。那些表现不佳的公司高管的丰厚薪水就是成人世界的A-分数。任何记得感到委屈的伪善者安然公司头目肯尼斯·莱恩(Kenneth Lay)都明白其中涉及的心态。此人回应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指控时说,一旦你进入了一个俱乐部,你就有了上帝给予的权利永远留在这个俱乐部内。但是你没有必要记住肯尼斯·莱恩,因为同样的故事去年发生在另一个耶鲁人斯科特·利比(Scooter Libby)身上。

如果精英教育的劣势之一是它提供平庸的诱惑,另一个劣势是它提供安全的诱惑。当家长解释为什么他们如此卖力地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时,他们毫无例外地说因为它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但是它关闭了什么机会呢?精英教育给予你发财的机会,这毕竟是你在谈论的东西,但是它也剥夺了不发财的机会。不发财的机会实际上是每个年轻美国人一直被给予的最好机会之一。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它这么富裕完全可以为或许在其他国家存在(或者从前曾经存在的)的处于贫困边缘的人或者至少处于丧失尊严的边缘的人提供体面的生活。你作为中学老师、社区组织者、民权律师、艺术家可以在美国生活地很舒服,不管按任何有道理的舒服的定义来判断。你得居住在普通公寓里而不是曼哈顿的豪宅或者洛杉矶官邸里。你得开本田车,而不是宝马或者悍马(Hummer),你得在弗罗里达度假而不是在巴巴多斯或者巴黎。但是这些损失如果和你有机会做自己信任的工作,做你适合的工作,你喜爱的工作,你的日常生活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但这正是精英教育剥夺了的机会。我怎么能去做一名中学教师呢,那不是浪费了我昂贵的教育吗?难道不是挥霍掉了父母花费这么大代价为我提供的好教育了么?我的朋友们该怎么看待我呢?二十年后同学再相聚,我怎么有脸见那些成为大律师或者纽约名流的同学呢?所有这些问题背后的问题是:这不是委屈了我么?所以可能性的整个世界都关闭了,你错过了你可能真正喜欢的职业。

这并不是说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决不会追求风险大或者利润少的职业,不过即使他们选了这些职业,也比他人更容易很快放弃。(我们甚至不讨论某些特权阶级的孩子根本不上大学的可能性,或者推迟好几年入学,因为不管这种选择有时候显得多么合适,刻板的教育心态已经把他们排斥在可能性世界之外,有很多孩子像梦游一般来到大学,根本就不知道上大学的理由)。这似乎是不合情理的,因为精英大学的学生倾向于毕业时不用背很多债,也更容易靠家庭资助度过一段时间。我以前不知道有这种现象,后来从我们系的几个研究生那里听说这事,一个来自耶鲁,一个来自哈佛的两学生在讨论写诗歌,他们的大学朋友说一两年之内肯定洗手不干了,而他们认识的来自普通大学的学生仍然还在坚持。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名牌大学学生期待成功,期待立刻就成功。从定义上看,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别的东西,他们的自我意识就是建立在成功的能力基础上的。不成功的想法让他们感到恐惧、让他们无所适从、让他们一蹶不振。他们的整个人生一直被失败的恐惧所驱动,往往最开始起因于父母对失败的恐惧。我第一次考试不理想,走出教室后觉得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第二次考试失败就好受多了,我已经明白失败并非世界末日。

但是如果你害怕失败,你就害怕冒险,这就解释了精英教育的最终的最具破坏性的劣势:它在本质上是反智主义的。这似乎和本能相反。难道精英大学里的孩子至少在狭窄的功课意义上不是最聪明的吗?他们不是学习最刻苦的吗?不是比前几代的学生都更刻苦吗?是的,他们确实如此。但是成为知识分子和成为聪明人不是一回事。成为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做功课。

如果这么多孩子在上大学的时候还认识不到这一点,这没有什么希奇。他们是体制的产物,很少思考下一次作业以外的问题。这种教育体制忘了教会他们在沿着道路进入名牌大学找到待遇丰厚的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功是无法通过一封推荐信或者分数或者校名来衡量的。它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塑造灵魂,不是培养就业能力。

成为知识分子意味着首先对思想充满激情,不是为一个个学期,为了讨老师的欢心,或者取得好成绩。一个在康涅狄格大学教书的朋友曾经向我抱怨说他的学生不会自己思考。我说,耶鲁学生会自己思考,但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希望他们这样做。我在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过很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他们头脑清晰、善于思考、富于创造性,与他们交谈和学习确实是个享受。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似乎只满足于教育为他们划的线之内的颜色。只有很少一部分把教育看作更大的智慧探索旅程的一部分,用朝圣者的心情阅读思想著作。这些少数人很容易感觉到和他人格格不入,因为从大学本身得到的支持太少了。正如其中一个对我说的,像耶鲁这样的地方根本不适合探索者。

耶鲁这样的地方根本不是帮助学生提出大问题的地方。我认为在美国的大学里根本就没有智慧主义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十九世纪学生至少曾有机会在教堂里、或者校园里蓬勃发展的文学社团、辩论俱乐部里听到有人提出这种问题。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随着美国大学里人文主义理想的增长,学生或许在具有强烈教学使命感的教授课堂里遭遇过大问题。那样的教授在这个国家仍然还存在,但是学术专业化越来越可怕的关键时刻已经让他们成为名牌大学里的快要灭绝的物种。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教授评价完全靠学术成果的质量来衡量,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完全是浪费。如果学生想体会谈话的经验,最好到文科学院。

当精英大学夸耀他们教学生如何思考时,他们的意思是讲授在法律、医药、科学、商业等方面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分析和修辞技能。但是文科教育应该意味着更多的东西,他们刚入学时听过几场向他们提出大问题的报告,毕业的时候听几场提出大问题的报告。在两者之间,他们花费四年时间上课,老师训练他们提出小问题,由专业化的教授对专业化的学生讲授的专业化的课程。虽然广泛的概念在文科教育思想本身是隐含性的,但录取过程越来越多地挑选那些已经使用专业化术语思考未来的学生,如未来的记者、即将的宇航员、语言天才等。甚至在精英大学的我们也陷入大肆夸耀的职业教育泥坑。

