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美国孩子一样,两个儿子每年的暑假都有不少“节目”。大儿子参加过西北大学 Center for Talent Development 的各种暑假班, 包括高三那年暑假的Civic Leadership Program; 另外从初三到高二,每年暑假都到密西根州西南部参加一个叫Blue Lake Arts Camp 的音乐夏令营,为期两到三周,三年前那个夏天还参加了他们组织的 Europe Orchestra Tour。小儿子呢,一般都会去本地社区组织的Day Camp,反正也就是每天几个钟头跟同龄的一些小朋友在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 counselors 带领下玩一些游戏啊,做手工啊,去游泳池啊,再加每周一次的field trip,倒也快乐。
去年大概是老二从上学以来唯一一次没有参加夏令营的一个暑假,主要是因为父母在这里,加上我们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回国三个礼拜,所以其他的也就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安排。去年夏天也是老大高中毕业和上大学之间的过渡,除了回中国之后在附近的社区大学选了一门计算机的课程,他的暑假基本上就是花在与高中同学相互
走动,各种毕业派对这样的活动上了。
今年老大早早申请了工程学院国际项目组织的“exchange program”,要去韩国一所大学五个礼拜。这个项目设计比较独特,不是常见的那种选修对方学校的语言或者文化课程,而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对方的本专业教授,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给教授做助理搞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研究项目。另外每天晚上要和学校的“Campus English" program 做“student leader”,其实也就是和自己小组的韩国学生练习英文口语,做一些小组活动等等。除了可以接触本专业一些比较前沿的研究动向,还可以满足六个选修学分,当然还可以挣一笔不菲的工资。这个学校虽然成立只有二十多年,而且规模很小(本科生才一千左右),但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已经跃升为亚洲 top 10 (according to USNews and World Report, 被称为“韩国的MIT” (不过,儿子去了以后告诉我说,因为校园太小,感觉更像 Caltech,而不是MIT, 呵呵),许多教授都是在其他国家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去任教的,比如儿子联系到的那位计算机工程的教授,就是宾大的博士毕业后回去的。
我们觉得这个机会不错,对他加强专业方面的感性认识有好处(他在的学校在本专业全美top排名,但因为学校太大,本科生太多,和教授的研究团队“亲密接触”的机会虽然有,但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虽然花费不菲,也是挺值得的投资吧! 事实证明,他在这几个礼拜里面学到了不少有关智能手机数据转换的东西,对本专业的一些实际应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Campus
Robot Display on Campus
With team members
Beach
Sushi
Beer (The legal drinking age in Korea is 19, so he's just old enough to participate)
老大既然要走五个礼拜,老二也不能独自在家待着啊(我父母二月份回国了,否则他们可以在家陪着老二),老公一直希望他能去参加密西根北部的 Interlochen Arts Camp, 所以就在一月初申请了那里的 Intermediate Piano Program。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艺术夏令营,与老大曾经参加的 Blue Lake 相比,专业水准要高不少,而且参加的学生很多都是来自全美各地,甚至还有国际学生。授课的老师也多为各专业的名师,有些还是大学教授呢。在那里的三个礼拜,儿子进步不小,除了在夏令营结束的 recital 上演出了德彪西的“ The Snow is Dancing”,还和另外一个学员合作四手联弹了莫扎特的 一个曲子,可惜我们因为没能当天赶到,错过了这场演出,只看到了第二天的第二场演出。儿子在夏令营的前一个半礼拜还被选上与 Symphony Orchestra 合作,参加了唯一一个有钢琴加入的曲目,可惜这场演出,我们也没能到场观看。这是儿子第一次与交响乐团合作,而且还是规模很大的交响乐队,想来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经历。我们对没有到场观看演出表示很遗憾,儿子却满不在乎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因为乐队声音太响了,钢琴的声音几乎就听不见!”呵呵。
