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昭君的博客
  我思故我在
网络日志正文
也从哈佛教授被捕说起 2009-07-25 05:48:55

这几天家里和学校的事情一大堆,忙得个四脚朝天,电视网络新闻几乎没有时间注意; 抽空上万维,也只有功夫看看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昨天才在伍加教授的博克里看到关于哈佛教授在自己家里被捕的事情; 匆匆忙忙看了一下网上的报道,印象是一件比较典型的涉及到非裔和欧裔之间种族偏见的例子.  午听到NPR 关于这个案子的报道,才知道总统奥巴马竟然关于此事两次发表公开意见;晚上又看了CNN 和其他电视台的有关报道,算是对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一点认识。不,了解了更多情况后我的观点有了改变-- 尽管我仍然认为种族偏见在这整个事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与其说是白人警官对非裔嫌犯的种族偏见导致了这个不幸事件,不如说是这位哈佛教授意识深处潜藏的非裔对白人的种族偏见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下面就具体的说一说我的粗浅看法。

(先声明,本人不像这位教授一样是种族关系的专家(What a coincidence!!)。本来
前几天因为一篇关于社会注意的小文引起一些始料未及的麻烦,已经下了决心以
后不再挑这些“敏感话题”了(尤其老公不希望我卷进这些无谓的争论),但江山易
改,本性难移,还是忍不住发表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如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
的作用,我就很满意了。希望大家能够就此话题开诚布公地讨论,但请互相尊重,
做到心平气和, 平等相待。请各位就事论事,不要使用不恰当的词汇和标签。先谢谢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情节。盖次教授外出一段时间回到剑桥的
家(有意思的是他是去中国做有关马友友的家谱调查一周回来),因为一时钥匙打不
开门,决定干脆和出租车司机(也是黑人)一起撬门而入(具体用什么撬的,怎么会有
这个工具,有多大动静不太清楚)。邻居(一位白人女士)听到/看到有人撬门入室,
便打电话报警。赶来执行任务的是白人(爱尔兰裔)警官Crowley。 警官根据此类事
件的处理程序,要求已经进入室内的盖次出示证件;但盖次马上激动地大叫表示抗
议,说这是自己的家,警察没有权利要求他不能进入自己的住所等等(他可能以为警官是在街上看到他撬门入室才赶来干涉的);最后他还是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并要求警官也出示证件(关于这个双方表达不一致, 盖次说警官拒绝出示自己的证件;警方说最后警官也出示了证件。不知哪个版本是正确的);当警官告诉他是接到邻居电话举报来执行公务的时候,他更加激动,说了“So a white woman called
the police about a black man broke into his house!" 之类的话。在跟着警官来到室外时,他说:“So this is how you treat a black man in America!"  以及“You dont
know who you are messing with!”。可惜不识时务,死脑筋的警官和后面赶来的同事不管没有及时退让,坚持以他反应过激,妨碍警务的罪名将他铐上,
带到警察局。当然事后他得以无罪释放,但释放后盖次宣称要控告警方不公平的对待自己。


事件从那里继续发酵。先是总统先生很快公开发表意见,称该警官的行为是“愚蠢
的”。这个评论马上引发麻省和全国警官组织的不满,纷纷发表意见支持该警官依
法执行公务。最后,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奥巴马总统以轻松自嘲的口吻,轻描谈写 地“各打五十大板”,说包括自己在内的各方,都“反应过激”。而且把警官和教授各表扬了一通,说他们是两个“诚实,好品性的公民。只是因为不幸的误会才导致这件不幸事件。希望大家都能退一步,把这个事件当成‘teachable moment 云
云”。 到此,事情可以说告一段落,除非两位当事人真的接受总统的邀请,到白宫一起喝啤酒,那可能又会引发新的讨论。

这件事情有几个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有媒体说这是典型的“racial profiling”。
Racial Profiling 指的是警务人员有意无意地因为涉案对象的肤色种族而single
them out 进行搜查 --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警察进行高速公路上的例行
检查的时候 (广义的定义:Racial profiling is the inclusion of racial or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person is considered likely to commit a particular type of crime or an illegal act or to behave in a "predictable" manner; 狭义的定义: racial profiling  is a form of racism consisting of the alleged policy of policemen who stop and search vehicles driven by persons belonging to particular racial groups) 。 但警官到盖次家并不是自己去的,而是因为接到邻居举报。按照警方的程序,他必须去查看情况,如果不去的话就是玩忽职守,后果会很严重。因此这件事是否属于 racial profiling”的范畴本身就有待探讨。要说有人在此案中有racial profiling 性质的行为的话,应该是这位白人邻居; 但因为她不是执法人员,从法律上讲不受这个定义的涵盖;但不幸的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也正好是个白人警官。因此盖次教授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种族歧视”,而他的随后的一些抗议行为也是由此而来的。

从这点看,在这场冲突中的双方,真正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潜在的)种族偏见的,正好是这位本身就是种族关系专家的哈佛教授!!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位教授的第一反应, 也许反映了非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男性) 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的“受害者”情结(victim complex) -- 即便他已经取得了哈佛教授专家这样的社会地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这位教授的潜意识中,是否也有“我堂堂哈佛教授,你一个小警察怎么能这么不敬?”的心理在起作用呢?这样看来的话,这件事涉及的就不仅仅是种族关系,还有社会阶级或者阶层矛盾在里面了。只不过,和很多类似案子不同的是,这一次,处于更高社会阶层和地位的,不是白人而是黑人。这就是此案与众不同,耐人寻味的地方。

CNN 报道的时候采访了一位后来赶到现场的非裔警官(就是那位在媒体大量使用的在家门口的照片上前方那位大个子警官)。他也认为自己的同事没有做错什么,不过是执行公务;而教授反倒是反应不当;但他最后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第一时间赶到的是我而不是Officer Crowley,也许整个事情就不会发生。因为那将是发生在两个非裔之间,种族这个话题根本就不会进入这个情景”!!有意思吧。也许以后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警官在到达现场执行任务之前应该先问清涉嫌人的种族肤色,然后再派和对方种族肤色相似的警官去过问,以便避免种族因素的干扰。

再说总统的介入。一般情况下,国家总统不应该也会尽量避免对一般的民事纠纷进行具体评论。这会引起“干涉地方公务”的嫌疑。但奥巴马总统血气方刚,情绪激动地在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引起各方争议之后,又自己下台阶,给双方当事人打电话询问情况,安抚民心,并在记者会上各打五十大板之后再各拍五十下。这是很“非典型”的做法呀。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教授是研究种族关系的专家,还是总统本人的私人朋友!!! 唉呀,原来这位奉公执法的警官无意中竟然摸了这么大一个老虎屁股!?这样来看,奥总昨天的举动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因为他深知这个事情不能再发酵,自己“火上加油”只能让双方更加敌对;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给火浇上一盆水,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当然他也不忘记提醒大家,这个”息事宁人“的做法只是针对这个本来就被夸大了的具体事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种族关系在这个社会就不存在了,大家都要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学到宝贵的东西。这的确是他的“实用精神”的又一次充分表现。不过,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开诚布公地承认,怎么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品质。要知道,人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是很难保持清醒头脑的;像小布什那样一根筋走到底死不认错的总统,是比奥巴马这样的更普遍的多。小奥的确是个有非凡政治智慧的人。