实际上,这些似乎恰恰是学校希望的东西。精英大学说他们要培养领袖,而不是思想家,要培养权力的拥有者而不是权力的批评家,这是有理由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与任何联盟无缘,精英大学的大部分预算来自校友捐助,所以花费大量精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忠诚。正如三代耶鲁人的一个朋友说的,耶鲁大学的目的就是生产耶鲁校友。当然,为了让体制能够工作,那些校友需要钱。耶鲁当局长期以来对学生从人文学科和基础科学专业转向比如计算机和经济学之类实用性学科的倾向一直冷漠地怂恿。大学就业办公室很少鼓励对法律、医药、商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不做任何事情去减弱毕业生大量涌进华尔街的热情。实际上,他们在向学生指明这条道路。文科大学正在变成公司大学,它的重心已经转向技术领域,学术专长能够成功地变成利润丰厚的商业机会。

难怪对思想充满热情的学生发现自己感到孤立和困惑。去年我曾经和其中一个学生交谈,他对于德国浪漫主义观点“灵魂塑造”(bildung)感兴趣。但是,他已经是大四学生了,周围的人都在忙着推销自己的时候,你很难塑造灵魂啊。

但思想生活有一个维度位于思想热情之上,虽然我们的文化已经这么彻底地消毒了,如果它让那些最警惕的学生也抓不住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因为知识分子的概念出现在十八世纪,曾经有个时期包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承诺。成为知识分子意味着提出办法实现通向美好社会的前景,然后向当权者讲真话去实现这个理想。它意味着进入精神的放逐,意味着坚决放弃你对上帝、对国家、对耶鲁的忠诚,享受孤独的自由。它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想象力和勇气。乔伊斯小说中的青年学生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说“我不怕犯错误、大错误、遗憾终身的错误、甚至永恒的错误。”

成为知识分子开始于你的思维方式,摆脱你的假设和强制这些假设的体制。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恰恰是那些在体制内学得最好的人,所以让他们超越体制看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根本看不到体制的存在。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很久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世界一流的俯首帖耳、讨好老师的小爬虫,在每门课上都得优秀成绩,不管他们觉得这个老师多么乏味,不管他觉得这门课多么没有意义。他们也尽力积累八到十个课外活动,不管多么想用这些时间做别的事情。矛盾的是,这种情形在二流的学校反而更好些,尤其是在文科学院比在最好的大学还好些。有些学生最后来到二流学校,因为他们和哈佛和耶鲁的学生一样,只不过才华稍逊或者没有那么强的动机。但是有些人到了那里是因为他们有更独立的精神,他们没有得全优是因为懒得在每堂课上尽一切努力,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意义的内容上,进行一个特别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或者去做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与有利于大学申请无关的项目,或者他们只是坐在房间里看很多书或者写文章。这些是一类孩子,一旦进入大学后,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人性精神而不是学校精神,思考在大学毕业时要带着的问题,而不是带着求职简历。

我在耶鲁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每个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你很难看到嬉皮士、朋克或者艺术学生的类型,在八十年代著名的被称为同性恋常春藤的学校,很少是女同性恋者,没有男同性恋者。另类学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追逐时尚的学生热衷的是朴素的优雅。三十二种风味里全是香子兰。大部分精英大学已经都成为思想狭隘、让人窒息的常态王国。每个人都感受到要保持一种伴随成功形象和效果的压力。(成功的服装,成功的药物治疗)我从长期担任顾问的经验中得知,不是每个耶鲁学生都合适这里的学习或者学会适应它的,可他们都是一样的表现,这正是让我感到担忧的地方。常态的暴政在他们的生活中肯定非常强烈,其中一个后果是那些功课跟不上的学生(他们倾向于来自贫穷的家庭背景)常常表现出相反方向的两个极端,要么疏远要么自暴自弃。但是还有一个后果与能够跟上功课的大部分学生有关。

几年前我讲授了一门关于友谊的文学课。有一天我们在讨论弗吉尼亚·沃尔夫(Virginia Wolf)跟踪一群从儿童到中年的友谊的小说《海浪》。在高中,其中一个男孩爱上了另一个,他想,“我能向谁展示我自己激情的紧迫性呢?一个也没有。这里灰色的拱门、呜咽的鸽子、欢快的游戏、传统习俗和竞赛,所有这些被巧妙地组织起来避免让人感到孤独”。这是对名牌大学校园生活的绝佳描述,包括从来不允许感到孤独的部分。我很想知道我的学生对此是怎么想的?在一个你从来不感到孤独的大学上学意味着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啊,如果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我确实感到不自在。即使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也是在朋友的房间里完成的。碰巧的是,同一天,另一个学生做了关于爱默生论友谊的发言。他汇报说,爱默生说友谊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你有能力承受孤独。正如我在问学生他们觉得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其中一个打断我的话说,请等一下,你首先为什么需要孤独?你独自能做什么和朋友一起不能做的事情吗?

这就是他们:一个是丧失了品尝孤独滋味的年轻人,另一个是没有看到孤独意义的年轻人。最近常常有人讨论隐私的丧失,但是同样可怕的是它的必然结果---孤独的丧失。从前指的是你不能总是和朋友在一起,即使你想这么做。现在是学生能随时随地通过电子手段联系,要找到对方没有一点儿困难。但他们的强迫性社交似乎不能让他们产生深刻的友谊。“我能向谁展示我激情的紧迫性?”我的学生可以在朋友的房间里写论文,却无法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她可能没有时间,实际上其他学生告诉我,他们发现同伴们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办法培养亲密关系。

当繁忙和社交占据了孤独的所有空间后会发生什么呢?我那天向学生指出,具备反思和回顾的能力是知识分子生活的前提,而反思的前提就是孤独。他们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接着有学生似乎有点自我认识的意识,他说“你认为我们都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一种人?”啊,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实明白思想者的生活是在单独进行的:孤独的、怀疑的、坚韧的思想。培养这种品格的最好地方不是在精英教育体制内,因为其真正目的是重新创造一个集体系统。

产生了约翰·克里和乔治·布什的世界正在为我们培养下一代领导人。在高中时进修大学课程的学生或者大学里修双学位的同时还编辑三种校园出版物的学生,那些每个大学或法学院都想要,课堂上谁都不想要的学生,那些忙得连呼吸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要说思考了的学生将很快管理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政府。她可能有很多成就,但是经验很少,可能有很多成功,但是远景很少。精英教育的劣势是培养出来的精英过去现在一个样。

作者简介:威廉·德莱斯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1998年到2008年在耶鲁大学教英语。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08:47:18
昭君,

My turn to do some heavy lifting. It’s only fair, I suppose.

