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网友 Usagi 从西部到纽约去见朋友,中途在芝加哥停留,我们得以在相识于万维一年多后相聚,度过了难忘的两天。写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小 U是我在万维唯一一直通电邮和电话的朋友(和六月份和我在芝加哥见面的YH 也有电话电邮联系,但不是很频繁;其他的网友则基本上限于电邮来往。说起来很巧,YH 和小U 两位都是山东人,我开玩笑说,也许我这个直率的川妹子,和她们两位豪爽的山东人比较有缘分呢)。说起来,小U 在万维网算是“老人”了,网龄好像和康妮海云她们差不多。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她也和很多人一样,只是潜水,偶尔冒个泡,真正开博写东西,好像也是在去年初万维改制之后,因为从那时起,不注册就发不了言了。那时我和她经常在跟读的一些作品后面的评论中“碰面”,从她和其他一些资格更老的博主之间的交流,得知她当时是法学院的学生。不过,我和她真正开始结缘,还得感谢去年春夏万维那段“如火如荼”的日子。那段时间我写了不少关于民主,政治,中美关系的文章,而这些正好是她喜欢的话题,因此她开始在我的文章后面频繁留言,和其他的一些读者也常常有针锋相对的“激烈”讨论,让我因此开始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感觉她尽管年龄不大,却有着丰富的学识和对美国社会各种现象的独特见解。去年五月因为一些原因暂别万维之后,她很快给我来电邮,希望保持网下的联系,我欣然同意了。我们搬家到加州的那几天,她也正好去洛杉矶参加一个法律学会的会议,本来说好到时可以见上一面的,但因为我们刚到新家,诸事繁忙,所以那天就没有如愿以偿。我当然觉得很遗憾,不过小U 说,以后还会有机会。有缘分,肯定会见面的。 从那以后我和小 U 一直保持电邮联系。今年初回芝加哥的消息,我也是第一时间告诉了她。回到芝加哥后,有段时间心情郁闷,也常常和小U 及另外一个网友通信诉说。她们的理解和鼓励给了我很多安慰,所以我一直心存感激。想不到,过了没多久,小U 也在万维贴出“告示”,要告别万维。看到这个帖子后我马上和她联系,才知道她因为工作出了一些意外而情绪陷入低潮,甚至打算放弃在这里的一切,回国重新开始。知道这个情况后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了解她来美这么多年一个人“孤军奋战”所经历的一些坎坷,不希望她因为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而放弃。况且如果她真正回国,也不见得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位置。于是我和她谈了我的看法,希望她能振作起来,度过这个难关,向前看。还好,她的情况很快有了转机,尽管也只是暂时过渡性的,但正好给她重新回学校完成法学院学业的机会。这期间我们从电邮到电话,完全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后来小U 很感谢我那时给她的帮助,其实那些“开导”她的话,也是对自己说的呢。当然后来我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日子,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劝导起小U 来,就不仅仅是说些千篇一律的“套话”了,因为从我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认识到,境由心生,尽管听起来很唯心,但只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救自己,才能产生任何外界变故打不垮的力量。 两个月前小 U 告诉我,她计划在十月份去波士顿和纽约看朋友,打算在芝加哥停留两天拜访我。我听了当然很高兴啦,尽管时间不是很凑巧(这周正好赶上老公公司最忙的几天,所以他几乎不能帮忙接待客人),但因为她还有别的安排,所以不能更改行期。我告诉小U,十月正是芝加哥最美的季节,我们一定尽到地主之谊,让她吃好住好玩好。 周一小 U 先从她住的城市飞到旧金山(她父母从那里回国),再转机飞到芝加哥,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我因为晚上在市中心有课,无法去接她,老公又在加班,不能到机场去接机(来回三个小时,实在抽不出时间),因此只好让她从机场坐大巴到离我家不远的车站,再由老公去那里接她来家。我十点从火车站回家的时候,他们也刚到没一会呢。老公已经在短短的半小时里蒸了一条清蒸鱼,做了两样素菜,加上我上课前给两个儿子做的“腌笃鲜”(这已经成了我的“代表作”啦,呵呵),三个饥肠辘辘的人坐下来美餐了一顿。小儿子知道有远客来,兴奋不已,眼巴巴地等到我们回来,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趁火打劫”地熬了一回夜。大儿子呢,因为要赶两个大的project ,我们回去的时候还在计算机上忙碌呢。所以大晚上的,我们家里却象大白天一样忙碌热闹。 小 U 和我想象的很相似,性格开朗活泼,十分健谈。尽管这一天辗转了四个城市,已经累得不行,我呢,这一天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所以也是累得不行,但吃完饭我们还是在客房的床边上抱膝相对,聊了好久才去睡觉。