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维写博已经有半年多了,除了埋头耕耘自己的那片园地以外,也喜欢在别人的地盘里走走看看。刚开始是没有什么喜好地“遍览群博”,到后来渐渐地有了自己固定的一些博主朋友。他们的文章一贴出来,我一般都会一睹为快,还经常写几句评论,加入我的那“两分钱”。当然,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经常和他们互动,乐在其中。可能是我当老师的职业病吧,对别人的教育背景比较感兴趣,时间一长,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经常互动的这些博主,大都是学理工科出身的,但却都文采精华,自成一派,绝对不输文科出身的作者。不信?请看下面这个short list:
桑妮: 计算机专业博士出身,长于写身边的人和事。文笔洗练,透出对世事的透彻观察和人文关怀;代表作:“悠悠三春晖”,“不玩游戏的孩子是傻瓜”。
海棠:生物或者化学专业出身,学历不详;既擅长写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又善于写幽默搞笑的家庭故事。代表作:忆苦思甜会,老妈逸事,和诸多回忆杭州风情和描写闺阁情趣的妙作;
阿黛:工科出身,学历不详;擅长描写生活中的小事(包括菜谱),但却于看似不经意的笔墨中,流露出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代表作:再回首,奶奶系列,煮熟的鸭子。
浪宽:学医出身,学历不详;配乐诗朗诵的铁杆爱好者。文章主要涉及政治历史,和医学方面的题材。代表作:美国大选系列,“我最喜欢的50首老歌”“配乐诗朗诵”系列 。顺便说一句:老公托我问一下:有没有“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和“理想之歌”(“红日,蓝天,白雪,乘东风飞来了。。。”)的朗诵啊?如果有,拜托贴一下可以吗?
伍加:计算机专业博士出身,大学教授。写博历史很短,但题材广泛,除了和职业和专业有关的文章以外,还不时写些短小的打油诗,文学功底可见一斑。代表作:“批判性思维”,“变味的情人节”。
rondo: 专业背景不详,但估计是和IT 有关的出身,对经济投资好像也很了解。写作兴趣广泛,既关心娱乐圈中事,又关注经济投资,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代表作:“女人张伯芝”,“城南旧事”,还有“天天英语”系列。
新蓑笠翁:心脏科医生出身,开博不久,但已经以独特细腻的文笔和思辩的风格引起很多读者的追捧。既写诗,也作文。代表作:“咖啡”系列,“情人节”,“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还有那位状元红妆,虽然我已经很久不看她的东西了,但以前读过,知道她是学生物方面专业的博士后。最擅长琼瑶风格的言情小说,背景主要是北美专业人士生活圈子,在万维博克一直拥有最高人气。代表作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好了,打住,再写读者可能会怀疑昭君每天什么都不干,就在网上转悠呢:)。 其实我是很有选择性的一只”潜水艇“,呵呵。我本人呢,谈不上什么文采,最擅长的可能是夹叙夹议的八股文,可能跟平时写论文太多有点关系吧。我虽然是学管理的,但本科是上的工科学校,就是那种连英文专业也叫做“科技英语”的工科大学,所以最后拿的是“工科学士”。这一点每次都让我的那些教授们肃然起敬,老问我为什么不学“工科性更强的”“运筹工程“,呵呵。不过,即便学的是“管理工程”,当初也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一门一门基础课学过来的。所以也厚着脸皮把自己算在这文理兼“修”(不是“优”)的作者群里面。
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些作者虽然都出身理工科,却无一例外的有着极好的文字功底(本人除外,呵呵),而且兴趣广泛,音乐艺术大都能说个头头是道。他们还大多拥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声明一句,我绝对没有看不起文科出身的作者的意思,事实上,我喜欢的其他几个作者,像海云,瞬间水滴,Connie, 都是学文科出身的。他们独特的文笔反应出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我这个只会写流水帐和八股文的作者不可望其向背的。我当然也知道我的这个“抽样”绝对不科学,因为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这些作者无疑都和我有着相似的背景(我老公总结的:事业小有成就,家庭比较稳定,生活相对安定,呵呵。不过,红妆大概还不符合第二个条件),而博克天地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作者,有着非常 不同的年龄和职业背景,我因为不会都看,所以只能就我常常关心的这些作者来一个分析。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作者本身大都是90年代的留学生,在这个人群中本身学理工科的就占多数(当然后来的留学生群体中这个趋势可能不那么明显了,而近年的新移民中就更是从商的占多数了,专业背景比较杂)。你也可能会说,也许这些文理兼优的作者本身就是喜欢文科多于理科,只是因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才在当年选择了学理科。现在有机会“重操旧好”,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没什么代表性的。这也是可能的情况。但从这些作者对自己生活工作的一些有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大都是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干得小有成绩的人,而不是那种当年“被迫”弃文从理的类型。所以我在这里武断地下个结论,那就是这些作者都是能文能理,有着广泛兴趣和爱好修养的人。理科背景可能给了他们逻辑思辩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而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则让他们能够把自己对生活的洞察述诸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我很庆幸自己能够跻身于他们中间,做这个群体的一分子。
从这个观察想到中国教育早早分文理科的做法,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高中的教育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教育的一部分,应该以培养对各个不同学科的广泛兴趣为主旨,而不该早早地逼着孩子们选择是学文还是学理。加上中国的大学至今不容许学生轻易转专业,这就意味着很多孩子在16,7岁时就被迫选择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且因为理科的延续性和专业性,一旦在某一个环节脱节,很难在以后自学或者用别的方法补上。因此,学文科的人即便想在后来“拾起”理科的东西,也会非常困难。当然,我也认识很多以前学英文,中文,教育,历史的留学生,成功地转向计算机专业,但他们往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而且这种选择在中国是几乎没有的。其实,就像从这些文理兼优的作者身上可以看出的,学文和学理其实不应该是排斥的,一个真正有着广泛兴趣和知识背景的人,应该有着丰富的文理背景,让这两者enrich each other!
(当然还有一些经常访问的博克,如来生,山哥,星光,笑咪咪等等,无从得知博主的专业背景。如果哪位有兴趣为我这个非科学性的“调查”增加一个样本,请在此留言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