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红楼梦》,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并说这是阅读红楼梦的“主线”,因为红楼梦是反映当时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甚至“阶级斗争”的小说,作品如何深入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全部胡说八道! 这种想法,来源于罪魁祸首毛泽东。这是毛泽东以政治暴力、夹国家机器工具,强奸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最明显的例子。另外的例子还有,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先驱和旗手”。那属于强奸民国文化“名人”。 当然,“批林批孔”、打倒“孔家店”使举国上下,对中国古代文明、民族文化的摧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逐步和正在使所谓的“中国文化”堕入无底的深渊,万劫不复。 《红楼梦》中的所谓“四大家族”,充其量只能帮助读者了解书中各种人物之间的“亲戚关系”、家族历史关系、官商勾结关系等等,不失为一条阅读全书的“线索”,超出这个范围,就说明你已经中了“毛泽东”的余毒了。难以救药。 也有很多人看重红楼梦中的男女关系、爱情关系、两性以致同性关系,觉得这才是研究、阅读红楼梦的主线,还有人主张从官场、社会关系入手才对,那才是作者真正要“反映”的。这些,属于一家之言,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别人也强求不得。虽然也接近于胡说八道,但比中毛泽东的余毒好得多。 或有那“好事者”非要井底之蛙似的探讨什么曹雪芹老先生的创作意图、怎么想的……靠,驴唇不对马嘴。曹雪芹,一个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子,哪里还能有什么意图、想法?不过多活一天是一天,其心早死,所谓心思则神灵,这才会有空前绝后的中国不朽文学名著《红楼梦》! 其实,要真正读懂红楼梦,必须读懂理解以下曹老先生的三首诗才行。 第一首: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第二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第三首:“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要是读不懂怎么办,或者只是觉得好笑,没什么。那您就别费劲读什么“红楼梦”啦,您out啦。该干嘛干嘛,回家歇菜吧。 •闲人的北京回忆写得生动,但对于红楼梦,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不是社会经济人物命运,而是人物个性和美学价值,黛玉和宝钗的形象和美已成为我们的潜意识和价值基础。宝黛钗的爱情当然是红楼梦的主线,可惜曹老爷没写完,后人瞎续。看今天万亿身家千亿媳妇的拜物社会,知道宝黛钗的纯情有多美。我喜欢红楼里的这首: 忆 菊 怅惘西风抱闷思,寥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声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钗有的是财富,但她为爱独守。 党国和我们芸芸众生都有命运,但鲜有美的,文学的价值在此 答:你说得对,我也没说错吧。 《红楼梦》里,我最喜欢诗的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