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京剧的祖师奶奶》 俗话说,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掘井人。京剧被有些人成为国粹、国魂,不是没有道理。那追根寻源,京剧是怎么产生和兴起的涅? 按京剧界的说法,说京剧的祖师爷是什么”唐明皇”,有点儿不靠谱。不过中国的文艺、喜剧之类的科目,都愿意找个祖师爷,以证明自己这一行是“奉天承运、古已有之”。实话说,这都是跟皇帝老子学滴。所谓上行下效,一点儿没错。有什么国风就有什么民风。就像现在,中国实行“党枪风”,民风也是“党枪风”。这个不解释了,诸位自己体会。 比如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儒家的祖师爷是孔子、法家的祖师爷是管仲、道家的祖师爷是庄子、释家也就是佛家不用说了,释迦摩尼佛祖。就连盗墓的都有祖师爷,分什么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祖师爷据说是曹操!以此推论,中共的祖师爷是马克思没错儿。加上中国特色,就成了“党枪”国风啦。 回过头来说京剧,京剧是因大清朝康乾盛世时,乾隆爷的喜好而诞生,当时享有盛名的昆曲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爷青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一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小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生,就是后来的京剧。 但成为正式的、全国性的、多数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京剧,要归功于慈禧太后她老人家。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城以昆腔为盛;咸丰、同治年间,昆腔与皮簧(京剧前身)并驾齐驱。到光绪年间,昆腔衰微,皮簧兴盛。原因很简单:因为慈禧太后老佛爷喜欢皮簧。 慈禧老佛爷是个大戏迷。她不仅仅喜欢看戏,还是戏剧改编的参与者和领导者。《菊部丛谭》中说:“慈禧后工书画,知音律,尝命老伶工及知音律者编《四面观音》等曲,后于词句有所增损。” 这里的“后”就是慈禧太后。意思是说,她指令人改编剧本,改完了交她审阅,她又有所删改。在她的亲自主持之下,将宫廷大戏《昭代箫韶》翻改成皮簧剧本,原剧24出,翻改为105出,后因义和团运动而中止。据老太监回忆,乱弹《阐道除邪》中剥皮鬼唱的反调,就是慈禧编的词。这大段唱词可唱半个多小时。 受慈禧影响,或者是为讨好慈禧,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也是戏迷。同治皇帝会唱武生,不过嗓子条件不好。有一次演《黄鹤楼》,这是刘备到东吴被招亲的一出戏。也就是现在的《龙凤呈祥》的前半部。同治皇帝扮演赵子龙,太监高四扮演刘备。赵云上场,向刘备打躬行礼,口称:“参见主公。”扮演刘备的高四连忙起身说:“奴才不敢!”同治说:“你这是唱的什么戏?不许这样,重新来!”把西太后逗乐了。 光绪皇帝会打场面(打击乐器),尤其爱打《金山寺》。这是《白蛇传》里的一折,白蛇、青蛇为把许仙从老和尚法海手里夺回来,率领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寺,场面非常热闹,伴奏主要靠打击乐器。戊戌政变之后,他被囚于瀛台,有时叫小太监找来镲钹之类敲打一阵,借以宣泄心中的不快。 影片《李连英》里有这么个情节:在西逃的路上,李连英赶着马车,一高兴,唱起了京剧。坐在马车上的光绪皇帝,还给他叫了声“好”。据李连英的后人说,李连英确实会唱戏,擅长“猴戏”——演孙悟空,因为他进过“内学”——皇宫里专为太监办的京剧培训班。他曾与人合演过《八大锤》。这是《说岳全传》里的故事,说的是双枪陆文龙在朱仙镇与四个以双锤为兵器的宋军小将激战,又叫“八大锤大闹朱仙镇”。李连英在其中饰演陆文龙。慈禧夸奖他“堪与名小生王楞仙比肩”。 人称小德张的太监张兰德,也是以戏唱得好而得到西太后赏识的。据说有一次演《盗仙草》,小德张演两个鹿童中的一个。在与白娘子开打的时候,另一个鹿童手中的枪脱手飞了出去。小德张眼疾手快窜了过去,一把将枪抓在手里,就地一个前滚翻,赢得一片喝彩。据说要不是他把枪抓住,那枪飞下台,有可能伤着看戏的太后。这个说法有点“悬”,估计有夸大的成分。不过。小德张因为戏唱得好因而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被提升为升平署戏班的提调,后来爬上了总管太监之位,却是事实。 西太后看戏很挑剔。名伶王瑶卿曾经说过一句话:“西太后听戏很精,有时挑眼都挑得服人。”就是说,她挑演员的毛病挑得很准,让演员心服口服。说明她懂戏。 民间艺人进宫当差唱戏,虽说从咸丰年间就有,但是形成风气,却是在慈禧执政的同治年以后。慈禧五十大寿,召民间艺人进宫演出。此后,民间戏班入宫当差形成定制,直到庚子之变。慈禧回銮之后,不再召整班,只选个别演员“内廷供奉”。 演员进宫当差,不仅是一种荣耀,也能给演员带来丰厚的赏赐。