第二天本来打算带她去市中心的艺术馆参观的(小U 本科学的是艺术专业,喜欢绘画,雕塑等等),但周一有一个grant application 没有如期完成,院长要我在周二把它弄完交出去,无奈只好让她自己一个人去市里“混”一天。送她上了通勤火车,详细地告诉她下了车怎么走,下午搭什么时候的火车回来,才赶到学校去对付一天的事务。 下午四点多,小 U 风尘仆仆地坐火车回来了。问她对艺术馆印象如何,她一脸兴奋:“太酷了!! 可惜我没有带素描本,否则可以画好几个习作呢!” 还说她照了好多照片,手机的记忆都满了!!看她那满足的样子,就像一个小孩子在糖果店过了一天瘾似的。她听了我的比喻,大笑起来,说:“那我就把今天拍的这组照片放到Facebook上,名字就叫做 A kid in the candy store!" 这天晚上我又有课,老公也在加班不能提前回来,所以小U 就和两个儿子在家待了一个晚上。她陪小子玩拼图,“监督”他练琴,和老大欣赏各自喜欢的油管子(他们在访问了相互的“Facebook" 网页后决定互加为好友。大儿子很高兴地发现,这位阿姨居然和他一样是日本动画片迷,知道好多他喜欢的动画作品,所以更有共同语言了),玩得很开心。回来的时候我开玩笑说,真不知道他们该叫你 姐姐还是阿姨呢,呵呵。 第二天我没有课,也正好没有其他的事务需要处理,终于可以抽出一天来陪她去市里游玩。因为时间并不充裕 (下午还要在儿子回来之前赶回来),我们决定先去Sears Tower, 再去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s (MCA), 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去千年公园和湖边看看。西尔斯塔我很早以前去过,但据说不久前被一家英国保险公司购买了名字权以后(现在官方名字叫做 Willis Tower , 但芝加哥人还是固执的叫它 Sears Tower ),在顶层增加了几个伸出去,全玻璃的The Ledge Observation Deck, 游人可以站在里面,透过脚下的玻璃“观赏”103层楼高的都市景象,过一把“蜘蛛侠”的瘾。两个儿子一直想去见识见识,但总是没有时间,所以这回借小U 的光,我先去过过瘾。MCA 也是芝加哥很有名气的去处,但因为我们对于现代艺术不是特别感冒,所以从来没有去过,这次也借光去见识见识了。 因为不想对付塞车和找趴车的麻烦,我们还是坐火车去市区,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优哉游哉地聊天。一个小时的火车,我们天南海北,谈家庭,谈专业,谈爱情,谈宗教,政治,信仰,以及我们都很喜欢的电影 (小U 以前学过大众传媒,在广告和时装界做过事,对电影也很熟悉)。尽管我们以前通过电邮和电话已经差不多是无话不说的程度,但这样面对面地“亲密接触”,还是让人非常感叹。网络真是奇妙,我和小U 这样两个人生背景和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居然可以通过它成为如此亲密无间的朋友,想来让人不可思议。 到了西尔斯塔,小 U兴奋不已,连呼“太酷了!”。先看了一个简短的电影介绍,然后乘电梯上得103层。从玻璃窗往外望去,都市丛林尽收眼底,那种感觉的确是很难描绘。尽管这天天气阴沉,但能见度倒还可以,更妙的是一望无际的密西根湖因为云层的折射,呈现出从灰色到灰蓝再到深蓝的多种层次,非常难得。我把东南西北方向的一些标志性建筑一一指给小U 看,最后我们大着胆子,站到了玻璃观赏台的小格子里。战战兢兢地往下看,妈呀,那些高楼的屋顶,蜿蜒的马路,以及马路上来往的车辆,都在自己的脚下呢。我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往下张望。小U 呢,到底年轻,站在那里不断往下张望,如果不是我在旁边催她快走,她恐怕还要在那里欣赏美景呢。 Urban Jungle The Ledge Observation Deck (courtesy: Willis Tower official website) The Ledge (Willis Tower official website) 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座落在密西根湖边,离西北大学医学院和著名的购物区Water Tower Place 很近。和芝加哥艺术馆比起来,规模小得多。但因为是专门展出现代艺术作品,在艺术界也是很有名气的。小U 和我对现代艺术的感觉差不多,能够接受,但并不是十分欣赏。当然她因为学过艺术专业,对这些东西还是能说出个子丑寅卯。MCA 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所谓Art in Depth program. 每个月它会邀请一两位 艺术家作它的 artists in residence,在馆里接待观众,进行一对一的探讨交流。这个月的主题是关于伊拉克的。我们看到宽大的展厅中摆了两个沙发和茶几,上面摆着阿拉伯风格的茶点,两位艺术家正在和两个观众交谈呢。四周墙上,挂着几幅照片和画作,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墙边的一个烧焦的汽车残骸。原来这是一架在巴格达战火中烧毁的一部汽车的原型,被展览方运到美国进行巡回展出。下面是展厅中的几幅作品。 