种族歧视这个话题,可以说是美国人心头“永远的伤疤”。只是,社会应该怎样对
待这个伤疤?是言必称歧视,把本来单纯的事情搞得沸沸扬扬;还是向奥总学习,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从媒体报导来看,不少非裔(下至平民,上至政治家学者)也很赞同他的处理方法,认为此事本来就是小题大做,大肆渲染只能把本来就成问题的种族关系搞得更糟糕。当然也有不少非裔指责奥总“立场不坚定”,屈服于“白人至上的社会规则”等等。说这件事情触动了美国人心头敏感的神经,的确不为过份。

我想大家都有被警察在路上拦下来的经历,在那个时候再有涵养的人可能至少在心
里也会骂警察几句的,但法律既然给了他们执行此类例行公务的权利,作为公民也
应该适当配合。如果你真的清白无罪,心平气和取得的结果可能比大喊大叫甚至更
激烈的举动来得好来得快。当然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也许如果换了我在教授的位
置,反应比他还激烈呢。而且的确也有很多滥用职权的警员。但凡事如果先入为主,就往往会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结果。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怡然的那篇“以平常心对待种族歧视”来了。其实,如果教授自己就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而不是把“种族歧视”这根弦绷得那么紧(当然这也不怪他,谁让他正好是研究这个课题的专家呢?)的话,也许事情根本不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受害者心态不仅黑人普遍有(这也是十分正常的),在其他少数族裔包括华裔中也很常见。歧视到处都有,偏见无所不在,面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歧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卑不亢,既捍卫自己应该有的权利,又尊重法律和他人的权利。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真的成为一个“和谐社会”。

最后罗嗦一句,这篇小文也是“有感而发”,趁着周六清晨老公孩子还在酣睡,赶
在上午上课之前花了四十五分钟时间一挥而就的。不是什么学术论文。逻辑漏洞和
不严谨之处难免。各位拍砖的请手下留情。呵呵。

浏览(12260) (0) 评论(2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7 11:34:28
海风:
谢谢评论。上次在椰子那里就看到过你对于新加坡“种族和谐”的见解,很有启发!

Brush:

谢谢来访和评论。今天看到最新的进展,是有关警察内部的交流和911 电话的,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http://www.msnbc.msn.com/id/32169213/ns/us_news-race_and_ethnicity)
。应该注意的是,这位举报者虽然是欧裔,但却是橄榄色皮肤的葡萄牙人,而且她是因为最近此地有一些“破门入室”行窃的事件才报警的,而且根本没有提到看到的两个人是否是黑人,因为她看到的是他们的“背影”;只是在警察接线员的追问下,才说其中一个可能是“西裔”。
I believe the "smoke" around this case has been increasingly cleared and the core of the problems are much clear now.
回复 | 0
作者:brush 留言时间:2009-07-27 06:04:54
很明显的,这次是这位号称致力于种族歧视的黑人教授自己再搞歧视。只不过是反歧视。利用反对歧视的名义来歧视法律和公正。伟大的change总统同志更是个地地道道的种族分子。即使它整天说别人歧视(希拉里为什么败选的根源)。

黑人现在很多时候不是歧视的受害者,而是那个施与者。只不过是新的启示类型--假借反歧视的歧视。在他们做错了的时候,总是喜欢看对方是不是黑人。如果是,只能灰溜溜接受惩罚。否则就说对方歧视。这种行为不但无助于他们获得平等的对待,反倒在abuse别人的宽容的同时,把自己自我隔离,自我歧视成了一个独立的外部群体。人家在向接纳它,也不可能了。
回复 | 0
作者:海风阵阵 留言时间:2009-07-26 19:46:55
有趣的话题。
大概每个牵扯在内的人,内心深处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种族情结,包括总统先生在内。教授本人没有跳出这个圈子,警察到现场后,内心深处的情结则被激荡到表面上来。
能真正做到“以平常心对待种族歧视”,这件事则不会是个新闻了。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6 11:47:52
椰子:

谢谢评论.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上面回到Alltruthonly and Usagi的回复时候已经提到了,也就是: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disorderly conduct"? 这应该是个法律的范畴,但似乎每个州定义不一样。有文章说麻州没有把“言语顶撞执法者”明文列入,所以这可能是最后无罪释放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说“双方都是过激反应”的理由之一。这个问题,应该会有个明确的答案,这是可以“静观其变”的。

至于historical baggage, 我同意历史是很难忘记的,所谓受害者情结就是指的这个”历史包袱“。但问题是这种“because your ancestors did my ancestors big wrong, now you owe me big time no matter what" 并不符合principle of justice. 事实上,AA 和其他很多法规正是为了给予一些历史上受过不公平待遇的族群”favorable treatment", 但事实证明这种手段也许是弊大于利(当然这个又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主题了,这里不想跑题)。我认为, 如果是你个人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你可以有任何权利要求得到应该得到和你受到的伤害相对应的赔偿和补偿(principle of justice);但仅仅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伤疤“就处处要求其他种族小心翼翼,像这位教授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就用种族来说事,那我觉得就是过份了。这跟教育程度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我总觉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似乎不应该在语言和行为上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street people (sorry for my use of words)。

当然可能这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但是我自己的个人看法。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09-07-26 11:11:57
昭君,
谢谢对这件事的评论。这个事情看起来因为总统的几次介入而变得复杂起来。我看了CBS News上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有见地。文章说因为种族因素人们已经很难不把此事和种族联系起来看,而此事有可能不主要是种族,而是"cop versus someone the cop wants to order around."(从下文引用的),现在问题就是是否警察执行条例中有如果有人用言辞顶撞警察,警察就有权逮捕此人,如果有,估计这就是警察的救命稻草,而问题是这位教授是在什么样的context下才有不尊敬的言辞,这又是可圈可点的。警察的权利大还是人的”自由言论“权利大?这个问题有答案吗? 我都糊涂了。

为什么人们容易反应过激?这是历史的因素使双方(还都是受教育者)身不由己地有一些行为。而历史的因素是很沉重的,我有个混血儿学生(黑白)说过:"当奴隶的历史不是说能抹去就抹去的,那是一道伤疤,对心理有影响。It still hurts."

