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夫:美国前总统卡特访华“受辱”真相
万维新闻转发一篇颇能吸引眼球的报道性述评《建交35周年访华
卡特接连受辱欲拂袖回国》,仅这个标题就令俺一惊。习近平治下的中国真是不得了啊!竟然敢怠慢……不,是侮辱!而且是接连侮辱已90高龄的卡特!卡特何许人也?对中国而言,他可不只是一位老/小布什、克林顿一般的美国前总统,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奠基者和最大贡献者之一!更是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铁杆朋友!正是这位微笑颇有感染力的“笑面虎”,在35年前那个圣诞前夕,突然宣布中美正式建交!让国会山一帮政客因“台湾被出卖”而气得七窍生烟!让全世界政客们的圣诞长假丰富了话题。
看完这篇不长的述评,俺不但没了要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卡特同志打抱不平的脾气,反而有几分迷惑了。为慎重起见,找到了这位前总统亲自为这次中国之行撰写的报道《中国北京、青岛、西安、上海之行》,看后还是不放心,又找到述评的唯一信息来源——随卡特访问的美国学者奥维尔·谢尔发在《纽约书评》网站的文章《中国还以眼色!(China
Strikes Back!)》。看过这几篇文章,大致也就清楚了:所谓卡特中国之行“受辱”的真相究竟是啥。
与中国很多各级公仆喜欢报喜不报忧不同,卡特这位严谨的“老同志”也提到了这次旅程的不顺。他在抵达北京几小时前才获悉,中国教育部指示相关大学:不应赞助在各大学主办卡特此行的演讲活动。而这些安排几周前就敲定了。卡特试图弄清原委,但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北京、上海几所大学的活动按原计划进行,而西安交大的“中美年轻学者论坛”改在酒店举行。他推测,一个原因是中国普遍担忧外国人直接对话学生的不良影响,另外一个可能是由于官僚们对习近平的铁腕反腐心有余悸。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部先阻挠,后予以方便,除了卡特本人的推测,可能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如有些官员政策水平不够,或受其它因素影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干预卡特的活动安排,本意是保证自己管辖的这一摊不出错,结果弄巧成拙。当然,按这里一些人的思维和逻辑,还有一种可能是,对习近平有二心者从中作梗,故意搅局,习发现问题后才迅速纠正的。 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一干预很快得到了纠正。这个纠正过程可以说明:中国政府无意冷淡卡特的访问,而是尽量予以配合。
除了这个插曲,卡特的文章中并没有任何其它负面评价。相反,在具体描述长达10天的中国之行时,记述了不少主人热情好客之类的内容。纵然想象力再发达,也断难与侮辱挂钩。固然可以假设卡特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提及负面感受,但仅从事实记述中也不难得出基本结论。
至于美国学者奥维尔·谢尔的那篇长篇大论,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他对“中国有钱”之后信心爆棚的主观解读。而卡特的中国之行正好成了其借题发挥(贩卖自己的观点)求之不得的好材料,极力渲染卡特被中国政府冷落,对一些具体安排夸大其词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恐怕卡特先生本人也不会同意他的借题发挥。
现在就来看看述评中对中方的几个具体指责,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
“中方的招待处处设限(sealed),让卡特几乎受不了而差一点立即收拾行囊回国。谢尔说他自己也一度想立即离开。”谢尔在自己的大作中就提到,卡特中国之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卡特中心筹款,马不停蹄地去多所大学演讲都是有报酬的。不当干预会让卡特不愉快是肯定的。谢尔跟着扯自己也想离开,就有些矫情了。他是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随卡特访问中国是近距离观察的难得机会,假如中国态度很冷淡或有异常举动,就更是求之不得的第一手资料!你一个身份类似于记者的人要离开算怎么回事?