Concert Hall (上面的国旗代表营员来自的国家)
Interlochen
小亭子(排练室)
Interlochen 附近的Traverse City,很有名的旅游地
两个儿子这次出远门,都不同程度地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老大虽然早在三年前就参加了去欧洲音乐夏令营,但那次完全是集体行动,国际机票,住宿,当地的行程活动等都是早就有组织者安排好的。这次完全不同,虽然交流项目是学院组织的,他们工程学院也有六个其他的学生参加,但无论是联系对方的教授做研究助理,还是自己的行程安排,全部都要学生自己搞定。这个学校离韩国首都汉城还有五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到的第一天晚上他还要在机场附近的一个旅馆过一夜,才能搭第二天的大巴去学校。因为老大平时是个比较大大咧咧的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是很强,我这个当妈的那两天真是担心得很,老怕他把什么细节忘记了,什么东西弄丢了,结果事实证明都是白担心,人家自己弄得挺好的,呵呵。顺便说一句,老大去韩国坐的就是前段时间在旧金山机场落地时出事的韩亚航空公司的航班。问他韩国同学们对此事有什么反映,他说好像没听见他们有太多议论,不过韩国媒体倒是把此事作为‘国耻’在对待。
和老大相比,老二出门这次可是第一次独自离开家生活,所以我们还是满担心的。担心的倒不是他会不喜欢夏令营,也不是他是否能和其他的学员好好相处,而是担心他生活方面的能力不够--尤其是他的挑食。本来打算个他带点喜欢吃的零食,如果午餐晚餐没有什么他喜欢的东西,至少可以回来后补点小灶。走之前细看 Parent Handbook才发现,人家根本不允许自己带食物(这和老大去的那个夏令营不一样,也许是怕在cabin 里面引来昆虫之类的东西吧),好在可以到夏令营自己的商店去买零食,所以我们在他的“帐户”上存了几十块钱,报到的时候领了一张卡,可以自己去“银行”取钱买东西。另外一个与哥哥去的夏令营不同的,是这里允许孩子们带手机,但必须集中放在辅导员那里,每周只能打两次电话。我们因为不知道这个规定,走的时候根本没带上充电器,结果他的手机在头一个礼拜就没电了。除了头一周收到两个简短的电话以外,后来就没有联系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他在七月三日有与交响乐队的演出)。老公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要是他有什么问题的话,辅导员早就来电话了!
三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儿子在夏令营很开心,除了弹琴很有进步以外,还交了不少朋友,被辅导员们选为他们那个cabin 的“Honor Camper”。据他自己说,主要是因为他的那个cabin 里面的十来个孩子经常吵架(其实也就是一些孩子之间的 arguments), 他呢不仅不参加这些争吵,还总是做一些调解努力,所以大家都和他很要好, counselors还说他是“silent leader" 呢,呵呵。他的小木屋里总共有十个孩子,分别来自华盛顿,纽约,加州,密西根,亚利桑那,和伊利诺,学的专业也五花八门,有弹钢琴的,有拉小提琴的,有学画画的,还有学戏剧的,有的孩子的音乐水平相当不错,比如和儿子一起弹四手联弹的那个孩子,就已经在弹柴可夫斯基的奏鸣曲了, 老公听到后很“震动”。也是这个孩子,告诉儿子他从来不玩电子游戏,每天要练琴四个小时,让儿子也受了点震动,我们当然也趁机敲打敲打,希望他能够减少一些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老二回来后虽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面目一新”,但也可以看出他各方面都成熟了一些,练琴也更加认真,投入。这也是我们花那么多钱送他去这个夏令营希望得到的效果。毕竟孩子是需要不断的激励的,能够自己不断激励自己的孩子并不多,这样的外部激励(包括peer pressures )也是非常重要的。
两个儿子在外面的这三周,我和老公当然也享受了一段难得的“清闲时光”,我开玩笑说是提前感受“空巢”了,呵呵。六月底我们去拉斯维加斯玩了几天,其他时间除了上班,老公晚上一直在进行地下室的“二期工程”(书房的书架和活动室的酒吧,打算九月份能完成),我也有一搭没一搭地帮帮忙。想做饭就做点自己喜欢的口味,而不用总是照顾两个小孩的口味,不想做饭就出去下馆子,真的很自在。独立节那个周末,住在市中心的同事邀请我们去她那里玩,我们三人中午吃西班牙 tapas,晚上吃日本烧烤,然后在她家附近观看芝加哥每年一度的国庆烟火。第二天又和另外一个朋友约好,和她的男友一道去离家三十多迈的一个人工湖边钓鱼。老公说,这就是他想要的退休生活. 我说你继续努力,等老二大学毕业了(还有八年呢),你可以考虑提前退休,呵呵。
Gondola inside the Venetian
The Palazzo
这个周五,老大从韩国回来了。周一老爸老妈也从国内回来。家里的人从两人变成了六个人,一下子热闹起来,儿子们的暑假也快结束啦!
相关连接:
儿子回来啦(多图)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65768
地下室终于完工了(多图)
儿子,生日快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