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爸老妈学英语 |
| 爸妈去年十月移民来美。以前他们也多次来美探亲,但每次待的时间都不超过半年。这次既然办了移民,待的时间可能就会长一点。刚来那段时间,天气很好,老爸老妈每天除了做家务, 看电视,上网,和放学后陪小儿子学中文和数学以外,还能到处转悠转悠,倒也逍遥自在。进入冬季以后,在外活动的余地就要小得多了。我们每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也不能陪他们多少,所以总是希望能够给他们多一些事情做,以免他们觉得时间难熬。正好,圣诞节期间收到本地社区大学新校区的课程表,发现有一门 “English Survival Skill ”可以上,时间和地点都很合适,所以马上决定让老爸老妈去试试。
说起来,老爸还是很有一点英文底子的- 他老人家中学上的是成都最好最古老的石室中学,英文底子很好,上大学时还常用英文记笔记呢。可是几十年来没有应用, 那点底子现在也所剩无几。而且他们那时学的英文,基本上都是“哑巴英语”, 会读会写,但听和说却很有限,所以我们很希望他能就此“拾起”以前的英文底子。而老妈就惨了--虽然和老爸当年是大学同班同学,但英文基本上是一个“白丁”(中学学的是俄语,当然现在也什么都记不的了)-- 除了二十六个字母能认全以外, 会的英文词语大概就只有 “Hello ” , “Bye Bye ” 了。不过她老人家对新鲜事务一直很有兴趣, 所以也愿意借此机会学点基本的英文知识, 至少可以减少和两个孙子之间的“交流障碍”啊 -- 我家两个儿子的中文都差强人意,他们来了之后进步虽大,但仍然不够;尤其是老二,常常在不想接受外婆外公的“指示”的时候,用“不知道怎么说”或者“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来作为搪塞,呵呵。
英语班开学的那天,我带爸妈早早来到学校。教室里满满地坐着各种肤色,各种国籍的人。有来自中东的,东欧的,墨西哥的, 委内瑞拉的,还有几位和他们一样的中国人,真是一个小小联合国呀。在让大家填写注册表之后,三位美国老师宣布, 现在要给大家进行一个摸底测试,然后再根据测试成绩分成三个不同程度的班级 -- 最低的班级是 Survival Skill, 然后分别是 ESL I and ESL II 。
考试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一些基本信息写下来,包括姓名啊,住址啊什么的。要照老爸的真实水平,这个考试完全可以对付;但老妈就不行了,基本上是睁眼瞎。所以为了保证两个人能分到同一个班,老爸毅然交了白卷!这个行为被我报告给在国内的舅舅和表妹之后,得到了调皮的表妹如下的评论和感慨:
“四姑爷(指我爸)和四姑妈(指我妈)的故事真好听!从他们的身上,我认识到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同命运共进退,还灰常,灰常地浪漫,呵呵。四姑爷简直可爱之极,把这个简单的团(四川话,意指“讨”)女娃儿欢心的小伎俩一直保持到如今!关键是这个行为本身太有大无畏精神了,虽然其实是他必须离不开人家四姑妈。。哈哈。
“看到他们四处旅游的照片,看到你们祥和甜蜜的生活照,真是羡慕妒忌恨哇~~~”
交白卷的结果,当然是两人如愿分到了最低班级。两人自然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但积极性和认真的劲头可不输他人。一周两个晚上上课,每次两个钟头,回来以后就马上做作业。老爸对付这些功课游刃有余,所以就在完成自己的份内作业以外,还义务担当起老妈的“辅导老师”的角色。老妈也不含糊,很快就学会了不少日常用语的发音。那天她一个人自言自语地练习“ What is your name ”的发音, 结果小儿子的一个美国朋友在一边玩听见了, 以为在问他呢,头也不回地答道:“Ryan! ”, 把我们大家逗得前仰后合。Ryan 这才知道奶奶不是在问他,还很尴尬了一下子。
当然,六十多岁的人要学一门新的语言,难度还是很高的。所以,老妈就想了一些招数,比如把发音注在生词后面。碰巧,这招儿老公三十多年前也用过(当然他承认这是一个“笨办法”),说起来还有很多有趣的记忆, 比如把 banana翻成“白奶奶”呀, 把 Liberation 用拆字法分成“你(li)是(be)伢儿(r)在(at) i-o-n”啊。两个儿子听见老爸的这些“tricks”, 强烈反对,说这些方法会害外婆的英文带着中国腔! 不过对于外婆来讲, 能讲带中国腔的英文,总比一点都不能讲强吧,哈哈。
中国人不是说吗,“活到老,学到老”,但愿老爸老妈能保持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 越活越年轻!
相关链接:
老爸的家常菜和老妈镜头下的秋色(多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