As in the U.S.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in Canada is very complex and highly contentious. Education is a provincial (vs. federal) responsibility (as is health care). It also happens to be the second largest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fter health care). Because it is under provincial jurisdiction it varies from province to province, and I would invite Beaubien to add her comments for Quebec (and elsewhere that she cares to share her views about.)

Canada’s long British tradition and current law do not permit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However at the pre-university levels there are many private and pseudo-privat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Of course we also have our share of the so-called “visa schools” and “diploma mills” which are privately operated and run mainly for profit and cater to students from overseas, but that is another subject.)

Not unlike the U.S., many parents have become disenchanted with publicly funded schools. They deplore the “politicization” of the school system, and its lack of “solid” academic results (by “academic” I mean schools where teachers ACTUALLY teach something instead of trying to impress parents with empty new fashionable educational slogans and nice-sounding concepts like “child-centered” learning which in this case only serves to relief teachers of the need to teach. “Child-centered learning” can mean many things, and in a good school with excellent teachers it can actually do a lot of good.). This has given rise to a very healthy private school system which covers the whole spectrum: religious, bilingual (English/French) academic, Montessori, etc.

Even though the universities are publicly funded, a hierarchy exists among them. U. of Toronto, McGill in Montreal, Dalhousie in Halifax are examples of the tier one universities. The ranking obviously depends on the discipline. For example in law it’s U. of Toronto and Osgoode Hall of York U. among others. Naturally these top universities get to pick and choose who they admit. There is no entrance exam, but the SAT, LSAT and GPA scores are often used as one of the admission criteria, especially in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To help students get into these schools grade inflation by high schools is a common problem.

One other point: Canada is bilingual English and French. Although a large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can live and work profitably and have rewarding careers in only one language, bilingual competency is an asset (and often a requirement) in public positions as well as senior government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Canadian society used to be very stratified. We had our equivalent of Kennedy’s and Rockefellers. But in the past 10 or so years the vast influx of skilled and ambitious immigrants has changed the social fabric. These immigrants are beginning to make their mark in Canadian society. Today’s Canada is racially and cultural rich and diverse. Racial equal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are enshrined in law. But as I have previously pointed out, whether or not one intends to assimilate in Canadian society, native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key to a successful and rewarding future in Canada, as in any country.
回复 | 0
作者:Beaubien2010 留言时间:2010-02-23 08:16:28
After reading the first review of twocentsworth, I were having a strong feeling of displeasure that 昭君 did not point out clearly the original source of the article, I just felt like a fool. Thank you, twocentsworth, because of you, I truly understand what a real "elite" person is, not only just from school, but also from the roots, like 欧阳兄said: Well-educated family could improve those "disadvantages of an Elite education".

About the Canadian education system, I don't have the qualification to brag about it. However, we do have some "Elite" schools, although they are not as famous as Harvard or Yale.

p.s. I respect you as my mentor, reading your article, I see how a woman can have such wisdom, but this time, your "arrogance"(sorry for using this word) made me hurt.

An "Elite Person" is not what they do, it is who they are.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05:57:41
Thanks, twocentsworth for the "moment of truth". Yours is indeed an "elite" family, hehe.

You know, come to think of what you said about how Dr. D was blaming his own education for his "problems" or "difficulties" later in life, I just realized that he is exactly the example of the very phenomenon he is complaining about -- that he's somehow entitled to whatever this education system has to offer, and if he did not turn out to be what he thinks he should, then it must be the system's fault! Isn't this the ultimate "entitlement" in action?!!

I meant to ask you and Beaubien, because I know both of you are in Canada: Is
the Canadian education system different? I know you don't really have the so-called "elite" schools because most of the universities are supposed to be public school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rivate schools for K-12.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friend who recommended this article to me, has both her daughters at "elite" private schools now, and her younger daughter, actually decided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her debate team.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see what they think of it.

Thanks for sharing the original link, too. I should have included it in the first place.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05:06:12
哈哈昭君, this is the “moment of truth”. (I was hoping to keep the suspense a little longer…)

No I do not teach at a university, though I myself have been a teacher. However mine is an extended family of educators and intellectuals: two law professors, one professor of medicine, five Ph.Ds (soon to be six), two LL.Ms (Harvard). Etc.

Please do forgive me. It WAS NOT my intention to brag. But, as you can see, I feel very passionately about education and freedom of intellectual pursuit.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04:52:06
Deresiewicz 博士的原文, 有兴趣或耐心的读者可以在以下的link看到:

http://theamericanscholar.org/su08/elite-deresiewicz.html

这篇具有争议性的文章发表后曾引起很强烈的反应。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04:45:53
Twocentsworth:
Sorry for taking you away from your vacation time to “waste” on this “twice-cooked fried rice”! But I kind of expected your reaction, and guessed that you would be familiar with this controversial piece. Like I pointed out earlier, I do not endorse his views, which are, just like you pointed out, full of over-generalization based on some biased observations and individual cases. But by all means, I think he still raised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very meaning of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which was exactly why I decided to post it here now), or maybe, just like you mentione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very education system we have now (not just elite education).

I was also surprised when I read the section about “grade inflation” at the elite schools. His portrayal of these schools as “tough in, easy out” systems that do not fail students once they get in, is against my pre-existing assumptions of their rigor and strict demand for students. I don’t know which one is right?