我想,历史是想忘也忘不了,正如CBS news讲的,I can't pretend to stand in his shoes but with the two men squaring off toe to toe was also two hundred years of American history.

还是静观此事会如何发展吧。

还有就是我看了乐维给你的评论,觉得分析得有道理。

仅供参考:
“When it's not so black and white" CBS NEws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9/07/23/opinion/main5185128.shtml?tag=contentMain;contentAux

The fact that blacks and Hispanics are picked up more frequently, and often time for no cause, casts suspicion even when there is good cause. And that's why I think the more that we're working with local law enforcement to improve policing techniques so that we're eliminating potential bias, the safer everybody's going to be."

In the YouTube era, when everyone is potentially a news stenographer, no video or audio clips have surfaced to help establish what actually happened on the evening of July 16. Unfortunately. Because that leaves us to rely on the testimonies of Gates,, the two policemen, police report J.P. Crowley and Carlos Figueroa, and Lucia Whalen, a neighbor, who was watching from the sidewalk.

But this is America, where despite the election of an African American, the question of race still looms large. So like characters in the Japanese movie, Rashomon, your vantage point invariably colors how you interpret what went down. That accounts for the competing narratives. One plausibly can make the case that this is not "black versus white," so much as "cop versus someone the cop wants to order around."

The problem in this case isn't so much one of racism as it is one of police attitudes and rules of engagement.

By all accounts, Cambridge Sgt. James Crowley is a stand-up officer. Turns out that he taught a class about racial profiling at the Lowell Police Academy. What's more, he also gave mouth-to-mouth resuscitation to Reggie Lewis after the Boston Celtics' star collapsed in 1993 during an off-season basketball practice. At the time, Crowley was working as a police officer at Brandeis University. Hardly the second coming of Bull Connor.

For his part, Henry Gates is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Harvard. More than most, he is familiar with the black community's history with the police. What went through his mind as the officer, checking out a burglary call, ordered him outside? I can't pretend to stand in his shoes but with the two men squaring off toe to toe was also two hundred years of American history.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6 06:21:26
Alltruthonly:

Like your name:)! If only we can have all truth only....

Thank you for the link with these details. If these words were true (I sure hope they weren't), plus the things he said later would probably explain why his behavior was considered "disorderly conduct". But then I have seen some article referencing this to Massachusettes Law on this matter, saying that the state law did not specify yealling at an officer is against the law. So maybe that's why the arrest was off base and he was released without charge.

Usagi:

Haha, legal expert is here at the right time!!!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disorderly conduct"? What does it usually cover?

And referencing to your first comment, is that how they got the title for the TV show "Law and Order" :)?
回复 | 0
作者:usagi 留言时间:2009-07-26 06:10:23
xixi

i knew u were just being sarcastic, but undoubtedly some people will suggest that into certain bill of 'rights' etc....which when that happens, it will cost common people like us.
回复 | 0
作者:alltruthonly 留言时间:2009-07-25 20:57:48
According to the police report, Crowley asked Gates to talk outside, to which he responded "Yeah, I'll speak with your mama outside."
http://wbztv.com/local/obama.comment.cambridge.2.1097782.html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5 19:47:32
Usagi:

Hehe, you should have known I was being sarcastic when I made that "suggestion" about sending the officer with the same color or skin or ethnic background to the site:).

You are right, racial profiling is not that simple. I think the fact that the officer is himself a trainer on this very topic at police academy should have given him som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and probably prepared him for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this type of confrontations. His mistake was not flexible and just like I said in the last response, both sides have bruised ego and hurt feelings which were probably race and class related.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5 19:42:14
谢谢乐维的“退位思考”, 很有启发。具体事情的经过可能有些不同版本,我看到的是说警官因为有人举报而来到他的房子里,要求他出示证件;在他出示证件之前教授就已经大喊大叫表示抗议,说了一些白人黑人之类的话了;这才引起警察的过激反应。此后当然事情就escalate to new levels。 我对于警察的这些行为规范不是很清楚,所以才会在刚才的网上聊天中专门问起学生这个问题。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观点和警方观点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即便一个人声称他是房主,也有必要要求出示证件以便证明。当然如果他平心静气地出示证件来证明自己就是房主,那这整个事情就不会发生。但事实是他过激反应在先,说了那些charged words about races, 所以警官可能也有hurt feelings and hurt ego,所以才拷上他带走。

至于这位警官是否有“种族歧视”的历史,这就有待调查了。奥总好像已经对他的character 下了结论了呀,呵呵。
回复 | 0
作者:usagi 留言时间:2009-07-25 19:40:51
first comes Law then comes Order

the problem here is, if for instance, this professor's house is really being broken into, and If the 911 call operator has been notified of the color or raci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offender, then send the "appropriate" officer to investigate, then valuable time will be lost, and then the police will be at fault once again, for being 'too slow'.

what if the 'appropriate' officer was on the other side of town at the time ?

racial profiling is simply not that simple.
回复 | 0
作者:乐维 留言时间:2009-07-25 19:03:56
我对这个问题是这么看的,首先我们应该看如果没有种族因素,这个事件应该是谁对谁错;然后再看种族因素怎么影响了事件的发展。

如果没有种族因素,也就是黑人警官对黑人教授,或白人警官对白人教授。这件事,我认为,警察有错。开始没有搞清这位敲门耗锁的黑人是房主而来询问是公务,但在搞清楚了他就是房主后,则完全没有理由再在人家家里呆着,除非教授要求他的帮助。私人领地神圣不可侵犯,警察也不例外,未经主人许可或法官签发的搜索证,不得进入别人房间。所以警察在教授出示证据证明他是房主,而还滞留在人家家里,本身就错了。因为你的公务只是在搞清教授是不是房主之前,搞清之后,公务就完成了。你还不离开就不对了,根本谈不上妨碍公务的问题。

奥巴马说警察接到报案,前去察看,是对的。“so far so good". 但接下来,就做得有点”Stupidly“。我是完全同意他的这个说法的。

现在从种族因素来看,黑人教授是有反应过度的问题,我知道很多黑人常常有反应过度的问题。他其实应该说,谢谢你们前来察看,现在你们知道我就是房主了,我并不需要你们的帮助,请你们离开这里。但他比较偏激地说了一些黑人,白人什么的,让警官听了很不舒服,激起他的反感。而白人警察将教授抓起来更是反应过度, 这毕竟是言论自由的国家,不能因言获罪。况且教授是在自己的家里说。所以后来奥巴马说他们都反应过度是很客观的说法。

这个官司如果打起来,警察种族歧视的罪名很难成立,因为一个孤立的案子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即使种族歧视不能成立并不等于警察在这个案子的处理上是对的,只是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了。但是,报道说当地有些人愿意出来作证,说这个警官长期就这样有歧视黑人的问题。如果能找到几个这位警官对黑人明显不公的案子,那么他也有可能被判有种族歧视。当年,OJ Simpson的案子就是因为主办案子的警官被辩护律师成功地找到不少证人证明他过去长期就有种族歧视的行为,结果他出示的证据被陪审团认为不可信而使得公诉方最后败诉了。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5 18:08:33
刚刚和学生网上聊天(远程授课每周一次的要求),正好这是一个police officer and fire fighter cohort,今天有大概七八个在职警官参加。我当然问及他们对此事的看法。这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回答:

“This sergeant actually teaches about racial profiling and racial sensitivity at the police academy (这我倒还不知道), and the back up officer was an African American. I really don't think race was an issue here it's just hurt feelings or ego on the professor's part. Of course he can file a civil lawsuit if he really thinks he's mistreated, but being an intelligent man, he should not do that. Even Rev Al Sharpton has not classified this as a race issue."

