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证明过程中的逻辑思维》 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只有在无理数被发现以后,实数轴才被填满,有了“密集性”,在此之前,它是千疮百孔、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 无理数的发现还有个动人的故事。为什么无理数被称为“无理”数?因为它太没有道理了。 无理数的发现,和勾股定理有关。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a、b和斜边c满足:a2+b2=c2,其中包含平方和开方运算,这样必然会出现对整数开方不尽的情况,约在4000多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计算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时,发现了无理数√2的存在,虽然没有给出严格定义,但擅长计算的他们采用递归法找到了一个无限接近√2的有理数,人们在楔形文字泥板中发现精确到小数点后1000000位。 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用数学和逻辑思维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的人。而发现无理数的人,正是他的弟子——希帕索斯。在求正方形的对角线时,希帕索斯发起了愁,这到底是个什么数?根据老师所讲: •万数皆数 •1是所有数的生成元 •宇宙的一切都归结于整数和整数之比。 既然能用合适的整数来表示对角线,那么,能否用两个整数比来描述呢?希帕索斯花了很长时间,一无所获。 接下来,希帕索斯利用毕达哥拉斯学派常用的方法——反证法(所谓反证法,正是之前讲过的,用证明逆否命题的正确性来求证原命题正确的方法)证明出了这个数字无法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 假设数为a=q/p,假设q、p是化为最简分数比后的整数,即q、p互素,根据勾股定理,a2=(q/p)2,化简为2p2=q2,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q2是偶数,那么q也是偶数,q、p互素,所以p肯定是奇数; 如果q是偶数,则可以表示为q=2b(b是自然数),带入2p2=q2中,得p2=2b2,那么,p2是偶数,p也一定是偶数,与上段结论矛盾。于是,√2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数呢?除了整数和整数比(即分数)外,世上还有别的数吗?带着疑问,希帕索斯找到了老师毕达哥拉斯。 谁知,看到推翻了“万物皆数”的观点后,毕达哥拉斯非但没有“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自豪,反而非常惊慌,担心学生的发现会动摇学派的根基,便将希帕索斯囚禁起来,最终残忍地将他丢进大海,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悲剧。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人们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些数的存在。15世纪时,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时,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无理“之举,夺去了希帕索斯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位为真理献身的学者,人们把这种”不可公度比“的数称为 “无理数”,而像√2这种记法,最开始是由数学家笛卡尔提出的,沿用至今。 ********** •精确到小数点后1000000位,可能性不大吧? 回答:只要有数学计算方法,就有可能。就像圆周率,精确到多少位都没有问题。实际上祖冲之没什么计算方法,只是把圆周分成多边形。 •我好像想明白了。我觉得应该是小数点后5位或6位。比方说,1是个位,100中的1我们叫百位,1000中的1就是千位。小数点后面的从左往右依次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等。这里所说的1000000位,应该是百万分位,就是小数点后6位。不知道是否正确。 回答:那只是在契形文字泥板中的发现,无从得知。不过应该可以推测,当时的人掌握了数学方法计算根号下2的方法。这里主要是想说明,中国古代没有什么“数学”,只有算学。数学是从古希腊或西方开始。而且,数学的发展是和哲学和逻辑思维方式分不开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比起西方哲学欠缺或落后的原因之一。反过来说,哲学思想若没有科学发展相呼应,最终只能求助于神学。 •同意楼主的说法。中国古代哲学较西方的逻辑推理要欠缺。我比较注重细节,有时比较较真,常得罪人。 回答:得罪人是好事儿,不得罪人,一是白开水,二是假招子,中国人的臭毛病,叫“团结群众”。还有就是开口大家、闭口大家,也不知道大家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