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篇本来昨天打算贴上来的,下午看到康州小学的惨案,觉得有些不太合适。那些在惨案中死掉的孩子,再也不会有十二岁,十八岁,二十岁的生日了,这对辛苦养育他们的父母,该是怎样的伤痛啊。后来看到报道,说这位凶手的杀人动机很可能和轼母有关,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会让一个人对自己的母亲和无辜的二十多个孩子痛下杀手?再后来,看到有报道说这位凶手曾经有自闭倾向,并寻求过治疗,可能还有其他精神方面的问题。我对自闭症有些了解,印象中似乎不是一种有暴力倾向的心理疾病。不管这位凶手是否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不管他的家庭经历了怎样的变故,都不能为这样的暴行找到理由。
虽然目前对此案的真正动机还无法知晓,但但正如雨露在她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孩子犯罪,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从自己的家庭做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度过人生各阶段的困境,也许这样的悲剧会稍微少一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还是决定把这篇文章连同以前写的一些关于孩子心理健康和家长责任的文章贴出来。除了与大家分享孩子成长历程,也许还可以引发一些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讨论)。
时间过得可真快,再过几天就是小儿子十二岁生日了。感恩节期间在网上买了一个可以将VHS录像带转成DVD 的装置,花了不少时间把两个儿子小时候的家庭录像转成了DVD。因为VCR已经很久不用了,有些录像几乎都忘记了细节,现在再拿出来,看到小家伙三岁多时跟着电视里的“Blue's Clues”又唱又跳的样子,觉得特别可爱。虽然现在在我眼里儿子还是稚气未脱,但确实已经是一个准少年了 。他自己看到小时候那副胖乎乎的模样,也觉得很 好玩。当然看到哥哥更小时候的录像,又觉得自己在这些录像中的形象还可以接受,毕竟还没有像哥哥那样,连两岁时裸体在澡盆里洗澡的瞬间都被“记录在案”了,呵呵。
说起来,小儿子小时候我们花在他身上的精力相对较少,因为那时正是老大上小学的阶段,由于哥哥六岁时诊断出有多动症,他小学一到三年级期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他,在老二身上花的时间自然就要少一些。以至于老公那时常开玩笑说我是“偏心妈妈”。当然老二从出生到两岁多期间,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一直轮流在这里帮助我们,他们对老二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多少弥补了我们对他的“疏忽”。
小家伙小的时候有段时间脾气很不好(现在想想,很可能是小孩子某种下意识的争取父母attention 的方式吧)。我们的朋友圈子里都知道他两岁的时候是个标准的“terrible two”,好几个朋友都见识过这小子脾气上来在地上打滚的场景,那是真的撕心裂肺,世界末日将至那样的嚎啕大哭啊。可是他在幼儿园却从来都是一个标准的“天使”,所以老公曾经开玩笑说他是个“两面派”,是“天使和魔鬼”的完美结合,呵呵。让我们无法想像的是,过了三岁以后,他马上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虽然脾气还是比较急躁,但像以前那样满地打滚的事情是再也没有发生过。有时我们拿他小时候的事来笑他,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我常说,还好是“三岁看大”,要是“两岁看大”的话,那这家伙长大了可是够我们喝一壶的了。
小儿子从小就非常聪明,阅读能力和记忆力尤其出色(哥哥虽然也喜欢读书,但比较偏科,小儿子则是文理都好)。小学的时候学校有鼓励孩子们读书的 Accelerated Reader Program (AR),孩子们每读一本 AR list 上的书后,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回答与本书相关的问题,如果答对一定数量的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分数。每学年结束时,学校会评出AR 冠军,亚军,在全校表扬嘉奖。儿子从一年级起就是年级AR 评比的前五名。三年级以后,他常常是借来一本两三百页的书,不到两天时间就读完,然后满分考过AR。我们搬到加州之前的那个暑假,他一如既往地读了好多书,加州的新学校虽然不用AR system,但也有相似的阅读鼓励系统(忘记叫什么了)。开学后他一口气把暑假读过的书全部考过,而且都是90%,100%的分数,让我非常惊讶 -- 我在老大读小学时为了帮助他的阅读,和他一起读过许多本AR书籍,知道这些题目有时是关于书中很细微的细节的,并不是很容易的考试。所以老二能够 记住两三个月前读过的多本书籍中的这些细节,我当时的确很吃惊。当然现在对他的这个能力已经习以为常了,倒是外婆仍然常对他看书的速度发感叹,说他是“一目十行”,呵呵。
和哥哥相比,小儿子的情商明显要高很多,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也要强得多(哥哥因为注意力缺乏的关系,对外界的一些事情不怎么注意,因此有时显得比较 self centered, 其实他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只是不太会表达情感,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吃亏)。外婆有高血压,有时头晕不舒服就在床上躺会儿,他过一会儿就到她的房间去问“你好些了没有啊?要不要什么东西啊?”,让外婆很感动。跟他说不用老去,他说“我生病的时候你也陪着我啊,所以你不舒服的时候我就应该陪你”. 在关心人这方面,他更像老公(我这方面比较笨,老大比较像我,呵呵)。当年老公和我刚结婚时不在一个城市。他来探亲时,每天晚上我妈下班的时候他就会到公共汽车站去接她,把老妈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她从来没有在我爸和我这里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当然那时老公是在讨好丈母娘) - 所以我们都说老二这方面很有乃父之风, 呵呵
