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最新一期封面 用汉语拼音写着“醒来!” 格致夫:西方媒体正在补上客观看待中国这一课!
近一个月来,围绕中共19大召开和美国总统川普访华这两件足以抓住世界眼球的大事,以美国《时代周刊》、德国《明镜周刊》、法国《世界报》、和英国《卫报》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强势话语媒体,对中国接连做了密集报道。除了时事新闻,更引入瞩目的是其对中国现状与发展的深度报道。万维这几天也转载了几篇这类重磅文章,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西方媒体态度的转变——对中国前所未有地客观起来了。
典型的例子当属德国《明镜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该文以"觉醒的巨人"为题,用长达9页的篇幅对中国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足球五个领域给予客观评价。文章写道: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超过三分之一,包括德国在内的92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和汽车制造国,每年的风能和太阳能利用资源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而此前早有媒体详列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的科技领域,还包括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网民和手机用户。“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软件工程师正在摩拳擦掌和美国一较高下。”
“明镜”的文章认为:经过近40年令人眩目的高速发展,中国跨过了超级强国的门槛,在经济、政治和科技界都掀起了滔天巨浪,今天,他们在这三个领域都是强权般的存在。整个西方世界好像还在浑浑噩噩没搞清楚,中国的觉醒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闹钟响了,该醒醒了。“那个几十年来被处在世界中心的美国人所清晰定义的世界不会再回来了。”
特朗普在大选期间曾用“强奸”这样粗鄙的词形容中美两国“不平等”的贸易,不过这次访华时他这样说:“我对中国抱有很高的敬意。在贸易问题上我不责怪中国,毕竟谁能苛责一个为自己的国民谋福祉而利用另一国家呢?”在中国历史上,外国使节拜见中国皇帝时要叩头。这次特特朗普公开作出这样的姿态,也如同给中国叩头一般。
该文问道:中国真的要抓住机会统治全世界了吗?冷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就主导着这个世界的方向,中国真的必须要用军事力量去打破这个格局吗?中国真的要颠覆新华社所说的“西方腐朽不堪的民主”而代之以其自身的政治制度去统治全球吗?
“中国其实并不想把这个世界变成中国人的世界,这一点和前面的几个霸主比如天主教西班牙帝国、苏联和美国不同,中国人其实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不关心别国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走什么样的政治路线。”而得出这一结论有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据支撑——中国的崛起恰恰得益于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
但是中国不当出头鸟的原则不代表中国没有对其施加影响力。西方惯有的思维模式让自身看不到旁观者清的格局,而体量才是决定性的:中国的总人口是欧盟的两倍还多,是美国的四倍多,是俄罗斯和其同量级国家的十倍多,就算不考虑美国的战略收缩态势,仅仅靠体量中国就足够改变全世界了。
法广今天有这样一条新闻:美国商业资源公司“专家市场”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最大科技城市排名,北京跃居第一位,中关村击败硅谷,成为世界最大科技中心。福布斯双周刊报道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正获得全球主导地位。美媒则称,华盛顿和主要美企日益担心,中国通过新一代交易牢固掌握明日技术,甚至彻底改变全球贸易规则,以便推动21世纪的全球经济秩序!
不约而同!定于今天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首次采用了中英两种文字,其大字标题是“中国赢了”。该封面专题文章的结论同样毫不含糊:就在5年前,大家还一致认为,中国总有一天需要根本性的政治改革来维护国家的合法性。“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体系比二战结束以来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具备可行性,甚至更具可持续性。”
作者布雷默问道:美国人和欧洲人一直认为,人类发展的漫长弧线倾向于自由民主。如果他们错了呢?他直接指出:"中国的国家主导经济是为了赢得未来而建立的"。作者写道,技术性动荡现在正在使发展中国家的数亿工人流离失所,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良好控制,有助于吸纳其他因产业转型而失业的人口就业。
中国领导人还利用技术,来从事西方政府做不到、但能促进社会稳定的政策。如中国正在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即允许政府官员评估一个人的财务数据、社会关系、消费习惯和尊重法律程度,来建立公民"诚信"的制度,并可有效防范犯罪。
文章的基本结论是:“如果你必须赌一个今天最好的国家来扩大它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影响力,那么支持美国是不明智的。聪明的人选择中国。”
在政界和学术界,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如果说西方一些人始终戴着偏颇的有色眼镜观察、解读中国,并不为过。一向标榜真实、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一直存在偏见。但最近的总趋势是,欧洲媒体,也包括美国一些大媒体,正在补上客观看待中国这一课!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诚如“观察者网”的一篇评论所言,“欧美媒体的风向居然出奇得一致:中国赢了”!
最新一期《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取自Ian Bremmer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