关于人民大学的演说,“谢尔说他还以为演说的题材是有关两国关系的发展,但节目的主题是现在大陆很流行的财经论坛,卡特的演说只被草率地拨出一点点时间,而且只有一个人向他发问。卡特受到冷淡的招待,说明了中国大陆现在也很有钱,而且中国认为很快就会超过美国的GDP了。”如果说前两句看上去还像陈述事实,后两句就纯粹是借题发挥了。据卡特文章介绍,在人民大学举行的这个国际智库论坛属于G20事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安排卡特在这样一个高规格论坛发表演讲,应该说显示了中方对一位前总统应有的尊重。另外,国际会议的时间限制很严格是常识。至于只有一个人向他发问,只能说明听众的反应不理想,而与谁要有意冷淡卡特扯不上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谢尔的思维,中国有钱了,就冷落卡特?这是什么逻辑?何况,摆在面前的现实是,中国比美国穷得多!
“中方还未经卡特同意,未告知卡特的情况下,禁止一名随团学者事先已获安排好在人民大会堂的演说,甚至连之后上海和青岛的行程安排,也未经卡特同意下遭到更改。”这里的说法与卡特本人的记述也明显有出入。卡特写道:“次日,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非常坦率、富有成效的第三次中美关系年度论坛(指卡特中心主办的),卡特中心CEO玛丽·皮特斯是演讲者之一。第四次中美关系年度论坛将于2015年在(美国)卡特中心举行。"
类似的论坛,必然有中美两国学者演讲,如果有个别美方学者被临时调整掉演讲机会,也远谈不上是对卡特的侮辱。至于其它行程更改,按卡特的说法,已及时纠正。另外,从这段记述倒可以看出,中方对卡特中心发起主办的这个年度论坛是足够重视的,地点选在人民大会堂就很说明问题。
“卡特之前虽然已经与习近平见面四次,但这次他不但没有见到习,连总理李克强也缘悭一面,而且卡特是开创美中关系的代表人物,这次访问也是美中建交35年为主题。卡特受到如斯冷落,谢尔说,这是难以想像。”既然习近平已经四次会见卡特,正好说明没有冷淡他的意思。据卡特中心资料介绍,自1981年以来,卡特已访华多达20次!平均不到两年就会来中国一趟。这种常来常往的旅行,真需要中国最高领导人每次都亲自会见吗?恐怕卡特本人也不好意思提这样的要求。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没错,但卡特的中国之行并非中美两国商定的官方纪念活动,属民间交往性质。奥巴马总统预定今年11月份正式访问中国,两国官方纪念活动应该是这次访问的一部分。
谢尓在文章中对国家副主席李援朝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卡特一事极尽贬低之辞:“最令人难堪的,就是卡特获邀出席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出面招待的是中国副主席李源潮,他先来一段简短的演说,然后大家就在这个谢尔形容是“犹如一个大坟墓里面的洞穴”开始进餐,座位很多都是空置的。谢尔说,这时有个中国学者在他耳边悄悄说,习近平几天之前才与津巴布韦的总统、一个被国际孤立的穆加比见面。这个中国学者还说,习近平这一刻就在人民大会堂隔壁的一个会议厅宴请马来西亚国家元首。谢尔说,但习近平连顺便跟卡特打个招呼都省了。”
这段描述能说明什么?人民大会堂内的环境这类无关宏旨的因素都不放过,也要拿来说事儿!这倒充分暴露了此人对中国的偏见和不良用意。作为客人,尊重主人的文化与环境,是起码的修养。谢尓的这通指责,很不上档次,属于缺乏良好修养的不当行为。从国际礼仪讲,国家副主席在人民大会堂设晚宴招待是仅次于国家元首出面的规格了,作为前总统的卡特理应感到满意。说到习近平正在人民大会堂另一厅宴请马来西亚国家元首,这正好说明习确实很忙。至于“顺便跟卡特打个招呼”这种要求,亏他想的出来!可以想象两国元首举行重大活动期间,中途离开去与第三国一位前总统打招呼吗?无孔不入的记者们肯定喜欢这种桥段!
面对不容盲目乐观的现实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中美关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不面临无法预料的种种困难。这是两个大国间极其复杂的多层面接触、博弈和互动的必然结果。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习近平履新伊始,即提出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其着眼于现实与未来,将两国关系定位在建设性、共容、互利基础上的主旨表述得十分清楚。中国有何理由要冷淡对待一位长期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的前总统呢?拿此事大做文章,如果不是因为对中美关系的理解尚有距离,就是固有偏见令其无法正视中美关系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