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大兒子到北郊一所學校參加辯論比賽。這是他第四次比賽,也是頭一次參加同一個題目的第二次比賽 (NFL 每一個半月出一個辯論題目,在這期間一般會有3-4 次地區性比賽,由區域內的高中輪流舉辦。隊員一般至少參加其中的一次,但也可以所有都參加,原則上來說,同一個題目辯論的次數越多,提高也越快)。我本來想跟他們去的,但因為有一個朋友下午要來家裡拜訪,所以就作罷了。 五點多鐘去接他,看他臉上的神氣我就知道他這次的表現肯定不錯。果然,他贏了四場中的三場,總分得了 109分(120 分是滿分),是他這四次中最好的一次;雖然沒有得名次,但和得了第二名的一個同學總分只差兩分(名次是根據總分來評定;但如果總分相同,就要看贏的場次; 他沒有得獎,應該是因為他輸了一場)。我當然也很高興,趕快鼓勵了一番。然後問他是否要參加這個題目的最後一次比賽 (下一場是專門的LD 比賽,PF 隊員不會參加; 有些學校因此可能乾脆entirely不參加; 所以有可能得獎的機會會更高一些)。他想了一下,說,“唉,辯了那麼多次(2 tournaments x 4 rounds each = 8 rounds),這個題目我已經煩了。也許下場就不參加了吧。再說那天正好有國際象棋的個人冠軍賽呢,我已經因為辯論比賽錯過了不少象棋比賽了,再不參加那個,教練要不高興了!”。 聽他這麼說,我也就作罷了, 雖然心裡很希望他最後再“衝刺”一把。 兒子看我沉默不語,想起了什麼似的笑起來,說:“媽,你知道今天我遇到一位其他學校的隊員,他問我,你媽媽是否在網上寫博克呢!”“哦,是嗎?那肯定是上次那位讀者的兒子,他看到我寫你們辯論的文章和你的照片,認出你來了!後來我還把照片專門換成了比較模糊的那張,不想暴露你的身份哦!”“那有什麼關係! 我很高興你在博克里寫到我啊!”“是嗎?我還以為你會覺得不好意思呢!”“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我要是像你那樣,博克有那麼多點擊,我會高興壞了!” (有段時間他在Youtube上貼自己製作的amv, 在同學中還小有名氣,不過最近因為Youtube 加強對錄像中所用音樂的版權控制,好多“作品”都被拿下來了,因此他基本上“停工”了)。 過了幾分鐘,他又說:“哎,你知道嗎,我們辯論隊的同學都說你很酷呢!他們說一般來講媽媽做裁判的都不是很合格,你是例外呢!” 聽了這話我倒吃了一驚,想不到這些半大高中生還喜歡在背後對各自的父母評頭論足呢。想了一下,又覺得奇怪:“可是我又沒有給他們中任何人做過裁判,他們怎麼知道我是怎樣的裁判呢?”(按照規定,為了避免biases,裁判 - including parent volunteers, 不能為自己學校的隊員做裁判)。“好像你上次做那個半決賽裁判的時候,有幾個隊員去旁聽來着, 所以知道!”“是嗎?那我很高興哈。可是他們為什麼說一般來講媽媽裁判都不是很合格呢?”“那還不是因為有媽媽裁判給他們裁判過麼!有個隊員說,有位媽媽裁判多給了他們整整一分鐘的準備時間呢!另外一個媽媽裁判還給了他滿分,讓他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聽了這話,我開玩笑說:“這孩子可真不知好歹!得了這麼大一個好處,居然還說人家裁判不夠專業!” 我當然知道這些話裡面水分不少,因為這些美國孩子從小在這裡的社交環境中耳濡目染,是很會說好聽的話的, 不像我們中國人,好話很難說出口。那次homecoming dance 後去保齡球館接兒子,他的一個朋友就問, 那是你姐姐? 倒把兒子和我兩個人都鬧了個大紅臉。 但仔細想想這些評論後面的含義,還是挺有意思的。 作為父母,我們在孩子和他的朋友們眼中,到底是個什麼形象呢?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又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呢? 記不起在哪兒看到過一個說法,說孩子對父母的看法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很小的時候,孩子一般都很崇拜父母 (尤其男孩會很崇拜父親),認為他們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到了十幾歲的反叛期,就會漸漸地認為父母什麼都不懂,還專門跟自己作對;而二十幾歲以後,到了自己成家的時候,就會反過來感到原來老爸老媽以前說的很多東西都是對的,於是對父母的敬意開始回升,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一般會上升到最和諧的階段。這樣看來,父母在挺愛攪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是所有這些階段中最“尷尬”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觀的階段;他們希望獨立,但思維和判斷能力卻又還沒有達到足夠高的層次,因此常常會產生衝動,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和決定。