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夫:中华文化终将败下阵来?还是大放异彩?
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博弈,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更是国家体制的较量,而最终必然落实到文化层面的较量。面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世化的西方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出路何在?最终会败下阵来?还是大放异彩?这个问题无疑值得深思。而有些人或许早已得出结论——西方文化已经打败中华文化!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结论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现代意义上的真正较量,始于二战后,至今不过70年而已。就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而言,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今天,西方文明领先于中华文明这个客观事实,尚不足以说明太多问题。在未来岁月中,只要中华民族能够避免大规模的内部争斗,中华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再次被西方文明所接受,还是完全可能的!
1】无神论的中国缺乏宗教文化吗? 有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大体属于无神论国度,现代中国人缺乏敬畏之心,这是中华文化一个显著短板。无可否认,宗教在现代社会依然扮演重要角色,特别体现在规范人们的基本信仰和基本行为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精神产品,宗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类对精神支柱的天然依赖心理。而从实用角度出发,亦不能否认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教化意义。例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都有一些共通的教化功能,包括律己、修行、积德、向善、宽容,也包括来世说等。这是世界上大小宗教,包括一些五花八门的邪教也都能找到市场的基本原因。由此,宗教为统治阶层所重视和利用,也就不奇怪了。特朗普总统的就职典礼上,选了六位不同教派的代表祈祷,就很说明问题。但宗教的作用亦不宜过分夸大,它只是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在东西方文化较量中,宗教不足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至于将中国定性为无神论国度,则是大有问题的。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自创宗教,大多数现代中国人也确实属于无神论者,但中国自唐朝以来就有佛教源远流长的历史,而伴随中国文明史大部分时间的儒学和道教就是中国人的准宗教!自汉朝以降,中国统治阶层基本都把儒学作为主要教化工具。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儒学教义同样涵盖世界主要宗教倡导的一些共通的东西,例如,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就是集中反映。把儒家文化称之为“儒教”并不过分。儒道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引导国人精神世界和现实行为的作用。 而老子以“道”为终极理念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等思想,其实质就是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行事。这个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一点都不落后。现代人按自然规律和社会法规行事、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暖等所谓的新理念,实际上正是老子思想的现代体现。一句话,即使从宗教教化的意义出发,有儒道释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一点也不比宗教色彩浓厚的西方文化逊色。那种把华夏文明和文化看得一钱不值的观点,就是一种自轻自贱的浅薄谬论而已。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一个不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人,也不会赢得其它民族的尊重! 另一方面,宗教一旦超越其应有的教化功能,带来负面作用的历史与现实教训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欧洲中世纪长达千年的黑暗时代,基督教实际上扮演了阻碍欧洲文明发展的不光彩角色。只有经历文艺复兴,特别是政教分离之后,基督教权威受到一定约束的前提下,宗教的积极意义才得以更好体现。今天,某些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以宗教的名义搞恐怖活动,对世界安宁构成威胁,如“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就是典型例子。
2】中华文化的首要特征 如果从中华文化对中国社会所有层面的深刻塑造和影响来看,儒家的“和”这个核心理念就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特征。百姓间和为贵;商贾间和气生财;官场上官官相护、审时度势也是讲究顺应时势之和;就是统治者也讲究孟子的“民重君轻”的上下和谐理念。而在中国这片大陆上的最大史实是:通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这个大一统的国家,一个几千年文明史没有中断、完整承继下来的独特文化现象。能够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理论就是“和文化”。 历史地看,在秦朝后漫长的两千年里,中国这片大陆完全有充分理由再次分裂为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国家!就如欧洲大陆的现状。中国为何最终未形成这种局面?除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版图和文化(汉字是关键之一),更本质的理由正是“和文化”强大的凝聚力这个基本特征。