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彪西是我和LG 都特别喜欢的音乐家--记得第一次听到他的曲子还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天一群朋友聚在老公(那时的男朋友)的儿时好友,正在上音念作曲专业的老魏的琴房里玩。夜深了,大家闹哄哄地打牌,讲笑话,吃夜宵,都有点累了。这时一个钢琴专业的成都女孩忽然说,给你们弹个阿拉伯风格吧。几个男生一致叫好;女孩坐在琴凳上,双手缓缓抬起,轻轻地触摸着琴键,一串如梦似幻的琴音在她纤柔的手指下流出,似泉水低泣,又似月光轻漫。。。我听得如痴如醉,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觉。一曲终了,我悄悄问身边的老公)这是谁的作品。他说:“这是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呀。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从此我记住了这首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极富德彪西印象主义色彩的钢琴曲。不管在什么时候聆听此曲,总能得到一种灵魂净化的感受,仿佛那些俗世的烦扰,那些浮躁的心绪,都随着这轻柔空幻的乐声随风飘散了。。。 德彪西的音乐带给人的是一种纯粹的美感。说它纯粹,是因为它唤醒的是一种最原 始,最自然的感受,这种愉悦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意义的。听他的音乐,你不需要去想象乐曲后面的背景,历史,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只需要全身心的沉浸在音乐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动中。尽管他的音乐和以前那些“纯音乐”相比,一个不同之处正是她的“标题”和意境,比如“牧神午后”就宛如一首叙事诗或者一幅印象派画作,但这并不妨碍读音乐的后人从中得到各种自己的解读。说来有趣,从我接触到的一些搞音乐的人来看,他们更在乎的并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比如他们对一首作品最高的评价,往往是“多好听呀”,而不是这部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或者革命性主题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说到底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标签;也许对欣赏作品有用,但太过份注重这些“外在”的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正削弱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注意。当然了,对于大部分音乐爱好者来说,还是处在“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所以往往要依赖这些外在的东西来理解和欣赏,也是无可厚非的。 从这个角度说,任何音乐作品都可能会打动某些听众的心灵,而产生这种纯粹的美感; 有些人会在重金属的轰鸣声中如痴如醉,有的人对爵士乐的低回变幻乐此不疲,也有的人痴迷乡村音乐的质朴明快。当然还有像我LG 那样,除了古典音乐其他一概不闻不问的“老顽固”。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其实阳春白雪没有必要瞧不起“下里巴人”;“下里巴人”也不必认为“阳春白雪”是故作高雅(当然不排除有不少人为了显示高雅不凡,明明听不懂交响曲,看不来芭蕾舞,听到歌剧的咏叹调就起鸡皮疙瘩,还是要花大价钱去买那些“高雅”音乐会的票子,咬紧牙关叫好,这样的人在中国还满多的呢)。因为音乐和人的关系,就像上帝和人的关系那样,应该是私密的,个人的,心灵层面的交流。只要你在音乐中得到了这种原始的,纯粹的感动和享受,别的一切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比如德彪西,他的音乐几乎都是对自然景物与现象的描绘,如月光,流水,风声,香味等;神话传说中的奇幻景象和形象,如仙境,牧神,水妖等。在他的音乐中,旋律已不占主导地位了,不像柴可夫斯基或者贝多芬的作品,总有一个尽管变幻,却贯穿全曲的“主旋律”。德彪西德音乐旋律很少以悠长如歌的形式出现,多是简短,片段,零碎的;乐曲结构松散自由,段落界限模糊, 几乎没有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动力:可是作品的声音效果清晰,透明,却又往往具有朦胧, 飘逸, 空幻, 幽静的气氛。这些特征与印象派画风相似,因此被称做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与莫奈,被称为近代法国的两大“国宝”级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可以说是代表了法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听多了德彪西的作品,就能理解法国人为什么会有那种骨子里的浪漫,慵懒,和悠闲。 下面贴两个德彪西最著名的代表作“月光”,“牧神午后前奏曲”, 和“亚麻色头发的姑娘”。就让您的一丝莫名的心绪,飘散在美丽的月光之中吧。 代表作之一: 月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Lwf6fCTU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d0VII-l3A 第一个录像是原作钢琴曲,第二个则是改编成小提琴曲。同曲异工,各有其妙。小提琴是由已故俄国大师奥伊斯特拉赫演奏的。希望各位喜欢。(下面的音乐分析不是我写的,是从网上ZT 来的) 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上呈现的乐思温和而幽静。委婉的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接着,在一串和弦的晃动下,上声部轻轻奏出富有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 速度稍稍加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 流畅而舒展。在琶音衬托下, 上声部旋律越来越明朗, 着意描绘了溶溶的月色。最后, 再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美结尾终曲。 