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两大事:美国窃选、武汉病毒
政治止于边界。 川普对等哲学。 Truth&Common Sense。 信仰上帝.忠于自己。 大陆中国六无:无哲学无逻辑无历史无真相无法无天。 “华人”伪概念,“海外华人”无鸡之谈
~~~~~~~~~~~
激进的民主党人确实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一直在等待时机,努力进入民主党的继承权,直到他们最终在2020年采取行动; 首先通过煽动种族骚乱来恐吓警察,然后利用类似流感的新冠病毒来创造一个国家紧急状态,在那里他们可以促进邮寄投票,并在流感中操纵选举。 然后,当控制权力杠杆时,他们策划了一场激进的革命,开放边境,专门邀请Third世界入侵,然后在乌克兰挑起战争,以促进全球主义议程,并参与“解放或废除种族隔离”的激进政策。 那个白舌的自恋者奥巴马承诺,他们将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这正是他们所做的。 ~~~~~~~~~~~ 这些激进的民主党人决心像最初的布尔什维克一样改变俄罗斯一样改变美国,但实际上他们会像布尔什维克对俄罗斯那样摧毁美国......
2020年是他们1917年的时刻和不归点; 他们版本的“零年”,他们拆除并重新建立(大重置)他们永远不打算再次失去权力,并认为他们可以把国家放在一个隐喻的直套中,迫使它直接向社会主义(全球主义)进军,“气候变化”歇斯底里作为加速器,联邦调查局作为威胁的警卫。
就在三年前,我们的经济蓬勃发展,世界安全,美国强大。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年收入增加了6000多美元,在可怕的拜登政府领导下,年收入下降了约6000美元——这是我国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达到了2.65%的历史低点。我们没有通货膨胀。我们的汽油降到了每加仑1.87美元......在弯曲的乔·拜登的领导下,经济正在混乱,世界正在燃烧。每个家庭的实际收入下降了7400美元......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20%......我们在欧洲有战争。我们在中东有战争。我们正在跌跌撞撞地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优先!
让美国再次伟大! ~~~~~~~~~~~~~~
藤校地震!宾大女校长辞职!哈佛MIT也“自身难保”? 美国教授:纯属活该……
事情的起源是,上周五由众议院协商委员会共和党主席牵头,74名美国联邦众议员(主要是共和党籍)联名致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董事会,要求三校校长辞职或被撤职。
上任不到一年的女校长麦吉尔,不幸成了宾大有史以来任职最短的校长,而她可能“纯属活该”!
接下来哈佛、MIT的校长,是不是也将重复同样的命运?这背后折射了美国精英大学的哪些变化?
01 “和稀泥”的宾大校长,弄巧成拙了 整件事情的起源,还要从10月说起。 自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之后以色列反击以来,支持巴勒斯坦和支持以色列的学生在美国校园内外不断集会示威,时常发生冲突。这令常春藤联盟大学的领导层头疼不已。 示威的双方都要求学校支持自己,结果校领导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这让校长们,很是头疼。大部分的校长,采取了和稀泥的态度。无论哪边集会示威,一不反对,二不支持。 如果有人批评校方当和事佬,就以言论自由的名义,顶回去。
这种和稀泥的态度,终于让国会不高兴了。2023年12月5日,美国国会举行了一场听证会,议题是《美国大学的反犹主义》,哈佛大学校长盖伊、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麦吉尔,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科恩布鲁斯被传唤,接受议员们的质问。 74名立法者要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UPenn董事会撤除校长 纽约州的国会议员埃利斯·斯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问宾大校长:如果有人在校园里号召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屠杀,这是否违反校规或者行为准则(rules and code of conduct)。 麦吉尔多次含糊其辞,说“要看情况(context)”。斯蒂芬尼克多次追问,说请回答“是”还是“不是”。 麦吉尔终于说:“如果言论变成了行为,那么就是(违反校规)”。 这个回答,与另外两位校长如出一辙,即:“校园里有言论自由,只有言论变成了行为,校方才会干预。”
咋一听来,这是个合理的回答。因为美国宪法保护言论自由,个人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教授在课堂上号召革命,推翻政府,只要没有采取行动,言论也受到宪法的保护。宾大校长麦吉尔是法律教授出身,来宾大之前,领导过斯坦福的法学院。作为法律专家,她以宪法为依据,回答似乎四平八稳。 可是这次,她答错了。 议员斯蒂芬尼克极为愤怒,说:“难道只有当言论变成行动时,才算违反校规?你是说只有当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从号召变成行动时,校方才会干预?” 麦吉尔的回答到这里已经显得无比荒谬。如果当大屠杀已经开始了,还要你学校干什么?那早就是警察军队的事情了。学校的责任,当然应该是在针对某一种族的屠杀开始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来说,美国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确实可以让她自由表达——只要没有违法行动,没人能剥夺她表达的权利。 但是大学不一样,大学是培养社会中坚,拔高一个社会整体道德和思想水准的机构。仅仅用宪法来要求师生,是不是自降身价?