I wanted to ask you for a while, but haven’t found the right moment, plus I didn’t want to be intrusive, but now I do feel compelled to ask: Do you teach at universities? Perhaps in the humanity field like English? Please understand my curiosity, and if you don’t feel like answering, please disregard the question:).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04:31:04
谢谢你的观点。声明一下,这篇不是我朋友写的,只是她推荐的。如twocentsworth 所说,这篇是2008年原载 在American Scholar的,作者是耶鲁大学的英文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 。两年前我也听说过该文引起的争论,但那时不是不写博么,没有太注意,所以现在才来“炒冷饭”呢。

的确,文章对精英学校毕业生的缺乏冒险精神的批评肯定是比较偏激的(这种偏激是贯穿整篇文章的,可能也正是它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当然因为作者本人就是精英制度的结果,否则由我们这些非精英来写,岂不成了“酸葡萄”么,呵呵), 但我还是认同它的一些观点的。比尔盖次的确是有冒险精神,不盲从,但不是也正因为此,他才认为哈佛没有他所需要的东西吗?记得前两年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硅谷的start up founders 里面,超过70%的都是州立大学毕业生。虽然这不能 ,但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在这个行业,在这个领域 ,所谓的精英教育必要条件, 而且肯定不是充分条件,呵呵。

文章的确太长,我已经掐头去尾砍中间了(本来是很想把开头那段拿掉的,因为很容易引起 ,但又觉得这样一来比较突兀,所以就罢了)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2-23 04:20:54
枫苑:
谢谢评论。上面回复欧阳的时候忘了提到,我觉得文章观点中最有启发性的一点,并不是指出精英教育的“产物”脱离社会和anti-intellectual, 而是他们对于和他们不同的,非精英教育产物的人们( i.e., the general public ) 的“look down”(也就是你所说的“人文关怀”)和对自己享有的一切的entitlement 。如果追求精英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这个“圈子”,而且如果真如作者所说,进入圈子的前提条件只是会读书或者会考试(这点肯定是偏激片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校所看重的类型还是比较单一的),那么这种制度是否可能会如作者所批驳的那样,成为 精英阶层 self serving 的工具呢(当然如我上面指出,在精英平民化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非精英出身的孩子加入成为“点缀”,比如奥总,呵呵)。

