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夫:中国缘何“被”GDP世界第一?
世界银行有个“国际比较项目”IC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2011,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统计购买力平价(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将各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换算成统一的国际货币标准单位进行比较。四月底,该项目90页的概要报告公布,世行网站同时发布新闻介绍了该项目比较世界各经济体“真实规模”的一些数据结果。
其中有几个数据特别引人注目。撇开传统的汇率换算方法,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印度的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而中国虽然2011年人均GDP排名仅列世界第99位,但其GDP总量则已达美国的87%!这要比按汇率计算结果(不到美国的一半)高出一大截。考虑到中国近几年的增长率从未低于7.5%,而美国只有2.5%左右,如果世行这个国际比较项目得出的PPP数据可信,可以很简单地推算出,中国将在本年度赶上美国的经济规模!
敏感的传媒记者也挖到了该项目内幕新闻。世行已有预测,中国今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鉴于对PPP统计方法的局限性有保留,中方坚定地拒绝这一结论,也不希望这样的统计数据公之于众。据透露,双方在世行ICP项目内部争执了足足一年,有媒体甚至用上了“中国痛恨最大经济体”这样的标题。但看过ICP刚刚公布的概要报告和世行网站新闻内容就会发现,该报告严格限于比较2011年各国的经济数据,不但只字未提谁将是世界头号经济体,而且特别强调了PPP指标本身的局限性和误差问题,尤其不宜用来外推预测。这应该反映了中方立场。报告中甚至有这样一个注解: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本报告采用的方法论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意见。
从西方主要媒体近年来竞相报道类似新闻和预测看,他们似乎急不可待地要将GDP总量世界第一这顶高帽戴到中国头上,而中国执意不从。这多少有些值得玩味。显然,中国拒绝这顶高帽绝非矫情,西方恐怕也不是一根筋地坚持原则或尊重事实。从早期的“中国崩溃论”,到后来的 “中国威胁论”,再到今天的“中国第一论”,对于某些西方人给中国贴的种种彩色标签,依照“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冷战思维和逻辑,回敬一个西方阴谋论是再顺手不过的事情了。
西方早就在鼓噪,中国应该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和责任。例如,联合国会费就该多出,国际援助与救灾等更不能太小气,温室气体减排应该承担更大份额,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中方则一再强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位居穷国之列!另一方面,西方只强调中国应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却一直不理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决策权权重太小的现实,如在IMF(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投票权比例太低等。你西方如此热衷于渲染中国GDP世界第一,不是别有用心会是啥?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这样的争论,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没错,恐怕还会没有结果地长久争论下去。但换个角度,如果能够暂时将冷战思维放到一边,中国“被”GDP总量世界第一,也并非全无依据。 —— 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OECD)早在两年前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就预测: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结束之日(2016年),就是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之时! —— 无独有偶,也是在2012年,美国一项涵盖21国的大型国际调查显示,有42%的受访者相信,中国当时已经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而认为美国担当这一角色者只有36%。 —— 西方还有不少经济界人士近年来预测,美国将在2010年代末或2020年代初让出GDP世界第一的头衔给中国。 —— 值得一提的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2019年中美经济规模将互换位置,届时,中国的GDP总量(按PPP换算为国际标准元)将达22.4万亿,美国则为22.1万亿。
欲将所有这些预测都归结为西方阴谋论,显然过于牵强。但有一个问题常常被提及,那就是国内外一直有人在怀疑中国GDP统计的真实性,这样的怀疑不无道理。如果将2012年各省区公布的GDP加总,中国GDP总量将比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多出5.8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为了挤掉水分,特别是考虑到夸大经济总量将在国内外面临的不利局面,有意将GDP总量向下修正了11%。另一方面,有西方学者则认为,中国半合法和非法的灰色和黑色经济活动猖獗,这些未能统计在内,中国实际的GDP数据要高很多。综合不同因素考量,中国政府公布的GDP数据,应该还是基本可靠的。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均GDP排名。按IMF统计189个经济体的结果,中国2012和2013年人均GDP按汇率换算,依次为6078美元和6747美元,去年世界排名为84位;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依次为9051国际元和9844国际元,去年世界排名93位。这与世行ICP项目统计2011年199个经济体中,中国位列第99名没有大的差异。
世界银行将全球200余个经济体按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指标划分为低收入、中下收入、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四大组别。按世行现行标准,“中上收入”为人均GNI在4036-12475美元之间,区间设置相当宽。但人均GNI并不等同于人均GDP,尽管两者间有特定联系。GNI是以“国民”为统计范围从收入角度衡量经济总量,而GDP是以“疆域”为统计范围从生产角度衡量经济总量。就粗略估计而言,不妨依据世行2011年中国人均GNI为人均GDP的91%这个比例折算,中国过去两年人均GNI则依次为5531美元和6140美元,略超世行标准“中上收入”区间下限,大约属于中等收入。另一个参考比较尺度是看全世界人均GDP中位值,而这个中位值2011年刚好在中国。
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同意,中国已位居“中等收入”国家之列。这至少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公认的“中等收入”概念比较标准。世行标准是基于其贷款业务的需要而划分的,会有不少异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收入差距过大。不必提私人财富差距,看看2012年度全国31省区人均GDP分布,位居榜首的天津是位居末席贵州省的近5倍!在一个收入差距如此悬殊的社会,人均收入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指标。占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感受不到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实惠。他们在承受改革代价的同时,没有享受到合理份额的改革红利。中国快速增长的GDP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次次被平均、被代表、被上台阶而已!