而欧洲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个大一统的庞大帝国,却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中缺失了“和文化”的保驾护航!有人将其归纳为:强悍民族往往是过把瘾就死! 中国历史上对外扩张记录极少。历代统治者对待周边国家的大方针,基本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统治阶层的一个理想观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蛮夷”采取恩德或恩威并施才是这一逻辑的常理。只要能对我泱泱大中国以礼相待(纳贡),即可相安无事,遭难时甚至会慷慨相助。盛唐时期“万国来朝”的说法,既印证了当时的统治阶层确实把中国当成了世界中心,更证明了在他们眼里,其它民族国家就是野蛮、愚昧的蛮夷之邦。这种夜郎自大心理最容易强化“和文化”,即追求万国来朝的天下升平。中国也就不可能成为大英或西班牙那样的航海大帝国,以掠夺、统治“日不落”的大量殖民地为目的!那与中华“和文化”格格不入。也正因为中原“和文化”发展过头,才导致蒙元和满清两个朝代被小民族统治的尴尬历史!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具体展开儒学体系。概括地讲,她就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大树的主干是“和”这个核心理念!而儒学另两个基本理念“仁”和“礼”则是这个主干上的两个最大分枝,各自又有自己不少小分枝。“仁”与今天的人文主义很接近,足见其先进性!而“礼”则意味着规矩理念,也就是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原始萌芽。同样体现前瞻性。“三纲”、周礼这类被淘汰的东西都是这个理念的体现。
3】不要被现实蒙蔽了双眼 应该承认,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包括文革、反右在内的一系列荒谬、疯狂的政治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而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运动导致国人信仰大厦的轰然坍塌、价值观体系的混乱和精神家园的空虚化;而开放搞活的经济巨变又催生了从上到下的贪腐与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空前泛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扭曲解读,导致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滑坡,斯文扫地。人与人之间缺失了最基本的诚信,出现全社会性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有人甚至认为形成了文化断层! 但必须看到,中共建政至今不足70年,与中国四千多年的悠悠文明史相比,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已。切不可被这类暂时现象蒙蔽了双眼,这些只能是历史的小插曲!想想看,早在一个世纪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革命性口号;文革期间还有声势浩大的“破四旧”、“批林批孔”运动,但真能打倒儒家文化吗?在台湾、香港,虽然也有西化的一面,但儒家文化传统要比大陆继承的更好!甚至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东亚国家,儒学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有人辩称,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对辩证法应该不陌生吧?“两千年大一统”当然不是指从来没有出现反复。就像三国时期的分治,历史上确实出现很多回。但这个现象必须辩证地看。正因为秦朝统一后,又出现很多次的分裂和无数次的战争,才凸显导致分裂的因素之多、力量之大!而历经两千年漫长岁月中如此之多的分裂、战争、异族统治等这一切的磨难之后,大一统的中国最终还能维持下来,从反面充分证明了中华“和文化”凝聚力之强大! 而今天四分五裂的欧洲,从古罗马帝国(比中国统一早很多)开始,历史上也曾出现好几个大帝国,为啥每一个最终都没能持续下来?而形成今天四分五裂几十个小国家的局面呢?能够简单地否认中华文化在凝聚力方面优于欧洲文化吗? 总之,喜欢也好,厌恶也罢,无论功过是非,儒学和孔子客观上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老大!是唯一有资格代表华夏文化的圭臬!儒教思想和文化,固然不能从片言只语中去寻找,因为她已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流淌于我们的血液中。甚至足以成为类似于条件反射一般的下意识惯性思维方式。或许你无法感觉到她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却左右着中国人从思维到行动的几乎所有层面!这就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一句话,儒学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标识符和二维码。
4】古老的中华文化面临新挑战 儒学“和文化”用来诠释华夏文明过往的历史,是有效的。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人类已进入知识爆炸的全新时代,人的认识能力迅速提升。而互联网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交往互动的基本模式!这些革命性的改变,必然形成对所有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也前所未有地加速了。用任何一种现有文化解释未来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战后,世界各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运动,无疑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这也让一些国家的民族分离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找到了依据和借口。在中国,除了分治历史造成的台独,还有藏独、疆独和最近冒出来的港独势力。有人由此认为中国的和文化只是表面的。这个说法显然不当。而只能用中华文化受到分离思潮和某些西方文化前所未有冲击来解释。这与“和文化”就是大一统中国的秘诀一点都不矛盾!而现实是,不但上述分离势力没有得逞,就是西方的苏格兰、魁北克、和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地至今也都没有独立成功。这并非偶然。