不管如何看这篇文章,它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这也是我在这里分享它的唯一目的。并不是endorse它的观点。
回复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2-23 03:21:56
I had neglected to point out that William Deresiewicz's article first appeared in the Summer 2008 issue of "The American Scholar". It generated a huge amount of heated debate then.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昭君
注册日期: 2007-07-03
访问总量: 6,264,74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多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发布
· 2024 云南行(2)- 香格里拉,松
· 2024 云南行 (1)- 遇见梅里雪
· 谈谈美国大学校长的招聘和任免
· 从2023 UAW罢工看美国劳工市场的
· 从2023 UAW汽车工人罢工谈目前美
· 从2023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看美国
· 我家的汗滴工程, 兼谈美国的DIY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老钱:老钱的博客
· 海天:海天之间
· 芹泥:芹泥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2cents:2cents博客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春阳:春阳的南北小店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海云:海上的云
· 五彩:五彩生活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 百草园:百草园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阿黛:惠风山庄
· 桑妮:桑妮
· Rondo:Rondo的博客
· pearl:pearl的博格: 沙与花
分类目录
【政经杂谈(2)】
· 谈谈行业监管--从魏则西事件说起
· 从英国公投看欧盟未来(图)
· 从2016 大选看美国社会的群体分
· 读海天博文有感-- 再谈国家竞争
· 谈谈伊州和芝加哥的财政危机 (多
· Cargill 解雇150位穆斯林雇员是
· 奥巴马医保改革:2016年将有哪些
· 美国校园的政治正确与言论自由(
· 美国大学费用为什么越来越高﹖
· 再谈“消失的中产阶级” - 从皮尤
【政经杂谈(1)】
· 从2023 UAW罢工看美国劳工市场的
· 从2023 UAW汽车工人罢工谈目前美
· 从2023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看美国
· Test
· 法国左转,欧盟堪忧
· 希腊债务危机与欧盟的未来
· 从民意调查受访者对“自由市场经
· 通用电器和古狗是怎样减税的?
· 快评:威州议会通过限制公共事业
· 威州州长的财政提案为何引起轩然
【大千世界 (2)】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2023冰岛内陆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6) - 航拍惊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5)- 沙尘暴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4)- 海鹦鹉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3 (米湖,温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2): Hveravel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2023 冰岛内
· 谈谈教育公平(下) - 伊州教育经
· 谈谈教育公平(上) - 加州SCA 12
· 我与万维网友的情谊(图)
【我看美国社会 (8)】
· 华裔在美国企业界为何发展不如印
· Tax Day 谈谈几位总统候选人的税
· 加州大学招生政策的变化让加州学
· 这个周末-- 谈大法官葬礼,华裔
· 这个周末- 谈大法官葬礼,华裔游
· 教授解聘争端结局,州大裁员,及
· 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
· 浅析加州修正案SCA-5的背景及亚
· 芝加哥公立校区将关闭61所中小学
· 芝加哥公立学校教师罢工明天结束
【我看美国社会(7)】
· 漫谈 Affirmative Action: 美国
· 漫谈Affirmative Action(上): 美
·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来越越分化吗?
·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分化吗?
【我看美国社会 (6)】
· 简评高等法院对军人葬礼上的抗议
· 简评最近国会投票的几项重要法案
· 高中辩论比赛该不该涉及敏感时事
· Rutgers University 学生自杀案
【我看美国社会 (5)】
· NPR新闻评论员Juan Williams应该
· 军人葬礼上的抗议示威是“言论自
· 值得一看:Larry King 对话伊朗
· 乱侃政治正确和学术自由
【我看美国社会 (4)】
· 多元社会与言论自由-- 从UI 神学
· 世贸遗址该不该建清真寺? - 兼
· 第二轮“啤酒峰会”呼之欲出?
· 让我无语的几张照片
【我看美国社会(3)】
· 有感墨西哥总统在国会和CNN 的讲
· 杂谈当今美国的种族关系 - 从两
· 小议亚历桑那州移民法案
·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能源革命?(图)
【我看美国社会(2)】
· 奥巴马到底有多“黑”?
· 反恐战争与文明的冲突 -- 从德州
· FED该不该干涉银行高管的薪酬?
· 医改何去何从?听听一位“Insider
【我看美国社会(1)】
· 闲聊麦肯的“美女”牌和美国的大选
· 希拉里 vs. 奥巴马:才能经验不
· 枪支泛滥 or 精神问题,谁该为枪
· 闲谈女人和政治
【我看中国社会】
· 从电视剧“欢乐颂”看中国社会的价
· 看方舟子 PK 唐峻校友禹晋永 有
· 今天的社会不需要道德吗? 看关
· 谈谈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
· 从武大教授病床前被解聘看中国劳
【看中国,看世界 (1)】
· 2024 云南行(2)- 香格里拉,松
· 2024 云南行 (1)- 遇见梅里雪
· 中国与世界-- “全球化管理教育”
· 中国与世界-- “全球化的管理教育
· 欧洲到底怎么啦?
· 中国教育,社会不平等的帮凶?
【历史并不遥远 (1)】
· “还原历史真面目”有多难?
· 共产党得天下的“天时地利人和”--
·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图)
· 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仇恨? - 与西
【我看婚姻与家庭 (3)】
· 杂谈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 杂谈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 -
· 从结婚的“行情” 谈中国年轻人的“
· 也来说说中年夫妻
【我看婚姻与家庭(2)】
· 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得与失--
· 女强人乎?小女人乎?
· 什么样的爱值得你用生命去祈求 -
· 女人难做
【我看婚姻与家庭】
· “蜗居“中最精彩的两段话及我的一
· 男人难做,海外华裔男人更难做
· 婚外恋,癌症,及婚姻中的男女 (
· 女人难做
【性,婚姻,家庭】
· "红眼知己",“换偶”,
· 从男人怀孕,试管婴儿 和Sperm D
· 性骚扰立法能遏制婚外情的泛滥吗
· 同性恋基因?
【职场心得】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生涯回顾(8)-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这个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教管理生涯回顾2:从教