" When all smoke was cleared, it will be found that all has been done according to the book. He did nothing wrong. Race was not a factor here."

"I sure hope he's on video tape, because from the look on the still photos, he does not look like a very cooperative and easy going man."

"It would be stupid or dereliction of duty if the officer believed the man that he lived there and then turned out to be a burglar. It's standard procedure to ask for ID. As for the request made by the professor for the officer to show his ID, well, we all wear our badges on our uniform, so there really is no need. But according to the police department, Officer Crowley did show his ID later."

"Professor Obama's first reaction was his real feeling, but he did realize that he should not have got involved in private matter like that. This shows his lack of political experience. What he's doing now is damage control. It's better than insisting what he has said in the first place. "

这个班的学生都是年纪在三四十岁之间,在职就读硕士学位。这些观点来自非裔和欧裔的都有。我觉得可能满有代表性的,因此录在这里做个附注吧。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5 17:00:18
桑妮, 你太谦虚啦。

我觉得受害者情结之所以很难克服,正是因为它是埋在人意识深处的,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不见得意识到。所以有些反应完全是“潜意识”的也未可知。但这正是问题难弄的所在。人心里深层的东西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所以不解开这些历史的疙瘩,就算当了哈佛教授,国家总统可能也难以摆脱这种普通非裔共有的情绪。

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就是非裔的男性成员比女性似乎更有这种情绪。这也许跟男性非裔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地位和人生成就有直接关系。看过一些调查,说高中生drop out 比例最高的就是这个群体。犯罪率也是所有族群中最高的。非裔女性虽然整体的家庭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和男性差不多(都来自相似的背景),但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就高得多。That's what's known as "the lost black boy" phenomenon。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此似乎还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解释。

吴礼:
欢迎首次来访。谢谢您的赞同。
回复 | 0
作者:吴礼 留言时间:2009-07-25 13:59:45
写得中肯平和,赞。
回复 | 0
作者:桑妮 留言时间:2009-07-25 13:56:10
嘿,昭君,这篇我完全看懂了,而且非常赞同你的观点,美国种族歧视的确存在,但受害者情节更加严重,往往是这种受害者情节把事情弄得过于复杂。可这种受害者情节是很难克服的,贩袜说得好,连当了总统的人都没克服好。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Crash,把各种偏见,包括种族歧视,讲得很透。而这哈佛教授被捕事件象是那电影的一个续集。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07-25 13:30:42
天宇:
这也是,人在那种冲突的环境中容易丧失平时的理智和平静。所以修养很重要哟:)。

莽民:

是啊,所以我才说,这事轮到我自己头上,也许反应更激烈么:)。

袜贩(您这名字才有意思呢):

非常赞同您的分析。I think this is a "loaded" case, with too many layers and too many potential lines under the surface. 不过作为总统,说话举足轻重,应该更慎重一些的。我倒相信这件事不会影响他的竞选太多,毕竟他处理得还是满好的。
回复 | 0
作者:袜贩 留言时间:2009-07-25 13:02:50
有意思!我觉得你说的那位教授有“受害者”情结,从而对白人警察的检查反应过度是对的。他本人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心理,就是我是总统的朋友,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些误会造成的事件,在美国多了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平复的。

但是,欧巴马的评论却完全改变了事件的性质。我相信他在发表评论时,并没有认真了解这个事件,也没有认真想过他的评论会产生什么后果。这完全是出自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他不仅仅只是说警察的做法“蠢”,并且顺便延伸到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及现况!这说明什么?说明作为一个被大多数是白人的美国选民用选票送进白宫的非裔美国人,即使成为了总统,他自己也仍然无法摆脱“受害者”情结!!!

后来的大事化小的举动完全是在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作为总统发表那样的评论是失言了,从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但那绝不是他内心的想法。

