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和大部分男士一样,喜欢战争题材的电影,尤其是二战片,对片子里德国军队的军服情有独钟 (那军服的确是威风凛凛)。上周他的老板刚刚看了新上映的“恶棍特工”,赞誉有加,强烈对老公推荐。所以,尽管周六周日他都要加班,还是在周六晚上和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对这个片子,之前我只知道是 Brad Pitt 主演,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坐到电影院才发现,原来是大导演 Qunitin Tarantino 自编自导的作品 (这个题材二十多年前拍过,但昆汀这个版本基本上把原来的那个片子彻底改过重来, 不可同日而语)!说起这位好莱坞泰斗级别的导演,其实我了解并不多,主要是因为他以前的几部代表作都不大对我的胃口。十几年前名噪一时的“Pulp Fiction" 倒是看了,可是那时候一英文不过关,片子中那些俚语十有八九没听明白,对内容的理解也就大打折扣;当然那时对相关的一些文化也不大知道,所以这部电影当时并不能得其精髓。后来当然可以“补课”,却总也没有哪个耐心。后来的 "Kill Bill" 系列,因为太暴力血腥,我根本就不想去看,尽管主角是我曾经喜欢的Uma Thurman. 看来这部片子肯定也逃不脱“血腥,暴力”的“昆汀”特色了。我心里暗暗做好准备,一有太血腥的镜头和情节马上双手遮脸,不看!! 片子进行到三分之一,我的“戒备”就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不是说不血腥不暴力 (正好相反),而是影片出人意料的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与人性的复杂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和昆汀的很多作品一样,影片主要有两条“主线”,但结构上仍然是沿袭了昆汀惯用的“章节”结构 -- 一条围绕爱多上尉(皮特主演)领头的美国犹太士兵组成的小分队在法国德占区的刺杀行动展开 --这个九人小分队的任务是通过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暗杀纳粹队员(每个人的指标是“100个纳粹的头皮),来达到扰乱敌军军心的目的(当时已经是战争末期的1944年,德国军队已经出现败势); 另外一条主线,则是围绕一位法国犹太姑娘针对纳粹进行的报复行动的。这位名叫Shoshana 的犹太女孩,在影片开头的一幕杀戮中是唯一的幸存者,之后她隐姓埋名,从姑妈那里继承了这家小小的电影院。不想一位德国战斗英雄一天经过看见她,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好德国宣传部长哥贝尔为了鼓励军心,以这位英雄为题材,由他本人主演拍摄了一部名为“国家的骄傲”的电影,正准备在那段时间在法国首映。英雄为了接近美人,便说服哥贝尔,要将首映式改在她的电影院进行。这对Shoshana 来说当然是天赐良机,因此她和自己的助手和情人,一位法国黑人一起,静心策划了首映式当晚将整个影院烧掉的计划。 与此同时,爱多上尉的小分队在得知德国“四巨头” (包括希特勒本人)都将出席首映式,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两条线索在此交会。中间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发展,比如英国来的间谍的参与,德国女间谍的穿针引线,等等。最后,当300 名纳粹VIP 们在影院为英雄狂呼的时刻,银幕上换成了Shoshana 冷漠愤怒的面孔(这最后一个章节的题目就叫做 "The Revenge of the Giant Face"),整个剧场在她的狂笑声中被付之一炬,无人逃生。而 英雄和美人则双双倒在放映室的血泊中。皮特的小分队在这次行动中也损失惨重,但最后他和另外一个队员还是死里逃生,成为唯一的两个幸存者,到达了美军占领区。 影片情节紧凑,两条线索交叉进行却丝毫不觉混乱,场景转换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暴力镜头干净利落 (当然很多我都没有亲眼看见,只有手指缝隙里看见一点点,呵呵),但最棒的是那种血腥暴力中对历史的重新思考和对历史背景下人性的曝露。和昆汀一贯的风格一致,尽管整个影片充满了战争的残酷和暴力,影片的主题却是通过冷漠的幽默,不动声色地流露出来的, 因此剧场内不时听到观众发出的惊叫声和会心的笑声,真是很奇妙的组合。无论是皮特扮演的主角的吊儿朗当中透露的杀气(那“侉”不兮兮的南方口音真是令人叫绝),还是那位贯穿全片的德军侦探头目,绰号 Jew Hunter 的 Landa那优雅外表下掩藏的冷血(片子开头Shoshana 正是在他的手下死里逃生),都演的入木三分。尤其是后者那张极具日尔曼人特征的长脸上狡黠的笑容,不知为何他总让我想起“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深夜袭击了一家犹太人隐藏的房子的军官,在激烈的枪声中坐在钢琴旁弹奏肖邦的镜头,让人不寒而栗。当然,另外一条主线中的两位主角 --犹太女孩和德国英雄之间的对立和吸引(在犹太女孩这方面那“吸引”完全是假装的),也刻画的不动声色,却又入情入理,十分自然流畅。看完电影,我跟老公感叹:“大师就是大师,不服不行呀!” 如果用我们家乡话来感叹的话,可能就是这个样子:“龟儿子脑壳太烂罗!咋个想出来这些花样的哦!”,哈哈。 The Basterd The French Girl The Jew Hunter The British The German Star http://movies.yahoo.com/movie/1808404206/video (clip) Quintin Tarantino at a Premier 影片阵容强大,演员一个个都十分出色。我最喜欢的当然是 Jew Hunter 的扮演者。犹太女孩的扮演者好像是初次进入美国市场,容貌酷似以“最后一班地铁”和“印度心”闻名的“法国玫瑰”凯瑟林 - 德诺芙,优雅之中不乏智慧和坚韧,十分到位;当然皮特的表演也可圈可点,除了那一口南方口音以外,那一脸毫不在乎的神情,把个美国军人的神采刻画得入神入化。我想他和侦探的扮演者今年肯定会入围奥斯卡(皮特说不定还会双提名,因为他在“还童”中的表演也非常棒)。