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虽然遭受暂时挫折,但其整个理念与中华“和文化”则是不谋而合! 不言而喻,中华文化当然不只是儒家,而是诸子百家,以儒道释为代表。就是儒学本身,在历朝历代的诠释和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大变化。到程朱理学时代,就已经有些过头,提出诸如“存天理,灭人欲”这类东西。另外,中华文化有缺点、有糟粕,也是毫无异议的。因此,早就提出了扬弃传统文化方面的课题。 而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并与世界接轨?中国人历史上有成功接纳外来佛教文化的先例。而始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清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就已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尝试。“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寄望于走君主立宪道路等,都有过探索。而辛亥革命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纪元!怎奈出了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而蒋又搞不定各自为政的军阀,最终由中共一统天下。但中共在前30年还是走了太多弯路,延宕至邓时代才进入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快车道。 本人之前曾发文提出:今天的中共早已不是毛的中共,甚至也不是邓的中共。习麾下的中共已确立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并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这是违背共产党基本教义的大变革。别忘了,《共产党宣言》中确立的共产党人鲜明旗帜和历史使命都是消灭私有制!由此出发,习近平的复兴之路必然是改革之路。三中全会是体制改革,四中全会是法治建设,五中全会是规划小康实施,六中全会是整党,这些都是具体步骤。中国真正的未来蓝图,要看习核心大权在握后的十九大!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南怀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概括,与“外儒内法”的传统政治概括都是点睛之笔。无疑,中国文化和政治都面临现代化的问题,这也是中国需要改革、改良的基本理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代中国不再需要陈胜、吴广,更不需要洪秀全和李自成。暴力革命不是中国的选项。开放、改革、改良、法治等,就是中国的答案。为此,中国既需要维护民族精神的“左派”,也需要接受西方先进理念的右派。但是,中国必须拒绝极左(如毛派)和极右(如全盘西化)两个派别。
而在笔者看来,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的新方向已有雏形。这就是敞开胸怀,兼收并蓄,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武装自己!与此同时,坚守民族基本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概括起来,还可以借用张之洞那8个字,只需修改半个字,即:中学为“本”、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意味着囿于中华文化的主体构架,没有彻底打破桎梏,称之为换汤不换药也不为过。中学为本,则仅限于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和文化”)这个根本,还必须站在全人类视野的高度,解构与重构新时代中国文化大框架,包括吸收法治国家、民主平等、开放多元、尊重人权等人类先进理念。
5】西方接受东方文化的可能性 西方社会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竞争文化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已有很大改观。这主要应归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宪政文化、人文主义、政治正确这类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今天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福利制度就是例证。更进一步看,西方社会的这些文明进步,也包括追求世界和平、国家间平等相处、倡导多元文化、伸张正义、保护弱小、尊重自然和动物、保护地球环境,全球化思维等先进理念,都是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中华文化相互靠拢的具体表现! 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源与市场的全球配置,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护环境、惠及全球的根本需要。美国新总统川普搞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全球化逆流可能暂时占上风,但不会动摇全球化的大趋势!因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是整个世界。值得重视的一点是,全球化思维正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体现。而绝非偶然地由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新理念,就再恰当不过了! 可以不夸张地讲,全球化是人类的需要,也是践行中华文化的体现!这一世界大势才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和依据。中国的复兴与崛起与美国追求世界霸权不同;中国强军战略(包括海军建造航母),与美国的穷兵黩武亦有本质区别。中国的基本指导思想依然是防御性质的。中国现行政治仍然没有偏离“外儒内法”这个实质。保障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和平崛起,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弘扬,需要有实力(包括军事实力)这个后盾,否则,再美好的目标都只能是空话!
相关博文:
含蓄的中国VS张狂的美国? 中国是“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吗?(上) 中国是“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