· 我的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1):
· 聊聊美国高校的教授招聘(下)
· 聊聊美国高校教授招聘(上)
【儿子们的故事 (8)】
· 挺爱搅二三事
· 生日快乐,儿子(视频)!
· 儿子制作的视频--T. S. 爱略特 “
· 老妈的文章-- 我和孙子互帮互学
· 有音乐相伴的人生 (Videos)
· 初尝失败的滋味
· 儿子回来啦 (多图)
· 小荷才露尖尖角( Video )
· 儿子备战钢琴比赛( video )
【儿子们的故事 (7)】
· 小荷再露尖尖角 (video)
· 参加儿子辩论队集训有感
· 高中生的"烦恼"
· 差点得了心脏病!
【儿子们的故事 (6)】
· “最后”的音乐会
· 小儿小传 --我家的Reading Machi
· 陪太子攻书
【教子心得(2)】
· 孩子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 一样的功课,不一样的儿子
· 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谈起
· 第一次做高中辩论比赛裁判(图)
【教育与心理 (6)】
· 和儿子聊天--保守派?自由派?
· 一个十五岁少女的内心独白
· 和儿子聊天-- 好孩子,坏孩子?
· 和儿子聊天-- 好老师?差老师?
【艺术天地 (10)】
· 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儿子高中的
· 一对音乐天才小姐妹 (videos)
· 钢琴考级,肖邦华尔兹和贝多芬奏
· 贝多芬与春之祭-- 儿子高中的“大
【艺术天地 (9)】
· 精彩的“我是歌手”半决赛 (Videos
· 李安和“少年派漂流记”
· 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
· 小儿的德彪西(视频)
· 后生可畏 (视频)
· 周末一乐--2012 金球奖预测 (图)
· 来自天国的声音--圣母颂 (videos
· 美丽的音乐精灵-- Hilary Hahn芝
· 天籁 --巴赫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评点两部奥斯卡提名电影--“国王
【艺术天地(8)】
· 我最喜欢的中国民歌-- 小河淌水
· 此曲只应天上有 (Videos)
· 天籁- 罗斯托波维奇演奏德沃夏克
· 肖邦 Piano Concerto No. 1 by
【艺术天地 (7)】
· 又一位来自中国的钢琴新星 --王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F大调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亨德尔“弥赛
· 布鲁克和德沃夏克 -- 儿子高中的
【读书笔记 (4)】
· 读书笔记 - Airbnb 故事(下)
· 读书笔记- Airbnb Story (中)
· 读书笔记- Airbnb Story (上)
· 女性如何平衡职业与家庭的关系-
· 女性与领导意志 -- 脸书COO Sher
· 女性与领导意志-脸书COO Sheryl
· “那曾经是我们”--Thomas Friedma
· “那曾经是我们” -- Thomas Fried
· “那曾经是我们”-Thomas Friedman
· 成功不是偶然-- "Outliers&
【读书笔记(3)】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有感(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有感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
· 你是“全脑型”人才吗? -- "
【读书笔记】
· “公平”,真的是“普世价值”吗?
·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好?--“Bette
· 医疗事故保险到底为什么这么贵?
· 医生的报酬是这样计算的?-- “Be
【读书笔记 (2)】
· 我成了村上春树迷
· 林语堂论中庸,幽默,读书和写作
· 林语堂论中庸,幽默,读书和写作
· 二十年后回望的三毛 (图)
【站在大师的肩头】
· 资中筠谈“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启蒙”
· 大师是这样练成的--华裔 建筑家
· 你是人间四月天 -- 林徽因和梁思
· 李开复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的一封信
· 上善若水- -和大师的近距离接触
【也谈时事 (18)】
· 加州真的要将大麻合法化?
· 也谈巨无霸价格和中美汇率之争
· 古狗退出中国: 商业利益,还是
【也谈时事 (17)】
· 奥巴马为何高调对台军售?
· 天下乌鸦一般黑?- 有感爱德华丑
· 从三位西方经济学巨匠谈美国政治
·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何成了中美欧
【也谈时事 (16)】
· 奥巴马下一步会干什么?
· 民主党, 醒醒吧!
· 杂谈民主,刘小波,和美国的医保
【也谈时事 (15)】
· 快评德州军人医院屠杀事件
· Second (Third) Stimulus Plan??
· 奥巴马的“冰火两重天”
【也谈时事 (14)】
· 合理要求, 还是种族歧视?有感
· 奥巴马的秘密武器
· 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主义? -
· 也从哈佛教授被捕说起
【也谈时事 (13)】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三)-- 伊朗篇
· 如何解读有关失业率的统计数据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二) - 能源篇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 (一): 医改
【也谈时事 (12)】
· 再谈医疗改革 --保险公司和消费
· 加州啊,加州!!
· 从Ricci vs. DeStafano的判决看
· 从大选看美国社会的女性地位
【也谈时事 (10)】
· 奥巴马:美国的戈尔巴乔夫?
· 一场精彩的辩论
【“主义”之争】
·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三)
· “社会主义” 到底是什么? (二) -
·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一)
· 为什么多数美国人害怕社会主义?
【杂谈中国企业】
· 有感吉利并购沃尔沃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汽车行
·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全球化环境下跨
· 谁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 从力
【杂谈美国企业】
· 谈谈最近中资公司在美国的并购热
· 漫谈监督机制-- 从安然公司谈起(
· 漫谈监督机制-- 从“拯救迪斯尼”
· 美联航的准点到达率排名第一?
· 道指暴跌一千??
【企业杂谈 (2)】
· 亲历丰田召回引起的瞎想
· Google 会“控制”世界吗?
· 美国CEO薪酬为何居高不下?-从公
· 腾中欲购悍马 - 一厢情愿还是公
【企业杂谈】
· DVD 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 古狗为什么这么牛?
· 雅虎为什么对微软说不?
· 关于退税法案的一些解读
【企业杂谈 (3)】
· 这年头还有工作保障? - 有感美国
· 美国的CEO们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中美教育】
· 从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罢课谈起
· 博士学位在中国堕落成什么了?
· 从哈佛降低学费想到的
· 美国教育到底好在哪里?
【教学笔记(一)】
· 你是 outlier 吗?
· 课堂辩论 -Affirmative Action
· “iPod 到底值多少钱?”
【中美教育 (2)】
· 再谈美国大学的认证制度
· 精英教育的误区 (ZT)
· 从阿拉巴马大学枪杀案看美国大学
· 也谈名校 (兼评冰雨的"名校
【我看中西文化 (1)】
· 没有毛泽东,也会有文革吗?
· 从“幸福”和“事业”的英文翻译看中
· 现代科学为什么在西方产生?
· 试谈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和制度性
【影视天地 (2)】
· 新年的第一部电影--令人难忘的“
· 假如历史可以改写 -- 电影“恶棍
· 为爱放手 - "My Sister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电影
· 再谈科学与宗教 -- 兼评“天使与
【影视天地】
· 成长的代价--- 电影“Juno”观后感
