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帅哥乔治 - 克鲁尼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之一。长得帅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好莱坞的帅哥不要太多,所以除了长相之外,还要有独特的气质,个性,演技才行。像阿汤哥和DeCaprio那样演什么都一个样的帅哥,在俺看来也就是一奶油小生而已;当然,个性太另类的,俺也有点接受不了,所以像Johnny Depp, 尽管连续几年当选时代周刊 Sexiest Man Alive, 在俺看来总是觉得太邪气--类似的还有John Travolta - 怎么看怎么像个街头小混混(现在更像是发了福的老混混)。 这样算下来,真正喜欢的男星,也就是一个巴掌数得过来的几个。除了Tom Hanks ,其他两位 Daniel Day Lewis, 和 George Clooney 都算是亦正亦邪的性格派演员。 说起来克鲁尼号称“好莱坞第一单身汉”,虽然年过四十,仍然如闲云野鹤,无牵无挂。这几年演过不少以corporate America为背景的作品,比如去年的Michael Clayton 就是一例;当然还有一些政治倾向很强烈的片子,比如以中东石油为背景的Syria. 今年末出品的Up In the Air 和前者有些类似,也是讲述一个独来独往的corporate agent 的故事的。所不同的是,这位名叫瑞恩的corporate downsizing expert的专长,是到其他公司去执行“裁员”这一棘手的任务。这个所谓的career transformation specialist,常年以机场和酒店为家,生活中无牵无挂,来去自由,他的人生目标是积累超过一千万英里的飞行里数,至于这个目标到底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意义,在他是毫无关系的问题。他被派往各个需要他的“服务”的公司,例行公事地对一个又一个即将失去工作的员工进行标准的程式化的“咨询服务”,然后再飞到下一个目的地,重复同样的服务。 这样的生活在瑞恩看来,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简单,因为没有牵袢。正如他在“motivational speech" 中常用的比喻那样,他的生活,只要一个背包就可以完全装下 -- 没有房子,没有家庭,甚至没有自己的车。但他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终于受到了挑战,因为公司新雇的一位大学毕业生Natalie 提出了一个distance layoff 的建议,直接威胁到瑞恩在公司的价值所在。因此,瑞恩理所当然地强烈反对(裁员专家遭遇下岗,那不是讽刺么),而为了证明这个建议的荒唐透顶和他的human touch and expertise 无可替代,他同意带Natalie一起进行客户访问。这中间他还遇到了一个和他有着同样生活方式的中年女人Alex,两人擦出了火花,甚至使得瑞恩考虑是否应该改变自己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安定下来。当然故事的发展没有落入俗套(谢天谢地),瑞恩在转了一圈之后,还是继续在云中飞翔。。。 这部影片的成功,除了它对现实的敏锐直击,更在于它那毫不修饰(matter of factly) 叙述方式(just like the directors other movie - Juno)。无论是机场的现场,还是公司HR 办公室的场景,无不简洁真实(据说这是第一部真正在机场terminal 拍摄的影片,American Airlines 给予拍摄小组非常许可,当然也有广告效应在里面吧)。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些一对一的“咨询”场景-- 据说这些群众演员都是本身经历过裁员的人,他们的许多台词都不是剧本中设计好的,而是剧组在面试他们的时候要求他们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场景而当场发挥出来的,因此十分真实。在裁员如此普遍的今天,有过亲身经历的人不知有多少,而每个人在那个改变命运的瞬间的反应,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影片成功地揭露了corporate America 无情的一面,却用一种如此幽默淡然的手法去描述这个无情的现实,的确是非常难得。克鲁尼在剧中的表演,比起过去一些作品中稍嫌程式化的作派,也似乎要低调一些;也许是因为帅哥也老了,看上去似乎更有一种真实自然的亲切感,呵. 走出剧场,想到瑞恩那个背包的比喻,不由联想到两年前考虑换工作搬家的时候和老公的一些对话。那时他就说过,我们这个年纪,已经不像十几二十年前,两手空空,无牵无挂;在这里摸爬滚打十几年,有了家小,有了房子和一点点身家,也就有了拖累,不可能说一声走,就收拾行囊潇洒地离开。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尽管有许多事情,不真正经历是不会真的理解和信服的。在我们生活的路程中,每走一步,行囊就会增加一分,这里面,不仅有物质的积累,也有亲情的沉淀,更有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尽管背在身上会沉甸甸的,但一点一滴,都是生活的赐予。即便是这样所谓的“弯路”和“错误”,其实也有它的价值,也是人生的财富。 下午和朋友打电话,得知她的男朋友节日前被公司解雇了。两人是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 一直对今后将在哪一个地方settle down 无法定论。我说这也许是个机会 -让他下决心来芝加哥算了; 她说他不愿意,因为那样的话离他领养的女儿太远(他离过婚)。人到中年,各自的人生有了承诺,也就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无所顾忌了。这是人生的收获,但谁说又不是一种羁袢呢?当然,像瑞恩这样了无牵挂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烦恼的,但那样的空空如也的人生,真的值得过吗? 也是在节前,得知另外一个朋友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巨变-- 结婚近三十年的她,在五十之龄面对丈夫离家出走,另寻归宿的打击。这在许多认识他们夫妻的朋友,都是一个无法相信和接受的事情,因为他们在许多人眼里,一直都是最模范最恩爱的夫妻 -- 老公是大学教授,太太二十多年来相夫教子,对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投入; 三个儿女,一个已经成家立业,另外两个正在上高中。听着人们对这位负心男人的谴责,我发现自己却在问:是什么,让这位性情温和,从小就是虔诚的基督徒的儒雅学者,在六旬之年,不惜"众叛亲离",下这样的决心,抛弃此生精心经营得来的一切?也许,众人眼中让人羡慕的生活,早已成了让他不堪承受的重负?这样说,并不是为男人的负心找借口,因为任何人,在这样的年龄,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相信都不会是头脑发热,失去理智(他再婚娶的太太并不年轻, 甚至还不如前妻漂亮,可以排除“抓住青春的尾巴”这个可能的因素). 而正因此,这样的看似荒唐的行为才更令我们深思。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脚印,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轨迹. 我希望,在每个岔道口,我们都能认真地思索自己可以选择的方向。我的选择,对我自己今后的道路,对我爱和爱我的人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朋友, 你的行囊里都有些什么?你的行囊有多重? 相关文章: 新年的第一场电影 -- Charlie Wilsons War George Clooney新作 -- Michael Clayton 观感 假如历史可以改写 -- 电影“恶棍特工”观感 再谈科学与宗教-- “天使与魔鬼”观后感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评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