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的国粹、国魂。这样说不无道理,您看“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传统文化一扫而光,最早、最先开刀的就是京剧。江青这个臭婊子,弄了个什么“现代戏”,把京剧整得乌烟瘴气。毛老土匪声称京剧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领革命的舞台,要把他们统统赶下去,换成工农兵。 不过有句话毛泽东说对了,所谓京剧,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不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就不叫京剧。听起来简单,但京剧正是通过这一演,演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直至大清朝的五千年“精神文明”、“文化传统”。什么精神文明、文化传统?四维八德:礼、义、廉、耻为“四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八德”。 京剧的有些著名唱段,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都会唱两句。比如《苏三起解》的苏三:“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龙凤呈祥》乔国老:“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启主说从头……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四郎探母》杨四郎:“一马出了西凉界…”;《铡美案》包公:“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坐寨盗马》窦尔敦:“将酒宴摆至在这分金厅上……”;《锁五龙》单雄信:“大喝一声绑帐外…《钓金龟》老旦康氏:“叫张义,我的儿啊……”等等多啦,喜欢京剧的会唱的多,不怎么喜欢的会唱的少,即便完全不懂、不会的,肯定也听过。要是全不会、没听过,那您这个中国人有问题,假滴。其中有一出叫《十老安刘》,本来不怎么出名,后来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相声时,学唱了其中一段儿,这段儿可就传开了:剧中人蒯彻唱: 此时间不可闹笑话, 胡言乱语怎瞒咱! 在长安是你夸大话, 为什么事到如今耍奸滑。 左手拉住了李左车, 右手再把栾布拉。 三人同往那鬼门关上爬……… 生死二字且由它。 尤其是“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后面的“爬”拖腔,九曲十八弯,高昂、低吟、峰回路转……加上后面的尾句、伴奏,足有一两分钟,把蒯彻三人的当时的恐惧、侥幸、冒险、拼死一争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唯活灵活现。 如果懂京剧、喜欢京剧、又有历史知识,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的,肯定听得如醉如痴、身临其境。那一个“爬”字的拖腔再长,您都不嫌长,巴不得在托长点儿才好,就是“爬”字后面的京胡伴奏,都舍不得丢掉一丝半蔻。 为什么呢?因为蒯彻三人当时的境遇、状况、将要面临的危险,是在是太大了、太惊险了、太刺激了……不知您看没看过美国西部片儿,两个人打赌的情节:一把五发子弹的左轮手枪,放在两人中间,只有一发子弹,装入之后,转一下“弹仓”,不知道第几枪会射出子弹来……二人轮流,对准自己的太阳穴,一人一枪,谁碰上谁死!当然,事先“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打……比那个还惊现万分,后来果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三人被当做人质“拘押”,命悬一线……而这一切都要回到本出京剧的题目《十老安刘》,十个汉高祖的顾命老臣,为了平定、稳定大汉江山,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斗争,最终灭了要颠覆大汉刘家江山的“吕氏”诸侯,这才会有后来的大汉“文景之治”,也才会有“汉武帝”开疆扩土,大展雄风。 而《十老安刘》中的主谋正是剧中主角:蒯彻。“三人同往那鬼门关上爬”的另两位老头子,分别是李坐车和栾布,也是楚汉相争时赫赫有名的功臣,许多有名的成语,如“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出自他们。 说起来,蒯彻之所以出名,全仗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狡猾善变、诡计多端还振振有词、义正辞严。怎么回事涅,那故事可就多了去啦…… 所以说,懂京剧、看京剧、喜欢京剧,没点儿历史知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根底,那就是瞎胡闹、瞎胡混、瞎扯淡。“现代京剧”,连边儿都不能沾,沾上边的人根本就不配谈京剧二字。该干嘛干嘛去吧,共产党强奸京剧,您就不要跟着糟蹋、蹂躏、玩弄京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