· 2007 最好的电影 --- Atonement
· 新年的第一场电影 -- Charlie Wi
【人生感悟】
· 你的行囊有多重? - 电影“Up In
· 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 朋友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人生感悟(2)】
· 周末的流水 (上)
· 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倾听美妙的音
· 长大以后干什么?
【信仰杂谈】
· 中国人为什么爱当官?
· 闲谈科学,宗教与信仰
【文摘(2)】
· 张晓风: 魔季 (ZT)
· 王小波: 思维的乐趣 (ZT)
· 张晓风: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ZT)
【文摘 (1)】
· 张晓风 -- 如果你是天使 (ZT)
· 王小波: 智慧与国学 (ZT)
· 王小波: 知识分子的不幸 (ZT)
· 王小波: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ZT)
【家居生活 (8)】
· 我家的汗滴工程, 兼谈美国的DIY
· 那些年, 我们开过的车(上)
· 这个冬天太冷了! (多图)
· 儿子们的暑假 (多图)
· 地下室终于完工啦! (组图)
· 丰富多彩的母亲节周末(多图,视
· 2011 的收获 (多图, 视频)
· 老妈的文章:我在美国学英语(一)
· 老爸老妈学英语
· 大半个小时的战绩 (图)
【家居生活(9)】
· 笨妈学琴记
· 家常便饭慰乡情 ( 图文)
· 偷得浮生半日闲
【游山玩水 (3)】
· 国庆节美东游--波士顿浮光掠影
· 国庆节美东游 -- 纽约走马观花
· 国庆节美东游-- 欢聚普林斯顿
【游山玩水 (1)】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下)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 -中)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上)
· 度假啦!
【家居生活 (7)】
· 迟到的新年计划 (图)
· 儿子和朋友(外一章)
· 晒晒我的衣橱 (新图)
· 儿子和他的朋友们
【家居生活 (6)】
· 地下室开工啦(图)
· 我病了, 老公很高兴
· 忙里偷闲的“迷你”度假(图)
· 中秋的流水 (图)
【家居生活 (5)】
· 美好的一天 (多图)
· 这周的菜谱 -- 中西结合,荤素搭
· 我的左邻右舍(多图)
【家居生活 (4)】
· 悠悠牌五香炸牛肉试验成功!!! (
· 一年搬了三次家 (图)
· 给儿子接风 (图)
【生活点滴(2)】
· “各得其所”的周末
· 猜猜今天Mall 里哪家商店最热闹
【生活点滴】
· 生如夏花之灿烂 (多图)
· 老妈镜头下的春天(多图)
· 下雪啦,过年啦 (多图)
【艺术天地 (5)】
· 乱评“我是歌手”第四季 (Videos)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德沃夏克“
· 心灵的小憩 (videos)
· “This is It” 改变了我对Michael
· 我喜欢的音乐人-- John Lennon
【艺术天地 (6)】
· 社员都是向阳花 - by 李云迪
· 爱的低语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第六
·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艺术天地 (4)】
· 我喜欢的音乐作品 - 马思涅 “沉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合唱
· 从古典音乐看中西文化之差异 (vi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四季” by
【艺术天地 (3)】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德沃夏克大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柴可夫斯基“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D 大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德彪西篇 (Y
【艺术天地 (II)】
· 柴可夫斯基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
· 超级享受 -- 观俄国芭蕾舞团演出
· 大师本色 - 观马友友在芝加哥交
【昭公开讲 (2)】
· 昭公讲故事-- 国梁的那些事儿 (I
· 昭公讲故事 -- 国梁的那些事儿
· 昭公开讲 - 老韩和小韩 (下)
· 昭公开讲 - 老韩和小韩 (上)
【昭公开讲】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四)
· 昭公开讲 - 开门办学就是好(三)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二)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 (
【伸出你的手,让世界更美好】
· 转贴天宇博文: 援助!为了流落
· 转贴天宇博文:“关于摆地摊睡大
· 请最后支持OCEF 在 Facebook 的
· 关注同胞的精神健康
【人物点评 (2)】
· Oprah Winfrey---一个“时代”的终
· 想起了康同壁 - 也谈中国人的“高
· 曾子墨:一个极品知性女子(图)
· 伟大的心灵 -- Mariane Pearl
【人物点评】
· 鲁豫,好样的!
· 因为善良,所以快乐 -- 郭晓东印
· 我喜欢的音乐人 -- 甜女歌手Tayl
· 我喜欢的音乐人 -- Shania Twain
【也谈时事 (8)】
· 从南奥战争看西方的双重标准
· 中国经济的困境和出路 -- 观霍
· 美国经济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困境的
· 范跑跑是怎样练成的?
【也谈时事 (7)】
· 也谈美国的民主
· 又一个权力的牺牲品 - 也评纽约
· 二十一世纪将是谁的世纪?
· 美国经济走到头了吗?
【也谈时事 (6)】
· 读佳名“地震捐款运动暴露了一些
· 2008会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开端吗
· 关于为地震孤儿孤老提供长期资助
· 卡佛第和CNN 到底该不该道歉?
【也谈时事 (5)】
·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 ZT: Enough is Enough
· 美国人真的会选一个黑人总统吗 ?
【也谈时事 (4)】
【也谈时事(3)】
· 众说纷纭胡紫薇
· 于丹现象说明了什么?
【也谈时事(2)】
· 民主不是谁都能玩的- 也谈布托之
· 有感犹太人
· 也谈中美汇率之争和贸易关系
【网事 网友 (2)】
· ”张冠李戴“被代表
· 给万维网管的几点意见
· 在博克中成长 (video)
· 有朋自远方来 -- 和网友小U 相聚
· 网事真的如烟?
【也谈时事】
· 捍卫学术自由的勇士低头了?
· Norman Finkelstein: 捍卫学术自
· 美国的医疗体系的问题根源:人命
【网事 网友】
· 苏芮的歌给阿黛 -- 亲爱的小孩
· 第一次见网友(图) by YH and 昭
· 发贴失败,求助!!
· 博克两周年杂感
【随感 (8)】
· 这个周末真热闹 (图文)!!
· 本周五无笑话,只有悲哀和叹息 (
· 又是忧郁症! -- 有感另一位海归
· 旧文重贴 -- 几篇关于忧郁症的文
【随感(7)】
· 告别夏天 (pictures and videos
· 周末饭局引出的胡思乱想
· 从奥巴马夫人的短裤说起 (多图)
【随感 (6)】
· 血浓于水?还是“热脸贴冰”?
· 也谈“公平” “公正” - 兼与网友艾
· 也谈抵制奥运
【随感 (5)】
· 和一位曾经的海归谈涂序新博士自
【随感(4)】
【随感(3)】
· 关于芝加哥申奥的笑话
【随感(2)】
【随感(1)】
· 会说话的美国人
· 惊喜 --- 意想不到的奢华
【美食 美色】
· 老爸的家常菜和老妈镜头里的秋色
· 周末的全鱼宴(图)
· 感恩节的烤鸭和黑色星期五的收获
· 本周的饭桌 -- 四川凉面及其他 (
【教育和心理(5)】
· 网络时代的脆弱心灵
· 再谈天才,“疯子”和自闭
【教育和心理(4)】
· 如何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 再谈女人和抑郁
·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教育和心理 (3)】
· 参加伊州机器人比赛有感
· 怎样培养孩子的“文化敏感”?
· 从葛炜炜自杀谈中国博士教育的误
· 三面夏娃,Dissociative Identit
【教育和心理(2)】
· 天才和“疯子”
