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年年创下新高, 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2010年, 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为$1578 billions, 进口总额为$1395 billions,贸易总顺差为$183billioin; 而对美的顺差就高达$273 billion(对美进口为$93 billions,出口为$364 billions), 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1/3+!! 这说明,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美之间不平衡的贸易关系,而中国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如日本,德国,南韩等都保持逆差(详见:https://www.uschina.org/statistics/tradetable.html);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制度,这些巨额外汇只能以购买外债的形式“花销”出去; 而在仅有的几个外债投资对象中,美国国债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不坏的选项;因此,中国手中积累的美国国债越来越多,目前占美国国债中被外国政府和个人持有部分的1/4(总值>$1 trillion)。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差额和中国手中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也因此成为中美两国官方和民间争论和争执执的焦点。 在针对如何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和对“中国资本”支撑美国债务的依赖的讨论中,一个很常见的“对策”,就是让人民币停止对美元的“钉住”政策,实现自由兑换。因为按照大多数西方经济界人士的分析,人民币目前的汇率严重低估, 因此如果让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话, 可以实质上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而起到减少中国对别国(尤其是美国)的贸易顺差的作用。当然,让人民币大幅升值还有其他的"好处"(当然是从美国的角度来讲), 包括让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缩水”; 但也会起到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的作用。因此,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如何升,升多少, 对中美双方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据说拜登副总统刚刚结束的中国之行,除了对中国”照会“美国的对台军售计划外,敦促中国早日结束对人民币的管制,也是该次访问的目的之一。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美两国间的这种“共生”关系(欧阳峰在他的文章“政经随想-2" 中对这种关系关系得非常阐述深入),和三十年前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三十年后的今天,美国和世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中国和日本的国内国外经济模式也有很多实质上的差别。但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重复,回顾一下八十年代日美之间贸易战和日元升值给两国贸易差额及经济结构带来的一些影响,对我们理解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应该是有一定启发作用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八十年代日本和美国的贸易关系,以及“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结构和对外贸易平衡的变化吧: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过三十年的战后重建,尤其是MITI 对几个所谓“战略工业”的精心扶持,在家用电器,汽车制造,造船,和其他一些制造行业积累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因为日元兑换美元的价被“抑制”在 240:1的低位,日本制造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也是所向披靡。而大洋彼岸的美国, 却因为经济低迷, 利率持续高企,导致美元在81-85年间对日元和其他主要货币升值 30%。直接结果是美国贸易赤字上升和大量外资的涌入。如此不平衡的贸易状态引起国内保护主义的热潮,企业界人士和工会代表们"同仇敌忾",纷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美元的升值趋势。在美国和其他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 西德,法国的压力下,日本被迫在1985年九月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协议签署的第二天, 美联储出售了大量美元储备,日本银行也在纽约和东京外汇市场抛售了价值$30亿美元的货币,求购日元。此举导致美元贬值,日元升值, 在一年之间从一美元兑240日元变为一美元兑150日元,日元升值幅度达到38%。这个历史性事件甚至引入了一个新的日语词汇: endaka,即“强日元”。在这之后的十年中,日元针对美元继续升值,今天一美元只相当于84日元 (which led to another newly coined term: Super Endaka)。和1985年相比,日元在二十五年间升值了67%! 日元在一年之内升值几乎40%,对日本经济,贸易,和企业界的竞争力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日元升值对日本企业带来了很现实的挑战,因为他们如果继续在日本生产产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的 话,强劲的日元将让他们无法获得任何盈利。因此,善于变通的日本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移到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地(我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汽车行业应对日元升值的启示“一文中对此有详细的讨论)。但同时,日元升值也使得日本企业依赖的进口原材料变得便宜了。所以两者相抵,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象人们预计的那样减少,反倒以每年$90billion的速度递增;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一直在增加,在1993年甚至达到了$59Billion (see 图(1) for details). Figure 1 (Trade Balance between Japan and US) Source: US Census Data, compiled by the author) 图(2) 显示了1973年到2003年三十年间,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走势(the blue line),和美国BOP 经常账户余额 (Current Account balance)占GDP的比例在同期的变化(the pink line). 相比一般的统计只表现贸易差额在这段时间中的变化,这个数字将经济总量考虑进去,表现的是贸易差额的相对变化趋势,应该更能说明问题。可以看出,尽管美元在这个时期对世界多数主要货币走向有升有贬,但它的贸易逆差却越来越大(especially after 1991),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货币的强弱只是影响一个国家贸易结构的一个 因素。其他如两国的经济结构,对贸易和投资的开放程度,以及资源成本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Figure 2: US Current Account and Exchange Rate Trend: 1973-2003 同时,强劲的日元给了日本人和日本企业强大的购买力。他们除了将这些“新财富”用于传统的投资对象-- 美国国债上以外,还大举进攻美国的实业和房地产在广场协议之后的几年中,日资在美国购买了包括哥伦比亚影视公司,洛克非勒大楼, 和实业投资对象,耗资多达 $140B。一时间,美国朝野纷纷表达对“Japanese invasion"的担忧。而在日本国内,人们狂热地投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使得房地产过热(real investment和GDP的比例从27%上升到1991年的32%,对发达国家来说”闻所未闻“); 日经指数也在短短几年中从11000冲到了39,000,创下新高。 如此过热的投资环境,最终不可能长期持续。90年代初,日本的通胀压力开始出现; 而大量资金流向国外投资,对国内生产力也势必造成“掏空”效应("hollowing of domestic industries");日本特有的大公司之间相互控股,并由集团银行提供 “long-term finance ”的 “kiretsu ”制度,也造成了银行坏帐过多,资金流转不周的问题。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形成了 “perfect storm ”,八十年代经济过热产生的泡沫开始消失,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开始了。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年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在很多地方有非常相似之处。但是,今天的中国和三十年前的日本,无论在经济模式,还是贸易结构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在下一篇中,我会着重讨论当年的日美贸易关系和今天中美贸易关系及两国国内市场结构之间的异同。 文中有关日本的数据来自: Spar, D. Japans Automakers Face Endak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美国经济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困境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汽车行业应对日元升值的策略 也谈巨无霸价格和中美汇率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