这会否影响到他的连任,或者下次竞选时成为被人攻击的一个靶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 0
作者:莽民 留言时间:2009-07-25 13:02:02
站着说话当然不腰疼
回复 | 0
作者:天宇 留言时间:2009-07-25 10:55:09
种族歧视和对歧视过激象是剑的两刃,都会伤人。其实没有种族歧视时也会发生不幸事件。记得几年前中国南方的一个医务人员深夜驾车被警方拦下,双方发生口角导致警察开枪杀人。不知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昭君
注册日期: 2007-07-03
访问总量: 6,253,34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多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发布
· 2024 云南行(2)- 香格里拉,松
· 2024 云南行 (1)- 遇见梅里雪
· 谈谈美国大学校长的招聘和任免
· 从2023 UAW罢工看美国劳工市场的
· 从2023 UAW汽车工人罢工谈目前美
· 从2023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看美国
· 我家的汗滴工程, 兼谈美国的DIY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老钱:老钱的博客
· 海天:海天之间
· 芹泥:芹泥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2cents:2cents博客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春阳:春阳的南北小店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海云:海上的云
· 五彩:五彩生活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 百草园:百草园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阿黛:惠风山庄
· 桑妮:桑妮
· Rondo:Rondo的博客
· pearl:pearl的博格: 沙与花
分类目录
【政经杂谈(2)】
· 谈谈行业监管--从魏则西事件说起
· 从英国公投看欧盟未来(图)
· 从2016 大选看美国社会的群体分
· 读海天博文有感-- 再谈国家竞争
· 谈谈伊州和芝加哥的财政危机 (多
· Cargill 解雇150位穆斯林雇员是
· 奥巴马医保改革:2016年将有哪些
· 美国校园的政治正确与言论自由(
· 美国大学费用为什么越来越高﹖
· 再谈“消失的中产阶级” - 从皮尤
【政经杂谈(1)】
· 从2023 UAW罢工看美国劳工市场的
· 从2023 UAW汽车工人罢工谈目前美
· 从2023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看美国
· Test
· 法国左转,欧盟堪忧
· 希腊债务危机与欧盟的未来
· 从民意调查受访者对“自由市场经
· 通用电器和古狗是怎样减税的?
· 快评:威州议会通过限制公共事业
· 威州州长的财政提案为何引起轩然
【大千世界 (2)】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2023冰岛内陆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6) - 航拍惊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5)- 沙尘暴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4)- 海鹦鹉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3 (米湖,温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2): Hveravel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2023 冰岛内
· 谈谈教育公平(下) - 伊州教育经
· 谈谈教育公平(上) - 加州SCA 12
· 我与万维网友的情谊(图)
【我看美国社会 (8)】
· 华裔在美国企业界为何发展不如印
· Tax Day 谈谈几位总统候选人的税
· 加州大学招生政策的变化让加州学
· 这个周末-- 谈大法官葬礼,华裔
· 这个周末- 谈大法官葬礼,华裔游
· 教授解聘争端结局,州大裁员,及
· 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
· 浅析加州修正案SCA-5的背景及亚
· 芝加哥公立校区将关闭61所中小学
· 芝加哥公立学校教师罢工明天结束
【我看美国社会(7)】
· 漫谈 Affirmative Action: 美国
· 漫谈Affirmative Action(上): 美
·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来越越分化吗?
·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分化吗?
【我看美国社会 (6)】
· 简评高等法院对军人葬礼上的抗议
· 简评最近国会投票的几项重要法案
· 高中辩论比赛该不该涉及敏感时事
· Rutgers University 学生自杀案
【我看美国社会 (5)】
· NPR新闻评论员Juan Williams应该
· 军人葬礼上的抗议示威是“言论自
· 值得一看:Larry King 对话伊朗
· 乱侃政治正确和学术自由
【我看美国社会 (4)】
· 多元社会与言论自由-- 从UI 神学
· 世贸遗址该不该建清真寺? - 兼
· 第二轮“啤酒峰会”呼之欲出?
· 让我无语的几张照片
【我看美国社会(3)】
· 有感墨西哥总统在国会和CNN 的讲
· 杂谈当今美国的种族关系 - 从两
· 小议亚历桑那州移民法案
·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能源革命?(图)
【我看美国社会(2)】
· 奥巴马到底有多“黑”?
· 反恐战争与文明的冲突 -- 从德州
· FED该不该干涉银行高管的薪酬?
· 医改何去何从?听听一位“Insider
【我看美国社会(1)】
· 闲聊麦肯的“美女”牌和美国的大选
· 希拉里 vs. 奥巴马:才能经验不
· 枪支泛滥 or 精神问题,谁该为枪
· 闲谈女人和政治
【我看中国社会】
· 从电视剧“欢乐颂”看中国社会的价
· 看方舟子 PK 唐峻校友禹晋永 有
· 今天的社会不需要道德吗? 看关
· 谈谈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
· 从武大教授病床前被解聘看中国劳
【看中国,看世界 (1)】
· 2024 云南行(2)- 香格里拉,松
· 2024 云南行 (1)- 遇见梅里雪
· 中国与世界-- “全球化管理教育”
· 中国与世界-- “全球化的管理教育
· 欧洲到底怎么啦?
· 中国教育,社会不平等的帮凶?
【历史并不遥远 (1)】
· “还原历史真面目”有多难?
· 共产党得天下的“天时地利人和”--
·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图)
· 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仇恨? - 与西
【我看婚姻与家庭 (3)】
· 杂谈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 杂谈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 -
· 从结婚的“行情” 谈中国年轻人的“
· 也来说说中年夫妻
【我看婚姻与家庭(2)】
· 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得与失--
· 女强人乎?小女人乎?
· 什么样的爱值得你用生命去祈求 -
· 女人难做
【我看婚姻与家庭】
· “蜗居“中最精彩的两段话及我的一
· 男人难做,海外华裔男人更难做
· 婚外恋,癌症,及婚姻中的男女 (
· 女人难做
【性,婚姻,家庭】
· "红眼知己",“换偶”,
· 从男人怀孕,试管婴儿 和Sperm D
· 性骚扰立法能遏制婚外情的泛滥吗
· 同性恋基因?
【职场心得】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生涯回顾(8)-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这个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教管理生涯回顾2:从教
· 我的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1):
· 聊聊美国高校的教授招聘(下)
· 聊聊美国高校教授招聘(上)
