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这个词,在中国人的语汇当中,大概是很有贬义的。如果提到谁谁谁会搞“关系”,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很 负面的东西。所以,当我十年前刚开始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听到一位前辈告诉我,美国学校里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时候,我觉得很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出国前工作过两年,但那时一门心思办出国,对单位里的人事关系基本上是不管不问,加上家庭环境相对单纯,我在这方面基本上是一个白痴。当然从父母和其他家人的一些经历中,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中国人所谓的“人际关系”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从曾经在官场混过的老公那里,更是了解了不少让我庆幸“逃离”的东西。 不过,在美国工作时间长了,渐渐发现,说美国公司或者学校里人际关系比中国的简单,其实是一个误区。当然,由于文化和大环境的不同,中国和美国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性质和表现方式有许多不同,但作为工作中的“软实力”,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说来有趣,最近几年来,“ Guanxi" 这个词语经过一些对中国管理问题有兴趣的学者的努力,已经成为美国管理界一个广泛接受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和它在母语环境中的微妙connotation不同的是,它在英文中是一个完全中性的概念。如果要用另外一个已经存在的相似词汇来表达的话,就是"social capital", 或者叫做“社会资本”。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要能有效地工作,都必须有各种“资本”。对一个组织来说,它必须有财政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前两者很容易理解,但社会资本指的是什么呢?说来简单,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一个企业拥有的各种外界关系的总和 -- 这中间包括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声誉(可正可负),它和顾客群以及供应商关系的强弱,以及它与各种有业务和其他关联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的关系。这些“资本”,都是企业长期投资和培养的结果,尽管它们不能被量化为市场价值,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资本 -- 这包括你在同事和老板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你的可依赖程度,以及你和同事, 老板,和下属之间的关系的好坏。上周发生的阿拉巴马大学枪击案中的那位女教授,据说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就不好。 虽然不知道她没有拿到终身是否和这个有关,但至少可能是一个因素。 前面说过 ,美国和中国职场的“人际关系”,是有不少差别的。我感觉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在这里如果本身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只有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大可能“吃得开”的;而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就太多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 我想大概还是因为这边的职场竞争更厉害,老板对每个雇员的业务要求也更高的缘故吧。如果你业务上一问三不知,处理客户的意见毫无章法,上课水平一塌糊涂,学生怨声载道,就算人际关系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任何有common sense 的老板,都不会长期容忍一个incompetent 的雇员的。这种情况当然不是没有(尤其在政府部门可能还很常见),但相对来说,人际关系的作用,是在业务水平和能力相当的前提下更能显示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用它来帮助你的工作呢? 这里就总结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不拉帮结派,不搬弄是非,保持中立和独立。 毛主席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斗争。这点在美国可能不那么适用,但可以改成,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些“利益群体”,相互之间还会有些明里暗里的矛盾和冲突。中国人说,“物以类聚”,美国人说,“同样羽毛的鸟儿在一起”,都是这个意思, 当然也会有本来不是那么“同类“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了”。我的原则是,不介入任何这样的小团体,保持中立和独立。尤其要注意和那些喜欢抱怨和说别人坏话的小群体“划清界限”。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大都是出于嫉妒; 而嫉妒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而且很有“传染性”。 同样,喜欢抱怨的人,很多都是出于习惯 -- 用我老公的老板的话来说,有些人如果一天不抱怨,他就没法活下去!这是他们的“functional needs"!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和这样充满负面情绪的人在一起,很难保证自己不受影响,而让自己充斥着这种不健康的情绪,是很难有好处的。 第二,帮助他人,提携后进。 Lend your hand whenever possible。以前看过一些关于中国员工和印度员工的比较的文章,其中一个常被人提到的区别,就是中国人不喜欢互相帮助,甚至会相互拆台,而印度人则比较“抱团”,相互提携,因此在职场上集体的表现超过中国同胞。这点我想是比较准确的总结。这个不同的成因已经有不少人进行过分析,这里就不再花费笔墨。我想说的是,对已经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资本”和经验的“前辈”来说,帮助新人,提携后进,绝对是一个利己又利他的事情,对培养和积累好的人际关系作用非常大。这和前面说的“拉帮结派”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你的出发点,是通过分享你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新人尽快适应环境,取得好的业绩。有些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可能是考虑到“徒弟变成竞争者”的可能性,因此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在公司的地位有相当的信心,否则你可能会处处设防,反而让人质疑你的动机和诚意。当然,这个“lending hands” 也不见得非要是长期的,系统的进行。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鼓励,一点小小的“tips“,对你是举手之劳,对接受帮助的人,却可能是意义深重, 会记住很长时间。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你帮助的人多了,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别人愿意 lend you their hands。虽然这不是我们帮助他人的目的,但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肯定是beneficial。前几天参加系里人事小组对几位还没有终身的教授的年度评审,就遇到一个有争议的案例。虽然我因为是人事小组的组长(赶鸭子上架,轮流的),不能倾向性太明显,但还是“力挺”这位刚来才半年的同事(他因为不熟悉新的环境,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上学期的学生评审不是太好)。后来我请他吃饭,和他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教训,并把自己去年的自我评审报告给他看。这些照理说都不是我份内的事,但在我是举手之劳,对别人却可能是及时雨呢。 第三,Bite your tongue whenever necessary, but dont hold back when you need to fight -- 保持中立,热心助人,并不是说你就一定要做个没有立场的老好人。当你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绝对不能逆来顺受,打落的牙齿往肚子里吞,否则别人会得寸进尺,把你当成好欺负的对象。话说回来,有人说你坏话,或者把你当成“办公室政治”的筹码,其实也是你实力增强的一个间接体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又要回到前面提到的“美国公司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这个误区来了。实际上,这里的人际关系并不简单,同事上下级只见暗中使用各种手腕明争暗斗的情况也很多; 很多人之所以会有这个印象,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和地位还没有达到足以威胁别人地位和利益的地步。而当你的实力和地位逐渐增强,就会有人认为你具有动他的"奶酪”的可能性,你也就会出现在“办公室政治”的雷达上了。对付这种不怀好意的“拳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事实说话。当然,"小人是最不能得罪的,因为这种人毫无原则,使起下三滥的招数来,你很可能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bite your tongue whenever possible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最后再加一条, keep your friends close, but keep your enemies closer, 懂得如何平衡各种关系,应该是“办公室生存”的至理名言(虽然这里的"enemy",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敌人" ,但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成为对你不利的因子,所以绝对不可掉以轻心)。比如上面说到的那位同事,在他找mentor 的时候,我就会建议他找一位对他有负面印象,但又在系里比较有影响的的教授。因为这样不仅可以给对方更多了解他的机会,也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当然,培养和使用人际关系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懂得如何赞扬别人,怎样提建设性的意见,等等。有些以前已经写过,这里就不重复了。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请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相关文章: 从阿拉巴马大学杀人案谈美国的终身教授体制 职场心得:好老板?差老板?
职场心得:中国人英文写作中常犯的一些错误 米笑:原来香港人是这样看大陆同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