我在“孩子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中描写过他处理与朋友的矛盾的故事。虽然他是一个典型的“nerd”- 不喜欢运动,喜欢读书,功课好,最近还添上了“nerd accessories” --眼镜和牙套 -- 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在同学中的良好人缘。他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朋友圈子,大部分是他小学gifted program里同了三年学的一些同学。他们不仅相互交流所读的书籍,还合作写书呢 - 据说他已经写了六七部作品了--但没有一部是完成的(他虽然经常和朋友交换书稿,但对家里的人却是讳莫如深,连哥哥不小心看到他的稿子,都要捂住不让看)。我问他为什么不一部写完再写另外一部,这样几个故事同时写,不会把自己搞糊涂吗?他回答我说“才不会呢! 你不懂的,妈妈,这些故事是故事中套故事,所以我必需同时写!”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几个朋友也开始写自己的 fantasy series 。几个男孩不仅经常用手机交换 plot ideas,甚至还准备好了主题音乐,预备以后小说拍成电影后用呢,真的很有意思。
小儿子音乐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值得一提的地方。他学琴比较晚(七岁才开始),用老公的话说,就是已经错过了最好的“练童子功”的时机;但四年来他的进步非常大,尤其是最近两年在现在这位老师手上,可以说是半年一个样。两年前转过来时,在前面那位老师那里刚考过三级;半年后这位老师就决定让他跳级考五级。他毫无悬念地轻松考过;去年老师又让他直接考七级,又是以98的高分考过。今年更绝,老师干脆建议他连跳两级,挑战十级。结果在准备两个月之后,又以93分的高分考过了理论部分(演奏部分明年三月再考),让老师都感到惊讶--要知道钢琴十级已经是相当高的级别了(十二级就可以拿执照业余教钢琴了),而且因为每次上课在演奏上花的时间都不够,所以老师在理论部分几乎没有花过任何时间教他,都是老公在家里帮他准备的(这点上老公功不可没,呵呵)。老公的希望是让他在上高中之前(也就是明年夏天之前)考完十二级,这样上了高中后就可以不在这上面花费时间,因为高中的功课和其他活动会很忙的。看起来这个“high hope”似乎并不是那么高不可及。
难得的是,儿子一直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音乐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用老公的话说,他现在弹的一些曲子,已经“很有点名堂”了。去年开始,他还参加了音乐学校组织的三人室内乐小组,小组的两位coaches ,一位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另一位是音乐学校的钢琴 director 。三个孩子每周一起排练一小时,这种与其他乐手的互动,对他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下面是他为明年二月的一个比赛准备的巴赫French Suite No. 5 in G Major, Courante。希望大家喜欢
从小在哥哥的影子里长大,哥哥自然是他最崇拜的人了。两兄弟虽然年龄相差六岁多,但相处得非常好,几乎从来不吵架。除了哥哥比较能让人,弟弟很懂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年八月哥哥去上大学了,小儿子整整一个多礼拜闷闷不乐,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最后自己在网上查资料,跟我说自己是得了“临时性忧郁症”,让我又好笑又难受。还好,哥哥和我们每天都有通短信,有时也用SkyPe 通话,所以小家伙慢慢也适应了。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个好朋友的哥哥也是今年上大学(和哥哥去的同一所学校),所以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朋友一定也和自己一样,因为哥哥离开家而难过呢,想不到那小朋友根本没事儿一样,照样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让他觉得很不可思议。我是独生女,从小几乎没有什么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更不要说兄弟姐妹之间的这种感情了。所以看到兄弟俩这样亲密,总是感到又羡慕又欣慰。
儿子,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快乐!妈妈每天都感谢上帝,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聪明,可爱,懂事的儿子!你和哥哥是我们此生最宝贵的财富。爸爸妈妈希望你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更希望你们拥有一个快乐充实的人生。
相关链接: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自闭症,Homeschool-- 你愿意为孩子做什么?
再谈天才,“疯子”和自闭
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谈起
小儿小传--我家的“reading machine”
和儿子聊天:好孩子?坏孩子?
有音乐相伴的人生(视频)
孩子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老妈的文章:我和孙子互帮互学
老妈的文章:孙子让我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