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是选自《韩非子》的一篇初中课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还有两个哥哥,三个人都是学医的,两个哥哥医术也十分了得。但不知道是何缘故,扁鹊两个哥哥的名气一直不如扁鹊,知名度也没有扁鹊的大,这是为什么呢? 扁鹊师从神医长桑君,尽得其真传,医术高超,是当时众所周知的事情。扁鹊学成之后,一直周游列国,有一日,扁鹊来到了魏国。魏国的国君魏文王召见了神医扁鹊,魏文王知道扁鹊还有两个哥哥,也是学医的。于是魏文王就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是学医的,那么你们三个人中谁的医术最高呢?” 扁鹊听到这个问题后,思考了片刻,回答说:“其实,我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的医术最差。” 魏文王听后十分困惑,就让扁鹊说一下原因。扁鹊向魏文王解释说:“之所以说我大哥的医术最好,是因为他能够在你没有发病之前就能看出你是否有病。那个时候,病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患病了的,我大哥就在病人发现之前就将病给治好了。这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哥的医术一直不被他人认可,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二哥是家中医术第二好的,因为他能够在病人发病初期就看出来,然后将病人给治好,这样一来,病人们都认为我二哥只擅长治疗一些小病症。病人找我治病时,已经到了中晚期,病情已经十分的严重了。 而我将那些患了重病的病人给医治好后,我就更加出名了。但从根本上说,我的医术比不上我的两位哥哥。” 魏文王听到扁鹊的解释后,豁然开朗。 故事的原文出自于《史记·鹖冠子》: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