事实上,宾大的创始人、美国开国元老富兰克林(就是牵着风筝跑,发现电的那位)希望这所大学变成培养公民领袖的摇篮。
02 美国精英大学,对“歧视”的极端重视 宾大校长麦吉尔的言论令人惊讶不已,难以相信是出自一位法学出身的校长口中。 事实上,美国的每一所高校,都有严格的、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的详细规定。任何基于种族、肤色、族裔、国籍、性别、年龄,性取向、残疾或者其他个人偏好的歧视,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有半独立于校领导层的平权办公室。所有认为自己遭到骚扰、歧视、或者霸凌的师生,都被鼓励去办公室投诉。办公室会非常严肃的对待没一件投诉。甚至之后被证明为虚假的投诉,也完全不用承担任何后果,不用受到任何惩罚。 接到投诉后,通常办公室会雇佣校外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往往是独立的律师事务所),进行独立取证和调查。独立取证和调查,是为了避免学校自己查自己,出现鼠头鸭脖的情况。 大学对歧视和骚扰的极端重视,会花巨大精力调查,无论指控是否属实,至少会让被告人不胜其扰。美国常常有某位教授,不慎在课堂说了N开头的词指代黑人,立即被解除教职。 更有教授学亚洲人眯眯眼,被举报后,立刻被踢出大学。美国大学对歧视与骚扰,可以说是零容忍的。事实上,宾大自己反种族骚扰和歧视的校规,就放在学校官网上: 校规里明确规定: 违规的行为不仅仅包括了对他人的暴力,而且包括了威胁使用暴力,或者煽动暴力的行为。 “Violence against persons or property, breach of the peace, threat of immediate violence, or incitement to immediate violence or to breach of the peace.” 换句话说,号召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屠杀,按照宾大自己的校规,不仅是一种“言论”,也已经是一种“行动”。 如议员斯蒂芬尼克所问,在校园里号召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屠杀,显然违反了宾大自己制定的、禁止煽动使用暴力的规定。学校理应采取行动,或处罚,或干预。总之不能坐视不理。 可校长麦吉尔居然回答说,只有当威胁和煽动变成行动时,才算违反校规。这个回答,当然与宾大的校规不符。 身为校长,在常识问题上,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让人难以理解。果然,麦吉尔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会数十位议员(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籍议员)纷纷指责麦吉尔言论不当,要求她辞职。 在撑了几天之后,麦吉尔终于宣布辞职,并发布了一段道歉视频。视频中说,她当时只想到了言论的法律责任,没想太多其他的。
据美国媒体报导,多位宾大校友和捐赠人对麦吉尔的言论感到十分愤怒,声称要撤回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捐款。来自国会、校友、和捐赠人的压力,让学校董事会在听证会后举行了紧急会议。显然,麦吉尔在会上没有得到校董们的多数支持。 最终,她和宾大董事会主席博克(大概是麦吉尔的铁杆支持者),一同辞职。空出的校董事会主席一职,由宾大校友,北美犹太人联盟的主席普莱特暂时担任。算是给了公众一个交代。 美国私立大学校长的任命,与美国教育部无关,完全由学校的董事会投票决定。所以,学校师生、社会舆论、校友、和捐赠人的态度,常常对校董事会,有巨大的影响。 03 分裂的时代,分裂的美国大学 与此同时,同样对反犹问题闪烁其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还未辞职。而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董事会,明确表示了对校长的支持。 马吉尔宣布辞职的消息传出后,共和党议员斯蒂芬尼克在社交平台X发帖称,马吉尔的辞职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下台了,还有两个”。
这件事,显示出了言论自由在美国的“政治边界”,正如麦吉尔所说,作为社会上的普通人,随便说什么,都受到美国宪法保护,别人不能拿他怎么样。可大学是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公民领袖的地方,应该有比社会平均水准更高的道德和言论标准。
“消灭“某个种族群体的言论,理应在校规中严格禁止。美国言论自由的边界,在于是否煽动仇恨、暴力——特别是针对每一种族,族裔群体的煽动性言论。事实上,哈佛大学也是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的。几年前,几位刚被哈佛录取,还未入学的高中生,在社交媒体上使用不当言论,嘲笑取笑其他群体,被哈佛大学发现。这几位学生,全部被立即取消了入学资格。哈佛要录取的学生,不仅仅要聪明,也需要有正确价值观。 虽然三位校长们言论不当,但不一定是“反犹主义者”或者“种族主义者”,公开的种族主义,在美国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下不大可能发生。
麦吉尔的不当言论,更可能是在《听证会》(很像受审)氛围中,在长达五个小时的质疑后,因为紧张和疲劳引发的错误。而她自己,也为这个一分钟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更重要的是背景,是中东冲突导致的美国校园的分裂。 支持巴勒斯坦的左派学生,自认为秉持了美国一贯支持弱者的精神传统,相信自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相信人们理应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建国运动。 而支持以色列的人士,也认为恐怖袭击平民,是个明显的是非问题,无需讨论,以色列当然是受害者。
所以当下的美国,出现了类似六十年代越战时期的社会分裂。类似于当年反对和支持越战的社会群体和学生一样,常常发生冲突。 这一分裂,近期还难以调和。这让常春藤联盟大学的校长们,伤透了脑筋。支持一方,必然得罪另一方。啥都不说吧,两方都不满意,最后成了个双输的局面。
如果像这三位校长一样和稀泥,哪边都不想得罪,谁要游行示威都不干预,国会又不满意。几个小时的激烈拷问之下,当然会出错。分裂的时代,美国大学校长确实难做。
其实,麦吉尔不肯指责学生言论不当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在10月7日袭击之后的亲巴勒斯坦游行中,不少学生(包括哈佛大学的学生)喊出了Intifada的口号。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立即革命或暴动”。在巴勒斯坦的语境中,往往意味着消灭以色列,获得直到大海边的土地。
美国的政策,是希望巴以和平共处,无法容忍哈马斯等极端组织彻底消灭以色列和犹太人的主张。美国大学亲巴勒斯坦学生集会时高呼Intifada的口号,在犹太社区看来,当然毛骨悚然。
所以国会议员不断批评大学校长们,在听到学生喊这个口号时,没有批评其中的暴力和仇恨含义,没有对煽动暴力的言论,采取足够行动。 所以当议员问麦吉尔“号召反犹屠杀是否违反校规”时,她知道如果自己回答”是“,那么下一个问题,必然是“那你在听到Intifada的口号时,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那时候,就是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和稀泥,总是要付出点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