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繁体字的99个谬论辨析(4) 文:格致夫
12】换个角度审视所谓简化字破坏、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指责。 这是繁体字支持者针对简化字的核心诟病理据,有必要认真对待。而稍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繁体字本身所能够承载的语义之外的文化信息,仅限于字源方面。而且这种时代文化信息只能是非常有限的碎片,远没有历史文献来得系统、完整,也就没有多少价值。
而重点在于,这类意义很有限的字源信息没有任何理由需要频繁重复!想想看,一个人一生中需要多少次读写一个常用字?粗略估计一下,按平均每天10次算,一生也有20万次以上!就是每天接触一次的非常用字,一生也得接触上万次。无论多么重要,有任何文化信息需要如此频繁地重复吗?
而一个重要事实是,并不会因为使用繁体字就明显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使用繁体字的香港和台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方式正日渐西化!相反,不少天天使用简体字的大陆人,照样深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一篇古文、同一首唐诗,用简体字和繁体字书写,对读者解读作品文化意蕴的影响微乎其微。
无论简体、繁体,如果学习者没有通过字源工具书等文献进行进一步探究,仅仅靠识读、书写繁体字,对历史文化信息的了解只能是非常有限的。对这些繁体字进行简化,也就不可能对文化传承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个无可辩驳的理据是,甲骨文、金文等早已淘汰的文字或字体,其本身承载的文化信息并没有因为退出日常应用而消失,人们通过工具书和各类文献,可以随时学习、了解、研究。
一句话,所谓简化字破坏、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指责,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危言耸听。
13】关于诟病简化字合并了极少一部分繁体字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简化字支持者中也存在一定担忧,更不必说繁体支持者了。但在本人看来,这类担忧也是不必要的。理据至少有一下几点。
首先,语言文字易学易用是一个重大优点,而中文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汉字数量很少(只有几万),但词汇又非常丰富,不逊色于单词量巨大到百万的任何拼音文字。简化字合并极少数繁体字,无疑有利于中文的易学易用,但又不会影响汉语词汇的丰富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无需造新字,汉字即具有组词能力极强的先天优势,足以保障汉语表达的复杂需要。
其次,汉字中同音字现象远比多义字现象严重。如一(yi)这个读音,总共有150多个同音字!有几十个同音字的汉字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同音字并没有明显影响人们的口语交流。这说明什么?在特定语境中,语言交流基本不会受同音字的影响!听者总是根据当时的语境,自然而然地辨识、选择符合逻辑的那个同音字。这就可以有效避免误选导致的理解歧义。
而文字交流的优势在于,完全排除了同音字的干扰,只需辨别多义字中正确的语义,方式同样是根据特定的上下文语境。由于多义字问题远没有同音字现象严重,文字中的同义字干扰问题也就更不是问题。
因此,将少数本来义项就不多的繁体字合并为一个简化字,义项增加很有限,也就不致于在交流中导致混淆或误解。如:繁体“後”合并为简化字“后”,等于仅仅增加了皇后之后一个义项而已;“麺”合并到“面”字中,也只增加了“食用面”这个义项,在上下文中根本不会出现误解问题。
14】特殊的姓名专用字简化与合并问题。 这个问题确实应该慎重,没人愿意被改姓。二简字将“萧”字合并为“肖”就说不过去,毕竟在古代这是两个姓氏。与萧姓有类似命运的姓氏还有阎(闫)、傅(付)和戴(代)。虽然后来二简字被废止,但很多人已经不方便再改回。今天看到的很多肖姓,祖上应该都是姓萧,因为肖这个姓在古代就几乎绝迹了。
但还有一类罕见的姓名专用字,与某个常用字合并,反而有利于罕见字的识读,就不该反对。例如,有人诟病简化字将“多出、剩下”之义的繁体“餘”字合并到用作姓氏的“余”,就很没道理。这并不影响姓氏“余”字的使用。如果没有将两者合并,余字恐怕都不会成为常用字。
又如,“仝”(tong二声)字,由于专用于姓氏,出场机会太少,很多人不清楚怎么念,以至于最近网友将《声入人心》节目中一位优秀男中音仝卓戏称为“人工卓”。显然,这与该字没有常用含义有关。假如真有哪个常用字与之合并,就不会成为生僻字。其实,建筑领域根据这个姓氏创造了一个新字“砼”(混凝土),发音同“仝”。随着砼字的普及应用,应该有助于对仝字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