【儿子们的故事 (8)】
· 挺爱搅二三事
· 生日快乐,儿子(视频)!
· 儿子制作的视频--T. S. 爱略特 “
· 老妈的文章-- 我和孙子互帮互学
· 有音乐相伴的人生 (Videos)
· 初尝失败的滋味
· 儿子回来啦 (多图)
· 小荷才露尖尖角( Video )
· 儿子备战钢琴比赛( video )
【儿子们的故事 (7)】
· 小荷再露尖尖角 (video)
· 参加儿子辩论队集训有感
· 高中生的"烦恼"
· 差点得了心脏病!
【儿子们的故事 (6)】
· “最后”的音乐会
· 小儿小传 --我家的Reading Machi
· 陪太子攻书
【教子心得(2)】
· 孩子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 一样的功课,不一样的儿子
· 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谈起
· 第一次做高中辩论比赛裁判(图)
【教育与心理 (6)】
· 和儿子聊天--保守派?自由派?
· 一个十五岁少女的内心独白
· 和儿子聊天-- 好孩子,坏孩子?
· 和儿子聊天-- 好老师?差老师?
【艺术天地 (10)】
· 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儿子高中的
· 一对音乐天才小姐妹 (videos)
· 钢琴考级,肖邦华尔兹和贝多芬奏
· 贝多芬与春之祭-- 儿子高中的“大
【艺术天地 (9)】
· 精彩的“我是歌手”半决赛 (Videos
· 李安和“少年派漂流记”
· 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
· 小儿的德彪西(视频)
· 后生可畏 (视频)
· 周末一乐--2012 金球奖预测 (图)
· 来自天国的声音--圣母颂 (videos
· 美丽的音乐精灵-- Hilary Hahn芝
· 天籁 --巴赫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评点两部奥斯卡提名电影--“国王
【艺术天地(8)】
· 我最喜欢的中国民歌-- 小河淌水
· 此曲只应天上有 (Videos)
· 天籁- 罗斯托波维奇演奏德沃夏克
· 肖邦 Piano Concerto No. 1 by
【艺术天地 (7)】
· 又一位来自中国的钢琴新星 --王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F大调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亨德尔“弥赛
· 布鲁克和德沃夏克 -- 儿子高中的
【读书笔记 (4)】
· 读书笔记 - Airbnb 故事(下)
· 读书笔记- Airbnb Story (中)
· 读书笔记- Airbnb Story (上)
· 女性如何平衡职业与家庭的关系-
· 女性与领导意志 -- 脸书COO Sher
· 女性与领导意志-脸书COO Sheryl
· “那曾经是我们”--Thomas Friedma
· “那曾经是我们” -- Thomas Fried
· “那曾经是我们”-Thomas Friedman
· 成功不是偶然-- "Outliers&
【读书笔记(3)】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有感(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有感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
· 你是“全脑型”人才吗? -- "
【读书笔记】
· “公平”,真的是“普世价值”吗?
·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好?--“Bette
· 医疗事故保险到底为什么这么贵?
· 医生的报酬是这样计算的?-- “Be
【读书笔记 (2)】
· 我成了村上春树迷
· 林语堂论中庸,幽默,读书和写作
· 林语堂论中庸,幽默,读书和写作
· 二十年后回望的三毛 (图)
【站在大师的肩头】
· 资中筠谈“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启蒙”
· 大师是这样练成的--华裔 建筑家
· 你是人间四月天 -- 林徽因和梁思
· 李开复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的一封信
· 上善若水- -和大师的近距离接触
【也谈时事 (18)】
· 加州真的要将大麻合法化?
· 也谈巨无霸价格和中美汇率之争
· 古狗退出中国: 商业利益,还是
【也谈时事 (17)】
· 奥巴马为何高调对台军售?
· 天下乌鸦一般黑?- 有感爱德华丑
· 从三位西方经济学巨匠谈美国政治
·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何成了中美欧
【也谈时事 (16)】
· 奥巴马下一步会干什么?
· 民主党, 醒醒吧!
· 杂谈民主,刘小波,和美国的医保
【也谈时事 (15)】
· 快评德州军人医院屠杀事件
· Second (Third) Stimulus Plan??
· 奥巴马的“冰火两重天”
【也谈时事 (14)】
· 合理要求, 还是种族歧视?有感
· 奥巴马的秘密武器
· 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主义? -
· 也从哈佛教授被捕说起
【也谈时事 (13)】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三)-- 伊朗篇
· 如何解读有关失业率的统计数据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二) - 能源篇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 (一): 医改
【也谈时事 (12)】
· 再谈医疗改革 --保险公司和消费
· 加州啊,加州!!
· 从Ricci vs. DeStafano的判决看
· 从大选看美国社会的女性地位
【也谈时事 (10)】
· 奥巴马:美国的戈尔巴乔夫?
· 一场精彩的辩论
【“主义”之争】
·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三)
· “社会主义” 到底是什么? (二) -
·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一)
· 为什么多数美国人害怕社会主义?
【杂谈中国企业】
· 有感吉利并购沃尔沃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汽车行
·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全球化环境下跨
· 谁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 从力
【杂谈美国企业】
· 谈谈最近中资公司在美国的并购热
· 漫谈监督机制-- 从安然公司谈起(
· 漫谈监督机制-- 从“拯救迪斯尼”
· 美联航的准点到达率排名第一?
· 道指暴跌一千??
【企业杂谈 (2)】
· 亲历丰田召回引起的瞎想
· Google 会“控制”世界吗?
· 美国CEO薪酬为何居高不下?-从公
· 腾中欲购悍马 - 一厢情愿还是公
【企业杂谈】
· DVD 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 古狗为什么这么牛?
· 雅虎为什么对微软说不?
· 关于退税法案的一些解读
【企业杂谈 (3)】
· 这年头还有工作保障? - 有感美国
· 美国的CEO们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中美教育】
· 从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罢课谈起
· 博士学位在中国堕落成什么了?
· 从哈佛降低学费想到的
· 美国教育到底好在哪里?
【教学笔记(一)】
· 你是 outlier 吗?
· 课堂辩论 -Affirmative Action
· “iPod 到底值多少钱?”
【中美教育 (2)】
· 再谈美国大学的认证制度
· 精英教育的误区 (ZT)
· 从阿拉巴马大学枪杀案看美国大学
· 也谈名校 (兼评冰雨的"名校
【我看中西文化 (1)】
· 没有毛泽东,也会有文革吗?
· 从“幸福”和“事业”的英文翻译看中
· 现代科学为什么在西方产生?
· 试谈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和制度性
【影视天地 (2)】
· 新年的第一部电影--令人难忘的“
· 假如历史可以改写 -- 电影“恶棍
· 为爱放手 - "My Sister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电影
· 再谈科学与宗教 -- 兼评“天使与
【影视天地】
· 成长的代价--- 电影“Juno”观后感
· 2007 最好的电影 --- Atonement