有一年谭鑫培进宫给慈禧太后唱戏贺寿,慈禧点了一出《战太平》。慈禧听戏有个习惯:一边听,一边看着剧本对词。谭鑫培的唱段里有句词应该是“大将难免阵上亡”。因为是慈禧太后的寿诞之日,“死”、“亡”之类的字眼不吉利,谭鑫培灵机一动,临时将原词改做“大将临阵也风光”。慈禧太后非常高兴,赏银五百两,并封之为“御戏子”。 老伶工孙菊仙在宫中当差十六年之久,由于善于词令,能插科打诨令慈禧开心,所以常受封赏。能得到“老佛爷”的封赏,标志着伶人艺术水平到达了一种高度,由此,在外面登台演戏和给大宅门唱堂会,出场费也就水涨船高了。以此为动力,京剧艺人对艺术的追求不断精益求精。所以说,慈禧对京剧的喜好,刺激了京剧的繁荣,就如同她喜欢在花园里“遛遛腿儿”,刺激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 慈禧为了听戏,很是舍得花钱。这也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提到提供了物质基础。慈禧不仅要求戏楼规模宏大,演员的行头道具也要特别讲究,必须华美富丽。慈禧六十寿辰的光绪二十年,为置办行头、道具,一次花掉52万两白银! 慈禧太后活了74年,执掌朝政47年。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直在听戏,听的最多的是京剧《连营寨》。为了好好地欣赏这出戏,慈禧太后特地命人到江南置办了全新的白色行头。光绪末年宫廷里唱戏用的桌围、椅披、台帐,蜀军将士所穿的箭衣、开氅、坎肩,还有一面“常胜将军赵”黑字方纛旗、八面斜囊旗、八面飞虎旗,都是白缎子勾金边绣的黑色图案,黑白分明、光彩夺目。这些戏衣和道具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 根据《清宫升平署档案》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八日(公元1908年7月16日),《连营寨》在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首演。年逾花甲的谭鑫培扮演刘备,年届三旬的杨小楼扮演赵子龙。慈禧太后坐在大戏楼对面的颐乐殿看戏。看来两个主要演员唱的都很卖力,整个演出也很成功。慈禧一高兴,赏银二百六十四两。第三天,也就是六月二十日(7月18日),谭、杨二人再演此戏,慈禧太后这一次赏银三百零四两。可见慈禧太后非常满意。 七天之后,也就是六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第三次点演《连营寨》。六月二十六日就是光绪皇帝37岁的生日。在皇帝生日的前一天大演军队穿孝、皇帝驾崩的丧戏,慈禧太后这是什么意思? 此后八月初六、初八、十六及九月十七,慈禧连着看了四次《连营寨》,十月初一慈禧太后又看了一次《连营寨》。这是也她最后一次看《连营寨》。十月初十是她的生日,从初七到十五,颐和园唱了九天大戏,但是演出的剧目中已经没有《连营寨》了。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慈禧也宾天了。 慈禧太后老佛爷,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有两个:京剧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她老人家修建的“颐和园”,堪称“天下第一名园”,要不是八国联军把圆明园烧了,那更是天下无双。就像秦始皇,一代暴君,却留下了万里长城,诗曰:“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您看,慈禧太后老佛爷可谓对祖国的“京剧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这段儿在正经八百的历史记载上,最有名的、也是举世公认的就是京剧界的十三个“老祖宗”,号称“同光十三绝”,记载的是同治、道光年间,包括了京剧几句所有“角色”的十三个顶尖儿艺术老前辈,后来的京剧艺人无一不是这几位的徒子徒孙、徒曾孙、徒玄孙…… 程长庚:老生,《群英会》中的鲁肃 张胜奎:老生,《一捧雪》中的莫成。 卢胜奎:老生,《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徐小香:小生,《群英会》中的周瑜。 梅巧玲:旦,《雁门关》中的萧太后。 谭鑫培:武生,《恶虎村》中的黄天霸。 时小福:青衣,《桑园会》中的罗敷。 余紫云:旦,《彩楼配》中的王宝钏。 朱莲芬,旦,《玉簪记》中的陈妙常。 郝兰田,老旦,《行路训子》中的康氏。 刘赶三:丑,《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 杨鸣玉:丑,昆剧《思志诚》中的明天亮。 杨月楼:须生,《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 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演小丑的刘赶三,第一个把真驴训练好,登上舞台。慈禧太后老佛爷大为高兴。刘赶三随成京剧第一“名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