Artists in Residence at MCA (notice the burned car in the background) Description of the Display It is What It is (the curator with a visitor) General Wolfwitz visiting Bagdad The lobby of a Bagdad hotel (can you tell whose portrait is on the floor?) 从 MCA 出来,已经是中午时分。因为一点半就要乘火车回去,我决定带小U 去千年公园看看,然后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就此结束上午的活动。晚上我们还有一个重头戏呢,那就是带她去 芝加哥著名的Auditorium Theatre 看Joffrey Ballet 这个季节的首场演出,现代芭蕾舞剧 Othello! Joffrey芭蕾舞团是芝加哥享有盛名的现代芭蕾舞团,在全国也很有名望,曾被称为“The Ballet Troope of the First" ,因为它的历史上有很多“第一” -- 第一个在电视上直播,第一个被邀请去白宫演出(受肯尼迪夫人的邀请),第一个到国际舞台表演的美国芭蕾舞团, 等等。这次演出的奥赛罗,是古典作品加现代演绎和表现,我想小U 肯定会喜欢的。 在霏霏细雨中匆匆开车到位于密西根大道和国会大道交界的剧场,停好车,已经快到演出开始的时间了。剧场大厅人声鼎沸,因为是今年演出季节的首场,前来观赏的观众都穿得十分讲究。大厅里衣香鬓影,幌筹交错,好不热闹。小 U 进得门来,照样大呼过瘾,因为她以前虽然看过不少各种演出,但主要是在学校的剧场,和独立剧院的剧场(比如每年的莎士比亚戏剧节),在这种古色古香的大剧场看这种演出还是第一次呢。我跟她说,看来我选择奥赛罗,而不是去看百老汇音乐剧“猫”,是正确的决定,呵呵。 奥赛罗是三幕芭蕾舞,舞台设计和场景非常简洁现代,却极好地衬托出了剧情的背景。比如第二幕中奥赛罗乘坐的战船回到海岛,就有两条象征缆绳的粗大绳索从舞台一侧徐徐伸入舞台中央,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战船的一角,奥赛罗和雅各气宇轩昂地站在上面入场。剧中几位演员也非常出色,奥赛罗高达健美,古铜色的肤色闪耀着磨尔人的骄傲;扮演苔丝得梦娜的演员娇小玲珑,一头褐色秀发在头饰下闪闪发光 (不过小U 告诉我,这个细节倒没有处理好,因为原著 中为了突出两位主角的 contrast,特意描写了苔的头发,应该是最正的金色),那种天真烂漫,实在让人怜爱;雅各精干的短小身材,面部轮廓无一不显露出阴谋家的诡秘。不过我觉得演卡西欧的那位演员扮相不是太到位,也因为他看上去有些亚裔特征,和剧中的人物不太对榫。其他如雅各的妻子爱米利亚,威尼斯城里的舞女比言卡,和群舞的几位演员,都十分出色。担任现场指挥的是刚刚在卡内基音乐厅指挥过的年轻指挥家 Scott Speck (看到乐池里的演奏员们我突然想到,大儿子的小提琴老师就是Joffrey Ballet 的常任中提琴手,说不定他今天也在这里演出呢)。 演出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 第二幕休息的时候我和小U 离开座位想下楼买点东西喝。一转头,看见座位尽头站着的那位领座员看上去好生熟悉。定睛一看,居然是我的同事,以前写到过的M 教授!我一脸惊讶地跑过去和她打招呼,问她怎么会在这里做领位员。原来,她和老公今年参加了一个义务组织,每周在芝加哥地区的各个剧场做义务领位员,借此可以免费观看各种精彩演出!! 转头一看,果然她的丈夫就在旁边的一个座位旁边站着呢!我羡慕地说,这就是住在市中心的好处啊,呵呵。 舞剧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了。观众意犹未尽,“ Bravo! ”的呼声此起彼伏,演员,指挥,和Chicago-born choreographer Lar Lubovitch谢幕三次,人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剧场。一路上,小U和我继续兴奋地讨论奥赛罗,马克白斯,和其他的莎翁作品,以及其中表现的人性本质。It was such a great ending of a beautiful day. Courtesy: Candid Dance Network 小U 周四早上八点乘飞机到纽约。本来打算送她去机场的,但上周院长临时通知,要我参加这天早上七点半的Business Advisory Board Monthly Meeting (这个董事会的成员都是本地一些公司的管理人员,因此这些月会按照惯例都是在他们上班之前的清晨开会),无法推辞,只好让小U 再坐大巴去机场。凌晨五点,我和小U 开车去大巴车站。我告诉她,小儿子醒来看见她走了,肯定会不高兴的。小U 说,她也会想念我们家这两个可爱的小子的。不过她和大儿子约好经常互相check updates,我也可以从她的Facebook 上随时看到她的“行踪”。上车前,小U 说,将来她法学院毕业时,一定会请我们去参加典礼。我当然答应了 - 说实话,真还没有参加过法学院的毕业典礼呢! 小 U ,愿你一路顺风。 相关文章: 第一次见网友 (by YH 和昭君) News Article: Joffrey Ballet Othello opens to standing ov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