· 新年的第一场电影 -- Charlie Wi
【人生感悟】
· 你的行囊有多重? - 电影“Up In
· 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 朋友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人生感悟(2)】
· 周末的流水 (上)
· 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倾听美妙的音
· 长大以后干什么?
【信仰杂谈】
· 中国人为什么爱当官?
· 闲谈科学,宗教与信仰
【文摘(2)】
· 张晓风: 魔季 (ZT)
· 王小波: 思维的乐趣 (ZT)
· 张晓风: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ZT)
【文摘 (1)】
· 张晓风 -- 如果你是天使 (ZT)
· 王小波: 智慧与国学 (ZT)
· 王小波: 知识分子的不幸 (ZT)
· 王小波: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ZT)
【家居生活 (8)】
· 我家的汗滴工程, 兼谈美国的DIY
· 那些年, 我们开过的车(上)
· 这个冬天太冷了! (多图)
· 儿子们的暑假 (多图)
· 地下室终于完工啦! (组图)
· 丰富多彩的母亲节周末(多图,视
· 2011 的收获 (多图, 视频)
· 老妈的文章:我在美国学英语(一)
· 老爸老妈学英语
· 大半个小时的战绩 (图)
【家居生活(9)】
· 笨妈学琴记
· 家常便饭慰乡情 ( 图文)
· 偷得浮生半日闲
【游山玩水 (3)】
· 国庆节美东游--波士顿浮光掠影
· 国庆节美东游 -- 纽约走马观花
· 国庆节美东游-- 欢聚普林斯顿
【游山玩水 (1)】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下)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 -中)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上)
· 度假啦!
【家居生活 (7)】
· 迟到的新年计划 (图)
· 儿子和朋友(外一章)
· 晒晒我的衣橱 (新图)
· 儿子和他的朋友们
【家居生活 (6)】
· 地下室开工啦(图)
· 我病了, 老公很高兴
· 忙里偷闲的“迷你”度假(图)
· 中秋的流水 (图)
【家居生活 (5)】
· 美好的一天 (多图)
· 这周的菜谱 -- 中西结合,荤素搭
· 我的左邻右舍(多图)
【家居生活 (4)】
· 悠悠牌五香炸牛肉试验成功!!! (
· 一年搬了三次家 (图)
· 给儿子接风 (图)
【生活点滴(2)】
· “各得其所”的周末
· 猜猜今天Mall 里哪家商店最热闹
【生活点滴】
· 生如夏花之灿烂 (多图)
· 老妈镜头下的春天(多图)
· 下雪啦,过年啦 (多图)
【艺术天地 (5)】
· 乱评“我是歌手”第四季 (Videos)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德沃夏克“
· 心灵的小憩 (videos)
· “This is It” 改变了我对Michael
· 我喜欢的音乐人-- John Lennon
【艺术天地 (6)】
· 社员都是向阳花 - by 李云迪
· 爱的低语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第六
·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艺术天地 (4)】
· 我喜欢的音乐作品 - 马思涅 “沉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合唱
· 从古典音乐看中西文化之差异 (vi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四季” by
【艺术天地 (3)】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德沃夏克大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柴可夫斯基“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D 大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德彪西篇 (Y
【艺术天地 (II)】
· 柴可夫斯基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
· 超级享受 -- 观俄国芭蕾舞团演出
· 大师本色 - 观马友友在芝加哥交
【昭公开讲 (2)】
· 昭公讲故事-- 国梁的那些事儿 (I
· 昭公讲故事 -- 国梁的那些事儿
· 昭公开讲 - 老韩和小韩 (下)
· 昭公开讲 - 老韩和小韩 (上)
【昭公开讲】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四)
· 昭公开讲 - 开门办学就是好(三)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二)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 (
【伸出你的手,让世界更美好】
· 转贴天宇博文: 援助!为了流落
· 转贴天宇博文:“关于摆地摊睡大
· 请最后支持OCEF 在 Facebook 的
· 关注同胞的精神健康
【人物点评 (2)】
· Oprah Winfrey---一个“时代”的终
· 想起了康同壁 - 也谈中国人的“高
· 曾子墨:一个极品知性女子(图)
· 伟大的心灵 -- Mariane Pearl
【人物点评】
· 鲁豫,好样的!
· 因为善良,所以快乐 -- 郭晓东印
· 我喜欢的音乐人 -- 甜女歌手Tayl
· 我喜欢的音乐人 -- Shania Twain
【也谈时事 (8)】
· 从南奥战争看西方的双重标准
· 中国经济的困境和出路 -- 观霍
· 美国经济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困境的
· 范跑跑是怎样练成的?
【也谈时事 (7)】
· 也谈美国的民主
· 又一个权力的牺牲品 - 也评纽约
· 二十一世纪将是谁的世纪?
· 美国经济走到头了吗?
【也谈时事 (6)】
· 读佳名“地震捐款运动暴露了一些
· 2008会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开端吗
· 关于为地震孤儿孤老提供长期资助
· 卡佛第和CNN 到底该不该道歉?
【也谈时事 (5)】
·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 ZT: Enough is Enough
· 美国人真的会选一个黑人总统吗 ?
【也谈时事 (4)】
【也谈时事(3)】
· 众说纷纭胡紫薇
· 于丹现象说明了什么?
【也谈时事(2)】
· 民主不是谁都能玩的- 也谈布托之
· 有感犹太人
· 也谈中美汇率之争和贸易关系
【网事 网友 (2)】
· ”张冠李戴“被代表
· 给万维网管的几点意见
· 在博克中成长 (video)
· 有朋自远方来 -- 和网友小U 相聚
· 网事真的如烟?
【也谈时事】
· 捍卫学术自由的勇士低头了?
· Norman Finkelstein: 捍卫学术自
· 美国的医疗体系的问题根源:人命
【网事 网友】
· 苏芮的歌给阿黛 -- 亲爱的小孩
· 第一次见网友(图) by YH and 昭
· 发贴失败,求助!!
· 博克两周年杂感
【随感 (8)】
· 这个周末真热闹 (图文)!!
· 本周五无笑话,只有悲哀和叹息 (
· 又是忧郁症! -- 有感另一位海归
· 旧文重贴 -- 几篇关于忧郁症的文
【随感(7)】
· 告别夏天 (pictures and videos
· 周末饭局引出的胡思乱想
· 从奥巴马夫人的短裤说起 (多图)
【随感 (6)】
· 血浓于水?还是“热脸贴冰”?
· 也谈“公平” “公正” - 兼与网友艾
· 也谈抵制奥运
【随感 (5)】
· 和一位曾经的海归谈涂序新博士自
【随感(4)】
【随感(3)】
· 关于芝加哥申奥的笑话
【随感(2)】
【随感(1)】
· 会说话的美国人
· 惊喜 --- 意想不到的奢华
【美食 美色】
· 老爸的家常菜和老妈镜头里的秋色
· 周末的全鱼宴(图)
· 感恩节的烤鸭和黑色星期五的收获
· 本周的饭桌 -- 四川凉面及其他 (
【教育和心理(5)】
· 网络时代的脆弱心灵
· 再谈天才,“疯子”和自闭
【教育和心理(4)】
· 如何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 再谈女人和抑郁
·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教育和心理 (3)】
· 参加伊州机器人比赛有感
· 怎样培养孩子的“文化敏感”?
· 从葛炜炜自杀谈中国博士教育的误
· 三面夏娃,Dissociative Identit
【教育和心理(2)】
· 天才和“疯子”
· 读老秃笔“如何教育出一个父母理