这两部电影基本上改变了我对皮特的印象,也完成了他从单纯的”帅哥“明星到演技派的角色转换。首映式上他和两个助手假扮意大利电影界人士,和德国女星一起前往,在大厅“巧遇” Landa 的一场戏,实在是令人喷可乐的经典。当然,要认真细究的话,情节上的“漏洞”还是不少,比如小酒馆里那场“枪战”之后,爱多上尉不可能不会想到德国特工会到那里去调查;在这种情形下伪装意大利电影人士“挺而走险”肯定是不明智的决定;还有影院中举行这样盛大的首映式,不可能不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那一堆用来烧掉整个剧场的胶片,也不可能逃过 鹰犬一样的眼睛。当然,可能这些看似“不经推敲”的情节,本身就是黑色幽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影片本身的质量。 不过,这部影片到底想要表现什么主题呢? 除了贯穿昆汀不少作品的“复仇”主题,是否还有对二战,对人类历史的反思呢?看到皮特的记者采访中说:“昆汀希望在电影中说出以前没有说出的话,并打破历史的形象符号”。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要打破的“形象符号”是什么,因为在我看来,影片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还是基本符合“传统形象符号”的,尤其是希特勒的形象,基本上是漫画式的,没有什么“突破”可言。当然,影片也可以作为“alternate history”来看待 -- 尽管希特勒从来没有到过法国,更别说参加什么电影首映式了,但电影的“魔幻现实”手法还是让人忍不住想:如果历史可以重写,世界的今天会是如何? 我不知道德国观众看到这个电影会作何感想。是感叹“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成者为王, 败者寇“呢,还是象我一样,面对那些被“特工队”割下来的头皮,感到不寒而栗?如果是后者,也许昆汀的目的达到了;如果是前者,那么”打破传统的形象符号“,恐怕也只是作者一像情愿的愿望吧。其实,几十年后再看二战,很多东西也不见得就像人们(尤其是西方的人们)一直标榜或者信奉的那样黑白分明的。如果说希特勒的滔天罪行之一是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在当时对犹太人进行群体杀戮的,并不只是德国一个国家 --当年苏联对犹太人的迫害,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像希特勒那样,对一个民族进行如此冷血的清洗,还是前所未有的(老公正在看一部名为“Conspiracy”的影片,讲的是纳粹德国的决策者在犹太屠杀 之前进行的brainstorm 。如果片中情节属实,那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冷血。不过,我一直不太了解德国和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对犹太人的仇视来源 -- 是宗教原因,还是像一些理论家所说的那样,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哪位朋友如果对此有研究,请一定分享心得)。说到一个国家政权对另外一个国家人民的杀戮,更不要忘记苏联政府对邻国如波兰军人的血腥残杀。 如果我们把时间的跨度更延伸到今天,也可以看到本来是受害者的犹太人,在战后“利用”全世界(尤其是美国人)对他们的遭遇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中东地区“种族清洗”的实践者,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打击驱逐的对象,是本来在这个地区居住的巴勒斯坦人而已。可是,有美国给以色列撑腰(当然还有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支持和犹太人在美国民间和政坛的巨大影响),国际社会又有谁对此说个“不”字呢?如果那时的法国游击队是在进行“地下抵抗”,为什么今天在伊拉克的抵抗运动却被打上“恐怖袭击”的标签呢? 这些当然不是昆汀想在这部电影中回答的问题。 据说昆汀自己承认并不了解“犹太人的历史”,但他说这“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同情”; 此片构思准备了十年之久,真是”十年磨一剑”了。其实以刺杀或者暗杀希特勒为主题的作品很多,前一阵就有阿汤哥主演的Valkyrie。那部电影我没看,但老公看了,说非常差劲,远远不如他以前看过的同样题材的纪录片(当然他一向对阿汤哥不感冒,也许有偏见在作用)。有趣的是,我正好在报纸上也看到皮特对那部影片的“微词”,说是“大蠢片”,呵呵。 昆汀在一次采访这样描述他影片中的人物:“ My characters dont know theyre part of history. There is nothing they cant do as far as theyre concerned, right? They just get done what they need to get done. And in so doing, the course of world events is completely changed. So what”, Tarantino says with a laugh, "It only has to be plausible." And plausible it is. What a "Basterd" he is (I am sure he wouldnt mind being called that, lol)!!! Im going back to see "Pulp Fiction" this time, and see if I can tell "what the big deal is" about that movie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相关文章 有感犹太人 此 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电影“还童”观后感 新年的第一场电影 - Charlie Wilsons W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