最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就那么值得震惊和不可接受吗?固然,为此沾沾自喜,甚至认为是“中国世纪”的到来,并不恰当。中国人口为美国的四倍多,经济总量在美国之上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何况人均GDP与美国还无法相比,人均收入和国家富强程度差距更大。要成为真正能够与美国匹敌的富强大国,中国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 附录: 世行网站ICP项目中文版新闻稿( 2014年4月29日)
2011国际比较项目发布汇总结果比较世界各经济体真实规模
2014年4月29日,华盛顿:国际比较项目(ICP)今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在2011年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值超过90万亿美元,世界总产出近一半来自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根据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授权,2011年的一轮ICP覆盖了199个经济体,是迄今对世界各国购买力平价(PPP)的一次最广泛的测算。ICP2011的测算结果得益于历次PPP计算活动的若干方法上的改进。 ICP的主要产出是对2011年的PPP和基于PPP换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主要构成的总量和人均估计。购买力平价法将国家的经济衡量指标(如GDP)换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比汇率换算法更能直接衡量货币购买力。 ICP项目的实施由设在世界银行内的ICP全球办公室领导和协调,与8个地理区域监管经济活动的区域性机构合作开展。8个地理区域包括非洲、亚洲与太平洋、独联体、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西亚、太平洋岛屿,以及由欧盟统计局和经合组织管理的定期PPP项目国家。此外,还有两个单独的经济体格鲁吉亚和伊朗参加了与其合作经济体开展的双边调研,但未参与任何区域性比较。 主要调查结果 全球12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有6个属于中等收入类别(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这12个最大经济体加起来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二,占世界人口的59%。 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世界GDP总量达到90.647万亿美元,而用汇率法计算为70.294万亿美元。 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全球GDP总量中的占比为48%,而用汇率法计算为32%。 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11年低收入经济体的世界GDP占比超过用汇率法计算结果的2倍。然而,这些经济体仅占全球经济的1.5%,但人口占世界人口近11%。 世界人口中约28%居住在人均GDP支出高于1346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而72%的人口居住在人均GDP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 世界人均年支出中值约为10057美元,这意味着全球有一半人口的人均支出高于此水平,另一半人口低于此水平。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有哪些? 6个最大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尼和墨西哥,占世界GDP的32.3%,而6个高收入经济体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占世界GDP的32.9%。 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太地区占世界GDP的30%,欧盟统计局和经合组织国家占54%,拉丁美洲占5.5%(不包括参与经合组织项目的墨西哥和未参加ICP2011的阿根廷),非洲和西亚约各占4.5%。 中国和印度占亚太地区经济的三分之二,但不包括日本和韩国,后者参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比较。 俄罗斯占独联体的70%以上,巴西占拉丁美洲的56%。 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约占非洲经济的一半。 世界上最昂贵的国家有哪些? 价格水平指数(PLI)是PPP与相应汇率的比率。指数超过100意味着价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指数低于100表示价格相对较低。 从GDP来看最昂贵的经济体为瑞士、挪威、百慕大、澳大利亚和丹麦,其价格指数范围从210到185。美国在世界上排名第25,低于大多数其他高收入经济体,包括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 23个经济体的价格指数为50或50以下。价格水平最低的经济体为埃及、巴基斯坦、缅甸、埃塞俄比亚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其价格指数范围从35到40。 从人均来看哪些国家最富哪些国家最穷? 人均GDP最高的5个经济体为卡塔尔、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卢森堡、科威特和文莱。前两个经济体人均超过10万美元。 有11个经济体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但其人口总和不到世界人口的0.6%。美国的人均GDP排名世界第12。 有8个经济体即马拉维、莫桑比克、中非共和国、尼日尔、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科摩罗和利比里亚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 哪些国家用于直接惠及个人的支出最多? 对各个经济体人口的物质福利进行一般测算,采用实际人均消费(一个衡量经济中直接惠及个人的所有支出的指标)比采用人均GDP更好。采用这一指标衡量,人均实际个人消费最高的5个经济体分别为百慕大、美国、开曼群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卢森堡。世界平均人均实际个人消费约为8647美元。 投资性支出 中国目前在世界投资性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占比最高,占27%;其次是美国,占13%。 再其次是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占7%、4%和3%。 中国和印度在亚太地区的投资性支出中约占80%。俄罗斯占独联体的77%,巴西在拉丁美洲占61%,沙特阿拉伯在西亚占40%。 使用数据的局限性 购买力平价是统计学上的估计,像所有的统计数据一样,都会受到抽样误差、测量误差和分级误差的影响。因此,须将其作为真实值的近似值对待。由于用于收集数据和计算购买力平价的过程的复杂性,不可能直接估计出其误差幅度。因此,在经济体之间的估计值方面存在微小差异不应被视为严重问题。 购买力平价不应被用来作为判断货币低估或高估的指标,不作为汇率“应该是多少”的依据。购买力平价不反映对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投机性投资或官方储备的需求。 ICP旨在通过统一的货币单位表达,在特定基准年对各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水平进行比较。因此,用PPP估算的支出不能与2005年开展的一轮ICP的估算结果进行直接比较,因为它们是基于两个不同的价格水平。此外,有些经济体参与了这两轮比较活动中的一轮但没有参与另一轮。少数经济体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最重要的是,在2011年的一轮ICP活动中对估算方法做了重大改进。 ICP不应被用来比较一个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GDP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经验表明,在外推法估算结果和新基准之间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异,即使只间隔两年时间。最近两轮ICP活动之间的间隔时间为六年,这导致了对许多经济体而言由外推法估算的2011年基于PPP的支出与来自2011年lCP基准的估算支出间一些很大的差异。
|