【教育和心理】
· 你愿意为孩子作什么? 从自闭症,
· 让孩子学会开口要钱
· 驳“貌似平等的美国教育的虚伪一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子们的故事 (5)】
· 小儿经典语录
· “我只想做个好公民”
· 我为什么喜欢弹钢琴? -- 小儿子
· 儿子的新年计划
· 亨德尔与贝多芬 -- 儿子高中的圣
【儿子们的故事 (4)】
· 儿子的油管子亮相
· 因势利导, 戒骄戒躁 - 俺的教子
· 儿子的夏令营演出录像(外一章:
· 儿子终于来信啦
【儿子们的故事(3)】
· 儿子的"Survival Guide&quo
【儿子们的故事 (2)】
【管窥美国社会】
· 也谈美国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 残疾人在美国
· 从领养孤儿看美国文化
【加州纪事】
· 斯人已去,风华长存 -参观里根
【职场见闻 (4)】
· 职场心得 -- 如何培养和使用人际
· 招聘有感-- 兼谈面试中的一些“敏
【职场见闻 (3)】
· 我的成功“政变"
【职场见闻(2)】
【职场见闻】
· 谈谈美国大学校长的招聘和任免
【开心一笑(6)】
· 来个好玩的 -- 三岁小孩“指挥”贝
· 最适合 Rahm Emanuel 的工作是什
· 童心烂漫-- 儿子们最喜欢的漫画
· 周末一笑: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冠军
· 周五笑话 -- 富爸爸,穷爸爸
· 周五笑话:高中毕业生的“恶作剧
【开心一笑(5)】
· 周五笑话 ---一份好笑的考卷
· 儿子讲的关于婚姻的笑话
· 儿子喜欢的加拿大印度裔笑星 Rus
· 活学活用
【开心一笑 (4)】
· 黄西的新段子笑得我肚子痛
· 黄西--逗倒美国人的华裔博士笑星
· How do you know a Chinese brok
· 北京人看全国都是基层 (顺口溜)
【开心一笑 (3)】
· Who Is the New Leader of China
· 遭遇骗子
· 笑死人的古狗英译中
· “老婆比贼还厉害!"
【开心一笑】
· 外婆讲故事
· 我家的狗儿子 (--)
【开心一笑(2)】
· 等咱中国强大了 (ZT)
· 听音乐会的笑话
【我认识的美国人 (3)】
· 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 追梦人-- 说说我的两个美国同事
【我认识的美国人】
· 一个生活在底层,令人尊敬的的美
· 我的忘年交 - Robert
· 爱是永远相守。。。
【亲情。友情(2)】
· 人这一辈子 - 一个“老三届”的命
· 曾经沧海 -- 表妹的故事
· 祖辈的故事 - 我的爷爷奶奶
【亲情。友情】
· 从我的藏族亲戚想到的
· 也来谈谈儿子回国的经历
【我们的故事 (2)】
· 再过三十年,我们来相会。。。
【我们的故事】
【年代久远的故事】
· 年代久远的故事 -- 美女小娟
· 老友老魏* (二)
· 老友老魏* (一)
【家居生活 (3)】
·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图)
· 交作业:周末的包子 (图)
· 家终于搬完啦(图)
· 房子终于租出去啦 (图)
【家居生活(2)】
· 狗狗的恋鞋癖
· 儿子和狗狗
【家居生活】
· 老公的厨师梦
· 球盲爸妈看球记
· 老爸买相机
· 老公的地下室之梦
【娱乐 时尚】
· 今年夏天看什么?(图文)
· 第82 届奥斯卡的冷门与亮点(多图
· 看金球奖颁奖典礼有感 (图)
【艺术天地】
· 85届奥斯卡的亮点与意外(多图)
· 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by Sarah
· 交功课!!!《引子与回旋随想曲》b
· 闲谈音乐和音乐人
· 超级享受 - 看李云迪和芝加哥交
【潜水日记】
【1】
【老妈的文章】
· 老妈的文章- 我的外婆(下)
· 老妈的文章-- 我的外婆(上)
· 老妈的文章: 孙子让我懂得了。。
· 老妈的文章:我在美国学英语(一)
【游山玩水 (2)】
【我喜爱的华语歌曲 (1)】
· 邓丽君:九月的故事
· 我喜欢的华语歌曲-- 读你
· 在雨中
· 明明白白我的心
【大千世界】
· 转贴星光关于“人到中年”论坛在灾
· 美丽的羌寨,何日再重现?
· 爱的力量
· 点评文理兼优的万维博克作者群
【诗词欣赏】
· 英雄气不短,儿女情亦长 -- 我最
【我看娱乐】
· 又见纽约小资 -- Sex and the Ci
【随感】
· 给"陌生人"一点阳光
· 不一样的美国教堂
【童言小集】
· 小儿趣语 (四)
· 小儿趣语 (三)
· 小儿趣语 (二)
【儿子们的故事】
· 儿子的第一个夏令营
· 小儿趣语(一)
· 美国教育的“因材施教”
存档目录
2024-02-20 - 2024-02-27
2023-12-30 - 2023-12-30
2023-10-26 - 2023-10-26
2023-09-01 - 2023-09-22
2023-08-01 - 2023-08-30
2023-07-25 - 2023-07-30
2016-06-06 - 2016-06-06
2016-05-06 - 2016-05-23
2016-04-02 - 2016-04-29
2016-03-05 - 2016-03-26
2016-02-05 - 2016-02-28
2016-01-02 - 2016-01-31
2015-12-11 - 2015-12-31
2015-10-13 - 2015-10-13
2014-03-01 - 2014-03-25
2014-02-22 - 2014-02-22
2014-01-05 - 2014-01-07
2013-12-11 - 2013-12-23
2013-07-28 - 2013-07-28
2013-04-07 - 2013-04-13
2013-03-22 - 2013-03-22
2013-02-10 - 2013-02-25
2013-01-01 - 2013-01-02
2012-12-02 - 2012-12-15
2012-10-14 - 2012-10-14
2012-09-10 - 2012-09-18
2012-07-03 - 2012-07-03
2012-06-15 - 2012-06-21
2012-05-06 - 2012-05-14
2012-04-23 - 2012-04-23
2012-02-05 - 2012-02-20
2012-01-06 - 2012-01-24
2011-12-02 - 2011-12-24
2011-11-04 - 2011-11-27
2011-10-16 - 2011-10-28
2011-09-04 - 2011-09-04
2011-08-05 - 2011-08-21
2011-07-08 - 2011-07-22
2011-06-10 - 2011-06-24
2011-05-08 - 2011-05-25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4 - 2011-03-28
2011-02-02 - 2011-02-26
2011-01-09 - 2011-01-29
2010-12-04 - 2010-12-23
2010-11-07 - 2010-11-24
2010-10-01 - 2010-10-22
2010-09-16 - 2010-09-29
2010-08-01 - 2010-08-30
2010-07-14 - 2010-07-30
2010-06-04 - 2010-06-13
2010-05-06 - 2010-05-31
2010-04-02 - 2010-04-28
2010-03-02 - 2010-03-30
2010-02-04 - 2010-02-28
2010-01-01 - 2010-01-31
2009-12-01 - 2009-12-31
2009-11-01 - 2009-11-28
2009-10-01 - 2009-10-31
2009-09-03 - 2009-09-30
2009-08-01 - 2009-08-31
2009-07-03 - 2009-07-31
2009-06-04 - 2009-06-30
2009-05-31 - 2009-05-31
2008-10-02 - 2008-10-04
2008-09-04 - 2008-09-25
2008-08-02 - 2008-08-13
2008-07-02 - 2008-07-28
2008-06-22 - 2008-06-29
2008-05-03 - 2008-05-23
2008-04-01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30
2008-02-10 - 2008-02-25
2008-01-01 - 2008-01-31
2007-12-01 - 2007-12-28
2007-11-07 - 2007-11-28
2007-10-05 - 2007-10-30
2007-09-05 - 2007-09-27
2007-08-04 - 2007-08-31
2007-07-05 - 2007-07-25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