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大儿子到北郊一所学校参加辩论比赛。这是他第四次比赛,也是头一次参加同一个题目的第二次比赛
(NFL 每一个半月出一个辩论题目,在这期间一般会有 3-4 次地区性比赛,由区域内的高中轮流举办。队员一般至少参加其中的一次,但也可以所有都参加,原则上来说,同一个题目辩论的次数越多,提高也越快 )。我本来想跟他们去的,但因为有一个朋友下午要来家里拜访,所以就作罢了。
五点多钟去接他,看他脸上的神气我就知道他这次的表现肯定不错。果然,他赢了四场中的三场,总分得了
109分 (120 分是满分 ),是他这四次中最好的一次;虽然没有得名次,但和得了第二名的一个同学总分只差两分 (名次是根据总分来评定;但如果总分相同,就要看赢的场次; 他没有得奖,应该是因为他输了一场 )。我当然也很高兴,赶快鼓励了一番。然后问他是否要参加这个题目的最后一次比赛 (下一场是专门的 LD 比赛, PF 队员不会参加; 有些学校因此可能干脆entirely不参加; 所以有可能得奖的机会会更高一些)。他想了一下,说,“唉,辩了那么多次(2 tournaments x 4 rounds each = 8 rounds),这个题目我已经烦了。也许下场就不参加了吧。再说那天正好有国际象棋的个人冠军赛呢,我已经因为辩论比赛错过了不少象棋比赛了,再不参加那个,教练要不高兴了!”。 听他这么说,我也就作罢了, 虽然心里很希望他最后再“冲刺”一把。
儿子看我沉默不语,想起了什么似的笑起来,说:“妈,你知道今天我遇到一位其他学校的队员,他问我,你妈妈是否在网上写博克呢!”“哦,是吗?那肯定是上次那位读者的儿子,他看到我写你们辩论的文章和你的照片,认出你来了!后来我还把照片专门换成了比较模糊的那张,不想暴露你的身份哦!”“那有什么关系!
我很高兴你在博克里写到我啊!”“是吗?我还以为你会觉得不好意思呢!”“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要是像你那样,博克有那么多点击,我会高兴坏了!” (有段时间他在 Youtube上贴自己制作的 amv, 在同学中还小有名气,不过最近因为Youtube 加强对录像中所用音乐的版权控制,好多“作品”都被拿下来了,因此他基本上“停工”了 )。
过了几分钟,他又说:“哎,你知道吗,我们辩论队的同学都说你很酷呢!他们说一般来讲妈妈做裁判的都不是很合格,你是例外呢!”
听了这话我倒吃了一惊,想不到 这些半大高中生还喜欢在背后对各自的父母评头论足呢。想了一下,又觉得奇怪:“可是我又没有给他们中任何人做过裁判,他们怎么知道我是怎样的裁判呢?” (按照规定,为了避免 biases,裁判 - including parent volunteers, 不能为自己学校的队员做裁判 )。“好像你上次做那个半决赛裁判的时候,有几个队员去旁听来着, 所以知道!”“是吗?那我很高兴哈。可是他们为什么说一般来讲妈妈裁判都不是很合格呢?”“那还不是因为有妈妈裁判给他们裁判过么!有个队员说,有位妈妈裁判多给了他们整整一分钟的准备时间呢!另外一个妈妈裁判还给了他满分,让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开玩笑说:“这孩子可真不知好歹!得了这么大一个好处,居然还说人家裁判不够专业!”
我当然知道这些话里面水分不少,因为这些美国孩子从小在这里的社交环境中耳濡目染,是很会说好听的话的,
不像我们中国人,好话很难说出口。那次 homecoming dance 后去保龄球馆接儿子,他的一个朋友就问, 那是你姐姐? 倒把儿子和我两个人都闹了个大红脸。 但仔细想想这些评论后面的含义,还是挺有意思的。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和他的朋友们眼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呢?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又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
记不起在哪儿看到过一个说法,说孩子对父母的看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很小的时候,孩子一般都很崇拜父母
( 尤其男孩会很崇拜父亲 ) ,认为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到了十几岁的反叛期,就会渐渐地认为父母什么都不懂,还专门跟自己作对;而二十几岁以后,到了自己成家的时候,就会反过来感到原来老爸老妈以前说的很多东西都是对的,于是对父母的敬意开始回升,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般会上升到最和谐的阶段。这样看来,父母在挺爱搅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是所有这些阶段中最“尴尬”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阶段;他们希望独立,但思维和判断能力却又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层次,因此常常会产生冲动,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和决定。正因此,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影响是最最关键的。但因为十几岁的孩子正好处在“叛逆”阶段,父母的忠告和教诲,往往被他们当成耳边风,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造成许多问题。许多生长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发生吸毒,酗酒等问题,尽管和大环境很有关系,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无相关; 但如果这些孩子平时愿意和父母多交流,那么发生这些严重问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愿意和父母交流呢?
我想,首先是要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自己的形象,让孩子尊敬你,喜欢你,为你骄傲。只有在这样的前题下,才有可能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和父母交流思想。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父母才能真正有效地影响孩子的观念,选择,和今后的人生道路。当然,中国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不是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时代不同了,对于今天的孩子们,高压政策恐怕往往会适得其反。
那么,这个“正面形象”该怎么树立呢?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国人常说,“言传不如身教”,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一天到晚对孩子灌输读书如何如何重要,但自己却从来不看书看报,你的话在他们的心目中恐怕会大打折扣;如果你总是告诫他们要诚实,不能说谎,自己却喜欢贪小便宜,gossip, 又怎么能指望他们能够接受你的“忠告”?如果你常常教训孩子要尊老爱幼,自己却对父母喝来呼去,毫不尊敬,又怎么能希望他们能有好的榜样?中国有句老话,“人在做,天在看”,换成“父母在做,孩子在看”,也应该是很合适的。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父母必须先把自己弄成圣人,然后才能教育孩子。谁都不是完人,但作为父母,我们如果总是摆出一副“完人”的样子高高在上的教训孩子,恐怕职能是让他们反感。不少中国父母对“和孩子做朋友”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样是混淆了“身份”,是“没大没小”,
我不这样认为。其实我这里说的 “做朋友”,绝对不是说让父母放弃自己的权威 ( 必要的时候,父母的权威是一定要保持的 ) ,而是指父母应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思想状态,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向你敞开他们的世界.
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父母其实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对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来讲,从在这里长大的孩子身上,可以了解很多我们无法了解的东西,包括社会,包括文化
。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千万不可小视。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孩子,咱们这些第一代移民“融入主流文化”的过程恐怕还要漫长得多呢。
注:
这篇上周日就开始动笔了,但实在时间有限,只好见缝插针,结果写来写去总觉得有些词不达意(看来咱这不成文的“一气呵成”的原则还真不能破) 。大家请多包涵!最后,贴几个儿子喜欢的油管子大明星Kev Jumba 搞笑他妈妈教他开车,和与他的爸爸合作拍的录像做个尾注吧。各位周末愉快!
相关文章:
第一次做高中辩论比赛的裁判
"各得其所"的周末
椰子:小议“中国妈妈”
Video: "Put it in purse" by Kev Jumba
Video: "My dad is so Asian" by Kev Jumba
Video: "Asian mom and B+ on the report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