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浅论3】实现途径:道德无需教化? 文:格致夫
战国末期的秦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边陲小国,在短短百多年间成就统一中国的千秋功业,离不开两个人的功劳,前有商鞅变法,为秦国的迅速崛起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有李斯加强中央集权,成就灭六国大业,巩固大一统的制度化统治。而两人作为法家的典型,都信奉“乱世用重典”,甚至严苛到了焚书坑儒的地步!但这种迷信严刑峻法刚性约束的做法,最终亦未能挽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秦帝国短暂的命运,反而加速了这个盛极一时、不可一世大帝国的覆灭进程,只留下一个“暴秦”的千古骂名。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商鞅和李斯两人的结局也甚为悲惨,前者被車裂、灭族,后者被腰斩于市,并夷四族。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仅仅依靠严刑峻法的刚性约束并非社会治理的全部答案!
反观太平盛世的汉唐,弃用重典,推行民本主义仁政,结果是四海仰止,家国天下绵延数百载而不绝!充分彰显了道德教化柔性约束的神奇力量。史家所谓“贞观之治”时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值得深思吗?
历史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希特勒麾下的纳粹德国,屠杀数以百万计犹太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惊天惨案只是一个缩影。盖世太保党卫军们令人发指、无所不用其极的严苛统治暴行,同样只是加速了第三帝国灰飞烟灭的命运。
另一个意味深长的例子是宗教在现代文明时代依然大行其道。目前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同宗)流行于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靠的不是早期的武力征服(如十字军东征),不是经济扩张,不是政权颠覆或政治同化,而是信仰渗透和道德感化和教化的力量。其圣子有句名言:如果有人打你左脸,你应该把你右脸也奉上。所谓大道无形,无为亦是治道。宗教没有任何强制的成分,除了说教还是说教。却能够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时空的巨大鸿沟,所向披靡。这类现象不更值得深思吗?
回到道德功效问题上来,显见,道德具有认识、评价、引导、调节、约束等5个功能。本系列1曾给出道德新定义:道德是社会对个体或群体行为正当性的柔性约束。从这个定义即可明了:道德并非自说自话,并非个体行为天生的自觉自律性约束,而是社会主导性群体意志对普众行为期望和教化的体现。
这就立即产生一个问题:道德的5个功能具体实现途径是什么呢?
大而化之,道德的作用模式属群体意志与个体意愿的互动行为。道德体系和观念是主导性群体意志的产物。而这种外化的群体意志的产物(即道德)通过内化为个体或群体的柔性约束机制而发挥作用。
换句话说,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分为内容和性质不同的两个过程: 阶段1: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以及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内化过程,即建立个体或群体自身的柔性约束机制。 阶段2:这个自身的柔性约束机制对个体或群体社会行为发挥自律式柔性约束功能。
那么,在第一阶段,道德内化为柔性约束机制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道德是通过教化方式完成这个内化过程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不仅可以教化,而且也只有通过教化,才能够实现。这个意义上的教化既包括所谓的说教,也包括身教、自教,以及其他行为构成的事实和榜样的力量之感化功能。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胜于雄辩。这种长期性的、重复性的教化过程就是自身柔性约束机制建立、成长、强化和完善的过程。
这里有一个不谓不重要的问题,就是当前流行一个观点:道德不可说教论,或称道德说教无用论。这种观点将道德教化称之为道德大棒、道德法庭、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等。其基本理由认为,道德是用来自律的,而且只能自律,不可他律!
本人以为,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种观点忽视了道德功能的实现有两个过程这个客观事实。只注意到第二阶段内化完成后的自身约束机制发挥自律式约束功能这一个过程。而没有看到此前第一阶段建立自身柔性约束机制的内化过程。
另一方面,这种观点是逆反心理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对道德教化的反感导致对道德功能实现途径的偏见和认知偏差。而这种逆反心理的形成与社会主导群体意志对道德的不恰当拔高和不恰当利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道德不能与高尚混淆。舍己为人是高尚行为,但不是道德要求。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那位“范跑跑”的行为不违背社会基本道德。指责他缺德是不公平的。但作为一位教师,危机关头抛下学生,独自逃生,又违反教师的职业道德,指责他缺乏师德是不冤枉的。因为教师在危难之时有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义务。
在第二阶段,建成的柔性约束机制又是如何实现自律式柔性约束功能的呢?
