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偶然诞生! ——地球灾难史图解(1)
回溯地球诞生46亿年来的漫长演化岁月,审视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毁灭性大浩劫,以及由此带来的千载难逢的罕有机遇,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和珍视我们的地球家园,更有助于人类对自身命运及其未来的关照与把握。
然而,时间与空间,既是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和人类一起谱写历史篇章、开拓新疆域的坐标,也是湮灭历史遗迹的最强大“杀手”。 相对而言,欲对现代人类过往5~7千年的历史有较完整的解析,算不上一件太棘手的事,毕竟有先人们留下的浩瀚文字、传说以及丰富的考古发现可供相互佐证。
对出现于十余万年前的人类共同祖先——现代智人的演进,试图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难度就要大得多。但在基因科学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强力支持下,亦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
而对于约400万年前踏上历史舞台的古人类——猿人的完整认知梦想,由于强大无比的时空机器的冷酷无情,可谓难上加难。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基因科学家、地质学家、气候学家等多学科协作努力,迄今为止的所有成果仍难免差强人意,少量的考古发现尚不足以拼凑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链,即使他们锲而不舍、殚精竭虑地一直在努力,亦未获多少改观。
尽管如此,人类从不缺乏包括好奇心在内的求知驱策力,他们中一部分杰出的代表们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恰恰相反,科学家们已经跨越认知人类自身这个“眼前”目标,早就雄心勃勃地将目光锁定在时空的原点——人类立足的这个星球(地球)及其环境(宇宙)的起源这个终极探索目标上! 困难和障碍是不言而喻的。怀疑他们能够取得多少像样的成果,或许是常人符合逻辑又很自然的反应。然而,非常令人意外、甚至有些匪夷所思地是,他们居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终极目标的探索,科学家们今天就拿出了既合乎逻辑,又叹为观止的系统化成果!
关于约140亿年前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平行宇宙”、“十一维膜形宇宙”等理论,其专业性太强,超出了本系列文可讨论的范围。科学家们关于地球诞生以来冰与火惨绝人寰的大浩劫、绝妙机遇及其演进才是本系列的兴趣所在。为摆脱过于繁琐的专业和理论阐述,本文主要以图解方式呈现。
按照当今主流学者们的理论,地球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这种超常的时间跨度太考验常人的想象力,既然天文与太空科学可以采用光年这种“压缩”方式表征超远空间距离,而《圣经》中又有上帝七天创世之说,本系列文将地球诞生以来46亿年的历史假想“压缩”为发生在一周之内,并称之为“地球历史周”。这个压缩比例是,地球历史周中的一天等于6.6亿年时间,一亿年时间相当于地球历史周的4个小时略少。
1】初始大碰撞 (地球历史周周一凌晨4:00)
当时太阳系尚未完全成形,有20颗新生的小行星环绕着太阳。刚刚诞生的地球也在其中,它的表面形同炼狱,熔岩随处可见,既没有水,也没有氧气,弥漫空中的是火山爆发带来的有毒气体。
就在地球历史周刚刚开始4个小时左右的时候,一颗接近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发生空前规模的大碰撞!
这场大碰撞差一点毁掉新生的地球。剧烈撞击产生的高温几乎熔化整个地球,大块的地壳物质和大量碎屑飞散到空中。这些碎片相互碰撞、汇聚并凝结成球形,历经约百年时间最终冷却形成今天绕地球飞行的月球。而地球轴线也因此发生23度倾斜。
提出该大碰撞理论的是天文学家William Hartman博士。他早在1960年就提出这个大胆设想,其基本依据是地轴的倾斜、地球卫星——月球的存在,同时也受到我们的邻居火星和金星表面存在大量陨石坑和尺度达100~600英里巨型撞击坑的启发。
当时,这个理论未能获得科学界多少认同。美国人于1969年首次登月成功,此后又多次光临月球,采集回多达840磅的月表岩土样品。化验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成分几乎相同!这为哈曼的大碰撞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证据。
另一位女天文学家在研究土星卫星过程中开发出一种计算机软件模拟系统,她后来将该模拟系统运用于大碰撞理论,亦取得很高的吻合度。
2】大碰撞导致地球独特的进化环境(地球历史周周一)
新生地球遭遇这场空前大碰撞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其自转速度加快。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发生在45亿年前的这个现象吗?绝妙的证据竟然被科学家找到了,它就来自海洋中并不罕见的珊瑚化石。珊瑚礁的独特性之一是每天沉积的石灰质形成层状结构,每一年的变化可以识别,类似于树木的年轮。根据4亿年前珊瑚化石的年轮记录,当时的地球一年有410天,每天为21小时。据此推算46亿年前的地球,每天则只有6小时!其自转速度是今天的四倍。地球高速自转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地表狂暴的气候条件,空前剧烈的飓风席卷整个地球。这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她在向着有利于生命出现的方向演化!
地球历史周周一早晨8:00左右,年轻的地球刚从最初的大碰撞中缓过神来,再次遭遇外太空不速之客的“突袭”。 携带冰块的巨大彗星猛烈撞击地球,巨大的撞击能量无异于另一次大爆炸,产生的高温将彗星带来的大量冰块迅速融化,并与地球内部凝结的水一道形成地球上最初的海洋。显而易见,这并非另一场灾难,水之于生命的意义无需赘言,把它看成是宇宙送给地球的一种礼物更为恰当。
但地球的狂暴并没有因为“收到礼物”而有所收敛,时速高达500英里的飓风和夹杂着火山气体的酸雨倾泻在新生的大地上,似乎看不到生命能够在此诞生的任何希望。
不幸中的万幸,一线希望升起于天际地平线的巨大月球。说它“巨大”,是因为44亿年前的月球离地球距离只有今天的十分之一!
如此之近的月球对地球上海洋的引力是十分巨大的!它产生的潮汐作用当然也比今天狂暴得多。数百英尺高的滔天巨浪时速可达数百英里,周而复始地冲击着超越海岸线的陆地深处。新生的海洋在与近地、月互动中恣意妄为,日复一日地蹂躏和吞噬着陆地。
如此狂暴的大海习性对任何可能的生命形式的诞生平添了新的障碍吗?答案正好相反。它是地球上首次诞生生命形态的必要前奏。威力无比的潮汐巨浪裹挟巨量的陆地矿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新生的淡水海洋,使之逐渐变“咸”,创造出孕育最原始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所谓“原始汤”这个绝佳环境。
海洋“原始汤”中逐渐增多的各种矿物质和生命养分之间自由混杂,并相互发生化学作用,创造出最原始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形态,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该过程发生于地球历史周周一夜间11:00左右,即新的一天到来前夕。而实际上,这已经是最初大碰撞发生5亿年后的事了!
回头来看,人们有足够理由相信地球的幸运:正是最初几乎毁掉新生地球的超级大碰撞,为生命形态的诞生创造出一个绝妙、又独一无二的奇特环境——地月互动系统;而接踵而至的彗星撞地球,为地球带来了生命体必不可少的水源。地球诞生以来最初的两次大碰撞,为生命体在地球上的最终出现创造了罕有的机会!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