正因此,父母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影響是最最關鍵的。但因為十幾歲的孩子正好處在“叛逆”階段,父母的忠告和教誨,往往被他們當成耳邊風,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造成許多問題。許多生長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發生吸毒,酗酒等問題,儘管和大環境很有關係,和朋友之間的相互影響也不無相關; 但如果這些孩子平時願意和父母多交流,那麼發生這些嚴重問題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問題是,怎麼樣才能讓青春期的孩子願意和父母交流呢? 我想,首先是要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自己的形象,讓孩子尊敬你,喜歡你,為你驕傲。只有在這樣的前題下,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和父母交流思想。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父母才能真正有效地影響孩子的觀念,選擇,和今後的人生道路。當然,中國傳統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不是說沒有一點道理,但時代不同了,對於今天的孩子們,高壓政策恐怕往往會適得其反。 那麼,這個“正面形象”該怎麼樹立呢? 我想這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中國人常說,“言傳不如身教”,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你一天到晚對孩子灌輸讀書如何如何重要,但自己卻從來不看書看報,你的話在他們的心目中恐怕會大打折扣;如果你總是告誡他們要誠實,不能說謊,自己卻喜歡貪小便宜,gossip, 又怎麼能指望他們能夠接受你的“忠告”?如果你常常教訓孩子要尊老愛幼,自己卻對父母喝來呼去,毫不尊敬,又怎麼能希望他們能有好的榜樣?中國有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換成“父母在做,孩子在看”,也應該是很合適的。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父母必須先把自己弄成聖人,然後才能教育孩子。誰都不是完人,但作為父母,我們如果總是擺出一副“完人”的樣子高高在上的教訓孩子,恐怕職能是讓他們反感。不少中國父母對“和孩子做朋友”很不以為然,認為這樣是混淆了“身份”,是“沒大沒小”, 我不這樣認為。其實我這裡說的“做朋友”,絕對不是說讓父母放棄自己的權威(必要的時候,父母的權威是一定要保持的),而是指父母應該平等地和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思想狀態,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向你敞開他們的世界. 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父母其實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尤其對我們這些第一代移民來講,從在這裡長大的孩子身上,可以了解很多我們無法了解的東西,包括社會,包括文化 。所以,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千萬不可小視。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孩子,咱們這些第一代移民“融入主流文化”的過程恐怕還要漫長得多呢。 註: 這篇上周日就開始動筆了,但實在時間有限,只好見縫插針,結果寫來寫去總覺得有些詞不達意(看來咱這不成文的“一氣呵成”的原則還真不能破)。大家請多包涵!最後,貼幾個兒子喜歡的油管子大明星Kev Jumba 搞笑他媽媽教他開車,和與他的爸爸合作拍的錄像做個尾注吧。各位周末愉快! 相關文章: 第一次做高中辯論比賽的裁判 "各得其所"的周末 椰子:小議“中國媽媽” Video: "Put it in purse" by Kev Jumba Video: "My dad is so Asian" by Kev Jumba Video: "Asian mom and B+ on the report c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