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可称是名副其实的“音画”。人们对王 维的诗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用这一评价, 德彪西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了。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瞬景。但大师毕竟是大师,他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作为其表现手法,转而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代表作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方式的便是《月光》。也正因为《月光》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以至于直到今天,现代派的作曲家们仍未能写出,至少未能写出广为流传的描摹月光之作。 音乐由一连串平行三度的和声开始, 左右手均以色彩较暗的小三度出现, 作自由 而平缓的移动, 旋律疏疏落落, 经常出现长音及同音延长, 造成一种平稳、 幽 静的印象。节奏上多为三个音一拍, 有时两个音一拍(二连音), 显得从容不迫, 松弛徐缓。和声是和谐的,静止的, 很少有紧张度与动力性, 从而加强了宁静的气氛。B段先转到E大调上, 后又回到降D大调。旋律改以音型化的小句子为主, 和A段悠长的旋律风格稍有不同。流动的分解和弦, 使乐曲气氛和情绪活跃起来, 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吹来, 树影婆娑, 树枝轻摇。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整个情绪又平静下来, 偶尔出现的分解和弦音型的片断,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流动的印象。最后, 音响逐渐减弱、 减缓, 直至曲终徐徐消失, 极富幻想地渲染出月光照地、 万籁俱寂的印象性意境。 如果说“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 德彪西处理《月光》的方式无疑是特别的。 代表作之二:牧神午后前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_7loz-HWUM&feature=related 《牧神午后前奏曲》,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 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 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从这个标题可以知 道,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 虽然这首短小的音诗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 但是,另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 杰作之一。 乐曲的开始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得十分分 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牧神亲自吹 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中, 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声中。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 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代表作之三: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if-eMQU70Y Joshua Bell plays "The Girl with the Flaxen Hair" 乐曲一开始就呈现出清新而优美的具有五声调式特点的主题,流畅的旋律和着轻松 的的三拍子节奏微微起伏,温柔宁静中透出少女那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微笑。在四度、五度并行的和弦组成的调式和声形成的和谐气氛中,这一抒情的主题进一步发展和再现,最后在清新柔美的气氛中结束。整首作品短小精致,细腻入微,委婉动人,汇集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突出特点。 罗曼罗兰曾称赞德彪西为伟大的梦境画家。在《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中,他为我们 展示的画卷正如勒孔特在诗中所描绘的──“坐在盛开着鲜花的越桔树丛中的遥远 爱人的温雅和妩媚姿态”。从意象上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语言是分两个层次加以描 绘的。一个层次是“少女的主题”:作品开始处运用带有东方意味的五声性旋律, 以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了少女的形象。五声性的旋律风格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大小调旋 律风格,在当时那个“调性体系的黄昏”乃至在现在听来,其音乐形象也是既明晰 又模糊,在塑造音乐意象的同时又同时留下了音乐无法填补而只能靠听觉想象去填 补的空白。听众能够感受到少女的温雅和妩媚,可是却又说不出美在何处。此中, 便生出了一种“秋水伊人,蒹葭苍苍”所具有的意象模糊性。 这一主题在整个作品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开始处,另一次在结尾处。较之于第一 次呈现,结尾处的主题仿佛是“模糊意象的话”。因为音乐一开始为我们勾勒出的 模糊意象很快就被另一个层次的音乐形象,也就是“鲜花、越橘树丛”所掩盖,而 这一段音乐的走向更加不明晰,更加让人始料不及,所以“少女的主题”在结尾处 再现让我们有了一种“宛在水中央”的欣喜和顿悟。 相关文章: 闲谈音乐和音乐人 超级享受:看李云迪与CSO 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