人内心之天然本能都是求真的,都是向善的,都是唯美的。这里的真包括真理、正义和公正;这里的善包括与人为善、善待弱小;这里的美包括了美满生活、成人之美。这是人之所以成为大写的人而非低等动物的真谛,也是西方宗教得以成功的最大“秘密”。甚至也是弱不禁风的道德有时会强大到“杀人”的本质原因!
成功内化的道德之柔性约束机制的主体目标就是做一个守德的人。从显意识的角度看,主体的守德行为完全是主体自觉自愿的。似乎与外在的舆论说教、行为身教和榜样感化都没有关系。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看,并非如此。事实上,这个显意识的自觉自愿是建立在潜意识的“非自觉自愿”基础上的。这个潜意识过程的本来面目,是对任何社会行为的柔性约束机制检验。对非道德行为可能面临的人格损失风险的否定性评估,导致约束的发生,反之则无约束发生。
这个评估过程的长期反复发生,最终在大脑记忆原理作用下,“固化”为一种不被显意识察觉的习惯性潜意识“缩略型”思维模式,类似于生物本能的条件反射机制。合乎道德的行为,在显意识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就会通过。而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之前,也会“未经思考”就条件反射一般被本能拒绝。例如,一个人面对他人的谩骂,有时其第一反应竟然是一种不合情理的微笑!而不是更符合逻辑的反唇相讥。这个看似不合逻辑和情理的微笑,就是约束机制潜意识过程的条件反射式结果——拒绝不道德的针锋相对行为,而代之为一个微笑。当然,这个“微笑”的含义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宽容、无奈、忽视、蔑视,等等。
本系列小结
1】道德定义问题 道德是社会对个体或群体行为正当性的柔性约束。道德不是一种标准、准则或规范,因为它不具强制性。“道德规范”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 刚性的法律是固态。固体不允许任意变形,法律不可以变通。 —— 规章制度是流塑态。流塑体只有破坏其弱结构才能流动,规章制度修订和执行都有很大弹性,作用力弱。 —— 柔性道德是液态。液体无定形,液体中的物体同时承受浮力和来自各方向的液压力。人也受到来自道德各方面的压力。 —— 感化、感动是气态。气体的分子之间是离散的,感化、感动也只有在极个别的时空点才有某种约束力。
2】道德的基本特点与属性 (1) 道德的类属特点: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个体意志的体现,不具备形而下的工具特征。 (2) 道德行为模式:属于群体与个体意志的有效调适与妥协,表现为个体的利他效应。 (3) 道德的功利特征:表现为群体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契合。 (4) 道德的约束特点:表现为非制度化的柔性限定性。守德则有德,弃德则无德。而法律正相反,守法则无法,弃法则有法。 (5) 道德的演变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道德体系内容、甚或道德概念本身具有一定差异。 (6) 道德的稳定性:在具有族群意义的规模群体中,道德具有稳定性和统一性。某些基本道德内容甚至具有恒久性。
3】道德的本质 利他性是道德在功利意义上的本质。而规则性则是道德在社会组织意义上的本质。而从自然与社会运行规律的层面看,道德的本质乃合乎“道”之德。合乎“道”之德并不意味着必须高尚。因而追求高尚并非道德之本意。相反,是对道德的曲解和拔高。
4】道德行为的甄别标准 道德的本质乃合乎“道”之德。这个合乎“道”的要求也是道德的终极标准。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以不损害他人权益和自由为基本原则,合乎常理常规之德行即构成道德行为的基本判别标准。此外,不应再有其它拔高性标准。当然作为局部性团体和个体,完全可以有自己高于这个基础性标准的特殊标准。
5】道德的实现途径问题 阶段1: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以及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内化过程,即建立个体或局部群体自身的柔性约束机制。道德是通过教化(说教、身教、榜样感化)方式完成这个内化过程的。 阶段2:这个自身的柔性约束机制对个体或局部群体社会行为发挥自律式柔性约束功能。 道德不可说教论的错误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忽视了道德功能的实现存在两个过程;二是逆反心理作用的结果。而这种逆反心理的形成与社会主导群体意志对道德的不恰当拔高和不恰当利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显意识的角度看,守德行为完全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而从潜意识的角度看,并非如此。事实上,这个显意识的自觉自愿是建立在潜意识的“非自觉自愿”基础上的。
【全文完】 相关博文:
【道德浅论1】概念质疑:如何定义道德? 【道德浅论2】属性与本质:合乎道之德即为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