· 读老秃笔“如何教育出一个父母理
【教育和心理】
· 你愿意为孩子作什么? 从自闭症,
· 让孩子学会开口要钱
· 驳“貌似平等的美国教育的虚伪一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子们的故事 (5)】
· 小儿经典语录
· “我只想做个好公民”
· 我为什么喜欢弹钢琴? -- 小儿子
· 儿子的新年计划
· 亨德尔与贝多芬 -- 儿子高中的圣
【儿子们的故事 (4)】
· 儿子的油管子亮相
· 因势利导, 戒骄戒躁 - 俺的教子
· 儿子的夏令营演出录像(外一章:
· 儿子终于来信啦
【儿子们的故事(3)】
· 儿子的"Survival Guide&quo
【儿子们的故事 (2)】
【管窥美国社会】
· 也谈美国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 残疾人在美国
· 从领养孤儿看美国文化
【加州纪事】
· 斯人已去,风华长存 -参观里根
【职场见闻 (4)】
· 职场心得 -- 如何培养和使用人际
· 招聘有感-- 兼谈面试中的一些“敏
【职场见闻 (3)】
· 我的成功“政变"
【职场见闻(2)】
【职场见闻】
· 谈谈美国大学校长的招聘和任免
【开心一笑(6)】
· 来个好玩的 -- 三岁小孩“指挥”贝
· 最适合 Rahm Emanuel 的工作是什
· 童心烂漫-- 儿子们最喜欢的漫画
· 周末一笑: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冠军
· 周五笑话 -- 富爸爸,穷爸爸
· 周五笑话:高中毕业生的“恶作剧
【开心一笑(5)】
· 周五笑话 ---一份好笑的考卷
· 儿子讲的关于婚姻的笑话
· 儿子喜欢的加拿大印度裔笑星 Rus
· 活学活用
【开心一笑 (4)】
· 黄西的新段子笑得我肚子痛
· 黄西--逗倒美国人的华裔博士笑星
· How do you know a Chinese brok
· 北京人看全国都是基层 (顺口溜)
【开心一笑 (3)】
· Who Is the New Leader of China
· 遭遇骗子
· 笑死人的古狗英译中
· “老婆比贼还厉害!"
【开心一笑】
· 外婆讲故事
· 我家的狗儿子 (--)
【开心一笑(2)】
· 等咱中国强大了 (ZT)
· 听音乐会的笑话
【我认识的美国人 (3)】
· 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 追梦人-- 说说我的两个美国同事
【我认识的美国人】
· 一个生活在底层,令人尊敬的的美
· 我的忘年交 - Robert
· 爱是永远相守。。。
【亲情。友情(2)】
· 人这一辈子 - 一个“老三届”的命
· 曾经沧海 -- 表妹的故事
· 祖辈的故事 - 我的爷爷奶奶
【亲情。友情】
· 从我的藏族亲戚想到的
· 也来谈谈儿子回国的经历
【我们的故事 (2)】
· 再过三十年,我们来相会。。。
【我们的故事】
【年代久远的故事】
· 年代久远的故事 -- 美女小娟
· 老友老魏* (二)
· 老友老魏* (一)
【家居生活 (3)】
·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图)
· 交作业:周末的包子 (图)
· 家终于搬完啦(图)
· 房子终于租出去啦 (图)
【家居生活(2)】
· 狗狗的恋鞋癖
· 儿子和狗狗
【家居生活】
· 老公的厨师梦
· 球盲爸妈看球记
· 老爸买相机
· 老公的地下室之梦
【娱乐 时尚】
· 今年夏天看什么?(图文)
· 第82 届奥斯卡的冷门与亮点(多图
· 看金球奖颁奖典礼有感 (图)
【艺术天地】
· 85届奥斯卡的亮点与意外(多图)
· 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by Sarah
· 交功课!!!《引子与回旋随想曲》b
· 闲谈音乐和音乐人
· 超级享受 - 看李云迪和芝加哥交
【潜水日记】
【1】
【老妈的文章】
· 老妈的文章- 我的外婆(下)
· 老妈的文章-- 我的外婆(上)
· 老妈的文章: 孙子让我懂得了。。
· 老妈的文章:我在美国学英语(一)
【游山玩水 (2)】
【我喜爱的华语歌曲 (1)】
· 邓丽君:九月的故事
· 我喜欢的华语歌曲-- 读你
· 在雨中
· 明明白白我的心
【大千世界】
· 转贴星光关于“人到中年”论坛在灾
· 美丽的羌寨,何日再重现?
· 爱的力量
· 点评文理兼优的万维博克作者群
【诗词欣赏】
· 英雄气不短,儿女情亦长 -- 我最
【我看娱乐】
· 又见纽约小资 -- Sex and the Ci
【随感】
· 给"陌生人"一点阳光
· 不一样的美国教堂
【童言小集】
· 小儿趣语 (四)
· 小儿趣语 (三)
· 小儿趣语 (二)
【儿子们的故事】
· 儿子的第一个夏令营
· 小儿趣语(一)
· 美国教育的“因材施教”
存档目录
2024-02-20 - 2024-02-27
2023-12-30 - 2023-12-30
2023-10-26 - 2023-10-26
2023-09-01 - 2023-09-22
2023-08-01 - 2023-08-30
2023-07-25 - 2023-07-30
2016-06-06 - 2016-06-06
2016-05-06 - 2016-05-23
2016-04-02 - 2016-04-29
2016-03-05 - 2016-03-26
2016-02-05 - 2016-02-28
2016-01-02 - 2016-01-31
2015-12-11 - 2015-12-31
2015-10-13 - 2015-10-13
2014-03-01 - 2014-03-25
2014-02-22 - 2014-02-22
2014-01-05 - 2014-01-07
2013-12-11 - 2013-12-23
2013-07-28 - 2013-07-28
2013-04-07 - 2013-04-13
2013-03-22 - 2013-03-22
2013-02-10 - 2013-02-25
2013-01-01 - 2013-01-02
2012-12-02 - 2012-12-15
2012-10-14 - 2012-10-14
2012-09-10 - 2012-09-18
2012-07-03 - 2012-07-03
2012-06-15 - 2012-06-21
2012-05-06 - 2012-05-14
2012-04-23 - 2012-04-23
2012-02-05 - 2012-02-20
2012-01-06 - 2012-01-24
2011-12-02 - 2011-12-24
2011-11-04 - 2011-11-27
2011-10-16 - 2011-10-28
2011-09-04 - 2011-09-04
2011-08-05 - 2011-08-21
2011-07-08 - 2011-07-22
2011-06-10 - 2011-06-24
2011-05-08 - 2011-05-25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4 - 2011-03-28
2011-02-02 - 2011-02-26
2011-01-09 - 2011-01-29
2010-12-04 - 2010-12-23
2010-11-07 - 2010-11-24
2010-10-01 - 2010-10-22
2010-09-16 - 2010-09-29
2010-08-01 - 2010-08-30
2010-07-14 - 2010-07-30
2010-06-04 - 2010-06-13
2010-05-06 - 2010-05-31
2010-04-02 - 2010-04-28
2010-03-02 - 2010-03-30
2010-02-04 - 2010-02-28
2010-01-01 - 2010-01-31
2009-12-01 - 2009-12-31
2009-11-01 - 2009-11-28
2009-10-01 - 2009-10-31
2009-09-03 - 2009-09-30
2009-08-01 - 2009-08-31
2009-07-03 - 2009-07-31
2009-06-04 - 2009-06-30
2009-05-31 - 2009-05-31
2008-10-02 - 2008-10-04
2008-09-04 - 2008-09-25
2008-08-02 - 2008-08-13
2008-07-02 - 2008-07-28
2008-06-22 - 2008-06-29
2008-05-03 - 2008-05-23
2008-04-01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30
2008-02-10 - 2008-02-25
2008-01-01 - 2008-01-31
2007-12-01 - 2007-12-28
2007-11-07 - 2007-11-28
2007-10-05 - 2007-10-30
2007-09-05 - 2007-09-27
2007-08-04 - 2007-08-31
2007-07-05 - 2007-07-25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